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心雕龙》之学:“龙学”还是“文心学” 与“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心雕龙》之学:“龙学”还是“文心学”

与“诗经学”“红学”等专门之学一样,《文心雕龙》研究亦成为专门之学。学界对“《文心雕龙》之学”较为通行的称呼则是“龙学”,笔者认为委实不妥。

华夏民族是一个崇尚龙图腾的民族,龙的文化精神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从与皇帝有关的龙袍、龙椅到人名的广泛使用,如冯梦龙、成龙;而民间的舞龙灯活动、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习俗,到“画龙点睛”等成语文化。如此悠久、丰富、广泛的中国龙文化研究,自然也就形成了专门之学——“龙学”。显然,“中华龙之学”与“《文心雕龙》之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在“《文心雕龙》之学”研究界人们已习惯于“龙学”之名称,但学界之外,人们就对这两种“龙学”难免混淆。

昭明太子萧统领衔编撰了我国第一部诗文选集《文选》,历代学者研究不辍,遂形成了“文选学”。刘勰与萧统是同时代的京口人,具文友关系,又具知音赏识关系,刘勰还直接参与了《文选》的编选事宜。《文心雕龙》与《文选》所涉及的篇目大多相同,二书在选文标准方面亦有不少相似之处。既然“《文选》之学”可称为“文选学”,那么“《文心雕龙》之学”自然亦可称为“文心学”,这是完全合乎情理的。

《文心雕龙》书名由“文心”与“雕龙”组成。李庆甲先生认为,刘勰所说的“‘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是探讨文章写作的用心的意思,即论述文学创作的原理。“文心”一词提示了全书的内容要点,在书名中处于中心位置。“雕龙”一词出典于战国时代的驺奭,所谓“雕镂龙文”,是极言其功夫精深细致。“文心雕龙”的意思就是用雕镂龙文那样精细的功夫去分析文章写作的用心。因此,书名可译为:华美细致地阐述为文之用心。

刘勰自己认定“文心”乃《文心雕龙》之简称。他在具有总序作用的领军之作《序志》篇开宗明义: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所谓“文心”,就是讲作文的用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序志》篇末“赞曰”中的最后两句“文果载心,余心有寄”八个字,颇值得玩味。其“文果载心”,简而言之,岂不就是“文心”之谓吗?既然刘勰已经认可“文心”指代《文心雕龙》,那么,我们称其“《文心雕龙》之学”为“文心学”,岂非天经地义?

翻检《文心雕龙》全书,涉及“文”与“心”的字不胜枚举。仅就“心”字而言,全书就有一百多个。而“文”与“心”对应而用的句子也不少。如《哀吊》第十三篇云:“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体奢”;《丽辞》第三十五篇:“夫心生文辞”等。由此可见,“文”、“心”二字出现频率之高与关系之密切,是鲜明而突出的。它与“文心学”的构成,自然具有内在因素的关联作用。

由上观之,用“文心学”代称“《文心雕龙》之学”,优于“龙学”这一称谓,堪称《文心雕龙》全书主旨精神最契合、最精美的体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华夏民族崇尚龙图腾,悠久、丰富、广泛的龙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对于中国龙文化之研究,自然形成了“龙学”。

B. 学界普遍把“《文心雕龙》之学”称为“龙学”,此“龙学”与“中华龙之学”是毫无关系的两种专门之学,容易让普通人混淆。

C. 研究《文选》之学称为“文选学”,而刘勰跟萧统关系密切,参与了《文选》编选,故“《文心雕龙》之学”称为“文心学”合情合理。

D. 《文心雕龙》书名由“文心”与“雕龙”二词组成,专家认为刘勰所说的“‘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就是探讨文章写作用心之意。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文心雕龙”是指“用雕镂龙文那样精细的功夫去分析文章写作的用心”,其中,“文心”是主,“雕龙”是从。

B. 刘勰自己也认为“文心”可指代《文心雕龙》,证据可在他的具有总序作用的领军之作《序志》篇中找到。

C. “文”与“心”二字在《文心雕龙》全书中出现的频率极高,两字之间的对比关系也很是密切,其表现是鲜明而突出的。

D. “文心学”之称优于“龙学”之称的主要原因,是“文心学”能最精美地表现、最完美地契合《文心雕龙》全书的主旨精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雕龙”一词出典于战国时代的驺奭,“文心”一词出自涓子的《琴心》和王孙的《巧心》,可见刘勰为书命名,讲究字字有来处。

B. 作者引用《序志》篇末“赞曰”中的最后两句“文果载心,余心有寄”,意在证明刘勰自己认为“文心”是《文心雕龙》的简称。

C. 针对学界将“《文心雕龙》之学”称为“龙学”的现象,本文作者援疑质理,拒绝盲从,表现出学者“深思慎取”的严谨治学态度。

D. 本文多角度论证论点,与“文选学”称呼类比,探讨题目中两词关系,援引刘勰的话,指出“文”“心”二字在书中的特殊地位等。

 

1.C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原因不全,缺失了最重要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些年来,人们经常能看到刚考上大学的新生在父母的亲自陪伴下来到学校报到,无论学校离家有多近还是有多远。

请你围绕父母陪孩子上大学报到的现象来谈谈自己的观点。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是考研查分调剂复试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简洁明了。

 

查看答案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而简练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20字。

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我们的国民阅读率一直偏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白烨表示,一方面,现在的国民,尤其是年轻一代,重物质甚于重精神,______。另一方面,我们在满足年轻一代阅读需求、引导社会大众阅读取向上,还有不到位、不切实的地方。同时也要看到,随着数字化传播方式的增强,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的成长,新兴的数字化阅读与传统的纸质阅读并驾齐驱,甚至大有超越的趋向。_____?为了便于调查,谢锡文等人在2013年底创办了一个公益性文学经典阅读平台——文学生活馆,面向社会开放,讲座现场只可容纳200人,每期报名人数却达四五百人。可见,  ③_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匾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小小匾额, 如此重要?一是历史上,题匾挂匾曾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民国文献中留城乡“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描述。匾额分布范围限于国内,在海外,也可以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匾额。匾文几乎都引经据典,字字珠玑,以其特有的魅力彰显中国思想、华夏风采。二是优秀匾额的文字多了中华人文的要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道德,与中华文明的神、魂、道血肉相融,持久地散发出核心价值观中筋骨与温度的正能量。三是优秀的匾额往往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点睛之语还是书法艺术,都令人叹服。

序号

A

何以

并非

只要

而且

凝聚

/

无论

B

何以

不论

并非

只有

而且

宣传

/

不仅

C

为何

不论

只有

/

宣传

就是

而且

D

为何

并非

只要

而且

凝聚

不仅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被誉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的马伟明院士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不仅成功研制航空母舰电磁弹射技术,而且攻克了更高难的电磁拦阻技术难关。

B. 货币原本是人类创造出来造福自身的工具,它与从货币中演化出的资本一样曾具有“伟大的文明作用”,然而它们却渐渐异化为人类社会的主宰。

C. “医疗机器人”需要复杂的多学科尖端技术的支持,它被业内称为医疗器械领域的“航天工程”能够给民生、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革。

D. 《人民的名义》在影视作品题材最容易浮于表面、走向说教的情况下,观众们对这部反腐作品表现出强烈的认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