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二人去郊游,甲沿着一条笔直的大路边走边看,很是...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二人去郊游,甲沿着一条笔直的大路边走边看,很是高兴。可是乙却尽选择弯曲的小路走,有时还要爬山坡,跨水渠,累得满头大汗。甲不解,问乙:明明有笔直的大路你不走,偏走弯曲的小路,这是何苦?你看我轻松愉快,有何不好?乙回答道:走弯曲的小路看的景色多,看得真切,很有意思。

请以“弯路与直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拟,不少于800字。

 

非走不可的弯路 现在的人总是行色匆匆,马不停蹄地前进“看准方向,少走弯路!”“一步到位!”“有捷径,干嘛不走?”这样的话,不陌生吧?然而,这样一定是对的吗?弯路,有时是非走不可的 古人说得好:“欲速则不达!”弯路的必要性显示出来了倘若苏老泉不是多走了那么多弯路之后才知道发奋苦读,恐怕后来他也就与那些寒窗苦读十余载依旧只是不显名的人无甚两样吧? 苏洵对自己浪费的光阴的自省,正是他日后成为唐宋之一大家的动力,可以说正是他的那段弯路成就了他在人人都讲究速度效率的时代,我们不应轻视那段弯路,只顾往前是不行的,审视自己的过失,才能更好地前进弯路,有时逼使你寻找人生的方向。 高速公路往往是曲折的,尽管可以修成平直的公路,可政府非要修成弯路,这是为什么呢?直的路不是快吗?太多的弯路,显然不宜高速,但是高速公路直得像一条有始无终的射线,同样也不可取老开直道,司机容易疲劳,交通事故频发所以,在高速公路上人为设计出一些弯路,让司机明白,高速路不等于笔直路,也有弯道,得谨慎驾驶,头脑中始终绷紧安全的弦,从而有效地降低行车风险这些必要的弯略,增加了里程,但确保了高速公路的畅达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但在高速公路设计中,却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弯道恰是设计中的一大智慧弯路,有时保证了你前进中的安全。 不同质量的物体从空中自由落下,是谁重谁落得快吗?在伽利略之前,所有人都认为事实就是这样的亚里斯多德的这种思想统治了西方两千多年,人类社会对世界的认识走了一段长长的弯路,但是这却为热爱科学的伽利略走向成功开启了一扇大门还是青年的伽利略以事实推翻了人们以为常识的错误认识,而在求得那一科学的结论之前,他也走过了一个个弯道,最终才明白实验才是验证一切科学的基础伽利略成为了科技史上的一颗巨星,开创了近代物理的辉煌时代弯路,有时引导人走向了成功。 人物同理,人生何尝不如此?一帆风顺固然令人称羡,但走了点弯路,也不须自怨自艾,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自不必说,经过了一段甚至几段弯路,逼着你抬头观察方向,从而更容易找到通向目标的捷径。 并不是所有的弯路都是浪费时间,并不是所有的弯路都是愚蠢的想法不信,回头看,每一次转弯,它都是非走不可的,它都暗藏着一个新的方向! 【解析】 试题分析:人生之路漫长,谁都难免会走弯路,你若不是能掐会算,未卜先知,难保不偏离目的地本来走上一里可到达却走了十里,七拐八绕,一程又一程后,可能又回到原地,甚至距目的地更远走弯路不要紧,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走过的弯路人生的弯路,均是走过方知其弯,正确的做法是及时总结经验,调整人生的方向,使自己尽快走上正道,正如一位企业家所言:上一步走得不好不要紧,下一步要走对才是重要的“天底下没有白坐的牢”(李敖)因此,重在对弯路的反思感悟警醒以及由此引发的对未来的思考 。 写作提示 1.弯路:不直的路,比喻工作、学习等不得法而多费的冤枉功夫 2.“非走不可的弯路”,人生可能会走弯路,但哪个弯路是非走不可的?因此,写作时提示我们深思:什么是弯路,走过弯路过后的人生感悟是什么,即弯路与人生的关系,这一“非走不可”显然不是强调人生道路的唯一性,而是前进路上的价值性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对此网上众说纷纭。下面是某网站“微博”中网友的留言。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在“微博”中留下对此事的看法。要求:语言准确,观点鲜明,60字左右。

网友A:中国人至今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侥幸,别人不受罚自己也不会受罚。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是一傻帽,于是很多人抱着这样的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须提高。

网友C我就这样过过马路。为一件非常着急的事情要过马路,这时附近没有车了,穿过去本来小事一桩,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更谈不上劣根性。(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几个语境中的语言表述都存在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修改。(5分)

某电影中,即将毕业的同学小张送给辅导员老师一幅画作为留念,辅导员老师边接过礼物边说:谢谢,那我就笑纳了。

小李某日收到同事的一张请柬,上面写道:我明日乔迁新居,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家中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小王的朋友新开一家酒楼,小王受到邀请,他答谢道:贵酒楼开张大吉,不论多忙,到时我也一定拨冗光临……”

某学校广播站播送时事新闻:北京突然强降雨,造成野三坡风景区道路阻断……滞留的游客可望明日返回住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做到语序合理,文意畅。(3分)

