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荀子的思想以儒学为宗...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荀子的思想以儒学为宗,又兼容并蓄了其他诸子的部分思想,可谓春秋以来诸子学派的集大成者。他不仅在哲学、伦理、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卓有建树,并且对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做出了基础性的理论贡献。钱穆先生就认为:“汉代以后的儒家学者对经济的见解,基本上由此而来。”而荀子的经济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荀子认为“人之生固小人”,在《富国》篇里又说:“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指出人性生而就有引起社会纷争,破坏社会秩序的恶质。但同时他又强调“力不若牛,走不若马”的人类要得以生存,就必须群居,因为“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认为若不群居,人类社会显然无法发展,甚至连生存都是问题。

既然确定“人之生,不能无群”,但以人性易争之“恶”又怎样才能和谐地群居呢?荀子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明分”。他多次提到“分”的作用,譬如,“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将以明分达志以保万世也”等等。他从“分”的角度来解决“群”的和谐与发展问题,与墨子追求“尚同”截然相反。墨子“有见于齐无见于畸”,荀子则既强调了“群”的统一与和谐,也充分肯定了“分”的重要性,指出“群”的组织单元必须多元化,并以之为维系“群”的团结和稳定的必要条件。

但究竟什么是“分”荀子却没有明确地做出界定,不过从其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实质上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指为所有的社会成员进行明确具体的社会职业、身份等级与职责分工;二是在此基础上为各个成员的“欲求”做出相应的“度量分界”,也就是给不同阶层的人予以不同的权利与资源分配。但这种分配必须以什么为依据呢?荀子指出:“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并说:“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将礼义视为明分的基本原则。

作为分配依据的“礼”,本身就有以德、能为标准进行社会阶层与物质资源之“分”的制度公正的伦理内涵。荀子说:“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德、能的高低就决定了资源分配上的等差。荀子通过礼义对此作出确认,为社会物质资源的分配与个人德、能的对应性提供了保障,试图以此来有效地控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由欲求而“争”,并由“争”致“乱”而“穷”所导致的潜在风险。其“礼”从德性要求与制度规范上对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进行伦理价值导向和法律规范,力图做到符合儒家价值理念的起点公平与过程公正,以实现人类难以“近尽”的物质欲望与自然、社会资源的“相持而长”。

(节选自《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荀子兼容并蓄,是春秋以来诸子学派的集大成者,其在哲学、伦理、教育、经济等诸多方面卓有建树。

B. 荀子对汉代以后儒家学者的经济见解有深远影响,其中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其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C. 荀子在指出人性生而就有恶质的同时,又强调人类要得以生存、人类社会要得以发展,就必须群居。

D. 荀子认为解决“人之生,不能无群”和人性易争之“恶”之间的矛盾而使人们可以和谐群居,关键在于“明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荀子的“力不若牛,走不若马”承认了人类自身具有局限性,“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说明人应各专其职,群居而合作。

B. 从荀子的“兼足天下之道在明分”“将以明分达治而保万世也”和墨子的“有见于齐,无见于畸”可以看出,前者强调“分”,后者强调“尚同”。

C. 荀子不仅强调了“群”的统一与和谐,还认为如果“群”的组织单元能够多元化,那么“群”的团结和稳定就能够得以维护。

D. 荀子虽然没有对究竟什么是“分”做出明确的界定,但他明确指出礼义是明分的基本原则,将其作为分配的依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荀子的相关论述可以看出,他主要从社会成员的阶层划分、基于阶层划分的权利与资源分配这两个方面来阐述“分”的内涵。

B. 荀子通过礼义对德、能的高低决定资源分配上的等差做出了确认,这是社会物质资源的分配与个人德、能的对应性的保障。

C. 荀子的“礼”对人们经济活动中的分配问题进行伦理价值导向和法律规范,努力做到起点公平和过程公正,使之符合儒家价值理念。

D. 荀子的经济伦理思想有效地控制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实现了人类的物质欲望与自然、社会资源的“相持而长”。

 

1.B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题中B项,“其中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其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错误,原文是“荀子的经济思想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朴素的分配正义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叫“卷柏”的植物,它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会行走。当它感到水分不充足的时候,就会把根拔出来,卷成一个圆球。由于体轻,风会把它吹走,当遇到水分充足的地方,它会迅速地把根扎下去,暂时安居下来。

一位植物学家做了个实验,将卷柏周围用挡板围住。于是,当卷柏又“行走”时,被挡板阻挡,它只好又回到原地。如此几次之后,卷柏认清了这个事实,也就在原地扎根了,再也不游走了。它打定了心思不走,便将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长得比任何一段时间都要好。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结合内容及含义,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抄袭、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其中反映的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不得出现数字)。

表一

某大学寝室成员关系调查
 

非常融洽
 

比较融洽
 

不好也不坏
 

不太融洽
 

非常糟糕
 

2643%
 

5607%
 

1464%
 

143%
 

143%
 

 

表二

影响寝室成员关系原因
 

心理因素
 

家庭背景
 

生活习惯
 

情感因素
 

个人价值观
 

2647%
 

575%
 

2192%
 

1619%
 

2967%
 

 

1)请根据表一,概括该大学寝室成员相处情况。

2)请根据表二,给即将迈入大学开始寝室生活的同学们提两条建议。(不超过5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从几十万年前就开始遵从大自然的规律繁衍生息。直到现代医学逐步发达,人们才知道,____ 。随之而来的,是科学家们对生物钟的各种研究。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人体的生物钟和道德选择存在联系。也就是说,___,而习惯晚睡的人在晚上诚实度可能更高。有趣的是,有些人认为习惯夜生活的人更可能行为不检点,但研究发现,___,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里,都会出现不道德或不诚实的行为。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一般人看来,________脂肪减少________起到减肥效果,________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的减肥方法:植入脂肪。________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其中白色脂肪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________棕色脂肪的功能是促进白色脂肪分解并释放热量,实际上是帮助减肥的,________人体内棕色脂肪含量不高。研究人员利用白色脂肪的干细胞培育出了一种米黄色的脂肪,其功能与棕色脂肪类似。

 

A

只有

才能

/

只是

B

只要

就能

然而

因为

所以

/

C

如果

那么

/

但是

同时

因此

D

虽然

/

不过

不但

而且

可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头皮是一个不断进行新陈代谢的系统,皮脂腺无时无刻都在分泌油脂,给予头屑真菌适合繁殖的“温床”,这也是很多去屑产品无法长效去屑的原因。

B. 作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写照,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精气神,是这个民族凝聚力、团结力和创造力的象征,是这个民族的思想归宿和价值依托。

C. 全国各地首轮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已于2015年6月底完成,接下来按照相关制度规定,需要尽快建立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能。

D. 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未来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必将是海、陆、空、电、网一体化的新型战争,而在这神秘的战争空间,国家意志将充分地得到体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