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鲁迅先生确乎不是个“冷静”的人,他的憎正由于他的爱;______。这是“理智”的结晶,可是不结晶在冥想里,而结晶在经验里;经验是“有情”的,所以这结晶是有“理趣”的。开始读他的《随感录》的时候,_______。他所指出的“中国症结”,自己没有犯过吗?不在犯着吗?可还是常常翻翻看看,________。

①他的“热讽”其实是“冷嘲”

②他的“冷嘲”其实是“热讽”

③一面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一面却又往往觉得毛骨悚然

④一面觉得毛骨悚然,一面却又往往觉得他所嘲讽的愚蠢可笑

⑤吸引我的是那笑,也是那“笑中的泪”吧     

⑥吸引我的是那“笑中的泪”,也是那笑吧

A. ①③⑥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①④⑥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性。这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冷嘲”与“热讽”合起来是个成语,又有先后的逻辑顺序,第一空选②;“愚蠢可笑”是表面反映,“毛骨悚然”是内里反映,逻辑关系是先表后里。第二空选③;据语义重心应移至“那笑中的泪”,第三空选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B. 读书可以使人吸纳古今文化精髓,开创理想世界,马克思正是在40年的勤奋阅读和探索中,终于完成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确立。

C. 最近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情节和色情内容,这无疑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 我校创造节班徽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有,但数量不多。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每一个新时代的开启,似乎都与技术变革息息相关。如今,正是新的技术革命爆发的前夜。

②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别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跟他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③在义工联盟中,他不仅是发起人、带头者,更是义工精神的实践者、坚守者,时时处处都处心积虑,亲力亲为。

④82岁高龄的袁隆平面对辉煌没有任何改变,他依然风尘仆仆地骑着摩托车去实验田,依然从北到南查看育种基地。

⑤莫言小说最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⑥自2015年6月起,经过三个月的改造,仁和花园小区焕然一新。如今,小区活动广场内篮球场、健身器材、桌椅等一应俱全。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①④⑤    D. ③⑤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通俗史学家蔡东藩

蔡东藩的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甲午战争到八年抗日等等惊天动地的事件。世事纷扰,山河破碎,使这个长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忧患意识日深,因而不自觉地熔铸了他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他出身贫寒,过着箪食瓢饮的日子,住着以教读抵租金的居室,如果他能降志辱身混迹官场,也许能博取富贵。但一则他家境贫寒,无力应酬;再则他看到官场各种蝇营狗苟的无耻恶习,实为腐败官场所罕见。从此,他决意敝屣荣华,告病归里,重回“君子固穷”的旧日生活。他手无缚鸡之力,不过一介书生,但能临危不惧,铁骨铮铮。当他所写《民国演义》问世后,因秉笔直书,有触犯军阀劣迹数处,遂遭武夫恐吓,弹头威胁,有人亦劝其曲笔,“隐恶扬善”,但他决不为动,宁愿搁笔,决不曲笔。蔡东藩的种种立身行事,称得起是一位善于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真正儒者。

蔡东藩自绝望于官场,即倾其毕生精力于著述。蔡东藩著述很多,但能享盛名而传之久远的,则是《历朝通俗演义》。蔡东藩之所以能以极大的毅力完成这套通俗历史著述,绝非一时冲动的偶然行为。他身经国运艰危,目击风雨飘摇,不可避免地会像同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那样,忧患意识激荡,一心救亡图存。当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富国强兵”等等课题,流传于社会,蔡东藩也结合自己的条件作出了选择。他决意用自己的文史知识和秃笔凹砚写出两千多年中国历史的兴衰治乱,用以警觉民众,振奋精神,以实现其“演义救国”的夙志。就在他思考酝酿过程中,辛亥革命爆发,给他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但迎来的却是北洋军阀集团的统治和袁世凯的帝制自为,蔡东藩在这种政治恶行的刺激下,决定先从《清史通俗演义》开始,其主要目的是以这个被推翻的专制政权为靶的,笔伐“洪宪帝制”。他在《清史演义》自序中说:“至关于帝王专制之魔力,尤再三致意,悬为炯戒。”《清史演义》着手于民国四年秋,正是袁世凯等办帝制甚嚣尘上的时候,而成书的次年秋,又是袁世凯自毙之时。这不是巧合,而是作者有意识的行为。民国十年正是“直皖战争”给民众带来兵燹灾祸之际,蔡东藩更运其如椽之笔,进一步地投枪于军阀统治的黑暗现状。他历数民元以来的动乱不宁,更明确表达其正直的史德说:“窃不自揣,谨据民国纪元以来之事实,依次演述,分回编纂,借说部之体裁,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不敢虚诬。”史家应有风骨,于此可见,亦无怪乎军阀武夫为之惧,而出以威胁之劣行!

