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刘备死后,曹丕用司马懿之计联合南蛮孟获、东吴孙权进攻蜀汉。诸葛亮击退了来犯之敌,派结姜维好东吴,自此吴蜀通好,息了刀兵。
B. 曹睿即位,任用司马懿为骠骑大将军。诸葛亮采用魏延的离间计,令其散布司马懿谋反的流言,使司马懿削职乡。
C.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周瑜巧设“反间计”,使自作聪明的蒋干中了计,也使曹操中了计,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 曹操命大将夏侯惇引兵十万杀奔新野时,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E. 诸葛亮出山“第一把火”火烧博望坡,派出一位大将诱敌深入,这位大将正是后来当阳单骑救主的赵云。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巧授连环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写的是徐庶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B. 《三国演义》作者以蜀汉为中心,以魏蜀吴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次,又主次密切配合。
C. 《三国演义》写关公败走麦城之后突围不成,为马忠所获,孙权想要劝降,手下大臣谏止,于是关羽、关兴遇害。
D. 在《三国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中,刘备认为袁绍、刘表、孙策等人是英雄,却被曹操一一否定了。
E. 《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曹操扫除北方最强劲的对手袁绍,一统北方;“赤壁之战”,孙刘联盟完胜曹操,三足鼎立初现;“夷陵之战”,蜀国大伤元气,为覆灭埋下了伏笔。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的叙述语言是浅近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能够雅俗共赏,因而其中的故事能广为流传,主要人物也都家喻户晓。
B. 《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黄盖指挥火船前往诈降,被文聘看出了破绽,险些未能成功。
C. “赤壁之战”是诸葛亮出山之后指挥的第一场大型战争,为了凸显诸葛亮风流儒雅、足智多谋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先后塑造了辞舌战群儒、智激鲁肃、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经
典情节,突出了诸葛亮在这场鼎足之势的战争中不可磨灭的功勋。
D.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中有“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其中“伏龙”指诸葛亮,“凤雏”指徐庶。徐庶后虽被曹操用老母赚取,但终生不曾为曹操设一谋,因此后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E. 《三国演义》的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关羽的高傲、曹操的奸诈、孔明的机智、周瑜的狭隘都在各自的语言中得到充分体现。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的情节,突出表现出设计者周瑜的善使谋略、聪明机智的性格,中计者蒋干的自作聪明、败事有余的形象。曹操之所以中反间计,是因为曹操生性多疑,用人不信。
B.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乱世奸雄的典型形象,董卓当政,他挺身而出刺杀董卓,行败回乡,则发矫诏,聚诸侯,共讨董卓;一旦把汉献帝掌握到手中,就原形毕露,“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
C. 《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这位德才、胆识、谋略都高过同辈的真英雄是关羽。
D.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与关羽有关的故事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诸如: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和青梅煮酒论英雄等。
E. 《三国演义》中,空城计指的是诸葛亮失守街亭后,司马懿亲率大军扑来,诸葛亮身边没有作战力量,诸葛亮鹤氅纶巾,登上城楼,凭栏焚香,安然弹琴。司马懿来到城下,看不出丝毫破绽。
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B. 《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曹操故意想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胸怀大志,而刘备又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这个情节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性格。
C. 诸葛亮与周瑜两位军事天才团结协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与这次战役有关。
D.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就是关羽。
E.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某省卫视在省会文化广场举行“关爱寒门学子,托起未来太阳”捐助贫困大学生大型义演活动,作为受助的贫困大学生代表,要向关心自己的领导、演职员和观众致谢,请你写一段简短的发言稿,要求语言简明、生动、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