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向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写画。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上的籀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法,如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则如石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己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南张北溥,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南黄北齐之称,但他直至1943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80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自吴晶《画之大者——黄宾虹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真画者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所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6分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相较之下,你更赞成谁?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2)①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静,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②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③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6分;每点2分) (3)①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②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6分;每点3分) (4)观点一:赞成黄宾虹先生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①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③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赞成张大千先生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①创造与仿作兼顾;②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③注重民间时尚意趣。 观点三:两者兼顾,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①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②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③脚踏实地,享受人生。(8分;答出赞成谁并总括得2分,分析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A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错误。B项,原文说“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选项中说“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入手”不确切。E项,文中没有写“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故选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给我一张,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扯一张给你,就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表现得十分不情愿, 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谷子似的字典。1949 年后,全中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 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之梦的关键一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已去南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得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是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由于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他听出是那个坏了他事的男人的声音。原来那人的左腿有半截是假肢。他因为躲一辆卡车而摔倒,假肢的关节处摔坏了,站都站不起来。他的处境无疑很危险,路那么窄,不被压到才怪呢!

少年尽管恨他,但还是站住了。

他是县重点中学的一位数学老师。开学后,任班主任的他手持点名册点名时,意外地看到那卖《康熙字典》的少年应声站在他面前,他愕然了……

下课后,老师将他引到无人处,表示感谢,问:字典卖掉了吗? ”

学生摇头。

我收回我的话,因为老师说的不对,那字典其实很有收藏价值……”

学生将目光望向别处,不言语。

卖给我吧,我出两百元。

我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学生说罢,转身跑了。

过了几天,老师旧话重提,学生还是说不能和老师做交易。

老师都和你说过几次了,你都不给老师一点儿面子吗?你本来就是想卖的,不是吗?有收藏价值的东西应该由知道它价值的人来收藏,对不对? ”

最后一次,老师有些生气了。

于是,老师得到了《康熙字典》,学生得到了一辆自行车,新的。

三年弹指一挥间,少年考上了上海交大。临行,送给老师一张字条,上面写着:老师,我明白您为什么非要买我那本《康熙字典》,也明白了某些东西的真正价值是什么。每每看到它,老师心里就漾起一股暖意。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 买肉和油条的人络绎不绝,而少年的《康熙字典》却无人问津,这种鲜明的对比说明当地人的物质生活虽已富足,但精神追求严重缺失。

B. 少年撕去字典最后一页的行为被老师误会后,他很愤怒,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他极力地向围观的人解释,想澄清事实。

C. 小说强调少年用炭写下的是他上学以来写得最大的字,意蕴丰富,表明少年要成为城里人,缩小城乡差距的决心巨大。

D. 小说中关于赶集孩子和农村少男少女城市梦的描写,使少年的生活境遇和人生梦想超越了个例而成为一种典型,成为农村少年生活的一个缩影。

E. 这篇小说以康熙字典为线索,运用插叙和倒叙的手法,描写了留守少年卖《康熙字典》的曲折经历,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小说中的少年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

3.小说多处写到白纸”“旧挂历纸,这样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老师先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后来又高价收藏了《康熙字典》。小说这样写,有人认为很巧妙,有人认为不太好。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五律《旅夜书怀》的颔联                              ,描绘的景象雄浑阔大,反衬了作者孤苦漂泊的悲怆心情。

(2)杜牧《赤壁》                       两句,设想了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3)《庄子·逍遥游》指出,                     ,这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

王昭

]李商隐

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

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

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

和聂仪部明妃曲

[明]李攀龙

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

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

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
1.两首诗均围绕王昭君这一历史人物展开,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6分)
2.《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公元667)九月,(李)勣初度辽,谓诸将曰:新城,高丽西边要害,不先得之,余城未易取也。遂攻之,勣引兵进击,一十六城皆下之。

(公元668)侍御史洛阳贾言忠奉使自辽东还,上问以军事,言忠对曰:高丽必平。上又问:辽东诸将孰贤?对曰:薛仁贵冠三军;庞同善虽不善斗,而持军严整;然夙夜小心,忘身忧国,皆莫及李勣也。上深然其言。

丁卯,上祀南郊,告平高丽,以李勣为亚献。己巳,谒太庙。

(公元669)李勣寝疾,上及太子所赐药,勣则饵之;子弟为之迎医,皆不听进,曰: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一旦,忽谓其弟司卫少卿弼曰:吾今日少愈,可共置酒为乐。于是子孙悉集,酒阑,谓弼曰:吾自度必不起,故欲与汝曹为别耳。汝曹勿悲泣,听我约束。我见房、杜平生勤苦,仅能立门户,遭不肖子荡覆无余。吾有此子孙,今悉付汝。葬毕,汝即迁入我堂,抚养孤幼,谨察视之。其有志气不伦,交游非类者,皆先挝杀,然后以闻。自是不复更言。十二月,戊申。上闻之,悲泣。葬日,未央宫,登楼望辆车恸哭。起冢象阴山、铁山、乌德鞬山,以旌其破突厥、薛延陀之功。

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其姊尝病,勣已为仆射,亲为之煮粥,风回,爇其须鬓。姊曰:仆妾幸多,何自苦如是!勣曰:非为无人使令也。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高宗乾封元年、总章元年)

房、杜:房玄龄、杜如晦。挝: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B.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C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D.勣为将/有谋善断/与人议事/从善如流/战胜则归功于下所得/金帛悉散之将士/故人思致死/所向克捷
2.下列对文中加点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丁卯、己巳、戊申,为古时天干地支纪时的术语,可以用来纪日、纪月和纪年,古人常将之与五行结合预测人的运命。

