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清臣,字邦直。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兄惊曰: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议。及廷对,或谓曰: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对言: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策入等,名声籍甚。英宗曰: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得集贤校理。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鄜延路金明砦主将张舆战没,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清臣曰: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为人宽洪,不忮害。尝为舒亶所劾,及在尚书,亶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亶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节选自《宋史·李清臣传》)

【注】濮,指濮王。常平,常平仓。负责管理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B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C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D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文学上,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会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

C.出知大名府而卒中的封建王朝官吏离京为官,外放,外迁 则有进入朝廷为官之意。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还在早年就凭借诗词文章得到神宗赏识。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识民生疾苦。为官后,他直言善于消除灾异者必能首先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也公平正直地为他说话。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5分)

(2)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合而响应,赢粮而景从。(必修4《过秦论》)(5分)

 

1.C 2.B 3.B 4.(1)“现在如果把官吏士兵都杀掉,以后出现主将战死的情况,必然会全军降敌了。”于是只杀了牙兵十六人。(“悉”、“降虏”、“但”各1分,句意2分。共5分。) (2)他们砍下树木做武器,高举竹竿当旗帜,天下的百姓像云彩那样聚焦拢来,如同回声一样应和,担着粮食,像影子一般跟着他。(“云”、“响”、“赢”、“景”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解析】 1.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断句。“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出身贫困,保持节俭以自爱,到富贵仍不改变。但他的志向在于追求利禄,一心想当宰相,所以行为错谬,最终不能如愿而死”。要想断开此句,可以借助如下方法,一看句式,“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然志在利禄”;二看句首词“然”。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的前提:多读文段,增强语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大凡动物都有自己的发声方式,不管声高声低,悦耳恶耳,都有一种此间不可无我声的自然态。 人是自然之物,只不过后来社会化了,有思想,善筹划,也就比自然界鸟兽有了更丰富的表现才能。书法是个人情怀的表现方式之一,即便不倦于以古为范,结果还是要脱胎换骨,离古出新。创作是个性的突出表现,每一个人都在创作中罄露了个人的情怀、脾性、技法。如果评说一个人的书法创作类似颜真卿、柳公权,作者未必会满意。在许多人看来,个性的体现才是有价值的,由此,追求与众不同的面目成了迫切,希望自己早日有个人风格,发出与众不同的声响。

鸣声和鸣声是有高下之分的。如蝉鸣,千年如一地单调嘶哑且无进化,这样的鸣声只能称为低下者。而黄鹂之鸣则婉转嘹亮,有人还专门写了对黄鹂鸣声的赞美文字,甚至,黄鹂就成了好嗓音的象征。可见各鸣各的,还是有高下之分优劣之别的。有了自己的特点,未必就是好声音。书法史上优秀作品就是那么多,无数人学二王、颜柳,没有谁可以超越。于是面目有所相似,也是必然。每个人都会花很大心思,考量如何与他人异,独立而起。最常见的就是走极端,写常人之不敢写,变常人不敢变之形,使自己的创作与常规审美拉开距离。这种常见的方法很邪乎。从过程上来讲,很短时间内达到的所谓个性,是违背生长规律的。大凡不自然的生长,就如一棵树长歪了,会让人觉得奇怪,也由奇怪引起了人的注意。就如龚自珍的《病梅馆记》中的病梅被人为、残害而成了病梅、怪梅,就是 以求重价,为利所趋而致。有病梅,就有病书。病态的创作心理、病态的审美心理使然。病态不芟除,病书不已。

