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购买美丽华 一九九三年,李兆基的恒发旗下又添上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购买美丽华

一九九三年,李兆基的恒发旗下又添上一间实力潜力具备的公司,那就是美丽华酒店。

美丽华酒店是何善衡、何添、杨志云、洗为坚等在当年合力创办的。杨志云跟李兆基是多年朋友,在李兆基初到香港后不久,在文成东街的金店银铺做买卖的同时期,杨志云也是金融业内活跃的一员。

一九八五年,杨志云与冯景禧相继去世,一年之内痛失两位好友,李兆基每每提起来,仍多伤感。

杨志云一共有五个儿子,在杨志云死后,由长子杨秉正管理美丽华酒店,其余四兄弟都各有发展。兄弟们都有放弃美丽华之想,但他舍不得父亲遗下的事业。

美丽华集团名下物业,主要是弥敦道用以经营的美丽华大酒店及金巴利道用以收租的美丽华大厦,这两块黄金地皮,前者有三万六千五百五十平方英尺,后者则占地八万五千九百五十平方英尺,可以说大约共有楼面一百六十万平方英尺

此外,在蛇口有南海酒店的合营业权和管理权,在广州有广发花园的发展地盘,上海虹桥亦有美丽华花园发展地盘,香港有诺士佛台,翠亨屯酒楼名下生意。

一九九三年的地产市道高企,弥敦道凯悦酒店对面的写字楼成交价高达过万元一平方英尺。以此丢测算美丽华酒店名下的地产,亦价值一百五十亿元。当时,美丽华酒店的股数只有五亿股,如以每股十七元计算,即港币九十多亿元,股价等于资产之六成,是相当便宜的。

李兆基心上除了这条数之外,也同时忆起了故人好友,感情上他很愿意照顾老朋友的下一代,更不愿意看到杨志云所创办的事业卖到市场上去,有被分拆、化整为零的遭遇。于是立即与杨秉正联络,请他上恒基写字楼磋商。

杨秉正坦白承认杨氏家族有意思出让美丽华酒店的股权,以便能套取现金,让各兄弟的事业发展更有自由度。

李兆基闻言,诚意地表示很乐意承购,并请对方回去跟家人及杨志云遗孀杨老太商议。

过了不久,长江实业和中信泰富也在部署收购美丽华酒店。

谁能成功收购,关键仍在杨氏家族的股权之上。杨秉正向李兆基传递一个重要的口讯,就是:杨老太很希望李兆基收购美丽华酒店成功,并且希望李兆基答允在成功收购之后,仍由她的长子杨秉正主管业务。换言之,出让主权而盼望仍有治权,万望李兆基不要把美丽华集团解散重组。

杨老太的这番心意,李兆基当然明白。

年轻一代各有志愿,亦各有所成,未可厚非。过分勉强地为保存家族事业而牺牲了他们的自由发展和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不一定是好事。

但,对上一代人来说,舟经百战,艰难创业,一下子王国解体,自有千般不舍,万种无奈。

杨志云夫人与李兆基是同一代的人,她盼望这位丈夫生前好友能造就杨家上下两代的心意,实行两全其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故此,李兆基慨然答允。

长江实业与中信泰富一旦与自己联手收购美丽华,对方是在商言商,公事公办,到时将美丽华改组分拆势所难免,则李兆基又何以自处,何以向故人妻儿作交代呢?

李兆基这番为难,不能向外人倾吐。

于是李兆基只嘱咐林高演,争取成功收购美丽华。

于是在六月十七日下午六时,恒发与美丽华就达成协议,准备签定协议。

除了杨秉贤之外,杨志云夫人率领四位儿子,对代表李兆基的林高演说:

“杨氏家族要出售的股份应该是价高者得。但是我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四哥和先夫是好朋友,杨志云在世之时一直是恒基兆业的董事,有了这层渊源,就算是收购价一样,我也会毫无考虑地卖给四哥。”

两代交情,三十年友好,杨志云夫人就这样意简言深把杨氏家族所持的美丽华集团的股权交托到老朋友手上去。完成是项交易手续,已是午夜。

习惯了在夜深人静时仍然思考问题、埋首苦干的李兆基,在他麦当劳道惠苑的公寓书房内接到林高演完成使命的报告,他轻轻的放下电话,移步回房,默默地俯瞰着瑰丽如宝流转的本市晚色,这位名成利就的香江大亨有着无穷的思念,无尽的感触,无言的叹息。

思念的是已逝去的友人,和把臂同游、把盏共欢的知己畅叙日子。

感触的是十年人事几番新,从前,谁也想不到会有今日,世事难料,谁又敢说明天会怎么样?

