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筹笔驿①

李商隐

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

徒令上将挥神笔④,终见降王走传车⑤。

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⑥,梁父吟成恨有余。

【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856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上将:指诸葛亮。⑤降王:指后主刘禅。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⑥锦里:在成都城南,有武侯祠。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首联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说他们至今还畏惧诸葛亮治军的神明,以此衬托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B. 颔联采用对比手法,说明诸葛亮尽管有运筹帷幄之才,还是无法挽救蜀国的败亡,不争气的后主刘禅最终还是投降做了俘虏。

C. 颈联分析蜀国败亡原因——尽管诸葛亮才比管仲和乐毅,但无奈大将关羽和张飞命短,只凭诸葛亮一人之力,也无法力挽狂澜。

D. 尾联回忆作者往年经过锦里诸葛武侯庙时,触景生情,吟诵起诸葛亮的《梁父吟》,顿时觉得遗恨无穷。

E. 该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特点,运用典故和象征等手法,意韵深微;语言风格上和《锦瑟》相似,具有雄浑豪迈的特点。

2.诗歌末句“恨有余”中的“恨”包含了作者哪些感情?除了“恨”,该诗还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AE 2.(1)①表达了对诸葛亮未能实现统一中国愿望的遗憾之情。②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或抱负无法得到实现)的苦闷之情。(2)①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政治军事才能的崇敬(或赞赏)。②告诫当朝统治者要汲取历史教训。 【解析】 1.试题分析:A项“把猿鸟、风云比作诸葛亮的敌人”有误,应为“把猿鸟、风云人格化(比拟)”;E项“雄浑豪迈”有误,应为“慷慨悲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评价诗歌思想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理清诗歌的核心思想尤其是诗歌蕴含的核心内涵,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恨有余”实际上表达出李商隐的一种思想态度,寄予一种人生哲理,突出精神情怀,表达没有实现统一的遗憾,也写出自身怀才不遇的愤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梁曾,字贡父,燕人。至元十年,用累考及格,授云南诸行省都事。十五年,转同知广南西道左右两江宣抚司事。明年,除知南阳府。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曾请折输布,民便之。

三十年正月,至安南。其国有三门:中曰阳明,左曰日新,右曰云会。陪臣郊迎,将由日新门入。曾大怒曰:“奉诏不由中门,是我辱君命也。”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世子陈日燇大感服,三月,令其国相陶子奇等从曾诣请罪,并上万寿颂、金册表章、方物,而以黄金器币奇物遗曾为赆,曾不受,以还诸陶子奇。八月,还京师,入见,进所与陈日燇往复议事书。帝大悦,解衣赐之,右丞阿里意不然,帝怒曰:"梁曾两使外国,以口舌息兵戈,尔何敢尔!"或谗曾受安南赂者,帝以问曾,曾对曰:"安南以黄金器币奇物遗臣,臣不受,以属陶子奇矣。"仍乘传之任淮安。到官,兴学校,厉风俗,河南行省事有疑者,皆委曾议之。大德元年,除杭州路总管。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四年,丁内艰。先是,丁忧之制未行,曾上言请如礼。七年,除潭州路总管,以未终制,不赴。寻召还京,辞以母丧未葬,扶柩北归。四年,以疾辞归,敕赐药物,存问备至。延佑元年,还至汴梁,以病不复职,寓居淮南,杜门不通宾客,惟日以书史自娱。至治二年卒,年八十一。

(节选自《元史》)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B.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C.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D. 即回馆/既而请开云会门入/曾复执不可/始自阳明门迎诏入/又责日燇亲出迎诏/且讲新朝尚右之礼/以书往复者三次/具宣布天子威德/而风其君入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路”,宋金元时代行政区划名,是仿唐代的“道”制而设置,“道”和“路”,最初都是监察区,后转化为行政区。

B. “世子”,在先秦时代是君位继承人的封号,汉朝以后用以称郡王的继承人,以区别皇位的继承人太子,还指藩属国的王位继承人。

C. “阙”,本意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辅三秦”中的“城阙”即指帝都长安,“诣阙”,指奔赴朝廷、皇宫、或都城。

D. “丁内艰”,意为遭逢父母丧事。古代封建社会官员父母去世,官员必须停职,回家守制,又称“丁忧”,是传统的道德礼制。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曾擅长外交,成绩卓著。他两次出使安南,以言辞平息战事,成功说服安南国的世子陈日燇入朝请罪,从而取得了外交的胜利。

