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出门在外
夏鲁平
坐在从延边开往长春的动车上,我有些寂寞难耐。两个小时之前,远在北师大读研的女儿打来电话,说房屋中介发来微信要收取房租。我当时无暇顾及,只好让妻子去处理。
这时,他跟我搭话了。
“你去长春吗? ”
“嗯!”
“长春站很大……”是很浓重的农北乡下口音。我的脸离开车窗,不明缘由地看向他。这是位农民兄弟,他的身旁空座位上立着一个大大的编织袋,从形状上看,里面肯定塞满了被褥和锅碗筷子之类的东西。
“我向你打听个事……从长春到公主岭怎么倒车? ”他充满信任地将手里擎着的两张车票伸了过来。我接过车票,看到的是他的满头白发。他的白发那么夺人眼球,像顶着一头白雪。
我不失礼貌地把票递还给他说:“我也说不清楚,下车后,你问一问站台工作人员。”
这位农民兄弟很愿意重启话题,他毫无避讳地抬起粗糙的食指,搓动着鼻孔,调整了一下思绪说:“我这次去延边帮一个亲戚干粗木工活儿,也就是搭培植木耳菌的木架子。在出门之前,那亲戚说,只要我来,干一天活儿,给我—百五十块,不干活儿,一天也给一百块。结果呢,我有两天没舌儿,那亲戚也没钱。我想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小舅子不让我问,他在那亲戚家已经干半年了,比我会来事,不像我这么倔。他怕我说不好听的,让我回来。回来就回来吧,我也不想干了。我小舅子看我真不愿意干当天帮我买了车票。”
我问:“你以前出来打过工吗? ”
他迟疑了一下,想了想,皱起眉头说:“三十岁那年出来过一次,在建筑工地上干力工,半年,-分钱也没挣到,腰还被砸伤了,以后再就没出来,心寒了!想不到这次出来又被骗了。”……
广播里开始预报动车正点进入长春站的信息。我对位农民兄弟说:“不管咋样,下了车,你肯定要走地下通道。”
动车停下了,车门打开,他抓起编织袋就往肩上扛,也许是体力不支,编织袋在他的手里晃悠了一下,我伸手帮了一把,编织袋扛在了他肩上。他在前,我在后,一点点走出车厢。
这时,一位身穿铁路制服的男子向这边走来,我赶紧冲上去问:“往公主岭倒车在几站台?”
那位穿铁路制服的男子停下脚步,看着我,又看看他,没有急于回答。我的这位农民兄弟及时地凑过来,探头探脑想听个明白。穿铁路制服的男子好像故意跟我们的焦急心情作对,他不紧不慢地拧动着手里对讲机的键钮,然后用嘴吹了一下,再次拧动,面无表情。
我的这位农民兄弟赶紧递上他手里的两张车票。穿铁路制服的男子翻着两张车票,攥在手里,又开始拧动对讲机键钮,似乎他的注意力全在对讲机里。
我极力控制着情绪问:“你能告诉我们,他在哪个站台倒车?”
穿铁路制服的男子对我的问话没有回应,就像我这个人压根不存在。
人流很快走光了,所有的人都拥向地下通道。我看着最后一拨人影儿,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这样跟着耗下去等于自讨没趣,我一脸难堪地把这位农民兄弟甩给他。随他处理吧,我应该走了。
我奔向地下通道,顺着通道台阶一步步往下走。那位农民兄弟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了。 我停下脚步等了他一下,问:“搞明白了?在哪个站台? ”
“第五!”
我看看表,离那趟车开车时间还有十三分钟,那位农民兄弟好像不知道时间概念,不顾一切往前跑。我像受传染,也跟着小跑起来,其实我是想跑到他眼前,告诉他,第五站台离这儿不算远,时间还来得及。可他已经跑进地下通道了,他面对着长长的通道, 左看一眼,右看一眼,犹豫着,又不知往哪走,然后回头看向我。这时我正好跑下最后 一级台阶,站在这位农民兄弟跟前,帮他察看通道口的数字:“三、四、五……”我话音未落,身后响起了一声呐喊:“你想干什么! ”
是喊我吗?我转回头,看见那穿铁路制服的男子站在我们刚走下来的那个通道口, 怒目圆睁,竟然也开始顺着台阶跑下来。我想干什么?我什么也不想干,我只是告诉这位农民兄弟第五站台在什么方向。
这位农民兄弟很听话地在空旷的地下通道奔跑起来,那巨大的编织袋在他的肩膀上摇摇晃晃。我又回头看了一眼,那穿铁路制服的男子居然还站在通道里,身子一动不动。
这时,我的手机响了,是妻子打来的,她说:“我刚把房租转入对方银行卡里”。 我问:“你为什么搞这么长时间? ”
―妻子无奈地说:“这不能全怪我,我在银行往对方卡里转款的时候,窗口人员让我反复确认信息,拖延了一段儿时间,他们怀疑我被骗子盯上了。”
(原栽于《光明日报》2017年2月10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编织袋”在小说中一再出现,强化了农民兄弟的外在形象,暗示了农民兄弟的贫苦处境,也象征了他封闭保守的特点。
B. 小说两次写农民兄弟递上车票,而且是“充满信任地” “赶紧”,以表现他的真诚求助,反衬出求助对象的冷漠、敷衍。
C. 在向穿铁路制服的男子问路一直没有结果后,“我”最终把农民兄弟丢在一边,以此来表明"我"是有强烈的自尊心的。
D. “我”好意想帮助农民兄弟,却被穿铁路制服的男子怀疑与制止,这种误解看上去不可理喻,却在深层次上反映了当前的现实问题。
