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论述类文本阅读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

论述类文本阅读

“黄河远上”还是“黄沙直上”

  《全唐诗》中王之涣的七绝《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但是对诗中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却一直争论不已,我以为应是“黄沙直上”。原诗是:黄沙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981年出版的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中,作者从文学角度对“黄沙直上”和“黄河远上”的韵味意境进行了比较,结论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吧。只是这富于美感的“黄河远上”是否是王之涣的原词呢?

  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同他的《登鹳雀楼》一样,采用的是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玉门关位于甘肃西部沙漠中的疏勒河谷,距黄河最近处(青海共和曲沟)的直线距离有770公里,距凉州(甘肃省武威市)的黄河达1000公里。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风格大相径庭的。这首《凉州词》又称《出塞》,被《全唐诗》收在第17卷“乐府杂曲”中,是供乐工制曲演唱的歌词,是在当地唱给出塞入塞的政吏、商贾和游客听的,有劝人思归之意。采用“黄河远上白云间”这种虚幻的曲词亦与当时演唱的氛围不符。王之涣出生晋阳(今太原),又是当时熟知和善写边塞风光的著名诗人。正因为他有耳闻目睹家乡沙尘天气和西北边关地区沙尘暴天气的经历,才能写出“黄沙直上白云间”这样生动形象的新颖绝句,使整首曲词沁人肺腑,确能使听者感到出塞之悲凉而动容怀乡。

  我国地质学家王嘉荫在1963年编著出版的《中国地质史料》中,已经注意到历史上发生过许多大型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史书记载里称这种天气为雨土,如北魏“景明四年(504年)八月辛巳,凉州雨土复地,亦如雾”。在王之涣所处年代及其前后50年间,《旧唐书》上记载的雨土天气有:“德宗贞元十年(794年)三月己亥,黄雾四塞,日无光”……这是一些发生在京师(也可能包括当时比较繁华的北方地区)的雨土记载,由此可以毫不怀疑地推论,当时在沙漠环绕的玉门关地区确有可能发生与“雨土复地,亦如雾”和“黄雾四塞,日无光”相同的“黄沙直上白云间”的天气现象。

  40年来,一些文学家和科学家曾多次指出“黄河远上”之误。1963年,我国气象学创始人竺可桢指出:“现行唐诗集第一句作‘黄河远上白云间’,但古本唐诗原为‘黄沙直上白云间’。依照玉门关的气候和地理看,后者是合理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刘永济在1981年出版的遗著《唐人绝句精华》中指出:“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有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1983年10月26日,我国地质学家尹赞勋在《科学报》上撰文指出:“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背离原意,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在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横排简体字《全唐诗》中,《凉州词》的第一句是“黄砂直上白云间”(集作“黄河远上白云间”)。这里的“集”指的是清宫廷内所藏《全唐诗集》,为清初季振宜所编,这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全唐诗》同时刊出“黄沙(在表述微小石粒时砂、沙二字相通)直上”和“黄河远上”两种版本,而且主次分明,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它让人们看到了王之涣身后流传一千二百多年的“黄沙直上”,也看到了近三百年来从出现到取代“黄沙直上”的“黄河远上”。孰实孰误,不言自明。

  研究古代诗文,有时从美感角度提出取舍,似无不可。但是,那种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未必是恰当的。只有当我们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变异,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的时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选自《中国图书评论》,(有删改)

1.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下列各项中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一句是(    )

A. 前四字现行诗集大都舛误为“黄河远上”,不合当地实际情况。

B. 赞同“黄沙直上”的主张实际上是把诗词内容与历史的、地理的、人文的环境截然割裂开来的做法,只是从富于美感的角度阐述。

C. “黄沙直上白云间”流传了1200多年,“黄河远上白云间”自清代开始流传,不到300年。

D. 把“黄河远上白云间”搬到玉门关来,是与该词的特色和作者的“寓意于物,寓情于景”的风格大相径庭的。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清初季振宜编写的《全唐诗集》是目前所知的出现“黄河远上”的最早版本。

B. 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是因为他们在研读诗作时,更多甚至完全考虑审美感受,即将自己主观的东西强加到诗作中,有违作者初衷。

C. 沈祖棻认为,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可能是“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

D. 人们对《凉州词》第一句是“黄沙直上”还是“黄河远上”一直争论不休,原因之一是评赏的角度不同。

3.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研究古代诗文,应该用历史的记录去明辨原本状态,用今天的事实去探寻历史真相。

B. 王之涣写出《凉州词》这样脍炙人口的诗作,是个人创作风格、生活环境和演唱氛围共同作用的结果。

C. 竺可桢、刘永济、尹赞勋对“黄河远上”作正误辨析的具体角度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分析、研究诗歌要尊重历史实际的思想。

D. 《凉州词》一千多年来脍炙人口、广为传诵,原因之一就是“黄河远上”富于美感。

 

1.B 2.C 3.D 【解析】 1.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文不取‘黄河远上’而用‘黄沙直上’,下列各项中不支持这种观点的一句”,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赞同‘黄沙直上’的主张实际上是……”有误,从文章第二段来看,所陈述的内容应是有关“黄河远上”,故“黄沙直上”应为“黄河远上”。选项张冠李戴。 2.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C项,相对应的语句在第二段,原文中“‘黄河远上’较富于美感”是沈祖棻的结论,“这可能就是许多诗坛名家钟爱‘黄河远上’,摈弃‘黄沙直上’的原因”这一结论是作者推测出来的,并非沈祖棻的结论。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D项,“黄河远上”是近300年来才出现的,而后取代“黄沙直上”,选项中“一千多年来”与此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以个人的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来到现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并倾情演绎来自朗读文学顾问团精心挑选的经典美文,最终节目将会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假如你是《朗读者》的朗读嘉宾,你会选择朗读一篇怎样的文章?请结合个人成长,或情感体验或背景故事,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是我国的国家节水标志,请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________________。这两项是绝大多数植物根系的本

职工作。然而,进化史上最早出现的根,作用却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养料,而是②________________,这种早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③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在这些根内没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通道,它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将植物固定在合适的生活环境中,会降低风吹和水流的影响,提高其生存几率。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唱三叹的京剧,婉转悠扬的黄梅戏,缠绵悠远的昆曲……作为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流转千年经久不衰。_______________。剧种数量急剧减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乏善可陈,基层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日渐凸显。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娱乐方式让传统曲艺再难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如何有效遏制颓势,让衰落的戏曲再现新生机?

A. 但是,时代的变迁使得戏曲艺术己经丧失了生命力。

B. 但是,戏曲艺术己不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力一式。

C.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正日趋衰落。

D.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驾驶室不大,我在司机右边的位子上坐下来,前方铁路一览无余。

B. 矢志不渝的文学情结尽管没有给我更多获利的机会,它却让我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姿、色彩斑斓。

C. 世界上独一无二、风格奇特的福建客家土楼民宅具有防匪防盗、防震防潮、冬暖夏凉、生活方便,虽历经百年风雨,至今仍巍然屹立。

D. 环保主义者最近公布的一项报告指出,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使一些濒危物种正面临威胁,地球将出现“第六次大灭绝事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