声之有别,然而都需要尚雅、崇高、求美。这是任何追求个性者不可脱离的主旨。书法艺术,天下之公器,安敢私焉?也就有其主旨、境界、格调、法则在内,越是守此正途,也就离书法本质愈近。米南宫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研习前人之作可至乱真。如果这种行为出于今日,理当视为书奴,认为死守不知变。然而正是这样一种实在的功夫追求,使一个人深刻地汲取了前人之精华,以至有后面的衔华佩实,自成一家。退一步说,即使一个人最终发不了自己的声音,而是二王、颜柳面目,也是会让人庆幸的。明人徐师曾说过:行歧路者不至。因为行歧路者离了正常,越走越逼仄,以至于无路可走。无从通向大道,也就离审美要求越来越远,甚至无美可言。清人叶燮也谈到心声与人的关系:功名之士,决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叶燮认为作品要有日月之光,因为作品是用来欣赏的、鉴定的,因此,欺人欺世之语,能欺一人一时,决不能欺天下后世                           

(摘自2014年9月19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所说的,既指各种各样的声音,也指个人情怀、脾性、技法和个人风格。            B.人的声音比自然界鸟兽的声音更悦耳动听,在于人有思想善筹划,且比鸟兽更进化。

C.声有高下之分,蝉鸣单调嘶哑,听之恶耳,而黄鹂之声婉转嘹亮,是好声音的象征。            D.声要有自己的特点,但有特点未必就是好声音,如蝉鸣虽特点鲜明,但仍不算好声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艺术需要体现作者的个性,被认为类似于名家,是对其创作缺乏个人风格的批评,作者不会满意。

B.艺术需要创新,米南宫学习前人,充分汲取前人的精华,已达到可乱真的地步,最终自成一家。

C.艺术需要心静,以艺术来谋求功名利禄的轻浮之子,不可能发出泉石淡泊之音和敦庞大雅之响。

D.艺术要追求堂正,要有日月之光,欺世盗名者,或许能获一时之利,决不能欺天下后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法是个人情怀的表现方式之一,学习者如果能够做到以古为范,最终就会脱胎换骨,离古出新。

B.书法史上的优秀作品并不很多,大家都学二王还有颜柳或者欧苏等,导致有很多人的作品面目相似。

C.每个人都会花心思去形成自己的风格,最常见最容易成功的方式是走极端,拉开与大众的审美距离。

D.书法艺术有其自身的主旨、境界、格调、法则在内,越是能够坚守这些正途,就越加接近书法本质。

 

查看答案

读下列文字,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方山区盛产竹子。几乎百分之百的竹子竹节均匀周正,节间长度整齐划一。在竹乡农民眼里,这些都是上好的、能成材的竹子。

偶尔,偌大的竹林里也会出现变异的竹子:节间歪斜,节纹交错,斜面凸出,很像龟甲。因此,人们就叫它龟甲竹。

一旦竹林里出现了龟甲竹,竹农就像见了瘟疫,生怕其到处长,会立即将其连根铲除。有一位广东商人,却对龟甲竹十分感兴趣,翻山越岭,到处收购,并花大力气专门修建了龟甲竹种植园。

今天,龟甲竹虽不能作为正常竹材使用,但因它花纹奇特,形态别致,样貌古怪,竹杆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象征长寿健康,其竹的清秀高雅,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成为我国的珍稀观赏竹种。为城市绿化、家庭种植、手工工艺品制所青睐。各地客商纷纷到龟甲竹园中订购龟甲竹,龟甲竹的价格已经是普通竹的100多倍。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北京早办 2022年世界冬奥会的标识,请结合构图要素,解读设计的精妙之处。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5分)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4个字。

病毒是由一个核酸分子与蛋白质构成的,它是一种     ①    的生命形式。它没有自己的代谢机构,具有高度的寄生性,因此,     ②     ,它就不能独立地自我繁殖,也没有了任何生命活动,成为一个非生命体。只有遇到宿主细胞,     ③    。所以病毒介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一种原始的生命体。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其根本就是文化的自觉。                 

这种自觉还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实践,不关注和参与日常生活,就不会有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产品

对于以文化为业的人来说,文化自觉尤其重要

这种文化自觉首先是自我的身份认同,要与各种权力保持适度的距离

这种自觉更是一种责任,要对本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负责

这种自觉也是一种自信,如果不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充满兴趣和信心,就无法真诚地投入其中

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⑤④①      C.③④①⑤②      D.③⑤④①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