阅读教学需要朗读,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音韵之美、文字之精,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情感之切、意蕴之深,不朗读不足以体会文章的风格之新、手法之巧。朗读时要口诵其声、目观其文、心通其意、耳闻其音,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一面墙的记忆

青霉素

 日本人开进邾镇的那天,是个冬天里少有的好天气,太阳光温暖地洒在邾镇的大街上,也洒在大街两旁看景致的邾镇人身上。邾镇人棉袄里的虱子似乎也温顺起来,这让人的脸上越发安静。   

一个日本兵掏出一把花花绿绿的东西抛过来,散落在邾镇人的脚边,有人说是东洋糖,就有许多人争抢。拾粪的朱三也抢了两个,剥开一个扔到嘴里嚼,嚼出一嘴甜甜的羊奶子味。他和周围的人嘎嘎地笑,羊奶子味在笑声里飘散。朱三又剥开一个扔到嘴里,嚼着嚼着不动了,他看到空旷的邾镇大街另一头,一个人正走过来。   

是邬先生。邬先生是邾镇的私塾先生,和女儿一起住在镇西的学馆里。此时的邬先生正一手端着书一手拄着竹杖,迎着日本兵的队伍一步一步不紧不慢地走着,阳光下银色的长须飘飘,青色的长衫飘飘。   

邾镇人安静起来,他们看到邬先生并不避让越来越近的日本兵,邬先生的目光越过日本兵的钢盔,注视着邾镇的上空。队伍前面的日本兵忽地亮出枪上的刺刀,一步步向邬先生逼近,邬先生依然我行我素,一步一步走在邾镇的大街上。   

爷爷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说到这里时一口痰憋得他喘不过气来,慌忙给他吸上氧气,慢慢地爷爷平静下来睡着了。本来这几天爷爷的病情稳定,是昨晚的电视新闻让爷爷烦躁不安的。新闻说邾镇市为了长远地发展,将把镇西的老城区全部拆除改建成商业区。爷爷一夜没睡,靠在床上吃力地写字,他说要给市长写一封请求信。   

爷爷的睡姿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孩子,戎马一生的躯体显得瘦骨嶙峋,刻着战争印记的脸上还悬着一滴眼泪。一个惊醒,爷爷坐了起来,记忆里的阵痛让他不能入睡,往日的情景历历在目。   

一排刺刀插进邬先生的前胸,邬先生倒下去,血染红了他手中的书和竹杖,还有邾镇的大街。

邾镇经历一阵骚乱后也很快恢复了往日的安静,唯一不同的是除了多了一群日本兵就是大街上多了一个疯子。乱蓬蓬的头发遮住疯子大半个脸,一双脏手捧着一个破碗,见谁都笑。她是邬先生的女儿,邾镇人都知道她以前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她在大街两旁的店铺门口讨饭,也到有日本兵把守的地方去讨饭,她甚至不理会日本兵的狼狗的追咬。邾镇越来越不安静了,随着日本兵经常遭到的袭击,日本兵就和他们的狼狗一样见谁咬谁。   

那一天,邾镇的大街上布满了日本兵的岗哨,一队日本兵推搡着遍体鳞伤的女疯子,不,是邬先生的女儿走来。她的上衣已是一缕缕带血的布条,一根铁丝穿透她的胸前,又紧紧捆住她的双臂。翻译官高声宣布她的罪行:这就是游击队探子的下场,她送给游击队的情报让皇军蒙受重大损失。   

邬先生的女儿边走边痛斥翻译官,并对街两旁的人喊着,邾镇的乡亲们,别再容忍日本人了,我们要把鬼子赶出中国赶出我们的家啊!

恼怒的日本兵当众割下她的舌头,她忽地挣脱出来跑向街边,嘴对着一面墙用嘴里的血写出两个字:中国。然而,字的一点没写完又被日本兵拉住,她又挣脱出来,一头向墙上撞去。国字的一点补上了,她也倒在那面墙下。

爷爷眼睛看着窗外,嘴唇抖动着,泪流满面。

那面墙让邾镇的许多人站直了腰,那天晚上邾镇拾粪的朱三、剃头李及裁缝张等人都消失了,一直到多年后的那个秋天他们才出现在邾镇的大街上。

那个秋天日本兵退却了,游击队进镇的那天下着雨。绵绵的秋雨湿透了邾镇的大街和大街上行进的队伍及街旁站立的邾镇人。队伍走到那面墙前停下来,对着墙和墙上隐隐约约的字痕齐刷刷地敬礼。邾镇人在队伍里看到了朱三、剃头李、裁缝张。邾镇人还透过雨雾看到邬先生正从大街西头走过来,银色的长须飘飘,青色的长衫飘飘。

爷爷的病情一天天加重。爷爷清醒时就念叨,不知市长有没有看到我的信,昏睡中的梦呓是重复的一句话:留下那面墙啊。

爷爷又一次昏睡过去,电视里正播放着市长领着一群人视察镇西区改造的画面。

    (选自《山东文学》2012年第8期,有删改)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是如何安排行文线索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对小说最后一段进行赏析。(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说表达了作者多方面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 _____________,猿猱欲度愁攀援。    (李白《蜀道难》)

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杜甫《旅夜书怀》)

(2)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

_____________,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3) ____________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4) 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