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建康 【宋】仲殊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建康

【宋】仲殊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

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1.词的上阕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怀古和悲秋之情,请加以具体分析。

 

1.词的上阕描写的是江烟散去,明月朗照,翠绿的钟山、楼台倒映在秦淮河中那样一幅清丽朦胧的景象。 2.怀古:“六朝旧时明月”中“六朝”、“旧时”皆透出怀古氛围,下阕“寂寞处,两潮回”以古今不变的潮起潮落来衬托人世无常的寂寞,带有浓浓的怀古情绪。悲秋:“黯愁怀”、“又是秋来”写出对秋天的伤怀。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上阕的内容分析概括。找出相关的意象,分析意象特征。开篇两句“钟山”“楼台”“晚翠”等景物,实际上都是江中的倒映。这倒影的内容正是暮色下翠绿的钟山。“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依然写江中倒影,但时间已是晚上。明月倒影在秦淮水中。故曰“满秦淮”。“旧时”二字透出怀古氛围,有“年年岁岁月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之意。清夜里月光辉映下的秦淮河,分外瑰丽多姿。 2.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词的情感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标题、注释和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题干提示“怀古和悲秋之情”,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上阕怀古,下阕悲秋,怀古是悲秋的基础,悲秋是怀古深化,二者始终交织在一起。作者主要通过景物描写来展现秋意,同时又隐含着历史变换的沧桑,二者缺一则悲凉之感大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王以秦救之故,欲亲秦伐韩,以求故地。无忌谓魏王曰:

秦与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非有所施厚积德也。故太后母也,而以忧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此于亲戚若此,而况于仇雠之国乎?今王与秦共伐韩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而王不识则不明,群臣莫闻则不忠。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邻,王以为安乎?王欲得故地,今强秦之亲,王以为利乎?

秦非无事之国也,韩亡之后必将更事,更事必易与利,就易与利必不伐楚与赵矣。是何也?夫越山逾河,绝韩上党而攻强赵,是复阏与之事,秦必不为也。道河内,倍邺、朝歌,绝漳滏水,与赵兵决于邯郸之郊,是知伯之祸也,秦又不敢。伐楚,道涉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所行甚远,所攻甚难,秦又不为也。若道河外,大梁,右上蔡、召陵,与楚兵决于陈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楚与赵矣,又不攻卫与齐矣。

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已。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

异日者,秦在河西晋,国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阑之,有周韩以之。从林乡军以至今,秦七攻魏,五入囿中,边城尽拔,文台堕,垂都焚,林木伐,麋鹿尽,而国继以围。又长驱梁北,东至陶卫之郊,北至平监。所亡于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内,大县数十,名都数百。秦乃在河西晋,去梁千里,而祸若是矣,又况于使秦无韩,有郑地,无河山而阑之,无周韩而间之,去大梁百里,祸必由此矣。

(选自《史记·魏世家》,有删改)

注:①无忌,信陵君魏无忌,战国时魏国贵族。②郑地,指原郑国的土地。公元前375年,韩攻克郑国首都,并迁都到那里。③大梁,战国时魏都城。④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强秦之亲              负:辜负

B. 更事必易与利            就:趋向

C. 若道河外,大梁          倍:背向

D. 有周韩以之              间:间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亲秦伐韩                顺流东行

B. 群臣莫闻则不忠          具告

C. 道河内                  以为莫己

D. 从林乡军以至今          激义而死焉者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3)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

4.魏无忌认为亲秦伐韩必致大梁失陷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记录春秋战国历史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注释。

B. 《史记》又名《太史公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末年的三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中国的二十四史都是采用纪传体的形式编写的。

C. 《家》的矛头不仅针对着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核心的专制主义;它的意义也不止是主张自由恋爱,还有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投入革命洪流。

D. 《红楼梦》中写了刘姥姥三次进府,分别是故事开始时、贾府鼎盛之时和贾家衰败之后。这个乡下老太太见证了贾府兴衰荣辱的全过程。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祸(解除)       其人贱行(侮辱)

B. 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傲则骨肉为行路(他人)

C.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困(贫穷)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危险)

D. 高祖为亭长,素诸吏 (交换)      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担忧)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当今人类,应比古人具有更广阔的胸怀、更远大的目光,对于不同文化有更高的鉴赏力,拥有与不同文明和睦相处的良好心态。

B. 马英九在繁杂的司法诉讼过程中,能否成功脱身,不仅考验他的政治智慧,而且考验他的诉讼能力。

C. 为了提高金融服务能力,切实解决实体企业还贷压力,银行积极向企业宣传周转贷款业务,并为企业提供周转贷款服务。

D.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1.2亿人次,中国旅游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贡献超10.8%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

A. 不要抱怨每天的忙碌,成功从来都无法一蹴而就,只有循序渐进,让每天的忙碌都发挥功效,才能距离目标越来越近。

B. 二狗子不知道刚刚卫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只觉得卫云全身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C. 一些媒体习惯用骇人听闻的语言,仿佛不夸张一点就不是新闻了,而夸张的过程往往就是传播戾气的过程。

D. 墙上100余处彩绘、彩塑形神兼备:有神工鬼斧的八仙过海,有呼之欲出的麻姑献寿,有穷形尽相的桃园结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