B. 梁曾事君忠勤,深得信任。皇帝为表彰其出使安南之功,解衣赐之,这引发了阿里的不满,但皇帝怒斥了阿里,肯定了梁曾的功劳。

C. 梁曾为官清廉,不贪钱财。安南送给梁曾许多贵重礼物,梁曾拒不接受,这让他后来得以在皇帝面前坦然应对说他接受安南财物的谗言。

D. 梁曾恪守礼制,不肯苟且。梁曾出使安南,坚持要从中门入城;他还建议按照礼制施行居丧制度,他自己因服丧未满,拒绝到潭州赴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南阳在宋末为边鄙,桑柘未成,而岁赋丝,民甚苦之。

(2)请禁莫夜鞫囚、游街、酷刑,朝廷是之,著为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下面小题

老友贺友直

几年前,中国美院请友直去讲学。许江和梁平波在现场,说起他们的老师叶浅予先生曾对学生们讲:“你们要好好看看连环画,《山乡巨变》《红日》的功夫很深,可以好好研究研究,临摹一下。”

友直的艺术成就与他的个性和经历分不开。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出身苦。幼年丧母的他来到上海,当过兵,当过学徒,失过业,挨过饿。1956 年,上海人美社成立,友直进入连环画创作室工作,结束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但好日子没过几天,运动开始了。友直成了内控对象。许多刊物都不再找他组稿,有什么活动他都靠边站,一度还曾被控制行动。他个人遭受迫害,家庭也受牵连。红卫兵到他家抄家,荒谬地撬开地板找发报机,闹得家无宁日,胆战心惊。被下放到奉贤五七干校劳动,在这期间,友直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往来十几次,挑十几担水,装满营地的几只大水缸,任劳任怨,从不间断。晚年的友直达观开朗,诙谐风趣,人们绝想不到他“文革”期间精神上受到的折磨,摧残身心,历尽心酸。

当年人美社创作员,号称有“108 将”,在全国连环画界都赫赫有名。大家在画画领域各有擅长,只有友直精于从实践到理论的提升。他勤于思考,形成了一套方法论,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连环画绘画“四小”:小人物、小动物、小动作、小道具,这是他多年创作经验的提炼,也是他幽默底色的秘密和诀窍。这“四小”,别人在连环画创作实践中也惯常使用,但只有他总结升华,提高到了艺术理论层面。

他的另一个特点是默记能力强。一批连环画老友中,我最认可他的默记能力。他总说“心中有数,才能落笔”。在连创室,有时创作闲暇,大家聚在一起闲谈,就考他,从来考不倒。他速写本里的作品,一个轮子几根辐条?一栋房子几个窗户,几道横梁?门能容纳一个人进出,还是两个人进出?眼睛大小?颧骨高低?人的长短?只要他画过,都牢记于心,回答不差毫厘。默记能力来自扎实的积累。如今的画家在搜集素材方面,很少像他这样踏实恭谨,一步一个脚印地坚持与认真。

友直非常重视生活体验和下乡采风,为了创作,必要目见耳闻.解放初,组织上让友直画舞女,他画不出;画大世界,他也画不出。因为他没见过,那不是他的生活经历。为创作《李双双》,他去山西写生,很快融入当地生活。回来后,总结写生经历,他的表达与众不同。说,农村的生活,一天从早上“吱”一声拉开门栓开始,一天的劳动结束在晚上“噗”一声吹熄油灯声中。他观察得多深入,提炼得多形象,传递得多生动。

友直晚年,连环画日薄西山,发表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连环画者的收入江河日下。他接受《哈哈画报》的约稿,画老上海三百六十行。每次画好几张,就趁着散步的同时送过去。主编韩伍接待他,总是很愧疚,说:“老法师,我这里稿酬最高八十元,委屈您了。”他总豁达地笑笑,幽默地回答:“够打老酒了!”。但是,在人家请他在四尺中国画《兰亭》上写几个大字,一万元一个字时,他不写。他说:“我画连环画的,从来都是写小字,写大字不是我擅长,我不出这个洋相,这个钱不赚。”如今,友直的身价非比寻常。西泠印社拍卖的一张贺友直画的小人书封面,以五十七万元的价格成交.(选自2016- 08- 01 汪观清 / 口述 魏松岩 / 撰稿 《新民晚报·与老友贺友直共事》,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著名画家贺友直是特定时代、特定国度造就的连环画家,一直以平实白描的手法致力于人物造型、生活场景及总体构图,从而使连环画脱离了小儿科而成就了蔚为大观。恰如其好友谢春彦所言:“其为人之风格亦确如是,亦确如他笔下主要的形式白描,一根墨线儿到底,光明磊落,是绝无什么枝蔓的。”(2016- 03- 17澎湃新闻,顾村言 徐佳和《贺友直:白描人生》)

