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大多数出于士大夫之手。...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的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大多数出于士大夫之手。士大夫配合君主掌握着政权。做了官是大夫,没有做官是士;士是候补的大夫。君主士大夫合为一个封建集团,他们的利害是共同的。这个集团的传统的文学标准,大概可用“儒雅风流”一语来代表。载道或言志的文学以“儒雅”为标准,缘情与隐逸的文学以“风流”为标准。“诗言志”这一个语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原也是一种尺度;后来得到公认而流传,就成为一种标准。说陆机用了新的尺度,是对“诗言志”那个旧尺度而言。这个新尺度后来也得到公认而流传,成为又一种标准。又如南朝文学的求新,后来文学的复古,其实都是在变化;在变化的时候也都是用着新的尺度。固然这种新尺度大致只伸缩于“儒雅”和“风流”两种标准之间,但是每回伸缩的长短不同,疏密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这种尺度表现在文论和选集里,也就是表现在文学批评里。中国的文学批评以各种形式出现。魏文帝的“论文”是在一般学术的批评的《典论》里,陆机《文赋》也许可以说是独立的文学批评的创始,他将文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讨论。此后有了选集,这里面分别体类,叙述源流,指点得失,都是批评的工作。又有了《文心雕龙》和《诗品》两部批评专著。还有史书的文学传论,别集的序跋和别集中的书信。这些都是比较有系统的文学批评,各有各的尺度。这些尺度有的依据着“儒雅”那个标准,结果就是复古的文学,有的依据着“风流”那个标准,结果就是标新的文学。但是所谓复古,其实也还是求变化求新异;韩愈提倡古文,却主张务去陈言,戛戛独造,是最显著的例子。古文运动从独造新语上最见出成绩来。胡适之先生说文学革命都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是有道理的,因为这里最容易见出改变了的尺度。现代语体文学是标新的,不是复古的,却也可以说是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就从这语体上,分明的看出我们的新尺度。

(选自朱自清《文学的标准与尺度》,有删改)

1.中国的文学批评有哪些形式?

2.结合文本,理解文学标准的“新尺度”的含义。

3.简要概括“复古的文学”和“标新的文学”的异同。

 

1.一般学术的批评;独立的文学批评;选集;批评专著;史书的文学传论,别集的序跋和别集中的书信。 2.新的尺度,是对那个旧尺度而言;新尺度后来也得到公认而流传,成为又一种标准;文学的求新或复古,在变化的时候也都是用着新的尺度;新尺度大致只伸缩于“儒雅”和“风流”两种标准之间;新尺度从文字或文体的解放开始。 3.同:都是从文字和文体的解放开始(独造新语),都求变化求新异。 异:复古的文学,依据儒雅的标准;标新的文学,依据风流的标准。 【解析】 1.文中最后一段“中国的文学批评以各种形式出现”具有解答本题的提示作用,这句话后作者连续表述了“魏文帝的“论文”是在一般学术的批评的《典论》里,陆机《文赋》也许可以说是独立的文学批评的创始,他将文作为一个独立的课题来讨论。此后有了选集,这里面分别体类,叙述源流,指点得失,都是批评的工作。又有了《文心雕龙》和《诗品》两部批评专著。还有史书的文学传论,别集的序跋和别集中的书信”这几句。回答时可概括总结出答案。 点睛:高考现代文阅读中经常会考到归纳文章要点的题目,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对文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①“去粗取精”:紧扣材料中关键语句,重点理解重点段、关键词、中心句;②综合句意:对没有明显中心句的语段,即对每个独立句意或对重要句子的意义进行综合归纳,提取内在内容上的“公因式”;③整体透视:对表达含蓄的文章,宏观全文,分析“潜台词”,联系主旨,归纳要点。具体步骤应该是:①找到相关材料的位置范围,要点要么在关键段中(总起总结段、过渡段),要么在主体段中,局部的要点在题目提示的限制段中;②切割一“块”。即在锁定与答案有关信息段落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小包围圈,再锁定在一段或几段中的某一“块”。有时可以依据写作的角度切“块”,有时可以依据内容上的关键词切“块”,有时又可以依据语句上的联接词(关联词、序数词、插入语、介词等)切“块”;③抽“条”。即在锁定“块”的基础上,分出“条”来抽取答案信息,然后再提炼概括,方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答案。 2.文中“诗言志这一个语在开始出现的时候,原也是一种尺度;后来得到公认而流传,就成为一种标准”这是说的旧尺度。“说陆机用了新的尺度,也得到公认而流传,成为又一种标准。南朝文学的求新,后来文学的复古,其实都是在变化;在变化的时候也都是用着新的尺度。”这就说明尺度在不断发展变化,不断会出现新的尺度。但是新尺度大致只伸缩于“儒雅”和“风流”两种标准之间,只是伸缩的长短不同,疏密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点睛:“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解题技巧。1.看位置。“文中重要句子”,往往处于段首或段尾;揭示段意的重要句子,多数是带有结论性或概括性的句子。2.辨关系。一般来说,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理解重要句子,可以从辨析句间关系入手,看该句与上下文之间属于上述关系中的哪一种。 3.“这些尺度有的依据着“儒雅”那个标准,结果就是复古的文学,有的依据着“风流”那个标准,结果就是标新的文学。”文中这句话说明了复古的文学和标新的文学的差异。而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可以从古文运动和胡适之各自的观点总结而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简答题

(1)在《红楼梦》中,“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作者是谁?咏的是何物?李纨、探春和宝玉如何评论此诗?