叹息的是人生的成败得失所牵引起的喜怒哀乐,局外人如何可以猜想得到?

                                            (有删改,2015-10-2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李兆基旗下具有实力潜力的美丽华酒店,是当年李兆基跟好友杨志云及何善衡、和添、洗卫坚等合力创办的,但现在却面临着解体的危险。

B.杨志华有五个儿子,在他去世后,美丽华酒店由长子杨秉正管理,但是他与其余四兄弟一样都想放弃美丽华,但是其母却有些不舍。

C.美丽华集团名下物业,大约共有楼面一百六十万平方英尺。杨家想卖美丽华酒店的股权,其目的是想套取现金,让各兄弟的事业发展更有自由度。

D.李兆基在收购美丽华酒店时,长江实业和中信泰富也在部属收购,一旦联手收购成功,美丽华就可能被改组分拆,李兆基内心的为难不能向人道说。

E.本文边叙边评,叙评结合,在叙述李兆基承购收购美丽华酒店的事件中,高度评价和赞颂了李兆基在生意场上重情重义的品性。

(2)李兆基购买美丽华有哪两个方面的考量?请结合材料概括。(6分)

(3)文中“杨老太的这番心意,李兆基当然明白”,那么李兆基明白“杨老太”的什么心意?请简要概括。(6分)

(4)有人认为传记的最后三段可以删去,你有怎样看法?谈谈你的理由。(8分)

 

(1)答E给3分,答C给 2分,答D给1分,答AB不给分。 (2)①生意上,美丽华处于黄金地段,有发展前景,并且股价相当便宜。②感情上,重情重义,想照顾故友的下一代,不愿看到老友的事业——美丽华被分拆、化整为零。 (3)①身经百战,艰难创下的基业有着深厚的情感,千般不舍的情感。 ②对美丽华解体的万般无奈之情。③希望李兆基不要解散重组美丽华,成就杨家上下两代人的心意。 (4)示例一:不可删去。理由:①这三段是作者对李兆基的评价,先叙后评,叙评结合,符合评传的基本特征及要求。②这三段表达了李兆基对故友的思念,对人事的感触,对成败得失的认识,既总结了全文,又对李兆基为人处世的总结和升华。③这三段是作者对李兆基有力评价和高度赞叹,也是作者借对李兆基评价,表达了对人生世事的看法,提升了文章的主旨。④整齐的句式,强烈的反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示例二:可删去。理由:①文本叙述李兆基接到林高演完成使命的报告,已经完整的叙述完了李兆基收购美丽华的事件。②文本以“这位名成利就的香江大亨有着无穷的思念,无尽的感触,无言的叹息”结尾,有戛然而止的意味,给读者流下想象的空间。③结尾三段对李兆基的评价使文章显得过于直白,不够含蓄。④结尾两个问句,让读者感觉沉闷,与李兆基收购美丽华的风格不配。(理由每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A“美丽华酒店,是李兆基跟好友杨志云……合力创办”错,原文是“美丽华酒店是何善衡、何添、杨志云、洗为坚等在当年合力创办的”;B“但是他与其余四兄弟一样都想放弃美丽华”错,参见原文“兄弟们都有放弃美丽华之想,但他舍不得父亲遗下的事业”;D“可能”欠妥,原文是说“到时将美丽华改组分拆势所难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25分)

从陡壁悬崖上探出身躯

星期四。茨维达小姐向我解释说:“由于监狱长的特许,我可以在监狱探视日带着画笔和画纸进入监狱,坐到会见室的谈话桌边。囚犯亲属们这一纯朴而人道的行为有许多供速写的素材。”    

我并未向她提过任何问题,但是,由于她发现我昨天看见她站在监狱前的小广场上,她认为有必要为自己在那里出现进行辩解。我倒希望她什么也别告诉我,因为我对人物画没有任何兴趣。如果她果真把那些素描拿出来给我看的话,我肯定不知如何评价它们;不过她并未把那些画拿出来给我看。我想她大概把那些人像画收在专门的画夹里,并且每次都把那个画夹存放在监狱办公室里,因为昨天我看见她时(我记得很清楚),并未看见她带那个形影不离的速写本与铅笔盒。    

