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品牌价值的塑造 在传统短缺经济下,物质产品的生产,...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品牌价值的塑造

在传统短缺经济下,物质产品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因为在人类大部分历史上,物质极其匮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一切同生存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行业,都被扼杀和抑制。

现代科技从两个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一个是矿物能源的利用,使人类的制造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第二,是科学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进步,使人们在强大能源支持下,制造物品和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所谓非人化,即制造行业和制造过程中,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人类第一次,通过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面临着一个不需要体力生产的社会。在这个新的社会当中,物质生产远远超过了人的生理需要与消费能力。人类物质生产,可以超越简单的生存需要,而根据人类的多种需要进行。

这就导致生产高质量的产品,已经不再是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相反,推出能够符合消费者需要的价值,并且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的发展空间成为企业主要的使命。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发生在中国饮料需求市场上。中国最大的市场需要,也就是饮料的市场需求,实际上是为外国公司和品牌占领,他们能够占据这个需求,依靠的并不是产品质量,而是一种价值创造的技术。人们消费可口可乐,是满足了人们一种生理上的需要,但更加满足的是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可口可乐,正如其广告所说,不是最好的饮料,而是一种挡不住的诱惑。用简单的物质产品,同这种挡不住的诱惑竞争,自然难以取胜。这充分地说明,创造市场需求,或者说竞争性的创作市场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从简单产品生产,转向成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生产。在新的竞争体系下,决定性的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等武器,而是今天价值创造的武器。就像90年代海湾战争的核心武器是信息武器,而不再是传统武器一样。

(选自《21世纪》)
1.以下各项对品牌价值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品牌价值是指并不单纯依靠产品质量,而是凭借能满足人们思想上和感觉上的一种需要,由著名产品的牌子创造的价值。

B第三段提到的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是指商品的质量标准,而消费者的需求标准与此恰恰相反。

C物品制造的非人化是商品品牌价值产生的重要原因。

D外国饮料品牌占领中国饮料需求市场所依靠的价值创造的技术是指外国公司塑造品牌价值的技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社会,在新的竞争体系下,企业胜败的决定性因素,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产品等武器,而是今天价值创造的武器。

B科学的进步和强大能源的支持,使人们制造物品和物质的能力有了巨大提高,这种提高,主要表现在制造的低成本、快速性、灵活性和非人化上。

C非人化指制造行业和制造过程中,大量工作已经摆脱对人类体力和技术的依赖。

D因为在历史上,人类物质匮乏,人们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人类除生存以外的需求,所以物质产品的生产,便成了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核心。
3.根据本文内容,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现代科技从两方面为人类打开了满足基本生存以外需要的道路,从而使人类物质生产可以超越简单的生存需要,导致了物质的产品不但满足人类基本生存需求,而且附加了其他价值,即品牌价值。

B创造市场需求,或者说竞争性的创作市场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已经从简单产品生产,转向成了包括创造生活方式在内的消费价值生产。

C可口可乐占领中国饮料市场,依靠的并不是它产品本身的价值,而是品牌价值。人们购买它是出于满足思想和感觉上的需要等非商品本身价值的原因。

D生产商品的厂家不仅要提高商品质量,更重要的是塑造出知名的品牌,而后者已成为企业在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决定因素。

 

1.B 2.D 3.C 【解析】 1.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社会对企业的标准要求”是生产出高质量的、满足人类生存需求的商品,“消费者需要”的是不仅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而且能同时满足精神需求的商品,“恰恰相反”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不少人每到一个新地方,总爱用数码相机或手机将风景拍下来,事后却很少用心去欣赏这一大堆照片。看风景如此,买书、看书也如此。买了大量的书,却没看过几本;有时借来的一本书,却仔仔细细阅读了。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的例句,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文字。要求:引用恰当的古诗文,句式一致,内容积极。(6分)

何谓真正的白富美?身为女子,出污泥而不染,做到洁身自好,是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做到饱读诗书,是为一片冰心在玉壶,做到心清如水,是为。何谓真正的高富帅?身为男子         是为        ,是为           ,是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图表,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你认为网络实名制对于保障网络安全重要吗?