2.小说首尾交代给女儿交房租的事,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是农民兄弟,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并没有主要人物,它描写的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群体形象与生存环境。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存形莫善于画”。造型,是绘画之所以为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画也不可能是例外。而所谓造型,即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的形象塑造,所以,它的基础是客观形似。这就是所谓“写实”,其实质决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典型地拉开与真实的距离。唐宋时期的中国画,我们通常称作画家画,便是在这上面用功夫,是谓“画之本法”。要想成为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明清时期勃兴的文人画也即“写意”画,它改变了中国画的造型本质,而以笔墨为中心,对于形象的塑造,它注重的是主观和神似,而不再是客观和形似,这样的形象,区别于“写实”,又称“意象”。文人画家则又称“利家”,以区别于专业画家的“行家”,他的用功,主要也不在“画之本法”的造型,而在“画外功夫”的诗文、书法。但问题是,过不了造型关,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实在少之又少。所以,就如用钱锺书等个别人的成就,来否定高考、取消高考,大学的教育一定沦于“荒谬绝伦”一样,一旦用董其昌、石涛等个别画家的成就,来否定造型、取消造型,中国画的发展也一定沦于“荒谬绝伦”。然而,文人画家们以其居高的话语权,却恰恰以董其昌、石涛为例,否定、取消了中国画的造型原则。他们认为,从上古绘画的不能形似,到古典绘画的高度形似,再到现代绘画的不要形似,是不断进步,讲求机械的“写实”,则“直如照相机, 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何贵乎人邪?何重乎于艺术邪?”所以主张“写意”,就是“不与照相机争功”——不想想,难道摩托车发明后,就得取消跑步比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国画家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为与生活真实拉开距离),工于造型为耻(以为仅仅是生活真实的再现复制)。所以,不仅新文化人发起“美术革命”,对文人“写意”画的风靡提出严厉的批评;传统的国画家中如张大千、谢稚柳等少数有识者,对文人“写意”画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认为它不过是中国画传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是池沼而不是江海。谢稚柳明确表示:“中国画是写实的。”张大千再三告诫他的学生:“要学画家画,千万不要学文人画。”
反观坚守文人“写意”观者,把灵活性当作原则性,把特殊性当作普遍性,以钱锺书的成功为例坚决主张取消高考,“家家石涛,人人昌硕”,固然做到了“画之本法”的“形式欠缺”,又有几个具有“画外功夫”的“精神优美”呢?至以高考不过关就意味着具有偏才,以“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逸笔草草”就意味着所抒发出来的就是“胸中逸气”,并斥高考过关者为庸才,“形式周密”者为“精神不美”、为匠气,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1.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是
A. 造型是绘画的本质属性,中国绘画也是如此,要想在唐朝成为优秀的画家必须过造型这一关。
B. 造型即“客观形似”,在形象塑造上,追求以客观为对象的物我交融,以形似为前提的形神兼备。
C. 造型被认为是“画之本法”,注重写实,但此种写实并非真实的再现复制,而是要拉开与真实的距离。
D. 中国画的造型本质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注重主观和神似的明清文人“写意”画便是特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造型与“写意”是相对而言的,坚守“写意”,摒弃“写实”,是在否定画家画乃至中国画的传统。
B. “写意”画风的坚守者认为不能一味讲求机械的“写实”,以“主观神似”取代“客观形似”是以先进取代落后。
C. 中国绘画史上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不重造型却拥有极高“画外功夫”的偏才,但不能用这些画家的成就来否定和取消造型。
D. 明清文人画家们认为“写实”如照相,千篇一律,在此影响下,民国画家也普遍拙于造型,并以拙于造型为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画作形象的塑造上,文人“写意”画在塑造“意象”时更注重主观和神似,与“写实”画中的形象塑造有所区别。
B. 传统的国画家中的少数有识者,如张大千、谢稚柳等,也对文人“写意”画进行了否定和批评。
C. 认为追求造型就会“精神不美”,只要“形式欠缺”了就意味着“精神优美”的看法是荒谬的,在逻辑上也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D. 从绘画的普遍性、原则性来看,写实是不容否定的;从绘画的特殊性和灵活性而论,写意也是值得肯定的。
下面是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形象标识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给“拍客”下个定义。不超过45个字。
