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 ”之雄心,也只怕会有“ ”的结局。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 , ”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
(3)柳永《雨霖铃》下片中“ , 。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4)“明月”与“东风”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在李煜的诗词中也用了这两个意象,这两句是“ , ”。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 ,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小题。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周晋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尽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1.“卷帘尽放春愁去”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何妙处?请结合词句赏析。
2.此词写春,有人读出了愁,有人读出了喜,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柳永《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B. 柳永《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亦自悠扬。白天吹笛子,夜晚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莲姑娘都很快乐。
C. 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笔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酿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D. 柳永《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空间之无际衬托出离愁之无限。
下列词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苏轼《念奴娇》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借赞颂周瑜,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叙述中融入抒情。
B. 李清照《醉花阴》中“玉枕纱厨”这一具有特征性的事物与词人特殊的感受写出了透人肌肤的秋寒,暗示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境。
C. 辛弃疾《永遇乐》中的“舞榭歌台、风流”是指代繁华和英雄业迹,通过慨叹它“总被雨打风吹去”,表达了“英雄无觅”的愤激之情。
D. 辛弃疾《水龙吟》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融情入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窦娥冤》中窦娥在刑场发的三桩誓愿,下列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窦娥希望刑场上围观的人群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B. 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窦娥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
C. 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窦娥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雪,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D. 这三桩誓愿集中体现了窦娥坚贞、善良的品格以及宁折不弯的反抗精神。
关于元杂剧的分析判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元杂剧一般是四折,一折相当于现代话剧一幕或一场,是戏剧故事发展的一个大段落,也是音乐组织的单元。
B. 元杂剧中的说白包括人物的对白、独白、旁白和带白,用以展开剧情和揭示人物性格冲突。白,有散文,也有韵文,它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C.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还有净,丑,杂等。
D. 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词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用一个宫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