非常重要

816%

一般

28%

无所谓

156%

你的网络注册名是实名吗?

21%

不是

765%

不作答

214%

以上两组数据显示出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挑战爱因斯坦的人

王煜

1941年的一天,香港机场飞往大陆安检处,一名年轻人被拦了下来,。他穿着一件非常臃肿的大衣,在那个季节显得很不正常。安检人员起了疑心,一摸,大衣各自硬梆梆的,打开一看,大衣里密密麻麻全是插袋,里面全是英文的物理研究书籍和资料。

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被公认为中国核能之父”“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秘密的卢鹤绂。

1936年9月,卢鹤绂毕业于燕京大学物理专业,在系主任的推荐之下,前往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主修物理,辅修数学。

在明尼达大学的第二年,卢鹤绂在实验中发现了热离子发射的同位素交效应。为此,他发明了时间积分法,并在世界上第一次测定了锂7.锂6的丰度比。人们惊呼中国人在称量原子的重量。他当年所测定的数值,被国际学界沿用了50多年。

获得博士学位后,卢鹤绂毅然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优越条件,接受中山大学的聘请,回国参与抗战。1941年11月,卢鹤绂抵达中山大学,任理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在迎接他时,感慨地说:你们从天堂坠入了地狱。当时条件艰苦,为了讲好课,卢鹤绂常常只能在油灯下备课。在一座古庙里,他给大学四年级学生讲授理论物理、核物理等课程。随着日军进犯的深入,卢鹤绂向西逃避战乱,先后到了广西、贵州。

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卢鹤绂还一边讲课,一边坚持科研。他于1944年发表的《重原子核内之潜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阐述了核裂变的实验发现及有关理论,并预言了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学界认为是第一个给中国读者全面介绍原子能物理知识及其应用的科学著述。

新中国成立后,卢鹤绂调至复旦大学物理系。1955年,调到北大技术物理系,任中子物理教研室主任。事实上,他进入了抽调全国院校教师办起来的、绝密的546培训班。这是一个特殊的培训班:学员中有90名工程师,还有解放军高级将领,包括之后的核基地司令。在后来的两弹元勋中,有7位是卢鹤绂在546培训班的学生。

当时的北大,教学条件非常简陋,有些实验无法进行,教学难度很大。为突破难点,卢鹤绂讲解得深入浅出,许多本来很难理解的核物理过程,经他讲解,学员们理解得都特别深刻。1958年,培训班的任务结束,许多师生被分配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卢鹤绂坚持认为他所擅长的基础理论,只有在大学才能发挥作用,希望回到复旦继续从事教育工作。同年,卢鹤绂回到复旦讲坛。

1980年,卢鹤绂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部委员。直到晚年,卢鹤绂从未停止在科研创新的步伐。1995年,81岁的卢鹤绂与其弟子王世明撰写的《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文在美国《伽利略电动力学》上发表,该杂志的主编评价这篇论文:开辟了挑战爱因斯坦的新方向。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对此,卢鹤绂坦然地说:一般编辑部都不敢登这种文章,他们迷信爱因斯坦,怕人家说他们不懂物理学。他不怕自己被人认为是疯子,关于这篇论文,他说:我不过是把天空戳了一个洞罢了!关于这项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质疑,美国科学院在2002年投入巨资,用发射卫星的手段深入这方面的实验。

卢鹤绂除了是一位全球闻名的物理学大师,还是著名的京剧票友。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

卢鹤绂一生中多次登台演出京剧。在燕京大学求学期间,北平正处于京剧的鼎盛时代,他和同学一起过公演了《失街亭》等剧,其剧照和报道见诸报端,报纸评论说:几段唱腔,平淡无疵,做工周到,珠联璧合。1940年在明尼苏达大学时,他参加宋美龄发起的抗日捐款义演,演出《四郎探母》;1945年,再次登台为黄河赈灾义演献唱。吟唱京剧有爱好,伴随了他一生。

