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8分) 箩 筐 林清玄 ①香蕉场前面的不远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18分)

                             林清玄

香蕉场前面的不远处,有几个小孩子用竹子撑开一个旧箩筐,箩筐里撒了一把米,孩子们躲在一角拉着绳子,等待着大雨前急着觅食的麻雀。

一只麻雀咻咻两声从屋顶上飞翔而下,在蕉场边跳跃着,慢慢地,它发现了白米,一步一步跳进箩筐里;孩子们把绳子一拉,箩筐砰然盖住,惊慌的麻雀打着双翼,却一点也找不到出路地悲哀地号叫出声。孩子们欢呼着自墙边出来,七八只手争着去捉那只小小的雀子,一个大孩子用原来绑竹子的那根线系住麻雀的腿,然后将它放飞。

麻雀以为得到了自由,振力地飞翔,到屋顶高的时候才知道被缚住了脚,颓然跌落在地上,它不灰心,再飞起,又跌落,直到完全没有力气,蹲在褐黄色的土地上,绝望地喘着气,还忧戚地长嘶,仿佛在向某一处不知的远方呼唤着什么。

这捕麻雀的游戏,是我幼年经常玩的,如今在心情沉落的此刻,心中不禁一阵哀感。我想着小小的麻雀走进箩筐的景况,只是为了啄食几粒白米,未料竟落进一个不可超拔的生命陷阱里去,农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他们白日里辛勤地工作,夜里还要去巡田,有时也只是为了求取三餐的温饱,没想到勤奋打拼地工作,竟也走入了命运的箩筐。

箩筐是劳作的人们一件再平凡不过的用具,它是收成时一串快乐的歌声。在收成的时节,看着人人挑着空空的箩筐走过黎明的田路,当太阳斜向山边,他们弯腰吃力地挑着饱满的箩筐,走过晚霞投照的田埂,确是一种无法言宣的美,是出自生活与劳作的美,比一切美术音乐还美。

我每看到农人收成,挑着箩筐唱简单的歌回家,就冥冥想起托尔斯泰的艺术论,任何伟大的作品都是蘸着血泪写成的。如果说大地是一张摊开的稿纸,农民正是蘸着血泪在上面写着伟大的诗篇;播种的时候是逗点,耕耘的时候是顿号,收成的箩筐正像诗篇的最后圈上一个饱满的句点。人间再也没有比这篇诗章更令人动容的作品了。

遗憾的是,农民写作歌颂大地的诗章时,不免有感叹号,不免有问号,有时还有通向不可知的分号!我看过狂风下不能出海的渔民,望着箩篱出神;看过海水倒灌淹没盐田,在家里踢着箩筐出气的盐民;看过火旱时的龟裂土地,农民挑着空的箩筐叹息。那样单纯的情切意乱,比诗人捻断数根须犹不能下笔还要忧心百倍;这时的农民正是契诃夫笔下没有主题的人,失去土地的依恃,再好的农人都变成浅薄的、渺小的、悲惨的、滑稽的、没有明天的小人物,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

由于气候的不能收成和没有收成固是伤心的事,倘若收成过剩而必须抛弃自己的心血,更是最大的打击。这一次我的乡人因为收成过多,不得不把几千万公斤的香蕉毁弃,每个人的心都被抓出了几道血痕。在过去的岁月里,他们只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天理,从来没有听说过收成过剩这个东西,怪不得几位白了胡子的乡人要感叹起来:真是没有天理呀!

1.文章开头写孩子们用箩筐捉麻雀的情景有什么用意?(4分)

2.请分析作者将农民比作大地诗人的表达效果。(4分)

3.说一说他不再是个大地诗人了这句话的内涵。(4分)

4.本文以箩筐形象来表现农民的生产生活,试结合全文概括箩筐的丰富意蕴。(6分)

 

1.(4分)以麻雀落入箩筐来象征农民艰辛劳作而命运悲苦的境遇(2分),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形象生动而又耐人寻味(2分)。 2.(4分)通过类比将农民的劳动之美提升到艺术的高度(1分),用一系列比喻和排比表现出对农民伟大创造的由衷赞美(2分),也为下文表现农民的悲苦命运作铺垫(或反衬)(1分)。 3.(4分)说明农民在生产受困的情况下无法再有劳动的创造(1分),表现出作者对失去了土地依恃的农民的深切同情悲悯(1分),以及对天灾人祸给农民造成的精神挤压的愤懑不平(2分)。 4.(6分)箩筐是农民日常劳作的用具,是农民辛勤耕作丰盈收获的载体(2分),是农民遇到天灾人祸时无助形象的化身(2分),也是农民悲苦命运的象征(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根据文章开头的一般性作用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的主旨是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因此开头以麻雀落入箩筐,象征的就是农民艰辛劳作而命运悲苦的境遇,这种象征形象生动而又耐人寻味,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即可。(3分)

