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唐代到清后期,中国的荼道经历了一个从发展到繁盛再到衰落的过程。上古时代,芬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莱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游牧民族地区,_________。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的, _______ ,这就成就了“饮茶之道”,饮茶时对器物和水都非常讲究,制作茶的技术也很复杂,在茶叶制作、茶叶品饮、器物优略等方面,都形成了仪式和传统。清中期以后,随着民生的凋敝,_________。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们在欣赏古典诗歌的诗情美时, ① 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评述,去全面把握诗人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② ,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③ 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 ④ 会呈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旨趣。 ⑤ 弄清作品的具体创作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古代诗人尤其是一些大家的名作,往往还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和时代精神。所以, ⑥ 全面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才能洞察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情志以及反映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A. A B. B C. C D.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汉代的大赋大都采用以主客问答为结构形式,铺陈名物,排比辞藻,好用古文奇字和双声叠韵词,铺陈多用整齐对称的韵语,叙述多用散文句。
B. 有些作品的精妙处,不在于整个诗篇的优美、浑成,而在于通过一联一句,甚至一字一词,以小见大地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瞬间之美、新奇之美。
C. 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
D. 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的形势相当严峻,土壤深度退化、酸化、盐渍化,砷、汞、铅等重金属污染逐年加剧,耕地土壤环境质量令人堪忧。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预防腐败比惩治腐败更重要,制度建设比事后追责更重要,所以反腐的关键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曲突徙薪,让想腐败者不能腐败。
②公元前468年,名满天下的上将军范蠡向自己的主公越王提出辞职,如果没有他的辞职,也就没有历史上善贾而沽、富甲一方的陶朱公了。
③自美国“9.11事件”以来,全球恐怖袭击事件频繁发生,恐怖分子的气焰甚嚣尘上,国际社会对此予以谴责,并致力于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④公交司机王师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斗歹徒,最终将其制服,为弘扬这种不平则鸣、见义勇为的精神,当地派出所为他开具表扬信以示表彰。
⑤这位老书法家成竹在胸,只见他提起毛笔,饱蘸墨水,轻展宣纸,自如运笔,兔起鹘落,几个道劲有力的大字即刻出现在笔端。
A. ①④ B. ②⑤ C. ②③ D. ①⑤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 _____,____ ”两句,静动相衬,恬淡自然,表现出武侯祠虽春意盎然却寂寥冷清的环境特点。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第二段写诗人进入梦幻之境,明月送他到谢灵运当年歇宿的
地方,“ _____”一句写出了当地环境的幽冷凄清。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 ”一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描绘出月光照在鲜花上、树林中的美好景象。
(4)杜牧《阿房宫赋》中,作者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皇喜欢繁华奢侈,百姓也顾念自己
的家”,进而发出“______ ,________”的质问,表达出对秦王朝奢靡生活的不满。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春听琵琶,兼简①长孙司户②
白居易
四弦不似琵琶声,乱写③真珠钿撼铃。
指底商风悲飒飒,舌头胡语苦醒醒④。
如言都尉⑤思京国,似诉明妃厌虏庭。
迁客共君想劝谏,春肠易断不须听。
[注]①简:书简,此处用作动词,写信,②本诗写于作者被贬谪江州司马时期。③写:倾泻。④醒醒:悲苦貌。⑤都尉:这里代指西汉名将李陵。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由本诗的题目可知,诗人是在春天里听奏琵琶,触动情怀,写下这首诗,并把它寄给长孙司户,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绪。
B. 首联先不写琵琶演奏,而是从真珠玉铃发出的叮当清脆的声音写起,意在用它们美妙动听的声音与琵琶声做比。
C. 颔联中“商风”是指秋风,琵琶弹奏的声音令诗人想到秋风吹动树木枝叶的飒飒响声,形象地写出了琵琶音调的悲凉。
D. 颈联诗人由琵琶伤感的乐调联想到李陵深陷匈奴而思念京城和远嫁的王昭君厌弃边地的历史事实,进一步突出了乐调的悲切凄苦。
E. 尾联中“迁客”指遭贬谪的官员,这里指诗人自己,诗人一听到琵琶演奏就愁肠欲断、不忍再听,只是因为自己身处被贬谪的境地。
2.古人摹写有声无形的音乐,妙在如音在耳、如奏在前,如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在描写音乐时就用了多种技法来增加效果。本诗与李诗相比,二者在描写音乐时所用技法有何相同之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