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巴施蒂希追踪记
【捷克】兹丹涅克•斯维拉克
普舍梅克•巴施蒂希去世了。火葬场里,前来告别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位死者生前的工友。我跟巴施蒂希相遇,纯属偶然。
1965年春日的一个傍晚,我去西里西亚大街的淋浴房洗澡。我刚脱下外套,一个五十岁开外的男人身穿雨衣闯了进来。没等我答应,便穿着雨衣径自进了淋浴房。不一会儿,浴室门“砰”地打开,那个男人走了出来,湿淋淋的头发打成绺,水从雨衣上往下滴落。他疾步走出门,身后留下一路水渍。
他就是巴施蒂希。在那一刻,我还一头雾水,但直觉告诉我,这个半路冒出来的怪人,肯定能成为“周日随笔”栏目绝好的题材。我马上套上衣服,冲出门紧随他而去。突然,他身子一闪,消失在“苏佩塔尔酒吧”里。我以几秒的时差紧跟上他,吧台里的女招待,仿佛知道他会来似的,已经为他倒好了一杯雅卡玛如斯酒。巴施蒂希并没有跟她搭话,而是端起酒杯慢慢呷了一口。当女招待去给其他客人送酒时,巴施蒂希起身离开了酒吧。我提醒女招待,说那人还没付账,女招待表情漠然地说:“我知道,您犯不着操心。”
我赶紧夺门而出,继续跟踪巴施蒂希到“地窖酒吧”,我刚在吧台前坐下来,巴施蒂希湿漉漉地来了,直接坐到我旁边的座椅上。侍者不发一语,为他倒上一杯雅卡玛如斯酒。他瞥见了坐在一旁的我,随即把头扭过去。
“对不起,”停顿片刻后,我开口,“我不想给您留下窥视癖的印象,我是一名记者,您的行为让我非常感兴趣。”
巴施蒂希并不理睬我。等巴施蒂希杯中的酒见底后,我便试探他能否跟我一起再来一杯雅卡玛如斯酒。他欣然同意。
“很遗憾,先生,您是记者。”他说,“我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晾晒在法律面前,我无愧于自己的良知。唯独您将关于我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这行不通。”
在巴施蒂希的遗物中,或许还能找到那一张地窖酒吧的酒水单。那天,我在酒水单背面立了一份声明:巴施蒂希对我陈述的一切,我仅留给自己,藏在心底,唯有待他辞世之后方可公之于世。
“先生,我是一个鳏夫,是小城区家居装潢社的一名职员,我竭尽所能让膝下五个孩子生活得像模像样。每天,我要送长女奥尔伽去学舞蹈,送小儿子雅罗谢克去幼儿园。下班回到家里,我要打扫屋子、洗衣服、煮饭,还要监督孩子们做功课。在这种无穷无尽的生活轮回里,每个星期,我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晚上,就好似松鼠跳出飞转的轮盘那样,逃出来喝一杯雅卡玛如斯酒,在轮盘快要停止转动前再跑回去。先生,今天这个夜晚就是其中之一。”
“我选择的这一个晚上是不固定的,前提必须是那天不下雨。”
“为什么必须是这样的前提呢?”我急切地发问。
“先生,我的良知不允许我,”他继续往下讲,“把钱花在买一杯酒上。一想到灌进喉咙里的那些液体,可以给克薇塔买连袜裤,或者给雅罗谢克添置一双溜冰鞋,那么,即便最美味的酒,也是苦涩的。一天晚上,我在酒吧小坐,走进来一位浑身湿透的客人。酒吧里的酒徒们看到他的模样,发出一片惊呼:外面的雨那么大!那些准备结账离去的客人,便又坐下去,招呼侍者再来一杯。这件事启发了我。我计算了一下,对酒吧老板来说,免费给我提供一杯烈酒是十分划算的交易,因为我在酒吧一出现——您肯定也注意到了,我专门去那些没有窗户的酒吧——身穿湿淋淋雨衣的我,给人再真实不过的印象:外面正下着倾盆大雨。酒水的消费量顷刻得到提升。”
“这个想法确实很好,”我说,“但本质上您是在欺骗公众,旨在谋取利益。您不害怕吗?”我的这番质问让他激愤得满脸通红。的确,我的话触及了他最敏感的神经。
“我没有欺骗任何人,先生。”他说,“不止一次,有人看着我湿透了的外套发问:‘外面在下雨吗?'对这个问题,先生,我始终这样回答:‘不,我刚才淋浴了。’我说的可是事实,我也承认,人们一般不会相信我来酒吧之前刚刚淋浴过,但这不关我的事。我仔细通读了《刑法》,先生,法典里没有哪一条提到,如果天没有下雨,人就不能穿雨衣!”