走进徽山湖风景区,你会强烈地感到人进入了一个流动的世界。                                                   。于是,你会觉得那流动的既是山,是水,更是弥漫在山水之间的绿色。

湖中,轻波柔浪,那是水在流动    山上林木葱茏,四季常绿,山在流动之中,将浓浓的绿色向湖中倾泻    岸上,峰峦起伏,那是山在流动    湖中千岛错落,水环岛转,水在流动之中,又将浓浓的绿色拥上岛峰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诗歌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两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诗各句字数相同)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盖文王拘而演《周易》;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放逐,_________________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形影相吊

(3)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沧浪之水清兮,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濯吾足

(5)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归燕诗            张九龄

海燕虽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注】本诗写于诗人被罢免宰相之后,时朝政大权由李林甫把持。眇:小。

1.简要分析诗中的归燕形象。(4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宋州刺史张九皋深奇之,荐举有道科。时右相李林甫擅权,于文雅,唯以举子待之,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河西节度哥舒翰见异之,表为左骁卫兵曹,充翰府掌书记,从翰入朝,盛称之上前,已而又去。

会禄山之乱,征于翰讨禄山,拜适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仍佐翰守南阳。及翰兵败,适自骆谷西驰,谒见玄宗,陈败亡之势曰:监军李大宜不军卒,食仓米饭且犹不足,欲其勇战,安可得乎?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陛下因此西蜀中,避其虿毒,未足为耻也。玄宗深纳之,后禄山兵恙果弗及,玄宗嘉之,寻迁侍御史。

镏荨二年,永王璘起兵于江东,欲据扬州。初,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及是永王叛,肃宗闻其论谏有素,召而谋之。适因陈江东利害,永王必败。上奇其对,以适兼御史大夫、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平江淮之乱。兵罢,宰相李辅国恶适敢言,于上前,乃左授太子少詹事。

未几,蜀中乱,出为蜀州刺史,剑南自玄宗还京后,于梓、益二州各置一节度,吏制繁冗,百姓劳敝,适论之曰:蜀地位在邈远,垂于险绝,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奈何以险阻弹丸之地,而困全蜀太平之人哉?疏奏不纳。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于璋,斩之。玄宗感其洞明,以黄门侍郎严武代之还,用为刑部侍郎,转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进封渤海县侯,食邑七百户。适止轻车诣任,食邑皆封还。永泰元年正月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旧唐书·高适传

1.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右相李林甫擅权,于文雅       薄:轻视

B.监军李大宜不军务               恤:顾及

C.西蜀中,避其虿毒              幸:帝王到某地

D.李辅国恶适敢言,于上前         短:缺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气质自高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

B.谒见玄宗,陈潼关败亡之势       因击沛公于坐

C.河西节度哥舒翰见异之           文王拘演周易

D.盛称之上前                     人固有一死,或重泰山

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能够表现高适窥察洞明的一组是(3分)

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           陛下因此西幸蜀中,避其虿毒

适拂袖而去,客游河右               盛称之于上前,已而又去

上皇以诸王分镇,适切谏不可         以国家言之,不足以厄其势

A①②⑥      B②⑤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高适小时候家境贫寒,靠乞讨为生,二十岁才关注诗歌创作。所写诗歌以气质自我欣赏,为时人传诵,后被人推荐,但当时专权者李林辅不重视文才,高适愤然离开。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征伐声讨哥舒翰,哥舒翰让他做左拾遗兼监察御史,于是他又辅佐哥舒翰,在哥舒翰兵败后谒见玄宗陈述兵败原因,玄宗接受了他的意见。

C.皇帝让各个皇子分被镇守地方,高适曾极力劝阻,但未被采纳,后来永王李璘起兵造反,肃宗召其商量,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

D.高适做蜀州刺史时,对玄宗时代就设置多个节度史的现象表示反对,认为这既让蜀地百姓劳累,又给中央政权制造了隐患。

5.把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3分)

2)且南阳之帅各皆持节,宁有是,战而能必拔哉?(4分)

3)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