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而趋于僵化。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为什么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发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达到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衰退,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发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发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和宋(南北朝时期的宋)之际,具体地说是在陶谢之间。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鐻乎。”具体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指出了转变后的状况。从陶到谢的转变,反映了两代诗风的嬗递。正如沈德潜所说:“诗至于宋,性情渐隐,声色大开,诗运转关也。”(《说诗晬语》)重声色的阶段从南朝的宋延续到初唐,一方面丰富了表现技巧,另一方面也建立起严密的格律,到盛唐,性情与声色完美地统一起来,遂达到了诗歌的高潮。

但是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毕竟不能维持多久。盛唐半个世纪一过,二者便又开始分离。重性情的,声色不足;求声色的,性情不完。此后二者统一的诗作虽然不少,但能以二者的统一维持一个时代的再也没有了。中国诗歌史总的看来是辉煌灿烂的,但其顶峰也不过只有这么一个盛唐,半个世纪而已。

1.下列对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调节功能”是指历久不衰的中国诗歌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求变的一种特性。

B. 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体现在不断形成新的诗句节奏:五七言取代了四言。

C. 语言形式的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格律的逐渐严密化:格律体取代了自由体。

D. 调节功能还体现在性情与声色的交互作用,从而使中国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随着《诗经》时代的结束,人们由此感觉到二二节奏的四言诗越来越僵化。

B. 明代陆时雍和《文心雕龙·明诗篇》都指出了两代诗风的嬗递发生在陶渊明和谢灵运之间。

C. 中国诗歌没有从五七言发展成九言,是因为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D. 晋宋之间,诗歌转变主要表现在从重写意到重摹象,从启示性语言转向写实性语言两个方面。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不衰,在诗歌创作中保持探索求新的自身调节的状态,是重要原因之一。

B. 中国诗歌的发展是从自由体走向格律体,出现各种技巧被自觉运用的同时又重声色,体现了中国诗歌发展的趋势。

C. 古诗与近体诗的长期并存,说明在中国诗歌史上对诗歌语言形式层面的追求意义不大。

D. 从诗歌的发展来看,性情与声色两者只有完美统一起来,才能真正成就诗歌的灿烂辉煌。

 

1.C 2.B 3.C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电器集团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遇到了难关,工程师小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大家听后也很振奋,可静下心来一想,设想好是好,就是很难实现,小李的提议也就暂时搁置起来了。工人师傅老王一直在仔细琢磨小李的方案,反复的实验、验证,最后终于把小李的设想变成了现实,新产品研制成功。

公司要表彰有功人员,那把谁放在第一位呢?大家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是老王,正是他的实践才让设想成真;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小李,没有他的大胆设想,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大家为此争论不休。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⑤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理想的一个框架图,请把它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大约公元前4000年,尼泊尔人发明了自己的“楔形文宇”。这些文字____,少许几笔即可完成。泥版是尼泊尔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除此之外,_____。但是,木板文书不易保存,所以现在____。即便有些存留下来。也是破损严重:坚固的石料在当地又极为稀少。几乎成为神庙或盥室专用。相比之下,泥版成了最好的选择,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A

而且

但是

虽然

因为

所以

B

/

然而

纵使

因为

因而

C

但是

因为

虽然

/

尽管

因此

D

可是

因为

但是

即使

/

总之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习近平强调,6年来,金砖国家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我们一致决定本着共赢、合作、开放的精神,深化金砖国家伙伴关系。

B每年夏天,母亲都会从小院里摘下沾着露水珠的鲜嫩的苦瓜,给我炒一盘苦瓜青椒肉丝,是我家夏日饭桌上一道经久不衰的家常菜。

C过于放松的假期有可能带来一些可怕的结果。很多学生感觉无事可做,容易变得懒散,失去目标和动力,严重的会出现自卑、抑郁、焦虑不安等问题。

D由于中国留学生人数在过去十年间猛增,使耶鲁大学北部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发展成一块块菜园,如今菜园长满了韭菜、香菜等美国百姓闻所未闻的蔬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