这就是普舍梅克•巴施蒂希。由于夜间洒水车司机的疏忽大意,让布拉格失去了一位个性独特的人物,也让这座城市缺少了一种神奇和诗意。
(2016年05期《小说界》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以“普舍梅克•巴施蒂希去世了”开头,采用倒叙的叙述方式来记叙主人公的故事,同时文章中多处巧妙地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和生动性。
B. 从“火葬场里,前来告别的,只有稀稀拉拉几位死者生前的工友”可以看出巴施蒂希在生活中是个并不受大家欢迎的孤独、落拓的人。
C. 巴施蒂希身穿雨衣闯进淋浴房,不久又甩门而去,表现了他行为诡异、举止粗野、缺乏修养。
D. 小说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刻画酒吧女招待和侍者的形象,从“女招待表情漠然”“侍者不发一语”可以看出当时冷漠的社会环境。
E. 小说中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文章正是通过“我”的追踪和发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巴施蒂希的品质一步步得以体现。
2.请简要概括小说中“我”的形象特点。
3.文章结尾说“也让这座城市缺少了一种神奇和诗意”,作者所说的“神奇”和“诗意”指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相对于六朝小说而言,唐代小说是一次质的飞跃。唐代小说作家的主体意识增强。六朝作家对鬼神怪异往往信以为真,因此在小说中采取“实录法记载鬼神之事,干宝在《搜神记序》中曾经公开声称写作的目的是“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唐人对鬼神之事普遍表示怀疑。他们在小说中记载神鬼怪异,并非把它们当成真人真事,而是假托鬼物,以增强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任氏传》作者沈既济自称“志异,李公佐在《南柯太守传》中也说“稽神语怪,事涉非经。他们明知鬼神是怪异离奇的,却有意识地对此进行描写,这些做法体现了唐人小说创作的自觉性。明代谢肇淛《五杂俎》指出:“凡为小说及杂剧、戏文,须是虚实相半,方为游戏三昧之笔。在情节的处理上,唐代小说创作基本上做到了虚与实的有机结合。唐代小说作家并没有建立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使小说摆脱了长期以来作为子、史附庸的地位,艺术上逐渐走向成熟。
唐代小说强调情节的传奇性与现实性的有机统一。中国古典诗文自《诗经》开始,便建立了“寄托的传统。古典小说在其发生、发展的起初阶段,这种“寄托的特点不太明显,到了唐代小说才充分体现出来,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中曾经指出唐人小说“鬼物假托的特点,《李娃传》《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虬髯客传》等唐代小说作品都清晰地传达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抒写个人情怀,反映时代背景。这些小说构筑人仙相恋、梦入蚁穴、弱女报仇等等离奇怪异的情节,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看法。
唐代小说将情节的虚构、想象与作品的艺术性融为一体。史传作品“实录的方法要求做到事件真实、用词凝练、语气平缓,这样必然限制了作品艺术的发挥;唐代小说创作突破了“实录的束缚,在作品的艺术性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唐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倾注着大量的感情色彩,使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成功。如《霍小玉传》成功塑造小玉美丽而痴情的形象,《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柳氏传》中的柳氏等女性形象也像霍小玉一样多情、善良,感人至深。
唐人小说作家还注重细节描写和场面刻画。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作品的细节描写,如《任氏传》刻画狐女所特有的细节,体现了任氏作为狐女的羞怯与谨慎。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唐代小说中是很多的,而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合理的艺术想象,一味追求情节的传奇性,很容易陷入荒诞。场面描写也是唐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运用夸张、白描等艺术手法,烘托小说氛围,如《柳毅传》中钱塘君出场一节,有声音,有色彩,还有动作,构成一幅气势磅礴的场面,有力地衬托出钱塘君威猛的形象。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曾经将“唐人以前与“宋人以后的小说创作进行比较:“小说,唐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宋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可见,在情节的虚实关系上,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作品的艺术性也会带来迥然不同的影响。
( 编自《光明日报》《“唐人始有意为小说对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六朝作家对鬼怪之事常信以为真,干宝在《搜神记》中记载鬼神怪异之事,其创作动机就是要证明神鬼的真实存在。
B. 沈既济和李公佐在进行小说创作时有意识地描写一些怪异离奇的事情,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体现了创作的自觉性。
C. 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认为,小说和戏曲一样,皆有虚构之辞,情节虚构与真实必须各占一半才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