②在中国当代美术史,老头的名字是绕不开的.1963 年,长达 396 幅的《山乡巨变》在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一等奖,被誉为中国连环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但老头自己更喜欢 1977 年创作的《朝阳沟》。“我自己喜欢《朝阳沟》,是因为画的时候,我才真正懂了画连环画的要义。”照他的说法,“画出情调来了。一个场景,一组人物,举手投足都是情调———这才是连环画的境界。”(2016- 03- 21《光明日报》,颜维琦、曹继军《贺友直:我是个匠人》)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贺友直明白,他的连环画终有一天会身价百倍,所以,面对几十元的稿酬,面对一字一万元的请求,他都不在乎。.

B. 用笔工整细致是贺友直作连环画的手法,也是他的为人风格;情调是贺友直悟出的画连环画的要义,也是他对自己达观开朗、诙谐风趣人生境界的感悟。

C. 贺友直一生命途多舛,幼年丧母,早年颠沛,后又受文革冲击,从事不景气的连环画行业,但面对不公,他总是默默承受。

D. 贺友直在人美社 108 位创作员中,是赫赫有名的,只有他注意总结创作经验,升华为艺术理论;他也是其中默记能力最强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 文革中被下放到奉贤五七干校劳动,贺有直任劳任怨,为他以后作画能深入体验生活打下基础。

B. 贫苦的出身与早年的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使贺有直成为一个珍惜生活,勤勉努力的人,所以,他凡事用心,积累素材,记得牢靠。

C.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贺有直的名字是绕不开的.他的《朝阳沟》在全国连环画评奖中获一等奖,被誉为中国连环画里程碑式的作品。但他自己更喜欢 1977 年创作的《山乡巨变》。

D. 贺有直历经坎坷,历尽心酸而达观开朗,诙谐风趣,他画的《李双双》具有幽默的底色。

E. 贺有直晚年,连环画发表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连环画者的收入江河日下。因而他在中国画《兰亭》上写几个大字,获得报酬一万元一个字。身价非比寻常。

3.贺友直创作连环画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棺

张晓林

于之渔这个诗人,爱黄昏到野外去煮茶喝。茶壶里丢三五枚竹叶——有时用柿树叶代替,很清淡。他不喜欢在茶中加配料。姜,枣,桂皮,茱萸,薄荷。都不喜欢。他说那茶就成“沟渠间的弃水”了,不是品茶的正道。

    他写了很多“闺怨诗”。还写有一些“离妇辞”,“青楼曲”。他的诗写得都很“寒”。愁,冷,悲,苦,秋……这样的字眼,在他的诗中随处都可拾得。

    于之渔长得丑,没有家室。却有过一件艳事。圉镇卫畋之员外,家有一千金,才十七八岁,正是一朵含苞的红莲。她读于之渔的诗,都读出相思来了。秋雨海棠,眼见一天天憔悴。老员外可怜女儿,有一天,他请于之渔来家里小酌,丫环领着卫小姐,就站在葡萄架下,点破窗纸,往屋内偷看。只一眼,小姐就晕倒在丫环怀里。她回到闺阁,把于之渔的诗全焚烧掉了。

    ——于之渔真是太丑了!

