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小题。
努力建构当代“《论语》学”
颜炳罡
千百年来,虽然《论语》研究论著浩如烟海,但由于文献流传过程中的脱、衍、倒、误及研究者的主观因素、历史条件的客观局限等诸多因素影响,依然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论语研探》秉承中国传统的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利用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互证的手段提出诸多视角新颖、思路独特的看法,或缜密思考,或择善而从,或直抒己见。以《论语》之名定于何时为例,该书不但罗列了“弟子所题说”“曾子弟子为之说”“秦汉之间说”“汉代说”“景帝末或武帝初说”“孔安国说”等前修时贤的不同观点,而且在承认诸说并存的同时,还通过对《史记》《汉书》《礼记》《韩诗外传》《孟子题辞》等传世文献所提供的学术信息的提炼与解读,结合郭店、上博等出土竹简文献,得出《论语》书名定于孔子再传弟子之说或为可信的判断。又如就《论语》的“论”字究竟何意的问题,前人有“伦理”“追论”“从音依字”“言理”“讨论”“选择”“条理”等多种解释,作者在对以上各论详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汉代历史文献、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从训诂学、文字学的“论”字本义入手,认可《论语》之“论”当为“编纂”之义的观点。凡此种种,考证有据、论述精当之处不胜枚举。
宋儒朱熹在《论语训蒙大义》中曾言:“古之学者,其始即以此为学,其卒非离此以为道。穷理尽性,修身齐家,推己及人,内外一致,盖取诸此而无所不备,以终吾身而已。”
在朱熹看来,《论语》可以奉为学者终身受教之经典,其中性命义理无所不备,对实践内圣外王的儒学精义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作者对《论语》学的研究并未局限于经学领域,而是从学术史、社会学等多学科视角,对《论语》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凸显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通过经学思想与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概括了《论语》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色,进而探索其政治伦理内涵与文化底蕴。宋代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论语研探》一书对以上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彰显了《论语》对中国传统文化、政治、法律、教育、日常生活等方面所施加的重要影响,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传统经典及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对《论语》“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为政以德”和“修文德以来之”等论述,作者指出,《论语》是中国古代“大一统”、德治主义的思想源头。
值得一提的是,《论语研探》对《论语》在官学、私学考试中的地位,以及《论语》在臧否人物和劝导世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都给予了积极评价。从宏观的历史视角来看,此举乃是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来剖析《论语》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刻性。这种纵向的剖析既是一种创新,又是一种相对于“《论语》学”而言的活的学术,因此,《论语研探》扩展了《论语》研究的广度,使得当代《论语》学呈现出一种更为立体的丰富性。
该书最大贡献在于诠释了“《论语》学”这一概念,且在“《论语学》”学科化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这个工作在《论语》学发展史上将会起到重要作用。当然,毋庸讳言,本书既有待改进之处,也有些可待讨论的观点。如对《论语》中的孔子形象等问题的讨论尚欠厚重,对两千多年《论语》诠释史的论述、研究还显粗略,对“《论语》成书于子思之手”等观点还有待于更深入地论证,等等。
( 选自 2016 年 5 月 23 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是研究孔子与早期儒学的直接材料,蕴含着孔子与儒家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千百年来,历代注疏与研究著作颇多。
B. 《论语》是人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本传世名著,说熟悉是因为其中的一些语句已达到吟诵的地步;说陌生是因为除了众人所熟知的外,还有一些未知之处。
C. 对《论语》在官学、私学考试中的地位,以及《论语》在臧否人物和劝导世风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等,《论语研探》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D. 在罗列了“弟子所题说”等观点后,《论语研探》通过对《史记》《汉书》等文献的研究,得出《论语》书名定于孔子再传弟子之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论语研探》是“《论语》学”研究涌现出来的新的成果,作者在承认诸说并存的同时,论及范围涵盖多个研究领域。
B. 在前人《论语》成果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又结合出土的文献资料,从训诂学、文字学、索引学的“论”字本义入手,认为“论”为“编纂”的意思。
C. 《论语研探》从社会发展的不同领域来剖析《论语》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影响的深刻性,使得当代《论语》学呈现出一种更为主体的丰富性。
D. 历史上对《论语》的研究论著较多,也还有悬而未决的问题,《论语研探》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传统经典及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论语》可以奉为学者终身受教之经典,并据此拓展,对《论语》学的研究并不仅局限于经学领域。
B. 作者对《论语》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所凸显的社会作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进而探索其政治伦理内涵与文化底蕴。
C. 很多人研究《论语》,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其进行注释,可以说整个《论语》的诠释史,也是其不断扩大影响,为世人所认知的历史。
D. 《论语研探》对《论语》诠释史的论述与研究还有些粗略,对某些观点还有待于更深入地论证,但并不能否认该书是一部“《论语》学”力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浙江义乌执教8年的王丽,距离达成梦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只有一步之遥。为了拿到幼儿园老师资格证,她拿到大专文凭,通过笔试,面试,却因为一只早已失明的眼睛,无法通过当地教育局的体检认证。从小,王丽的右眼眶中就是没有生机的义眼,用左眼早看世界早已成为习惯。但除此之外,她并没有什么不同,她能用灵巧的双手剪出穿着花围裙的小白兔,也能穿针引线,用粗线缝制出栩栩如生的山羊。她不明白,为何单眼也成了她的“罪”。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她终于忍无可忍,将当地教育局告上法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图是关于“土豆翻身当主粮”的图画材料,请你阅读此图后,完成题目。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
(1)土豆能当主粮的优势有哪些?(不超过30字)
(2)土豆要进行推广,需要解决哪些问题?(不超过30字)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柴爿饭,就是由铁镬用劈成片的木柴烧煮而成的米饭,松软有致,口感可人。过去 ① ,现在不多见了,难得能吃到。那天我盛了一大碗,大快朵颐。农家乐店主告诉我说,其实柴爿饭最好吃的还是镬底的饭焦,因铁镬散热慢,镬底不退火,经过闷煮, ② ,焦黄酥脆,嚼之喷香。如今 ③ ,而是用电饭煲之类的电器,哪来的饭焦。饭焦的香韵只能是美好记忆了。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面孔》这一部以小见大、由“面子”到“里子”的文化百科全书,开始 ① 掌握到了“走心”的诀窍。《中国面孔》第三季 ② 从明星嘉宾的选择还是问答环节的设置都 ③ 符合年轻人的胃口,这无疑是 ④ 当下收视主力人群发出的一次强力号召。让新生代在熟悉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⑤ 热爱祖国的文化传承,正是文化综艺 ⑥ 追求的目的。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A | 刚刚 | / | 也 | 向 | 因而 | 屡次 |
B | 渐渐 | 无论 | 更 | 对 | 进而 | 应当 |
C | 稍微 | 只有 | 才 | ∕ | 或者 | 特意 |
D | / | 不管 | 很 | 从 | 或许 | 即将 |
A. A B. B C. C D.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我们在2016年“公民道德宣传月”中取得了很大成就,是由于全社会成员共同关注并参与公民道德建设的结果。
B. 一个社会文明进步与否,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
C. 巾帼原本是古时贵族妇女在祭祀大典时佩戴的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珍贵头饰,其上往往装缀着金珠玉翠。
D. 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到上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