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众宾欢也。
土地平况,屋舍俨然,__________。
山水之乐,____________。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日光下澈,_________。
(1)衔远山,吞长江,______,横无际涯,_______,气象万千。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日光下澈,_________。
(3)山水之乐,____________。
(4)土地平况,屋舍俨然,__________。
(5)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_____,______,众宾欢也。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见村楼记
归有光
昆山治城之隍①,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先世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南昌之官廨。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汴、楚之境,自岱岳、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之。中丞既谢世,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出于城闉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田塍如画,而村墟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日见村。
余间过之,延实为具饭。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不意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②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注】①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②挽父:人名,孔子不知父葬何处,是陬邑人挽父的母亲相告后,才将母亲灵柩送往防山合葬。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然娄江已湮 湮:堵塞。
B. 生平犹昧之 昧:不清楚。
C. 延实卜居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 卜:料想,打算
D. 造故人方思曾 造:拜访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江之将南折也 先妣抚之甚厚
B. 延实为具饭 难为俗人言也
C. 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D. 余常与中丞出郭 与蝼蚁何以异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以简洁而不乏生动的文字写见村楼的环境、来历,叙写中寓含着作者深切的故人之思。
B. 本文在回忆时注重细节,捕捉了日常平凡的生活画面,似不经意的文字描写营造出一种令人回味的意境。
C. 作者以长辈身份为楼题记,追述往事,缅怀故友,以孔子及能“自树”的大臣子孙为例,勉励后辈发愤努力。
D. 本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且能将其自然融为一体,不留斧凿之痕。
4.将上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丞自幼携策入城,往来省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皆可指也。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5.用“/”给上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肃然桑梓之怀怆然霜露之感矣自古大臣子孙蚤孤而自树者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