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无论是欣赏还是创造,都必须见到一种诗的境界。这里“见”字最紧要。凡所见皆成境界,但不必全是诗的境界。一种境界是否能成为诗的境界,全靠“见”的作用如何,要产生诗的境界,“见”必须具备两个重要条件。第一,诗的“见”为“直觉”(intuition)。有“见”即有“觉”,觉可为“直觉”,亦可为“知觉”(perception)。要产生诗的境界,“见”所须具的第二个条件是所见意象必恰能表现一种情趣,“见”为“见者”的主动,不纯粹是被动的接收。所见对象本为生糙凌乱的材料,经“见”才具有它的特殊形象,所以“见”都含有创造性。比如天上的北斗星本为七个错乱的广电,和它们临近星都是一样,但是现于见者心中的则为像斗的一个完整的形象。这形象是“见”的活动所赐予那七颗乱点的。仔细分析,凡所见物的形象都有几分是“见”所创造的。凡“见”都带有创造性,“见”为直觉时尤其如此。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竖起头脑,挺起腰杆,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伟峭拔的神气。前一种现象是以人人情衡物理,美学家成为“移情作用”(empathy),后一种现象是以物理移人情,美学家称为“内模仿作用”(innerimitation)

②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境随时随人而异。直觉有不发生移情作用的,下文当再论及。不过欣赏自然,即在自然中发现诗的境界时,移情作用往往是一个要素。“大地山河以及风云星斗原来都是死板的东西,我们往往觉得它们有情感,有生命,有动作,这都是移情作用的结果。比如云何尝能飞?泉何尝能跃?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何尝能鸣?谷何尝能应?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傲’,‘云破月来花弄影’句的‘来’和‘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句的‘清苦’和‘商略’,‘徘徊枝上月,空度可怜宵’句的‘徘徊’、‘空度’和‘可怜’,‘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

③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比如欣赏自然风景,就一方面说,心情随风景千变万化,睹鱼跃鸢飞而欣然自得,闻胡笳暮角则黯然神伤;就另一方面说,风景也随心情而变化生长,心情千变万化,风景也随之千变万化,惜别时蜡烛似乎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这两种貌似相反而实相同的现象就是从前人所说的“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也恰能传情,这便是诗的境界。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两个要素。“情趣”简称“情”,“意象”即是“景”。吾人时时在情趣里过活,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因为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其中也只有极少数的偶尔成为诗的意象,因为纷至沓来的意象零乱破碎,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克罗齐在《美学》里把这个道理说得很清楚:

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意象,或是意象离情趣,都不能独立。史诗和抒情诗的分别,戏剧和抒情诗的分别,都是繁琐派学者强为之说,分其所不可分。凡是艺术都是抒情的,都是情感的史诗或剧诗。

这就是说,抒情诗虽以主观的情趣为主,亦不能离意象;史诗和戏剧虽以客观的事迹所生的意象为主,亦不能离情趣。

④诗的境界是情景的契合。宇宙中事事物物常在变动生展中,无绝对相同的情趣,亦无绝对相同的景象。情景相生,所以诗的境界是由创造来的,生生不息的。以“景”为天生自在,俯拾即得,对于人人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常识的错误。阿米儿(Amiel)说得好:“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同而实不同。比如陶潜在“悠然见南山”时,杜甫在见到“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时,李白在觉得“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时,辛弃疾在想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时,姜夔在见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时,都见到山的美。在表面上意象(景)虽似都是山,在实际上却因所贯注的情趣不同,各是一种境界。我们可以说,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诗人与常人的分别就在此。同是一个世界,对于诗人常呈现新鲜有趣的境界,对于常人则永远是那么一个平凡乏味的混乱体。

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就见到情景契合境界来说,欣赏与创造并无分别。

□□□□

⑥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能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无论是欣赏自然风景或是读诗,各人在对象(0bject)中取得(take)多少,就看他在自我(Subject-ego)中能够付与(give)多少,无所付与便不能有所取得。□□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欣赏一首诗就是再造(recreate)一首诗;每次再造时,都要凭当时当境的整个的情趣和经验做基础,所以每时每境所再造的都必定是一首新鲜的诗。诗与其他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着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创造永不会是复演(repetition),欣赏也永不会是复演。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无限的,永远新鲜的。(有删节)

1.下列有关本文“诗的境界”的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要“见”到是的境界,一是见必为直觉,二是所见意象恰能表现一种情趣。