互联网时代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富有社会责任心和爱心,眼界开阔,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中取社会“热点”,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数码摄像机等数码设备拍下图像或视频,用来表达对百姓生活和人文历史的理解与思考,然后以发彩信或电子邮件的方式,上传到网络分享、传播。他们被称作“拍客”,不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妇孺皆可,老少皆宜。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财经日报》近日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表态,西部承接产业不能转移污染,但这恐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诚然,西部跟东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西部也要吃饭,要发展,但复制东部地区的老路,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往往突破了环保底线。有的部门甚至为增加税收对污染企业放任不管。专家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只是一个阶段,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1)“双刃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15字以内)
(2)依据上文,西部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在于?(20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抽烟的父亲
韦 名
父亲烟瘾特大。母亲说,嫁给父亲一辈子,就没见父亲睡过一个安稳觉,他一个晚上不起来抽三五支烟保准天不会亮,放在白天,常常是烟一根连一根,父亲管叫节约柴火。母亲去世后,父亲进城里来住,父亲的烟瘾还是很大,常常抽得满屋子乌烟瘴气。
夏天家里开空调,父亲只好自个儿每隔十几分钟就从舒舒服服的屋子溜出去,到阳台上去过瘾。对着炙人的太阳,叼着烟的父亲那陶醉的样子,真像是拾了金元宝。烟抽多了,痰自然多。父亲咳得相当厉害。可对着光彩照人的抛光砖铺就的地板,父亲不敢像在家里一样随地吐痰,父亲于是老跑卫生间。
因为父亲有这老改不掉的不良习惯,在城里,我一般不敢带父亲出门。父亲来住了三几个月,老嚷这边不舒服那里不痛快。
那天,刚好我有空,我想带父亲去医院检查身体。医院离家较远,坐公共汽车要一个小时。出门前,我又交代父亲不能在公共汽车上抽烟吐痰。父亲一听一个多小时要忍这么多事,便不想去看医生。
百般哄劝,父亲才同意出门。
上车时,人多。我和父亲都站着。
一路上,我一直担心父亲会随时忍不住抽烟吐痰。
几次,我见父亲清了清喉咙,我便赶紧拉了拉父亲的衣角。
父亲回头望望我,“嘿嘿”笑了一下,极不自然。
终于忍到车站,父亲刚下车站稳,右手便伸进口袋掏烟。
烟叼上了,父亲的陶醉又写到了脸上。突然,父亲咳了一下,我意识到父亲的一口痰便要迫不及待地飞流直下。对着满街的人群,我窘了,赶紧从口袋里掏纸巾给父亲……
可是,父亲还没从我手中接过纸巾,一口浓痰已经吐出来了……那口浓痰却落进了父亲空了一半的烟盒子里。
我愣了一下,对父亲笑。
父亲望着整洁的街道,也“嘿嘿”地笑,“吐下去可惜了。”
父亲把沾满黄痰的半包烟扔进垃圾箱时,一脸却是讪讪的。
回来时,车站里很多人在挤一辆刚靠站的公共汽车。父亲忽然拉着我朝人堆里挤。
我最讨厌人家不排队没秩序乱哄哄地挤公共汽车,我冲父亲嚷:“挤啥挤!”
“不挤,位子光了。”父亲不满地对我说。
让年过花甲的父亲和我一道站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我突然生出一丝愧疚……
这时,父亲已和蜂拥着的人群一起挤上了公共汽车。上了车,父亲迅速在车厢里抢座位。父亲在一张双人凳子上坐下时,还不忘用右手放在另一个座位上,为我也霸一个座位。可说时迟那时快,父亲的右手还没在座位上放稳,一个小伙子已一屁股坐到父亲的右手上,痛得父亲“哇”的一声叫唤。
车一站站停,人一茬茬上,车厢内人越来越多,我被挤到了车厢尾部。
站在车厢尾部,我担心坐着的父亲“条件”宽松了会做出不合时宜的事来,一直张望着父亲,一颗心也一直悬着。
车摇摇晃晃又到一站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艰难地挤进车厢。尽管老妇人友善地朝着她身边坐着的人笑,可就是没人站起来为她让座。
这时,我见父亲倏地站了起来,粗着嗓门用不大标准的普通话喊老妇人:“这便(边)坐!”
几乎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父亲。父亲那头几乎和老妇人一样花白的头发在车厢里异常耀眼。
父亲和我站着到了家门口。父亲刚下车站稳,右手又伸进口袋掏烟。一包新买的红双喜在医院已被父亲抽了大半。
烟叼上了,父亲的陶醉又写回脸上。还没听到父亲的咳嗽声,我已把纸巾递到父亲手中……
“爸,你这么大年纪让座,想博人家喝彩”我调侃父亲。
“你没见那老女人站都站不稳。我可比她硬朗多了。”
“那你既然要让座,上车时何苦要抢座位”
“……”父亲沉默了一阵,“嘿嘿”笑,“让别人悠着坐着,还不如自己坐着。这不,我博人喝彩了!”
父亲一脸的得意。
父亲住了不到半年就回乡下了。
父亲走时怕我误会,悄悄说:“都好,就是这憋气。”
父亲指了指口袋里的烟。
我一脸苦笑。
(选自《羊城晚报》,有删节)
⑴在陪父亲去医院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请分条概括。
⑵写父亲上公交车抢占座位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⑶小说中的父亲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