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衔接恰当且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滨海中学的李老师向“市政府应急办”微信公众号反映:滨海中学校门口两旁的人行道长期被周边住户停放的车辆占用,导致学生上学、放学期间只能被迫行走在机动车道上,险象环生。 。十分感谢!
A.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解决好这一问题,不得有误,切实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B. 希望有关部门能为市民尽一份绵薄之力,尽快解决占道问题,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C. 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一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D. 如果有关部门能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必定感激涕零。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春节前,中央电视台莅潮拍摄了《千年古邑·潮阳人文》专题片,于春节后在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首播,向全国人民展示潮阳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与人文故事。
B. 近日,市区海滨路上出现了一道道彩色斑马线,这些由红色和白色相间的斑马线颜色更加鲜艳,十分醒目,更容易引起交通参与者的注意。
C. 根据英国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对全球1920万成年人历时40年的健康调查显示,在全球肥胖人口升至6.41亿的时候,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D. 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尤其在当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等为特征的新经济模式,已经把世界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欧盟其他成员国最为担心的是,英国退欧也许会引发“退欧”的连锁效应,欧盟可能因此而土崩瓦解。
B. 古法琉璃要经过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制作工艺相当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功败垂成,加上琉璃不可回收再利用,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C. 被誉为“太行山深处的香格里拉”的阜平天生桥国家地质公园峰峦叠翠,苍山如海,一沟九瀑,白水鉴心。
D. 新闻采访和写作是新闻记者的天职,但是要写出精品,记者们必须对政治有极高的敏感度,练就一身倚马可待的真本领。
E. 《人民的名义》这部呕心沥血之作以反腐为题材,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彰显了正义的力量,为社会传播了更多的正能量。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用登高望远、顺风疾呼、骑马行千里、划桨渡江河等四个类比,推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2)《登飞来峰》诗中揭示“站得高、看得远”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
(3)《琵琶行》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莎衣①
(宋)杨朴②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睛时。
直饶③紫绶金章④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①莎衣:即蓑衣。②杨朴:字契元,为人恬淡闲静,一生布衣。
③直饶:犹纵使,即使。④紫绶金章:绶,系印环的丝带。金章,金质的官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句“软绿柔蓝”是写出作者眼里蓑衣的特点。“绿”“蓝”写色彩鲜明,“软”“柔”点明质地轻柔。
B. “倚船吟钓正相宜”,作者认为在船上,一边吟诗一边钓鱼,这是最合适的搭配,塑造了一个非同一般的渔翁形象。
C. 颔联中“蒹葭”指芦苇,“菡萏”指荷花,“卧”和“披”写的是渔人披着蓑衣卧在船上。
D. 颔联出句从视觉的角度写景,对句从嗅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雨中美景图。
E. 颈联写渔人赏景饮酒,洒脱豪放,渔舍因无暇整理而杂物乱堆。
2.尾句“未肯轻轻博换伊”的“伊”指的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诗句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程振,字伯起,饶州乐平人。少有轶材,入太学,一时名辈多从之游。徽宗幸学,以诸生右职除官。提举京西常平,入为膳部员外郎、监察御史、辟雍国子司业、左司员外郎兼太子舍人。始至,即言:“古者大祭礼登俊受爵,必以上嗣,既《礼经》所载,且元丰彝典具存。昨天子展事明堂,而殿下不预,非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太子矍然日:“宫僚初无及此者。”由是特加奖异。方腊起,振谓王黼宜乘此时建革天下弊事,以上当天意,下顺人心。黼不怿,曰:“上且疑黼挟寇,奈何?”振知黼忌其言,趋而出,然太子荐之甚力,遂擢给事中。黼白振资浅,且雅长书命,请以为中书舍人。侍郎冯熙载出知亳州黼怨熙载欲振诋以丑语振不肯黼使言者劾为党罢提举冲佑观居三年复还故官靖康元年,进吏部侍郎。时金兵至河北,振请纠诸道兵掎角击之,曰:“彼猖獗如此,陛下尚欲守和议,而不使之少有惩艾乎?”上嗟味其言,而牵于外廷,不能用。拜开封尹。故时,大辟有情可矜,多奏取原贷;崇宁以来,议者谓辇毂先弹压,率便文杀之。振请复旧制。诏捕亡命卒,得数千人,振请以隶步军而除其罪。步军司欲论如法,振曰:“方多事之际,而一日杀数千人,必大骇观听。”乃尽释之。改刑部侍郎。金骑在郊,邀车驾出城,振为何栗言:“宜思所以折之之策。”栗不从。未几,及于难,年五十七。金人去,从子庭访得其首归葬之。高宗即位,进秩七等,仍官其子及亲属三人,又赠端明殿学士。端平初,曾孙东请谥,赐谥刚愍。
(节选自《宋史·程振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侍郎冯熙载出知亳州/黼怨熙载/欲振诋以丑语/振不肯/黼使言者劾为党/罢提举/冲佑观居三年,复还故官/
B. 侍郎冯熙载出知亳州/黼怨熙载/欲振诋以丑语/振不肯/黼使言者劾为党/罢提举冲佑观/居三年,复还故官/
C. 侍郎冯熙载出知亳州/黼怨/熙载欲振诋以丑语/振不肯/黼使言者劾为党/罢提举/冲佑观居三年,复还故官/
D. 侍郎冯熙载出知亳州/黼怨/熙载欲振诋以丑语/振不肯/黼使言者劾为党/罢提举冲佑观/居三年,复还故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学”是古代的国立大学,任务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B. “太子舍人”是古代官名,多选用德行高尚之人,目的是让其陪伴在太子身边,以高尚的修养品行影响太子。
C. “大辟”,古代五刑之一,最初指五刑中的死刑,俗称砍头,隋朝之后泛指一切死刑。
D. “谥”即“谥号”,是指古代帝王、诸侯、臣僚等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与品德而给予他的一个称号,只褒不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程振年少时就才能出众,他在太学中时,许多名流主动和他交往,徽宗亲临太学时,让他担任了太学生中的高职。
B. 程振大胆敢言,他建议王黼说应该趁着方腊起义的时候改革天下的弊端,结果得罪了王黼,在王黼的奏请下,他由给事中改任中书舍人。
C. 程振为官崇尚宽赦,对于诏命追捕到的数千逃跑兵卒,他请求恢复过去的制度,把他们整编到步兵中而解除他们的罪名,最后这些逃兵被全部释放。
D. 程振为人深谋远虑,金兵邀请皇帝车驾出城,程振建议何栗要想出对付金兵的计策,何栗不听,不久,程振遭难,时年五十七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昨天子展事明堂,而殿下不预,非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
(2)彼猖獗如此,陛下尚欲守和议,而不使之少有惩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