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任何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体现了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体现在“和”字上,“和”有“中和”“融合”之意。中华饮食的发展鲜明地体现了“和”文化的思想精髓。
中华饮食起源于农耕文明,大量食物来自土地。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汉族逐渐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扩大了食物范围,丰富了饮食结构。汉唐以后,中亚及东南亚等地的食物品种大量引进,增补了中华饮食品种。近世以来,西方饮食理念与方式得到认同,具有现代特征的中华饮食形态逐渐形成,翻开中国食谱,到底哪种是地道的中国食物或外来食物,人们恐怕已经模糊。大量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不仅在于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中国人将其放在“和”文化的平台上加以吸纳。
在外来食物或饮食方式的同化过程中,中华饮食突显出“本土化”的内在机制与运作模式,而本土性是始终坚持的首要原则。中国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米和面成为中国人的主食,水、旱地中生长的瓜果蔬菜成为与主食相伴的食物,家畜、水产品及野猪等动物大多成为改善人们生活的佳肴。尽管这种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在物质极大丰富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中华饮食最根本的本土性特质却仍以不同形式存在,且构成中华饮食文化体系最为坚实的基础。在世界上任何一个提供“中式餐饮”的餐馆与酒店中,中国本土化饮食要素不可或缺。只有中国本土性的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人们才能真正品尝到中华美食的滋味。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中,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进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同。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
A. 任何一个厨师,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B. 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C. 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D. 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 自然环境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以米面为主食.蔬菜鱼肉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 “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
D. 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民族的饮食都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风范,所以,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的形成也得益于中华饮食所独有的“和”的特性。
B. 很多外来食物品种能够进入中国并转化为饮食的有机部分,最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地大物博的地理条件与自然气候为其提供了生长发展的基本环境。
C. 饮食的功能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并与人类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紧密相关,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华饮食也不例外。
D. 可以预见,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将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特征,从而得到世界各国认同。
阅读下面一则 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得到他所希望的全部,比如,他不可能同时拥有春天的繁花和秋天的硕果,不可能同时拥有青年的精力和老年的睿智,不可能同时拥有舞者的鲜花和隐者的清逸。人必须有所放弃。
请依据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作文。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例如,“学不可以已”的意思是学习不能够停下来,要活到老学到老。这则古训提示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最喜欢的古训,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①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推荐理由:(不超过50字)这句古训的意思是:
③这句古训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32~92),西汉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历二十余年基本修成《汉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B.《汉书》是《史记》以后又一部重要的纪传体史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记载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共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
C.《汉书》把《史记》中的“书”改为“志”,记述典章制度;废弃“世家”,并入“列传”。全书计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
D.《汉书》在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的语言严谨、整齐,带有骈偶成分,在描写人物、叙述史事方面也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画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闲情,是 ,什么也不做,也不想了。也是 ,去水边品茗。有时,从午后一直坐到日暮黄昏, 。人散去,一回头,仿佛看见丰子恺先生那幅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只见天空淡月一弯,竹帘半卷,竹椅几把,桌上剩茶几盏,就是 。
①偷得浮生半日闲,邀三两知己 ②不见一个人,却有说不出的意境
③不知不觉,一弯月儿挂上柳梢 ④三月间看桃花开遍陌上,听杜鹃鸣
A. ②①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④①③② D. ②③④①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百万富翁很可能不如身无分文的流浪汉生活得幸福,原因就在于感 受生活的乐趣还需要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B. 文化具有多向性与多面性:既有物质性,也有精神性;既是固态的,也是动态的;既有过去时,也有现 代时、将来时;既要传承它,更要创新和发展它。
C. 准确预报天气是一个难题,因为天气不仅受各种气团的影响,还受地形、水域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任何 一个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天气变化。
D. 要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陋习,仅仅寄希望于运动式的治理并不现实,倡导交通文明,增强法律意识, 完善道路设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