他甚至把京剧带到了物理课堂上。学生回忆说,当年卢鹤绂讲中子物理时,讲到中子打到原子核上,达到临界点的能量在物理学上叫马鞍点。讲到这一点时,卢鹤绂突然话题一转:记得当年诸葛亮六出祁山,那个地方就是马鞍点。说完竞唱了几句京剧。这样一唱,气氛变得十分活跃,马鞍点的概念也深深留在学生的脑海里了。

正因为在科学和人文上的深厚积淀,卢鹤绂1997年去世以后,美国休斯敦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均为他树立铜像,美国檀香山市还把每年的6月15日定为卢鹤绂日。卢鹤绂百年诞辰之际,复旦大学也为他在校园里树立了铜像。在纪念大会上,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卢鹤绂先生不仅是学术的大师,同时也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有情怀的人,这是最为珍贵的,是我们最为敬仰的。

(摘自《新民周刊》,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作者通过对卢鹤绂在1941年回国时被香港机场安检处的安检人员拦下来的事件的叙述,从独特的角度写出了卢鹤绂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B卢鹤绂回国后担任中山大学教授,迎接他的院长认为卢鹤绂从天堂坠入了地狱,这是因为社会动荡不安,不能为他提供一个和平的科研环境。

C546培训班的任务结束后,卢鹤绂本有机会到原子弹实验基地工作,但他坚持回复旦大学任教,从事教育工作,在讲坛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D《对马赫原理的一个直接验证》一文因所持的观点问题被美国《物理学刊》拒绝刊登,但后来美国科学院投入巨资进行实验,证明了该论点的正确性。

E卢鹤绂授课深入浅出,许多艰深的核物理过程经他讲解,都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有时还在课堂上引入京剧艺术,唱上几句,使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2.卢鹤绂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哪些成就?(6分)
3.卢鹤绂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文中说卢鹤绂是一个有情怀的人,卢鹤绂的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对你有何启示?(8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楼顶的玉米

吴宏博

儿子给我说爸,语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每个人种一种粮食作物,观察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最后再写一篇作文。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现在的老师事可真多,我心想。

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开口抢先回答了儿子,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哪懂种庄稼的事啊!

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接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

儿子跑过去问父亲,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爷爷帮你种几棵苞谷,咋样?老家把玉米习惯叫苞谷。

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给我说: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

父亲也进门了,边拍打身上的土边自言自语似地说:城里这土没啥营养,还得好好给追肥。

儿子初学稼穑,每天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父亲是个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

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

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儿子隔三差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

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

儿子早都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父亲有时上楼顶去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走,看你的玉米走。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

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他自己倒乐在其中,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 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

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给我说: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要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

父亲走的时候,给我和儿子说: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苞谷浇浇水疏疏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

我跟儿子都嗯嗯着。

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开始忙各自的工作。

秋季说来就来。

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楼顶的包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铭铭是儿子的小名。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都交了,不过不是写的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老师还给了他一个,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独辟蹊径。

接完电话,我给儿子说: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儿子兴奋地说: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其实,我也忘了。

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

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子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秆腰的棒子空瘪瘪的。

我们真傻,快一月多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

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

我给儿子说: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头部分老父亲抢先回答孙子的话,既表明了他的农民身份,又写出了他对儿子的关心,他认为儿子工作太忙,孙子种庄稼的事无须儿子来管。

B满手是泥土的描写以及爸爸”“爸爸这样连声的呼喊,表现了儿子初种玉米时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

C儿子对楼顶的玉米的兴趣没有维持太久,开始是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后来是隔三差五去楼顶,再后来就不上楼顶去了

D父亲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闪了腰的情节承上启下,既承接前文中父亲每天都会上楼顶照看玉米的情节,又为下文中玉米枯萎发黄等情节作了铺垫。

E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多种方法,细致地刻画了老父亲的形象,而对的描写则少之又少。
2.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对儿子拉着上楼顶掰棒子时看到的情景的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中楼顶的玉米这一意象有何含义?这篇小说带给我们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