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要达到反腐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勇...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要达到反腐的最终目标,不仅仅需要知难而上的勇气,还需要不为“杂声”所扰,“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以及毫不松懈的持之以恒。

B. 奥斯卡金像奖的正式名称是“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设立于1927年。该奖由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颁发,旨在为了鼓励优秀电影的创作与发展,半个多世纪来一直享有盛誉。

C. 她本科毕业时被保送为硕博连读研究生,并成为学校第一批联合培养生,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师从我国著名光学专家姜文汉院士。

D. 如何才能培养出“大国工匠”?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重视职业技术教育,促进职教事业的快速发展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题中,A项,成分残缺,“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后加“的定力”;C项,结构混乱。把“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深造”改为“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或“进入中国科学院深造”;D项,表意不明,“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可以理解为“不少职业院校——的领导和教师”,也可以理解为“职业院校的不少领导和教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参观者就不由分说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②《特别关注》和《特别文摘》中的文章短小精悍,却蕴含着很深的哲理,很多

文章都给人以启发,让人百读不厌。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特里谢可谓老练稳重的央行行长之一了,但面对欧盟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公布的经济中期预测报告,即便是这位前法国银行家,昨天也表现得忸怩不安起来。

    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而他却从不以此居功。

⑤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奋起,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可理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⑥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A. 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___”,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

(2) 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

 

查看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即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

B. 颔联表达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 颔联中“独往”,写出诗人的勃勃兴致;“自知”,又写出诗人欣赏美景时的乐趣。但一个“空”字又透露出来诗人因同调无多,兴致来时,惟有独游的消极、悲观、失望之情。

D. 尾联写了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不舍得让老人回家。

E. 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的心境。语言平白如话。

2.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乙)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璧于赵,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明朝王世贞《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B.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C.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D. 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

2.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司, 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

B. 斋戒,斋戒有多种来源。在中国,斋戒主要用于祭祀、行大礼等严肃庄重的场合,以示虔诚庄敬。斋戒包含了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游乐等活动。

C. 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文中的“九宾”,指由傧者九人齐声高呼接引宾客上殿。

D. 褐,粗布或粗布衣服。“被褐怀玉”“褐衫”“释褐”中的“褐”都是这个意思。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市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 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 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 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2)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

 

查看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老街小面

貌不惊人的一道面,里头大有讲究。巴掌大的面团,要加一遍蛋、两遍水、三遍碱、九九八十一遍揉,直至面团柔润光滑,再将其抻好。有了年月的师傅手如杆秤,要几两全凭手抓,眯着眼都不差毫厘!面细,入锅不合盖,多用笊篱来煮,八分熟捞出,冷水凉过,长筷挑起,那面条根根细如银丝,条条绵如垂柳。

小面的卤,更是独特!卤汤里头配有鸡鱼虾肉。鱼,多用辫子鱼、黑鱼,正月的沙光鱼最好!所谓“正月沙光赛羊汤”,再浇半勺新鲜的海蛎子,滴点热辣油,温一壶老坛烧酒,边吃边喝,那味道,啧啧,说句不好听的,吃完面上枷子送你上路都值了!

老街上,平时跑腿抡膀子的苦力,给人缝补洗涮的婆娘,口袋里有了几个不用救急的铜板,就会带着老人孩子过来,给老人孩子弄碗面,自个儿带块干饼,向面馆孙掌柜要点卤子,一家老小这就算解了馋。

老街首富海爷,也特好这口。时常,饭点一到,海爷对着府上一桌子山珍海味皱眉瞪眼,筷子拿在手里,戳戳猪肘,点点螃蟹……而后咂咂嘴,筷子一扔,走啦!管家瞧见,不用问,立刻抄起海爷用的正德碗、牙骨筷,揣上紫砂壶、汝窑杯,捏点龙井、拎个酒壶,跟着走吧,海爷一准儿想吃小面了!