蔡东藩在历史编纂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著述虽以“演义”为名,但并不是相沿所谓的“演义体”如《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等。他不满意《三国演义》之类的演义书,他在《后汉演义》自序中,曾有所评论说:“若罗氏所著之《三国志演义》则脍炙人口,加以二三通人之评定,而价值益增。然与陈寿《三国志》相勘证,则粉饰者十居五六。寿虽晋臣,于蜀魏事不无曲笔,但谓其穿凿失真,则必无此弊。罗氏第巧为烘染,悦人耳目,而不知以伪乱真,愈传愈讹,其误人亦不少也。”蔡氏就以此观点指导整套通俗演义的写作而自成一“新演义”体,“新演义”体的特色是,博览群籍,广搜史料,文笔力求通俗,叙事端在真实,间入稗史遗闻,不过修饰文字,敷衍情节,要不得脱离历史正轨。他还采用夹批、后批和注释等手段,以发挥自己的史观、史识。这一“新演义”体裁,很适于普及历史知识,供社会教化之助。顾便于以国史回归国人,鼓呼民气,尽史家之职责,所以,对“新演义”体固不得以小道视之,而当誉之为通俗史学,并堂皇列位于史部之一目。后之以历史为题材而着笔为历史小说者,何不取法乎此?等而下之,其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亦当自愧于先贤!

蔡东藩以十年寒窗之功,囊括两千余年史事,成《历朝通俗演义》11部600余万字,其有功史学自不待言!

选自来新夏《通俗史学家蔡东藩》,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蔡东藩(1877—1945),山阴县临浦(今萧山)人,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曾任候补知县,因不满官场恶习,数月即称病回乡。其《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内容之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被人誉为“一代史家,千秋神笔”。这套演义重史轻文,尽管略输文采,但却提供了一部浩瀚而通俗的中华通史,为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②“演义”是根据史传、融合野史经艺术加工敷演而成的一种通俗的长篇小说。近代认为“演义”与“演绎”意义相近,演义故事是作者根据史实和一定逻辑性演绎出来的事件。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

A.蔡东藩一生正处在中国近代历史发生巨变的时代,他经历了历史上众多惊天动地的事件,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的《历朝通俗演义》具有真实性。

B.由于蔡东藩在写《民国演义》时坚持正直史德“秉笔直书”,“写当代之状况”“语皆有本”,使“军阀武夫为之惧”,因而遭到军阀恐吓威胁。

C.蔡东藩的“新演义”体与传统的《东西汉演义》、《三国演义》等“演义体”历史小说不同,他完全采自正史,文笔力求通俗,不作文字修饰。

D.蔡东藩认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巧为烘染,悦人耳目”,以伪乱真,以讹传讹,误人子弟,脱离了历史正轨,不适合“供社会教化之助”。

E.作者认为《历朝通俗演义》应列入史学著作之中,并作为历史小说范例,供后世取法,而那些戏说历史、亵渎历史者流,相比之下应自感惭愧。

(2)蔡东藩所具备的“儒家学者三项标准的优秀品格”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5分)

悄悄话和悄悄话

赵新

我是这样认识他的。

那天傍晚,我在我们小区大门口的菜市上买了二斤黄瓜,提起来往家走时,觉得手里轻飘飘的,脚步就有了犹豫。我想请人把黄瓜复一下秤,即使分量不够,我也不去找人家的后账,只想做到心里有数。

我前后找了两个人。

第一个是30岁左右的小伙子。小伙子是卖西葫芦的。

小伙子冲我笑了:大叔,您好,您买西葫芦吗?

我说我不买西葫芦,我想把手里的黄瓜复复秤……

小伙子挥了挥手:对不起,您不买俺的西葫芦,俺怎么给您过秤?

我笑了:同志,这是哪儿挨着哪儿呢?

小伙子严肃了:这不是紧紧地挨着嘛,您不帮助我,我怎么帮助您?

第二个是中年女人,身体粗壮,脸面黝黑。

我还没把话说完,她的脸就阴了,很不耐烦地说:走开,我可不做这伤天害理的事!我给你称了,就会得罪……你以为我是个孩子?