B.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具体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指司马、司徒、司空。

C.薨是古人对帝后之死的描述,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一般人死则称之为

D.幸通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也叫巡幸。召幸特指皇帝对嫔妃的召见。近幸则多指帝王对臣下而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高宗对李勣很敬重。他在南郊祭祀天地,报告平定高丽,让李勣第二位献祭。

B.李勣临终遗嘱其弟弟严管子孙。让弟弟李弼在他去世后对儿孙要严加管教,是吸取房玄龄、杜如晦的子孙不肖的教训。

C.李勣特善于笼络军心。打了胜仗,他把功劳归于下属,把所获得的金帛等财物都分给将士。

D.李勣虽为戎帅却很顾念亲情。他亲自为患病的姐姐煮粥,风回,爇其须鬓而不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本山东田夫,遭值圣明,致位三公,年将八十,岂非命邪!(5分)

(2)顾姊老,勣亦老,虽欲久为姊煮粥,其可得乎!(5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

  

宣纸是中国特产的一种书写绘画用纸,它具有纯白、细密、均匀、柔软、经久不变色等优点。在书写绘画时,它润濡性能好,又耐搓折。由于有了宣纸,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才得以表现出绝妙的艺术神采和风韵。另外由于宣纸具有质地细密、耐老化等特点,使得许多古代书画珍品赖以保存至今,正如一份调查报告中所说的:历观唐宋元明各朝书画用绢写者,脆而黑,存者甚少;用宣纸者,历千百年而不变色,光润如故,故有千年纸五百年绢之说。现今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唐代著名画家韩滉的《五牛图》、《文苑图》等都是画在唐代宣纸上的,因此宣纸独享纸寿千年的美名是当之无愧的。

宣纸出产于安徽省泾县等地。由于它多集中在附近的宣城销售,逐渐被人们称为宣纸。关于宣纸的产生,在泾县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说蔡伦有一个徒弟叫孔丹,东汉时他在今天安徽省南部地区以造纸为生,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怀念之情,他很想造出一种上等的白纸为蔡伦画像、修谱。我们知道制造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而青檀树只有泾县及其附近的太平、宣城等十数个县的部分地区才有生长,因此也只有在这一地区才能造出宣纸。宣纸的优越性能还得利于当地终年长流的山泉,清洌纯净的泉水是保证宣纸质量的重要条件。在制造宣纸过程中,除了对原料、水质有严格的要求外,还需要一套精湛的制作技艺。宣纸的制造过程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项操作要求。一张宣纸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制造出来。

唐代以前,书画家们多用绢作为写画材料,自唐以后则多用宣纸了。由于宣纸纸性纯熟细腻,水墨落纸,如雨入沙,一直到底,不纵横浸渗,使得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唐代,宣纸就已有生纸、熟纸之分。所谓生纸,又称生宣,就是用纸帘把纸浆抄出来以后,再经烘干便直接使用的纸。熟纸又称熟宣、矾宣,是把生纸再进一步加工而成的纸,如进行填粉、加蜡、施胶等等,使它沾墨而不晕。在绘画中,生宣适用于水墨写意,画家可以随意渲染,表现出虚漾缥缈的意境。熟宣则适用于工笔画,便于细描细写,可以微入毫发。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特别设立了专门机构监造宣纸,并且把这些精品宣纸贮藏在澄心堂。据说这些宣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从此澄心堂纸便成为众纸之冠了。至北宋时,方才传于世间。诗人梅尧臣在得到欧阳修赠送的澄心堂纸以后,把一些纸转送给他的好友、制墨能手潘谷。潘谷又依样精心制出了仿澄心堂纸,质量同样很高。

(摘编自中华书局《古代礼制风格杂谈·文房四宝》,作者许树安)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纸是中国特产的一种专供书写绘画用纸,它具有纯白、细密、均匀、柔软、经久不变色等优点。

B.宣纸具有质地细密、耐老化等特点,所以许多古代书画珍品赖以保存至今,而用绢写的唐宋元明各朝书画存者甚少。

C.出产于安徽省泾县等地的纸,由于多集中在附近的宣城销售,逐渐被人们称为宣纸,宣纸的产生,据说和蔡伦的徒弟孔丹有关。

D.一张宣纸的制造要耗时一年多,这和宣纸的制造过程包括浸泡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项操作要求有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的书法绘画艺术表现出绝妙的艺术神采和风韵,许多采用宣纸的古代书画珍品都保存至今,而没用宣纸的保存下来的甚少。

B.熟宣不适用于水墨写意,因为它是用生宣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墨而不晕,不能随意渲染,无法表现出虚漾缥缈的意境。

C.宣纸润濡性能好,又耐搓折,所以它成了书写绘画用纸,另外质地细密、耐老化,使它独享纸寿千年的美名。

D.制墨能手潘谷得到欧阳修赠送的澄心堂纸,依样精心制出了仿澄心堂纸,质量同样很高,也负有盛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泾县产有青檀树皮,再加上清洌纯净的山泉水,所以该地区才能造出独有纸寿千年美名的宣纸。

B.用纸帘把纸浆抄出来以后,经烘干便直接使用的纸就是生宣,把生宣再进一步加工而成的熟宣则适用于工笔画。

C.宣纸的制造除了对原料、水质有严格的要求外,还有一套精湛的制作技艺,所以宣纸才能历千百年而不变色、光润如故。

D.藏于深宫之中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是南唐后主李煜特别设立的专门机构监造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