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房玄龄,生而为宰相 水鹿 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房玄龄,生而为宰相

水鹿

初唐的天空,星光灿烂。

在后人看来,这些光芒属于魏征、王珪、尉迟敬德、李世勣……一个个激情张扬的人。他们思考、磋商、争辩,挺直了脊梁建功立业,做人成事。

然而一个被很多人忽视的问题是:这么多个性鲜明的人,最容易骄傲不服气,碰撞成灾难性的内斗和党争。

他们太需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来做稳压器。

这个人,就是房玄龄。他总是笑眯眯地洞明世事,又总是不吭声地隐忍委屈。皇亲李神通攻击过他,

重臣萧瑀攻击过他,“第一宠将”尉迟敬德也攻击过他,眼看都要变成朝里的“出气筒”了,可他还是和没事人一样。他简直天生是给李世民做宰相的。

有一次房玄龄得了重病,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玩笑道:“宰相小病去探访有好处,如果病得快要死了,去探访也就没什么用了。”有人将这话挑唆到房玄龄那里,房玄龄对此的反应是——见到那个随众来探访自己的小官吏时,笑着调侃一句:“你都肯来看我,那我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啊……”

房玄龄还是出名的“怕皇帝”者。急躁任性的李世民,也和大臣们一样,经常拿房玄龄当“出气筒”,越用越顺手。房玄龄照例不争辩、不顶撞,逆来顺受,道歉了事。有人因此讥讽老房“没骨气”,尤其是他身边还有傲骨铮铮的魏征作对比。其实房玄龄心里很明白,李世民是个多么骄傲的人,成天被魏征骂来骂去又不能还嘴,难免心理不平衡。那我老房做做自我牺牲吧,皇帝把气撒在我身上,总比他攒多了委屈以致决策失常要好。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次又一次心照不宣的表演:皇帝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发雷霆痛骂宰相,剥官落爵叫他回家待罪。房玄龄也就乖乖回家,平静地告诉家人“把房子打扫打扫,待会儿皇帝要过来接我回去”。而李世民果真就来接了,两人携手上车回宫,谁都不多说什么,好像发脾气那一幕从来就没发生过。

那些君臣的脾气,终于在性情温和、通达睿智的房玄龄手里,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了。

但“老好人”房玄龄的本事绝不止于此,他有着令人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李世民和魏征等人通过争辩讨论定下了大政方针,房玄龄就和他选拔的一批实用性人才一起埋头苦干,去实现贞观的宏图大卷。

贞观时代,朝廷全部官员只有643人,房玄龄做了22年的宰相——除了贞观的最后一年他已过世之外——他总是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发挥出强大的作用,支撑起贞观之治的日常大局。以致于李世民有时会抱怨他太过细致,警告说,身为宰相应该只管大事,把那些小事丢给下属就好。可房玄龄还是继续“我行我素”地“琐碎”着。

当时尚书省下辖的各部里,工作最繁琐、最被士人看不起的,是管理财政预算和账目的“度支司”,一度无人肯任其职。房玄龄竟以宰相之尊自任“度支郎中”,亲自把守着大唐国库。

这22年的殚精竭虑,比起早年辅佐李世民征战天下、决战玄武门,更值得记录在房玄龄一生功业的榜首。诚如后世史学家所公认的那样:作为宰相,他开国有功,却从不突出自己;王珪、魏征以谏诤闻名,他就竭尽全力给他们提供机会;李靖、李世勣善于带兵,他就在后方做好后勤支持;每一个官员,他都能让他们在贞观时代淋漓尽致地展示才华;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天下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少不了他。李世民也一样知道。

人生终是难免一死。贞观二十二年,房玄龄走到古来稀的71岁。在那个时代里,他已经是活得很长的老人了。高龄带来的疾病难以克服,房玄龄的身体越来越差。而此时,比房玄龄年轻许多的皇帝也已重病缠身,那太过绚烂的一生迅速地消耗掉了李世民的寿命。重病中的李世民,让人把房玄龄抬到殿中,在御座之侧放下,君臣对坐流泪,竟是相视无言。回首他们在渭北秋风之中的初遇,时光已经流逝了32年。

一段浩浩汤汤的贞观时代,回荡着各种各样的旋律。人们立德,立言,立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铭刻在这个时代上。“贞观”因此而朝气蓬勃、气象万千。但贞观的第一宰相房玄龄,却在洪亮之声中沉默着,埋头忙于记录、整理、实施——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

(节选自《读者》)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头写了魏征,王珪等人的激情张扬、骄傲。个性鲜明,为的是反衬房玄龄的沉稳、低调大度的性情。