D. 《李娃传》《虬髯客传》都具有“寄托的特点,这种特点虽然从我国古典小说起源时就有,但直到唐代小说才得以充分体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因为采用“实录的方法必然会限制作品艺术的发挥,所以唐代小说创作不再使用“实录的方法。
B. 作家在创作《霍小玉传》时倾注了大量的感情色彩,成功塑造了霍小玉美丽、多情、善良的形象,深深感动了读者。
C. 唐代小说如果只追求情节的传奇性,没有成功的细节描写和合理的艺术想象,就塑造不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D. 唐代小说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段、艺术手法,场面描写颇有特色,这是唐代小说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小说作家自觉地采取虚构、想象等文学手段进行创作,这说明他们在创作实践中主体意识在增强,艺术上也趋于成熟。
B. 唐代小说虚构离奇怪异的情节,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可见,唐代小说作家十分注重情节的传奇性和现实性。
C. 史传作品之所以无法与唐代小说比拟,是因为它们不能虚构,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不能直接进入人的内心世界,打动读者。
D. 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中评论,宋代小说过分偏爱于人物、事件的真实,所以缺少文采,艺术性与唐代小说迥然不同。
请根据下图,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五、现代文阅读
白鹿原奏响一支老腔
我第一次看老腔演出,是前两三年的事。朋友跟我说老腔如何如何,我却很难产生惊诧之类的反应。因为我在关中地区生活了几十年,却从来没听说过老腔这个剧种,可见其影响的宽窄了。开幕演出前的等待中,作曲家赵季平也来了,打过招呼握过手,他在我旁边落座。屁股刚挨着椅子,他忽然站起,匆匆离席赶到舞台左侧的台下,和蹲在那儿的一位白头发白眉毛的老汉握手拍肩,异常热乎,又与白发白眉老汉周围的一群人逐个握手问好,想必是打过交道的熟人了。我在入座时也看见了白发白眉老汉和他跟前的十多个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都是地道的关中乡村人,也就能想到他们是某个剧种的民间演出班社,也未太注意,赵季平重新归位坐定,便很郑重地对我介绍说,这是华阴县的老腔演出班社,老腔是了不得的一种唱法,尤其是那个白眉老汉……老腔能得到赵季平的赏识,我对老腔便刮目相看了,再看白发白眉老汉,安静地在台角下坐着,我突然生出神秘感来。
轮到老腔登台了,大约八九个演员刚一从舞台左边走出来,台下观众便响起一阵哄笑声。我也忍不住笑了。笑声是由他们上台的举动引发的。他们一只手抱着各自的乐器,另一只手提着一只小木凳,木凳有方形有条形的,还有一位肩头架着一条可以坐两三个人的长条板凳。这些家什在关中乡村每一家农户的院子里,锅灶间都是常见的必备之物,却被他们提着扛着登上了西安的大戏台。他们没有任何舞台动作,用如同在村巷或自家院子里随意走动的脚步,走到戏台中心,各自选一个位置,放下条凳或方凳坐下来,开始调试各自的琴弦。
锣鼓敲响,间以两声喇叭嘶鸣,板胡、二胡和月琴便合奏起来,似无太多特点。而当另一位抱着月琴的中年汉子开口刚唱了两句,台下观众便爆出牚声;白毛老汉也是刚刚接唱了两声,那掌声又骤然爆响,有人接连用关中土语高声喝彩,“美得很!”“太斩劲了!”我也是这种感受,也拍着手,只是没喊出来,他们遵照事先的演出安排,唱了两段折子戏,几乎牚声连着掌声,喝彩连着喝彩,无疑成为演出的一个高潮。然而,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站在最后的一位穿着粗布对门襟的半大老汉找着长条板凳走到台前,左手拎起长凳一头,另一头支在舞台上,用右手握着的一块木砖,随着乐器的节奏和演员的合唱连续敲击长条板凳,任谁也意料不及的这种举动,竟然把台下的掌声和叫好声震哑了,出现了鸦雀无声的静场,短暂的静默之后,掌声和欢呼声骤然爆响,经久不息……
我在这腔调里沉迷且陷入遐想,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声音……
我能想到的这些语言,似乎还是难以表述老腔撼人胸腑的神韵;听来酣畅淋漓,久久难以平复,我却生出相见恨晚的不无懊丧自责的心绪。这样富于艺术魅力的老腔,此前却从未听说过,也就缺失了老腔旋律的熏陶,设想心底如若有老腔的旋律不进响动,肯定会影响到我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感受和体味,也会影响到笔下文字的色调和质地。后来,有作家朋友看过老腔的演出,不无遗憾地对我说过这样的话,你的小说《白鹿原》是写关中大地的,要是有一笔老腔的画面就好了。我却想到,不单是一笔或几笔画面,而是整个叙述的文字里如果有老腔的气韵弥漫。
直到后来小说《白鹿原》改变成话剧,导演林兆华在其中加入了老腔的演唱,让我有了一种释然的感觉。从此老腔借助话剧《白鹿原》登上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舞台。
后来还想再听老腔,却难得如愿。不过两年之后,我竟然在中山音乐堂再次过足了老腔的瘾。那天,无论白毛老汉,还是其他演员,都是尽兴尽情完全投入地演唱,把老腔的独特魅力发挥到最好的程度,台下观众一阵强过一阵的掌声,当属一种心灵的应和、纯正的观众东府地方的发音,观众能听懂多少内容可想而知,何以会有如此强力的呼应和感染力?我想到的是旋律,一种发自久远时空的绝响,又饱含着关中大地深厚的神韵,把当代人潜存在心灵底层的那一根尚未被各种或高雅或通俗的音律所淹没的神经撞响了,这几乎是本能地呼应着这种堪为大妹的民间原生形态的心灵旋律。
我在那一刻颇为感慨,他们------无论秦腔或老腔------原本就这么唱着,也许从宋代就唱着,无论元、明、清,以至民国到解放,直到现在,一直在乡野在村舍在庙会就这么唱着,直到今晚,在中山音乐堂演唱,我想和台上的乡党拉开更大的距离,便从前排座位离开,在剧场最后找到一个空位,远距离欣赏这些乡党的演唱,企图排除因乡党乡情而生出的难以避免的偏爱。这似乎还有一定的效应,确凿是那腔自身所产生的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魅力…在我陷入那种拉开间距的纯粹品尝的意境时,节目主持人濮存昕却做出了一个令全场哗然的非常举动,他由台角的主持人位置快步走到台前,从正在吼唱的演员手中夺下长条板凳,又从他高举着的右手中夺取木砖,自己在长条板凳上猛砸起来,接着扬起木砖,高声吼唱。观众顿时沸腾起来。这位声名显赫的濮存昕已经和老腔融合了,我顿然意识到自己拉开间距,寻求客观欣赏的举措是多余的。