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伸出手来,接过我的黄瓜,放在了他的秤盘上。

他很认真地告诉我,这黄瓜是一斤六两;他说他的秤很标准,他称错了他负责。

他显然是一个乡下人,光头,布鞋,一条裤腿挽起来,露出了圆鼓鼓的膝盖;一条裤腿耷拉着,盖住了脚面。个头不高,眼睛不大,一张瘦削的赤红色的脸,一抹浓黑的很好看的胡子;站在如火的落霞里,我闻见他浓郁的汗味。

他不卖菜,他卖的是苹果、香蕉、橘子。

我很受感动。我紧紧地握住他的手说:好兄弟,谢谢您!

他说不谢不谢,做这点儿事情不费吹灰之力;他说他今年才45岁,论年纪我是他的长辈。他说:叔叔,您回家吧,该做饭了,婶子在家里等您。

我担心他遭到那个黑脸女人的辱骂,或者遭到那个卖黄瓜的报复,就蹲在他跟前慢慢地抽烟,借以观察动静。他轻轻地把我拉起来,亮起嗓门说:叔叔您走吧,光天化日,没人找我的麻烦;找也不怕,咱有地方说理!

我就慢慢地往家走,走了几步他又追上来,踮起脚尖和我说了几句悄悄话。

这样我就认识了他,记住了他。我很快知道他姓吴,几个月前他还在村里种地,他的一双儿女一个叫吴优,一个叫吴律,都是正在读书的大学生。我很有兴趣地问他孩子们为什么叫吴优吴律,他说他希望他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希望每个人无忧无虑地生活。

这一天我又看见他帮人复秤。请他称东西的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放在他秤盘里的是一小袋鲜嫩的豆角,旁边还放着一把水灵灵的小葱。

他告诉老太太:大娘,您放心,您的豆角分量不差……

老太太说:你说不差就是不差!你再把那把小葱给我称称……;我让你称这称那,不会给你惹下祸害吧?

他亮起嗓门回答:不会,光天化日,没人找我的麻烦;找也不怕,咱有地方说理!

结果那小葱差了一两。

老太太要走时,他凑上前去,又和她说了几句悄悄话。

不久便有消息传出来,说难怪这位吴师傅天不怕,地不怕,行得端,走得正,原来人家有后台,根子很硬!

那天我买菜回来时,那个黑脸女人突然叫住了我:大叔,您等等。

我便停下脚步看着她,她的脸笑得很灿烂。

她很神秘地说:大叔,您知道吗?那个老吴的侄子是局长,专管咱们菜市场!

我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她说:大叔,您别替他保密啦,大家伙儿都知道啦。以后我可以给您重新过秤,看谁还敢缺斤短两!

我悄悄地问:大嫂,这事您听谁说的?

她悄悄地回答:我听那个称了豆角又称小葱的大娘说,老吴不是和她说悄悄话啦?对了,老吴肯定也告诉您了,他也和您说了悄悄话!

我不置可否地说:啊,啊,您忙吧,我走啦……

我愿意老吴的侄子是局长,但是那次老吴和我说的悄悄话是,叔叔,您保重,为几两黄瓜,不值得生气。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_____)(_____

A.文中的“悄悄话”内涵丰富,既可指说话内容,又可指说话形式。文中的“悄悄话”都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和谐。

B.小说对“乡下人”老吴这段肖像描写很有真实感,既反映了老吴经济条件较差,又暗含了对老吴身上那种勤劳、朴实、机智的品质的赞美。

C.文中卖西葫芦的小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他明哲保身、不愿意招惹是非,这一形象和“乡下人”老吴形成鲜明的对比。

D.小说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简洁、准确、生动,比如,在对“中年女人”这一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E.小说以小见大,构思巧妙,通过“复秤”这种生活中的小事儿,自然地将一群普通人联到一起,通过描写他们在“复秤”上的言行等来反映主题。

(2)请简析文中的“我”这一形象的特点。

(3)设想一下,若那位“中年女人”在后来得知老吴并没有侄子在当 局长时,她还会帮别人复秤吗?试做分析。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用反衬手法暗示行人入蜀艰难同时虚写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琵琶女应邀进行了精彩的弹奏,使得听众都沉浸在美妙的音乐声中,以至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告诫我们要广博地学习并且加强自我反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