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当仁,不让于师。——孔子

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诗歌《生与死》,绿原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争与不争,智慧其中 争,是一切生物进化的动力和理由;不争,是人对待生活的淡然态度。争与不争,蕴含着人生的大智慧。 达尔文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争,似乎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所有的生物必备的能力:植物要发芽、生长。就要与其他植物争空气、阳光、水分;动物要发展、壮大,就要与其他动物争领地、水源、食物。“两眼一睁,开始竞争”成了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生物的真实写照。 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也。”不争,是相对的,这种不争是生存的智慧,当然也是争的最高境界。不争,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旷达胸怀,是一种博大包容。 争与不争,智慧其中。 晚清重臣、洋务运动健将张之洞在科举考试中中探花。按道理讲名列三甲的成绩已经让很多人无法企及,但张之洞很是沮丧。他认为自己应该独占鳌头;而在为人处世上,他曾经评价自己“平生有三不争:一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张之洞的争与不争彰显了人生的智慧:争,是“平生不做第二人选”的人生信条;不争,是内敛孤傲、不染杂尘的人生境界。 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是同时代的人:李白,恃才傲物、睥睨天下;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二人没有争诗坛“老大”的地位,而是惺惺相惜,在不争中为唐诗的辉煌贡献着各自的力量。“不争”,是从有利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思考的。 打败越国的夫差和最终消灭吴国的勾践一生都在“争”:一场大战,越国亡国,勾践到吴国为奴;随即,勾践“切齿仇冤,棒心钓饵。尝胆权谋”,最终一战雪耻。“争”,关系到了生存。 争与不争,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要考虑面对的境遇:争,不是皆争、乱争、必争;不争,不是放纵、胆怯、逃避。 桉树因为“争”而成为干旱地区首选的树种,它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地吸收地下水和各种养料,即便是营养过剩,还要不停地吸收养分。但正是这种无所不在的“争”,造成周围树木死亡,甚至地下水干涸。于是,当地人不得不忍痛割爱,砍伐桉树。种植其他树种。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这些鱼会带来食物与海葵共享,而海葵的触手中含有有毒的刺细胞,可使小丑鱼免于被掠食,小丑鱼本身则会分泌一种黏液在身体表面,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小丑鱼与海葵的“不争”,使得它们更加快乐地生活。 争与不争,智慧其中,所以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又说“当仁,不让于师”。 【名师点评】 文章的作者在审题立意时,准确把握了两则材料的内涵,把材料体现的思想定位为“争与不争体现的是智慧”。在论证过程中,文章十分注重对论点的两面论证,不说“争”与“不争”中哪一方更好,而是讨论不同的情况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即“争与不争,智慧其中”。文章首先阐述“争”“不争”体现的意义,然后用达尔文、老子的两句话体现的意义来剖析“争”与。不争”的内涵。接着使用了张之洞的“争与不争”做论据,说明“争”与“不争”要看具体情况.接着又列举了李白、杜甫和夫差、勾践以及桉树、小丑鱼、海葵的事例做论据,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争与不争”的问题。最后用孔子的话重申“争与不争”要看具体情况的论点。 【解析】此作文题审题立意的前提是准确理解两句话的含意,审题立意的关键是把握两句话的内在联系。孔子的话的意思是,在担当实现仁道的重任时,即使是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能谦让。诗歌《生与死》中的话容易理解,它强调的是“不与人争”。即“不争”。将两则材料联系起来分析,可知孔子的话强调的是“不谦让”,这种“不谦让”可以理解为“争”。这样两则材料的内在联系就确立了。考生在作文时应兼顾两则材料,辩证分析“争”与“不争”的关系,这样才是最佳立意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传播国学的文化交流机构。下面是孔子学院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青年学生正处于一个沉淀的阶段,不能一心只想着“质变”,_____________。在中国南方,有一种毛竹,在最初的几年,当其他树木蒿蔓生长的时候,___________。但几年之后,它会在短短几个月内疯狂生长,很快超过其他树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前几年的时间里,毛竹都在深深地扎根,_________。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才能有可能收获不凡。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茶油具有优质食用油全部功能特性,其化学组成、脂肪酸比例与橄榄油相似,一些指标还要高于橄榄油。     ①    人们对橄榄油特性的认识      ②     远远高于对茶油的认识,一般认为橄榄油是高品质油,      ③     对茶油的认知和了解甚少,     ④    在茶油主产区的人们     ⑤     对其有一定的了解,我国北方和西部大多数地区     ⑥     对茶油基本处于陌生状态。

 

A

可是

尽管

只有

甚至

B

然而

甚至

C

可是

尽管

D

然而

只有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地处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东侧,近年来开发的“幽幽谷”农家乐、“幽幽谷”美食体验街等配套旅游项目,被评为“山东省最美乡村”。

B. 2016年12月14日,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包含洪荒之力、吃瓜群众等流行语入选。

C. 人工智能机器人真的会战胜人类吗?多少人在观看比赛时眉头紧锁,心存疑问,脑海里不断浮现出科幻电影里那惊心动魄、结局难料的人机大战。

D. 《人民的名义》以现实的视角通过鲜活的影视剧手法再现反腐行动,聚焦社会最敏感的时政问题,成为当下影视界的“一股清流”。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习近平指出,中美应正确判断彼此战略意图,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防止三人成虎,也不疑邻盗斧,不能带着有色眼镜观察对方。

②青年教师中有的讲课水平高,有的科研能力强,各有千秋,高校应该建立更加科学的评价体系,让他们在擅长的领域中发挥作用。

③不少观赏过陈世三木雕的人,对他雕刻的“弯弯道道”颇为不解,认为他雕刻这些不置可否的内容,没有前途。

④舞剧《孔雀之冬》媒体见面会,杨丽萍身着民族服装亮相,身段婀娜,美轮美奂,长长的指甲十分抢眼。

⑤让座是道德自律的行为,不能用暴力强求。当一个起码的道德被当作标准来要求甚至规定时,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岌岌可危了。

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文学创作蔚然成风,出现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但也有许多内容低俗,文字粗劣,让人不忍卒读的作品。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③④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