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纨绔(kù) 两靥(yàn) 扪参历井(shēn)
B.鞭笞(chī) 榫头(sǔn) 吮血(shǔn) 庠序之教(xiáng)
C.踌躇(chú) 饿莩(piǎo) 孝悌(tì) 惊诧不已(zhà)
D.徘徊(huái) 盥洗(guàn) 联袂(mèi) 万乘之势(chéng)
写作(40分)
一位16岁的少年拜访一位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送你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位少年牢牢记住智者的话,终于成了自己愉快也给别人愉快的人。
这四句富有深意的话,引起你怎样的思考?自选一句或几句话,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不要写成诗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12分)
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
辙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与游者,不过其邻里乡党之人。所见不过数百里之间,无高山大野可登览以自广。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至京师,仰观天子宫阙之壮,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后知天下之巨丽。见翰林欧阳公,所其议论之宏辩,观其容貌之秀伟,与其门人贤士大夫游,而后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① 而辙也未之见焉。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故愿得观贤人之光耀,闻一言以自壮,然后可以尽天下之大观而无憾者矣。
辙年少,未能通习吏事。向之来,非有取于斗升之禄,偶然得之,非其所乐。然幸得赐归待选,使得优游数年之间,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注释① 周公、召公:西周初年朝中的重臣。方叔、召虎:战功卓著的武将。
1.“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的意思可用成语“□□□□”来概括。(2分)
2.对“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天下倚仗(太尉)因而无忧,四夷惧怕(太尉)因而不敢发难
B.天下倚仗(太尉)而无忧,四夷惧怕(太尉)而无难
C.天下有依靠的所以无忧,四夷有惧怕的所以不敢发难
D.天下有所依靠因而无忧,四夷有所惧怕因而不敢发难
3.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恐遂汩没,决然舍去”?(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1) (2) (3)
4.从句式的角度评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5.“尽天下之大观,交天下之名流”是苏辙上书韩太尉的愿望,但不仅仅如此。从本文第③段中可以看出,苏辙的最大愿望是 : (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共12分)
劝学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
1.(4分)填写文中空白处:
2.(4分)解释下列加点字:
学不可以已 声非加疾也 而致千里 ④用心一也
3.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2分)
A.取之于蓝/而寒于水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而绝江河
C.善假于物也/积善成德 D.木直中绳/其曲中规
4.(2分)翻译文中的划线句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各题。(6分)
(甲)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乙)古离别
(唐)韦庄
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毵毵: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1.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中写“亭亭画舸”,(乙)诗中写“柳毵毵”,都是借乐景写哀情。
B.(甲)诗第三句感伤哀愁;(乙)诗第三句却刚健有力,一洗伤感情绪,体现了唐人的豪放气度。
C.(甲)(乙)两诗首句都写到了柳,(甲)诗为暗写,(乙)诗为明写。
D.两首诗都写到“酒半酣”,都写出了离别者于半醉半醒之间体味到的别情的无奈。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别鉴赏(甲)诗的第三、第四句。(4分)
默写:(4分)(任选4句,若答题超过4句,按前4句顺序评分)
9.①念去去、 , !
② ,鱼传尺素, 。
③ ,水面清圆, 。
④彼童子之师, , 。
⑤ ,到黄昏、 。
⑥位卑则足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