B. 房玄龄作为宰相处理政事的人文环境并不太好,作者描写人文环境,突出了房玄龄的执政能力和隐忍性格。

C. 房玄龄是出名的“怕皇帝”者,他被皇帝当作“出气筒”,逆来顺受,他的软弱性格导致他做事也不干脆。

D. 作者在叙事时,通过运用把人物放置在具体的场景中来刻画的手法,使传主的形象血肉丰满。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 文中叙述一个口齿轻佻的小官吏开房玄龄玩笑的事件,从房玄龄的回话中可以看出房玄龄的机智。

B. 房玄龄身为重臣,几十年来,没有做过大事,处理的都是一些琐碎的事情,以至于君王李世民抱怨、警告他。

C. 文章写李世民的急躁、骄傲、任性的性格是为了侧面表现房玄龄的温和、通达、睿智等性情。

D. 从小官吏开房玄龄的玩笑、被君王遣回家、君臣年高体衰时惺惺相惜等方面来突出传主形象,以小见大,可谓匠心独运。

E. 本文用鲜明的事例反映人物形象,也通过作者的评述补充人物形象,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使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3.文末“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他的声音就是‘贞观’”,这句话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进行概括。

 

1.C 2.CD 3.①房玄龄虽然是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但将唐朝君臣揉捏成方向一致、和衷共济的“合力”。②他没有一项拿得出手的“政绩工程”,然而以惊叹的办事效率和实干能力成就了“贞观之治”。③这句话是对他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精神的高度概括。 【解析】本题属于人物传记阅读,解答时,要了解传记的阅读特点和传记的有关知识,注意文章一些微小信息的提示; 还要抓住传记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人物个性,把握文章对人物描写叙述的地方,深入了解传记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 最好把自己置入书中人物中,阅读传主就像和他们交朋友一样,这样就会有切肤之感,阅读起来也顺畅些; 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 1.试题分析: C项“他的软弱性格导致他做事也不干脆”于文无据。 2.试题分析: A.主要变现的不是“机智”,而应该是大度。B.“没有做过大事”不准确,只是文本没有写其所做的大事。E.行文叙评结合,“以评为主”错,应该是“以叙为主”。 3.试题分析: 解答该题,首先应明确这一句话是对房玄龄的表述,理解时,要分别理解每句话的内容。“他从来都没有自己的声音”这是说“房玄龄是个没有个性没有激情的人”;“他的声音就是‘贞观’”是说“房玄龄成就了‘贞观之治’”。最后再综合概括,这是对房玄龄的高度评价。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丸冷月的韵味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当家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卷》,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幽寒宁静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灵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云亭,孤云乱小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飘渺,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1.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它体现这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B. 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C. 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D. 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2.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 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C. 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趣。

D. 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B. 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 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 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示例,从“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李商隐”中任选两个人物,再写两句话,句式与示例大体相同。

示例:品味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凄苦与无奈。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世间没有一种美好生活,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我们的国家就能集聚起逆势上扬、顺势有为、乘势而上的底气和实力。

②没有苦干实干,也只会成为空想

③再瑰丽的生活梦想

④不管经济怎样发展,社会怎样进步,观念怎样转变

⑤依靠劳动创造未来的核心价值不丢

⑥只要勤劳致富的观念不变

A. ②④①⑥③⑤    B. ③②④⑥⑤①

C. ③②①⑤④⑥    D. ④②①③⑤⑥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5月至11月,中国(北京)第九届国际园林博览会将在丰台永定河畔举行,面积超过两个颐和园的园博园也将成为北京的新“绿肺”。

B. 今年1月份的31天中,北京仅5天没有雾霾。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北京又接连遭遇雾霾和沙尘天气,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C. 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既可以减轻教师、学生的负担,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让偏远乡村的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从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D. 这部由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禾兄弟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电视剧由编剧陈文贵执笔,导演阎建钢执导,吴秀波、孙淳等实力派演员共同出演这部《赵氏孤儿案》。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恒大全队的整体实力来看,中超各队仍然难以望其项背。但考虑到阵容、赛程和对手,他们走向三连冠的路绝非坦途。

B. 在笔者看来,麦迪的球技和经验不容置喙,唯一令人心存疑虑的是其挥之不去的顽固膝伤,再就是他是否会像弗朗西斯等大牌外援那样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

C. 张俊泽,1957年出生于万荣县通化镇张家院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耿直淳朴的父亲擅长书法, 耳闻目睹中,张俊泽也迷上了书法。

D. 据来自《雅虎体育》的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伊拉克两位球迷朋友,因为喜爱球队不同,意见相左,竟然导致一桩惨案的发生:一名支持巴萨的球迷亲手杀死自己的皇马伊拉克球迷朋友,还把朋友的头颅割了下来,场面十分血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