“我要是会画画的话,我会全力以赴地去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外形。”我断然说道,因为我想改变话趣,也因为我有一种自然倾向,要在无生命物质的状态中识别自己的各种心情。      

茨维达小姐立即表示同意我的看法。她说,她最喜欢画的东西是小渔舟使用的那种“四爪锚”,它有四个爪钩。经过防波堤边停泊的小船时,她还指给我看四爪锚,并且向我解释,画那四个爪钩时选择倾角与透视角会遇到哪些困难。我觉得这个物体传给我一种信息,我应该译解这个信息:锚是一种鼓励,鼓励我固定在什么上面,抓住某种东西,沉下去,结束我这种漂浮状态,这种浮在表面的状态。但是,这种解释有可能产生这种疑问: 

这是否是邀请我起锚向大海航行呢?四爪锚的形状中确有某种东西,也许是那四只爪钩,也许是那被海底岩石磨损了的四条弯臂,告诫我说,不论采取哪种行动,都会带来损伤与痛苦。令我感到欣慰的是,这不是一个深海使用的大锚,而是一个灵巧的小锚。它并不要求我放弃青春年华,只是要求我停泊一下,思考一下,研究一下我自己身上的未知数。      

“要想从容不迫地从各个角度画这种锚,”茨维达说,“我自己就应该拥有一个,以便同它建立一种亲切的关系。您认为渔民会卖给我一个吗?”   

“可以问问。”我说。   

“为什么您不想买一个呢?我自己不敢去买,因为一个城里姑娘如果对渔民的一件粗笨的东西发生兴趣,会使人感到惊讶。”   

我仿佛看见我把这样一个四爪锚送到她面前时,力求做得像在送她一束鲜花,因为四爪锚丑陋的形状显然不像一件礼品,送给她这种东西我有点于心不忍。当然,这里蕴藏着一种我未能发现的含义,我以后要好好体会它。想到这里便答应为她购买一只四爪锚。   

“我想要带锚索的四爪锚,”茨维达补充说,“我会数小时坐在那里不知疲倦地画那团绳索。因此,请您再买条长长的绳索,十米长,不,十二米长。”      

星期四晚上。医生已允许我适度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为了庆贺这个喜讯,黄昏时我走进“瑞典之星”酒馆喝了一杯温热的朗姆酒。酒馆柜台边站着一些渔民、海关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一位身穿监狱看守服的醉醺醺的老人声音洪亮地压倒各种议论说道:“每星期三,那个据说叫茨维达的,全身香喷喷的姑娘都递给我一张一百克郎的钞票,叫我让她和那个囚犯单独待在一起。到星期四这一百克郎就变成了许多啤酒。探视结束的时候,那个姑娘走出监狱,浑身都是监狱里的臭味。那个囚犯回到牢房里,囚服上沾上了那个姑娘的香气。我呢,满嘴啤酒气味,生活是什么?就是串味儿。”   

“生活是串味儿,你还可以说,死亡也是串味儿,”另一名醉汉插话说。很快我就弄明白了,他的职业是掘墓人。“我要用啤酒的气味压倒我身上的死人气味。酒鬼死了,我埋过许多酒鬼,只有死人气味才能压倒他们身上的啤酒气味。”   

我把这段对话记录下来,作为世界对我的警告,因为世界正在解体,并且企图把我也裹带进去。                       选自《寒冬夜行人》,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茨维达小姐发现“我”昨天看见她站在监狱前的小广场上,就主动跟“我”解释出现在那里的真实原因,让”我”相信。 

B.喜欢关注冈犯亲属们那淳朴而人道的行为,并自愿热情地给他们画素描,且将画像收集起来,可见,茨维达为人质朴。 

C.“我”喜欢研究无生命物质的外形,这才有了下文“我”与茨维达小姐交谈“四爪锚”的情形,这拓展了小说的情节内容。 

D.小说以“我”与茨维达小姐的交往作为线索,通过正面和侧面描写,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内容深刻。 