B. 在欣赏自然,发现诗的境界时,移情作用很重要,而内模仿作用并不重要。

C. 情景相生,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恰能传情,此即作者所说诗的境界。

D. 诗的境界是由创造而来的,生生不息;且是无限的,永不复演,永远新鲜。

2.有关第③段和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下例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意象要映照出情趣来,而不可独立。

B. 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景象是情趣的映像,情趣不同则景象有异。

C. 第③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情趣要寄托在意象上,而不可独立。

D. 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是指景象虽同而情趣不同,而人的所得也有异。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如果我不认识这九个字,这句词对于我便无意义,就失其诗的功效。如果它对于我能产生诗的功效,我必须能从这九个字符号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

②在见到那种境界时,他必觉得它有趣,在创造也是在欣赏。这九个字本不能算是诗,只是一种符号。

③在读他的这句词而见到他所见到的境界时,我必须使用心灵综合作用,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④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②①③

4.根据文意,第⑥段四处方框□中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是(     )

A. 因而,因此,即使,所以

B. 然而,所以,不但,因为

C. 因而,所以,即使,因为

D. 然而,因此,不但,所以

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欣赏自然有时是在发现诗的境界,发现诗歌境界有时也是欣赏自然。

B. 风景会随着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心情也会随着风景的变化而变化。

C. 欣赏一首诗,有时也是一种创造,创作一首诗有时候也是一种欣赏。

D. 世上没有同样的情趣,因而所欣赏风景与领略诗的境界也绝不相同。

6.根据文意,下列作为本文题目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移情与内模仿作用

B. 诗歌的境界与情景

C. 诗歌的欣赏与创造

D.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1.B 2.A 3.D 4.B 5.D 6.B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下列有关本文“诗的境界”的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能力。B项, “而内模仿作用并不重要”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自然段。原文是“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比如注视一座高山,我们仿佛觉得它从平地耸立起,挺着一个雄伟峭拔的身躯,在那里很镇静地庄严地俯视一切。同时,我们也不知不觉地肃然起敬,竖起头脑,挺起腰杆,仿佛在模仿山的那副雄伟峭拔的神气。前一种现象是以人人情衡物理,美学家成为‘移情作用’(empathy),后一种现象是以物理移人情,美学家称为‘内模仿作用’(innerimitation)”,由此可见“内模仿作用”也很重要。故选B。 2.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有关第③段和第⑤段中的“这个道理”,下例说法最不恰当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中信息能力。A项,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③段,原文信息是“吾人时时在情趣里过活,却很少能将情趣化为诗,因为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其中也只有极少数的偶尔成为诗的意象,因为纷至沓来的意象零乱破碎,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 3.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⑤段方框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是考查学生句子排序能力。根据语境,本段方框前是讲述理论,紧接着进行举例证明,所以④排在前,②句中“这九个字本不能算是诗”紧承④句的“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传达出来”,所以②在④后。①句的前半部分对②句的“这九个字本不能算是诗,只是一种符号”进行解释说明,联系最为紧密,所以①在②后。③句紧承①句的“我必须能从这九个字符号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所以排序为④②①③,故选D。 4.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根据文意,第⑥段四处方框□中填入最恰当的关联词是”,是考查学生关联词运用能力。第一处是转折关系,排除AC。第二出是因果关系,第三处是递进关系,第四处是因果关系,且前句先讲了国,后句是因,所以用“因为”,排除D。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苏轼有诗云:“淡妆浓抹总相宜。”

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和疏淡空灵的寥寥数笔,都可描绘美丽景象,都能显现艺术品质。

人生也是如此,可以“浓”得酣畅淋漓,也能“淡”得月明风轻。

根据以上文字内容,写一篇议论文。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副图,联系第二幅图的文字,给另两幅图配上文字,要求前后内容相关,逻辑严密。每处不得超过30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中国的儒者将孔子看成圣人,把孟子看成亚圣。历代帝王几乎都将孔子视为无可挑剔的圣人,但对孟子,总觉得味道有点儿别致。既然如此①___这也许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孟子的性善论,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里说孟子主张性善论,②___。孟子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了后来的不良教育及社会熏染而变坏了;荀子认为人性本是恶的,但通过教育和觉悟可以走向善。③___,其价值取向也都是让人培养和保持善和美,但切入点不同。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老奶奶,请问您芳龄几何?

B. 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C. 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

D. 草坪广告语:小草微微笑,请您走正道。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 经过这次下乡调查,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乡村带来的变化。

C. 《人民的名义》在影视作品题材最容易浮于表面、走向说教的情况下,观众们对这部反腐作品表现出强烈的认可。

D. 阅读一些好书,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培养自信,而且能够帮助他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从而构建美好的精神家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