海爷吃面,总是先喝三口鲜汤开胃,再吃口面、续口酒,面吃完,碗里必留一口鲜汤。最后碗一抬,头一仰,缓缓低眉,胡须一捋,呼出一口热辣辣的白气。此时,再看海爷的脸,笑起来花白胡子都是一抖一抖的。

这天,面馆孙掌柜隔着几桌人瞅见海爷正往外呼白气,正拨着算盘,立刻从柜台里头出来,到门口候着,海爷的管家正欲结账,孙掌柜弓着腰作揖道,海爷,您老的账,早有人结了。

海爷心想,必定是刚才哪位东家、掌柜,付账时就手把自己的面钱给付了。一碗面不值几个钱,无需吆喝。平日,海爷他自个儿不吭声地帮人结了多少碗面,也都没个数。海爷遂转身,无论识与不识,贫富贵贱,跟在场的老少爷们儿抱了抱拳,道了声慢慢吃,抬脚就走。

身后,面馆的伙计将海爷用过的碗筷碟壶规规矩矩地收好、洗好,一会儿由专人给海爷送府里去。

此后,隔三差五,海爷又来吃了几次小面,回回都被人预先结了账。海爷忍不住问孙掌柜,谁啊这是?孙掌柜说,我也不认识,这人浓眉阔脸大胡子,行事像生意人,说话像镖师,身板像土匪,来时吃了碗面,狼吞虎咽地拨到嘴里,喊了声好,就是这个味儿!而后就向我打听您,边说边扔了两块银锭给我,说海爷这辈子的面钱,他都包了。

海爷纳闷了,多新鲜的事儿!哪有光给人掏银子不留名的?

孙掌柜作揖道,海爷莫怪,江湖水深,人家不说,咱也不好问。要我猜,定是海爷您早年积德,人家不便留名留姓,暗中报您的恩来了。

海爷微微一笑,哪有报恩报到面馆来的?

孙掌柜笑道,那可不一定!早年您在这儿吃面,看到有人拖儿带女地要饭逃荒,您哪回不顺手买碗面给人家?保不准那人就是当年被您救过的孩子。

转脸,海爷扔了块碎银子给孙掌柜,他再来,就说好意我心领了。我吃面,让别人付钱,这样的面,我吃不香!

孙掌柜将银子捏在手里,眉毛皱成一条线,不知咋办好。

几天后,孙掌柜又碰见海爷,赶忙笑脸相迎道,海爷,那位爷又来了,我把您的话照实告诉他,他那脸沉得像块黑秤砣,愣说您不给面子。您看这事……

话音未落,海爷哈哈一笑。

这人有点意思。海爷笑道。

这样好了,海爷说,今后,我来吃面,面钱我照给。他的那份心意,你就记下来,贴到墙上,我吃一碗,你就贴一张。将来,若有老幼病残孤儿寡母的流落到这儿,你就撕一张,替我给人家下碗面。如何?

孙掌柜点了点头,弓腰拱手,佩服不已。这事,很快传遍了老街。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吃小面时也学海爷,吃一碗,付两份钱,那一份贴墙上。墙上的纸片,不断有人撕,也不断有人贴,天长日久的,纸片不仅没少,反而密密麻麻的,越来越多。

现今,当年的面馆早已消失。那时的小面传到今天也变了很多味道。惟有这个吃面的故事,连同那些鲜活的人物,在老街百姓的嘴里,津津乐道,代代相传。

选自《天池》2015.7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老街小面里头大有讲究。有经验的师傅全凭手抓,眯着眼睛都几乎不差毫厘。巴掌大的面团揉得柔润光滑,抻出的面根根细如银丝,绵如垂柳。

B. 海爷吃面,好讲排场,为的是显出身份高贵。“笑起来花白胡子都是一抖一抖的”,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海爷对小面无比喜爱之情。

C. 面馆的孙掌柜是一个地道的精明的商人,但也有当地人的质朴重义的一面,从这个人物身上同样可以看出老街的人性人情之美。

D. 如同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本文展开了一幅老街的社会风俗画卷,充溢着浓厚的地方气息,折射出淳厚古朴的人情世态。

E. 如今当年的面馆早已消失,那时的小面传到今天也变了很多味道,表现出了作者对过去无比留恋,对现实的深切失望。

2.老街人有哪些性格特点?请概括分析。

3.有人认为最后一段可以删掉,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