1.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太斩劲了:非常给力
B. 气韵弥漫:韵味充满(作品)
C. 乡党:志同道合的同乡
D. 哗然:因惊讶和赞赏而沸腾
2.请简述作者对老腔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3.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
4.作者在小说《白鹿原》中并没有写到老腔,为什么本文题目却是“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①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白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高人”,指叶衡,即叶丞相,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
B. “烟雨”两句写烟雨弥漫凄迷,无情地阻断了青山的脚步,使其无法前来。
C. “人言”二句是词人借用人们的一种说法,说人的头发因为愁苦可以变白。
D. 结尾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
2.“联翩万马来无数”化静为动来写山,颇具情趣。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A.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宋祁《玉楼春》)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C.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黄景仁《都门秋思》)
D.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毛泽东《沁园春·雪》)
3.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 。”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 ,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上梅直讲①书
苏 轼
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颜渊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子油然而笑曰:“回,使尔多财,吾为尔宰。”夫天下虽不能容,而其徒自足以相乐如此。乃今知周公之富贵,有不如夫子之贫贱。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与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以乐乎此矣!
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而又有梅公者,从之游,而与之上下其议论。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而自乐其乐也。方学为对偶声律之文,求升斗之禄,自度无以进见于诸公之间。来京师逾年,未尝窥其门。
今年春,天下之士,群至于礼部,执事与欧阳公实亲试之。轼不自意,获在第二。既而闻之,执事爱其文,以为有孟轲之风;而欧阳公亦以其能不为世俗之文也而取,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②,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退而思之,人不可以苟富贵,亦不可以徒贫贱。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矣。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
《传》曰:“不怨天,不尤人。”盖“优哉游哉,可以卒岁”。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注】①梅直讲:即梅尧臣,字俞,北宋诗人。他曾任国子监直讲。苏轼参加礼部考试时,梅尧臣任参评官。②请属:请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常窃悲周公之不遇 悲:同情
B. 其后益壮 壮:强壮
C. 非左右为之先容 容:介绍,推荐
D. 人不可以苟富贵 苟:苟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虽然,不容何病 夫天下虽不能容
B. 执事爱其文 闻其名而不得见者
C. 非亲旧为之请属于 苟其侥一时之幸
D. 不容然后见君子 意其飘然脱去世俗之乐
3.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所说“周公之不遇”主要指的是无人理解他。
B. 孔子听到颜回的劝慰后,不由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C. 苏轼将梅公和韩愈并提,表达自己对梅公的敬仰。
D. 苏轼为自己成为欧阳、梅二公的学生而感到高兴。
4.下列为文中划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B.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C.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D.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
5.将下面的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以召公之贤,以管、蔡之亲,而不知其心,则周公谁与乐其富贵?
②苟其侥一时之幸,从车骑数十人,使闾巷小民,聚观而赞叹之,亦何以易此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