(2)《端午节》中,方玄绰对待索薪的前后态度有何变化?反映了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三国演义》中,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时,归途中遇见了诸葛亮的密友石广元。第二次拜访孔明时,遇见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以及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B.《边城》中,祖父的酒葫芦被顺顺大伯扣下了,傩送后来把它送来了,翠翠看到心上人,心中充满娇羞。

C.哈姆雷特和王后谈话时发现有人在幕后偷听,结果发现他是御前大臣波洛涅斯,于是就刺死了他,他没有逃走反而留下来痛斥自己的母亲。

D.夏尔为得到"新贵"头衔,日后挤进官场,便答应了和奥勃里翁小姐联姻,写信给欧也妮告诉了他与奥勃里翁小姐的婚姻。后来夏尔得知欧也妮也特别富有,后悔莫及。

E.《茶馆》中,唐铁嘴抽大烟,后来不抽了,改抽白面,还洋洋得意地说:“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国侍候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从一个侧面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精神毒害。

 

查看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予谓三百篇固有所谓女妇小贱所为,若周公、召康公、穆公、卫武公,姓氏明见于大序,可一概论之乎?且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本自言农民出入之时耳,郑康成始并入下句皆指为蟋蟀正已不然今直称此五句为深于文章者岂其余不能过此乎以是论《诗》隘矣

(节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

2.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选文所举例子“七月”属于哪一类?

3.根据材料,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查看答案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尼采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缺陷世界

黄永武

古人细细地观察宇宙之间:鸟有了两只翅膀,四肢中就只剩两只脚,不再有手了;牛有了两只锐角,嘴里就不再有锋利的牙齿,只能嚼嚼草了。造物者对每一样生物赋予的功能都不全备,力量与才干,总有所不足,不至于太集中在谁的身上。

万一像桂花一样,凝聚了天地的清香,就招来蠹虫;像白璧一样,琢磨出如虹的光气,就不免有瑕;像珍珠一样,蕴含着耀眼的晶光,竟贼害了蚌胎!凡属“尤物”,“从来尤物不长生”,因为它特殊的美,戕害了自身,变成了牵累,总是美中不足,留下遗憾。

又有人观察:有了白天,就必须有黑夜;有了嘉禾,就必须有莠稗;有了凤凰,就少不了鹞枭……这是一种势,也是一种理,所以君子永远不能灭绝小人,世上的道理本来就是这样的。

佛家因而有“世界为缺陷”的说法,认为人生朝暮都不可自保,哪能妄求一切圆满如意?只有在缺陷里,如何随缘顺应,处处都是道。面对违逆丑鄙,不要有不平满的牢骚,因为这就是修道摄心的好环境。所谓“君子处逆境,正是做工夫时节”,如果事事平满称心,恐怕道也修不成了,你的损失不是更大吗?

在明代王祖嫡的《师竹堂集》中,有一篇《缺陷说》,发挥这层道理,认为“缺陷”是世界的本质,因此天地间一切不能圆满,乃势之必然,人只有随着缺陷而顺受,才能清心省事,才能惜福保身。如果必求人生的圆满,是逆势和造物者相争了!他举例说:已做官的人,想求仕途更圆满,就会急切地生出觊觎之心;已暴发的人,想求财富更圆满,那造物者会笑他太劳心,连路人也会批评他的非分了。因此,除了在“德业”上不能视缺陷为当然外,人生百事,不接受缺陷的现实,都违反了自然的原则。

清代的龚定盦,更有“缺陷好”的说法,他的诗道:“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认为《易经》的最后一卦“未济”,象征着一切以“未完成”为收结,夕阳西下,虽美但留下无限的余情,这也就是缺陷的美。

不过,依我看,缺陷之所以美,并不是圆满不美,而是圆满不可得。在无可奈何中,人以不甘雌伏的生命力,逆势与造物者或自身的难点相争,积极进取以求超越,明知其不可而为之。所追求的圆满愈具价值,则逆势抗争的意志就愈坚定;所遭遇的事件愈悲切,则企求超越的情操就愈壮烈。所谓缺陷美应该就是悲壮美,它是建立在积极的、反宿命的、尽其在我以求超越的人的价值之上,而不全是消极认命的清心省事,更不是非分贪婪的独占满足,它是以缺陷、遗憾当作砥砺道行的方策,“转祸为福”,“因败立功”。在烦恼中证菩提,缺陷之美,该在这里吧!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古人认为造成缺陷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3.请结合文章,阐释“在烦恼中证菩提,缺陷之美,该在这里吧!”的涵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