E.本文通过茨维达绘画习惯的叙述与分析,刻画了茨维达这一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她的善良真诚、善解人意。

2第二段“不过她并未把那些画拿出来给我看”这一细节的透示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监狱看守”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你如何理解小说里的“生活是串味儿”?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探究作答。(8分)

 

查看答案

补全下列空缺部分。

(1)《过零丁洋》中最为慷慨激昂而又富有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道出了开张圣听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情表》表述既然没有叔叔伯伯,只有把自己好兄弟的关系维持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第后面的题。(11分)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注: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1.结合注释分析本诗第一句字的精妙之处。(5分)
2.道光十二年结铁网斋刻本《纳兰词》里看到词牌下边还有这样一个词题:拟古决绝词,柬友。但现在许多人认为此首诗是写爱情的。对此,你怎么看?结合全文进行说明。(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则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论慎终(节选)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亦不能常化,假令内安,必有外扰。当今远夷率服,百谷丰稔,盗贼不作,内外宁静。此非朕一人之力,实由公等共相匡辅。然安不忘危,治不忘乱,虽知今日无事,亦须思其终始。常得如此,始是可贵也。魏征对曰:自古已来,元首股肱不能备具,或君称圣,臣即不贤,或遇贤臣,即无圣主。今陛下明,所以致治。向若直有贤臣,而君不思化,亦无所益。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人君为善者,多不能坚守其事。汉高祖,泗上一亭长耳,初能拯危诛暴,以成帝业,然更延十数年,纵逸之败,亦不可保。何以知之?孝惠为嫡嗣之重,温恭仁孝,而高帝惑于爱姬之子,欲行废立,萧何、韩信功业既高,萧既妄系,韩亦滥黜,自余功臣黥布之辈惧而不安,至于反逆。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朕所以不敢恃天下之安,每思危亡以自戒惧,用保其终。

贞观九年,太宗谓公卿曰:端拱无为,四夷咸服,岂朕一人之所致,实赖诸公之力耳!当思善始令终,永固鸿业,子子孙孙,递相辅翼。使丰功厚利施于来叶,令数百年后读我国史,鸿勋茂业粲然可观,岂惟称隆周、炎汉及建武、永平故事而已哉!房玄龄因进曰:陛下撝挹之志,推功群下,致理升平,本关圣德,臣下何力之有?惟愿陛下有始有卒,则天下永赖。太宗又曰:朕观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惟光武年三十三。但朕年十八便举兵,年二十四定天下,年二十九升为天子,此则武胜于古也。少从戎旅,不暇读书,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政理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子孝臣忠,此又文过于古也。昔周、秦以降,戎狄内侵,今戎狄稽颡,皆为臣妾,此又怀远胜古也。此三者,朕何德以堪之?既有此功业,何得不善始慎终耶!(节选自《贞观政要卷十·论慎终》)
1.对于加点字下列各项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自古帝王亦不能常           化:感化,打动  

B.何以                     知:得出结论  

C.朕端拱无为                   端拱:继承帝业  

D.朕古先拨乱之主皆年逾四十   观:阅读
2.下列对文言文知识的有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股指的是大腿及小腿上部;而肱是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 股肱之臣,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为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

B.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对中国边区文化较低各族的泛称。

C.自始皇起,古代君主自称为朕,意思是天下皆朕、皇权独尊。

D.《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3.下列对于文言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善始易,善终难。做一件事情,开头做好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善始善终,治理国家也是如此。

B.创业难,守业更难。创业初期,往往能够励精图治;承平日久,便难免骄奢放纵,导致败亡。

C.唐太宗从汉高祖、汉惠帝等真正实例进行论述,进一步说明当权治国的人应该时刻居安思危。

D.国家周边的少数民族都臣服归顺了,只是太宗一个人的能力,更加得益于各位大臣的辅佐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下今虽太平,臣等犹未以为喜,惟愿陛下居安思危,孜孜不怠耳!