    于之渔不大喜欢和官道上的人来往。雍丘县尉许某,得空常来拜访他,一来就“纵谈天下大事”。于之渔很厌恶这个许县尉。每次许某来,他都拼命饮酒,直饮到烂醉如泥,一句话都说不成了。时间一长,那县尉就不再来。

    他收藏着许多印章。没事的时候,他一个人坐在小屋子里,揣摩这些印章。

    于之渔和一般的诗人不一样,他从不去“桂香楼”这样的地方。诗友捉弄他,把他灌醉,抬进了“桂香楼”,叫来两个风尘女子坐在他的身旁。之渔醒过来,脸就黑了——也更丑了。他一句话没说就走下楼去了。

    他到外面游玩,都要多挎一个小布袋,有巴掌那么大,在客栈,在饭铺,在田间的小路上,在芦苇塘边……每觅得新句,哪怕半联,或是一句两句,都装进这个小布袋——这是个“诗袋”。

    于之渔一个人住着一间小草房。逢连阴雨(下下停停),草房上会生出蘑菇来。都很细弱。很小。一长出来就黑了。到了年关,家家贴了春联,西邻“啪!——”东邻“啪!——”,都放了鞭炮了,他还连写春联的纸都没有!他就在柴门上题起诗来。

    他的诗友来看他,一见这首诗就笑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七件都在别人家”。

    再朝下看,诗友不笑了。

    “今年年关过不得!”

    诗友心中一寒:怎么?他要干什么?

    “携带诗笺赏梅花。”

    于之渔小草屋的后面,种了二三十棵梅树。这个时候开已经很热闹了。圉镇一带,种梅树的人家很少,像他这样一种二三十棵的,没有。

    那诗友在梅间寻到他时,他张口就来一句:“我得佳句矣!”

    于之渔口袋里不能有钱,有钱他就拿去喝酒。往“醉刘伶”柜台前一站,咕—咕——咕,一小瓯子白酒就灌下肚了。“再来一瓯!”他喊道。还剩有钱,他就打一葫芦回去——钱喝完了。喝完就喝完了。

    他不经商,也不种地,好睡个懒觉,衣服里的虱子很多。

    他喝酒的钱哪里来的呢?

    圉镇这个地方,有个很古老的习俗。有钱人家死了人,就用歌诗的方式来悼念亡灵。搭起灵堂,摆下宴席,上一道菜肴,就歌一首诗。会歌诗的多是些秀才雅士:一个人,二个人,或五六个人,都行。

    歌诗,歌前人的诗,也歌自己新作的诗(一般的秀才雅士都喜欢歌自己作的诗)。

    于之渔就是一个歌诗(还颇有点名气)——可他只歌前人的诗。他从不歌自己的诗——这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歌诗很有点讲究,差不多要一字一词一拖音,拖得很慢很长:

    故人罗——西呀——辞哎——黄鹤个——楼呃——

    烟罗嗬——花呀——三月嘞——下哟嗬——扬州哎——

    还真有点悲痛欲绝之势(这怎么叫歌诗呢?叫哭诗才对!)

    做一回歌诗,能得到五六两的银子(够一两个月的酒钱了)——比现在的稿费还可观。

    于之渔也死了。

    他在那片梅林间挖了一个形如棺状的大穴,穴的四壁,都贴满了诗稿,那全是他自己的诗稿!他就躺在了这些诗稿间,他的身上,也被他的诗稿覆盖着——有谁见过这样的奇棺!

    于之渔从不歌自己的诗,却用它筑成了自己的坟墓。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年关时节,戏言柴米油盐都在别人家的落魄诗人,却在小草屋后种下一片梅树,悠然赏梅吟诗,足见其超然高雅的情怀。

B. 于之渔写诗随处取材,无论是客栈、饭铺,还是田间、苇塘,皆可成为其创作的对象,被收藏于诗袋。

C. 于之渔为王者歌诗从来只吟唱前人的诗,从不歌自己的诗,因为他想表现出与一般秀才雅诗不同的一面以博得名声。

D. 于之渔“长得丑”“真是太丑了”,道出了于之渔人生艳事失败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其外形丑陋的厌恶。

2.小说中主人公于之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于之渔将平生诗稿与自己一起埋葬在了诗棺里,请结合文本并联系自己的认知体验,谈谈你对其行为的理解。

 

查看答案

现代文阅读

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中经常碰到的是非之争,两者难解难分,又必解必分。读者的正解往往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的。