(2)君臣父子之间悖谬若此,岂非难保之明验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假期与新闻

盼望着,盼望着,中秋来了,十一的脚步近了。中国新闻网做了一篇让媒体同行哭笑不得的稿子——《打个赌,国庆期间你一定会看到这十条新闻》,作者突然发现每年国庆假期的新闻都高度相似,于是大胆预测。

高速部分路段拥堵提前×小时,今日×时开堵假期出游人挤人,有关部门提醒注意安全,从黄金周游客再现恶习,文明出游任重道远节后综合征来了!教你满血复活”……盘点不可谓不全面,而且确实都是似曾相识的新闻

要说这是打赌,中新网定然稳操胜券,不信等着瞧。不过这个发现也不是秘密,但凡有过几年从业经历的媒体人,都知道这个秘密。新闻是有套路的,很多都有成熟的操作流程。如果有闲心,相当一部分的新闻都是可预测的。

可预测的新闻还是新闻吗?只要符合真实性原则,当然还是。但这样的新闻总是怪怪的,因为它们是被刻意发现的,与人们对新鲜事的预期不相符。

一个老人摔倒了,讹人了,很快各地媒体都会报道老人摔倒的事,讹不讹人都是新闻。讹人的话,开腔讨论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没讹人的话,那是正能量。是摔倒的老人突然变多了吗?是老年人群体的道德水准突然变化了吗?都不是。只因为扶不扶老人成为热门话题,各媒体的记者、编辑便都来蹭流量。中国这么大,发现几个老人摔倒的故事还不容易?这和国内女星去戛纳蹭红毯没有境界高下之分。

国庆节新闻的可预测性,道理同样如此。世上没有两片长得完全一样的叶子,又岂会有一成不变的国庆假期?不变的或许不是国庆假期,而是媒体发现新闻的眼睛。

当然,也不能全怪媒体人的职业素养。首先,人人都放假的时候,媒体总要留人值班。他们还不像交警等特殊岗位可以得到人们的点赞,而只能默默奉献,有时连他们经常替其他群体呼吁的加班工资都拿不到。再者,每逢佳节新闻少,除了带着预设的视角去注定会发生新闻的地方守株待兔,真没有太多办法。

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媒体可以偷懒,还是因为报道对象配合,毕竟媒体不能改变报道对象的客观属性。高速公路如果不堵了,媒体肯定不会虚构拥堵。游客如果都文明观光了,媒体自然无由开启批判模式。监督者和被监督对象本应是同步进化的。如果被监督对象重复犯一些低级错误,监督者却自己先进化到高级层次那也说不过去。这就好比,村民还食不果腹,大喇叭没办法去宣讲肥胖症的危害。

因此,到底是媒体的眼光太死板,还是报道对象多年无变化?大家不妨在这个国庆假期多留个心眼。

(节选自《南方都市报》2015-9-29.有删改)

1.从中新网中作者大胆预测,下列各项中属于大胆预测的一项是(  )

A. 伴随着时间的推进,国庆期间许多新闻相识度极高,所以网友一定会看到这十条新闻

B. 我们将看到许多似曾相识的新闻,此类新闻主要涉及交通堵塞、文明出游、文化差异、学生教养等内容。

C. 只要符合事情的真实(真实性),即使它被发现了,可以预测的新闻也还是新闻。

D. 只要有过几年从业经历的媒体人,都知道新闻是有套路的,很多都有成熟的操作流程。如果有闲心,新闻是可预测的。

2.3.对本文内容的分析,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对于热门话题,各媒体的记者、编辑便都来蹭流量。中国这么大,发现几个老人摔倒的故事十分容易。

B. 在作者看来,编写老人摔倒的故事和国内女星去戛纳蹭红毯没有境界高下之分,都是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

C. 因为它们是被刻意发现的,与人们对新鲜事的预期不相符,所以可预测的新闻总是怪怪的。

D. 如果你写的新闻不想被别人预测到的话,你必须转化写作套路。

4.5.通读全文,下列对全文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媒体应当具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的眼睛。正如世上没有两片长得完全一样的叶子,国庆假期也是变化的。

B. 因为报道对象配合,媒体可以偷懒。媒体不能改变报道对象的客观属性,即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高速公路如果不堵了,媒体肯定不会虚构拥堵。游客如果都文明观光了,媒体自然无由开启批判模式。

C. 只能默默奉献的他们经常替其他群体呼吁的加班工资都拿不到。每逢佳节新闻少,他们只有带着预设的视角去注定会发生新闻的地方守株待兔。

D. 监督者和被监督对象本应是同步进化的。新闻的可预测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大家不妨在这个国庆假期多留个心眼就会懂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