关于误读,阅读学界存在着真误读和假误读之辨。中外一些学者认为,误读永远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是一种规律性现象。美国耶鲁大学哈罗德,布鲁姆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曾连续发表四部著作,系统论述了“诗的误读”:“一首新诗总是后辈诗人对前辈诗人及其伟大作品释读的结果。这是一种特殊的释读,它不在于对某一具体作品的释读实际发生与否,它实际上是指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我国清代纪昀说:“郢书燕说,固未为无益。”现代钱钟书说:“作家原作叙事抒情本无彼意,然读者却在阅读中出现创造性的误解,悟出确有引人入胜的彼意,并为更多的读者所认可。”三家所说的“特殊性释读”“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显然是指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读的突破。由此,对“误读”引出“反误”和“正误”两种分法:“反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本穿凿附会,随意歪曲,既不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作品的本意,那是真误读:“正误”指读者的理解和作者原意相抵梧,但切合作品的实际,使文本意义增值,这是假误读。童庆炳认为“误读”有“正误”、“反误”之异(《文学理论教程》),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正误是一种值得肯定的有效的解读方式,而反误只能是对文本的歪曲乃至粗暴践踏,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们认为,把不同于作者原意的多元阐释归入“误解”的范畴是不妥的,正就是正,误就是误,不必对误解分正反,不存在“正确的误解”。将“合理性误读”和“创造性误读”作为“假误读”的修辞来运用,未尝不可,但把“正误”作为阅读学的概念和常规就不够科学了。超越作者,超越文本的“增解”“异解”和“批解”是典型的“个性化理解”,不宜说成“正误”,而应说成“正解”“精解”或“圣解”。在文章和文学的个性化阅读中,必须严格区分错误解读和正确解读。真正的误读、曲解、歪批、胡吹算不得个性化阅读。本文所论的“误读”是与“正解”相反的真误读,不包含所谓“正误”的假误读。真误读,作为阅读病态大有研究其病理的必要。

文章阅读疾病与文章本体疾病、文章写作疾病有所不同,它与文学阅读疾病也有差异。文章阅读疾病,发生在阅读的认知、理解、欣赏、评价、表达、迁移各个环节,也出现在辨体、感言、人情、得意、运思及物等各个方面;若分类别,它既有阅读生理的、心理的、行为的疾病,又有阅读知识的、方法的、情志的疾病。不仅处于学习性阅读阶段的普通读者容易患各种各样的疾病,而且进入创造性阅读阶段的专家读者也难免犯自由化误读的毛病。文章阅读病理研究是专门探讨读者在阅读全过程中阅读心理和行为的病症及其医治的一门阅读分支学科,目的是求得学校阅读教学和社会读书活动的健康生存和科学发展。

                        (摘编自曹祥芹《文章阅读学》, 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解与误读,是阅读阐释的不同形态。阅读阐释是在不断克服误读的过程中获得正解的,因此,对误读的认识也是有必要的。

B. 部分学者认为,误读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一种规律化的现象,如耶鲁大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就持此观点。

C. 美国耶鲁大学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论述“诗的误读”实际上是一种接受影响与打破影响,继承与创新的悖谬状态。

D. 清代纪昀认为误读并非无益,提倡误读,郢书燕说便是中国古代一个较为典型的误读案例。

2.根据第二段阐述,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合理性误读”“创造性误读”属于读者释义对作者原意的超越或对传统释义的突破。

B. 无论是美国的哈罗德·布鲁姆教授,还是清代的纪昀,抑或现代的钱钟书,他们都认识到读者释义无论是真误读还是假误读都对阅读有益处。

C. “反误”指读者对文本穿凿附会、任意歪曲的理解,既不符合作者的原意,也不切合作品的本意。童庆炳认为在文学鉴赏活动中,反误只能是对文本的歪曲乃至粗暴践踏,是不值得提倡的。

D. 如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本来是表现恋人间的相思之苦,但今天的读者却把它用来比喻教师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并被大家广泛接受。这是创意型解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所论的“误读”是与“正解”相反的真误读,不包含所谓“正误”的假误读,是对文本的误导的不合理的真正的错误解读。

B. 个性化理解包括超越文本,超越作者的“增解”“异解”和“批解”,与所谓的曲解和歪批有着本质的不同。

C. 真误读是文章阅读的病态之一。文章阅读病理研究也应该对“真误读”这一重要病症的医治进行探讨。

D. 文章阅读疾病和文学阅读疾病并不是同一概念,文章阅读疾病涉及的人数更多,出现的范围更广,因此更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抢红包”是2015年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微信群里各类“抢红包”活动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有人认为这是高科技时代的民俗文化,值得发扬;有人认为把亲情友情晾在一边,只认钱,坏了社会风气;也有人认为玩点游戏并没有错,关键是要扭转社会一切向“钱”看的低俗风气。你对此有何看法?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