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一百元 张玉清 我想好了要画一张很好的画——房东一...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一百元

张玉清

我想好了要画一张很好的画——房东一家。

在我的画上,小孙子和黄狗已有了一个轮廓,我画得非常用心,每一笔都是全身心投入。

小孙子和黄狗不知为了什么事欢呼着跑进了院子里,我歇下画笔,走出屋。我正好要观察一下黄狗眼睛的颜色。

老汉这天收工早,正坐在葡萄架下守着烟笸箩吸旱烟,黄狗讨好地围在老汉身边转,小孙子却几乎骑到了老汉的脖子上。想起又该交房租了,我转身回屋把事先叠成了小元宝的一百元钞票拿出来交给老汉,老汉接过来,未及收起,却被小孙子一把抢过去。

老汉说了声:“别弄破了,这是钱,玩会儿给我”就任小孙子把玩去了。

我把黄狗搂过来,看它的眼睛,它温顺地与我对视,眼珠黄色,透明,近看很清澈,有一种单纯却又说不清的神情在里面,好像它也有心灵。

我的内心被一种柔软的东西触动了一下,默记着它的眼神,我想我要好好画画它的眼睛。我正要回屋去接着画我的画,高咏梅表姐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她又是来叫我去她家听电话。我知道准是张骏,肯定还是为那事,我烦闷地出了门,跟着高咏梅表姐往她家去。走出不远,发现黄狗也跟来了,我说:“回去,别跟着我。”黄狗不听,仍然跟着,贴着我的腿走。高咏梅表姐就踢了它一脚说:“你跟着干什么?回去!”我说:“别踢它。”高咏梅表姐说:“我家小花最怕狗了。”黄狗挨了踢,情绪受到打击,犹豫了一下,停住,坐下,又目送我走出十几步,转身回去了。

接了电话,果然是张骏,他让我马上回城里去,说是那个要画的主顾已经把价码涨到了四十万,这么好的事打着灯笼也难找。

我不想跟他废话,就没有直接拒绝,只说我现在正在画一幅非常好的画,等画完了再说吧。

张骏焦急地说:“等你画完了黄花菜早凉了,创意已经被另一个画商知道了,那家伙正在找画家运作呢,如果被他抢在前面那就全完了。”

“那让他运作去好了。”我说。

张骏说:“那怎么行!那就没咱们的份儿了,你得明白是这个创意值钱。谁抢在前边就是谁的。”

我不管他,挂断了电话。

回到房东家,已是黄昏,走近院门,忽然感觉空气有些异常,让我莫名其妙地起了一身鸡皮疙瘩。进了院门,好像一柄巨大的铁锤猛地击在了我的胸口,一幅惨烈景象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叫出了声:“啊——”

院门里,那棵矮桃树上,黄狗血淋淋地吊着,已被开了膛,白花花的肠子正从敞开的腹腔里挂出来,腹腔里面是残忍的空荡。一根细绳系住了黄狗的颈子,另一端拴在桃树的横杈上,黄狗早没了气息,松松垮垮地悬垂着,头颅倒因绳子的拉扯而向天昂起,一双眼睛却紧紧地闭上了。

一旁,小孙子哼哼唧唧在哭:“赔我的狗,赔我的狗”

    房东老汉和老婆儿不理他,自顾自地在忙碌。老汉持一把尖刀,将一个血污的肉团剖开来(后来我知道那是黄狗的胃),翻转,从里面找出了一个小东西。打下手的老婆儿端来了一盆水,老汉忙把那小东西放在水盆里面清洗。待到老汉伸出手来,我看清楚那是我叠的那个一百元的小元宝。

老汉仔细检视,说了声: “没事儿。”

扭头看到我在一旁,他就跟我解释说,是小孙子逗狗,把小元宝抛起来,让黄狗吞了,幸亏将狗杀得及时,这钱才没有损坏。

我的心尖一阵颤动,好像嗅觉刚刚复苏,这才感受到巨大的血腥污秽气息伴着恶臭正从黄狗的身上,从倒挂的白花花的肠子上,从翻转的血污的胃上,铺天盖地压过来。我的胸腔一阵翻滚,急忙紧紧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呕出来,逃也似的跑进了自己屋里

我扑倒在炕上,胃里阵阵揪痛,很想号啕大哭,但我只是用被子蒙住头从喉间发出几声压抑不住的哽咽。我不能让房东家听到我的哭声,我不能像小孙子那样,我哭黄狗名不正言不顺,我甚至不知道我应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只是蒙住了头悲怆地自语:“我不该赶它回来,要是让它跟着我去接电话……”但我终于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总会有突兀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或是出现在你的眼前,猝不及防,而“假设”不能解决这个世界上的任何问题。

第二天,我收拾东西离开了房东老汉的家,离开了那个小村庄。

那幅画我卷起来带走了,但我知道我不可能完成它了,我甚至不知道我该怎样处置它。我差一点儿完成了它,只差一小处空白,但这空白永远无法补上去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写“我”要观察黄狗的眼睛,引出了后文对黄狗眼睛的细致描写,这也与后来黄狗死时眼睛紧紧闭上的情节相照应。

B. 老汉虽然杀了黄狗,但目的是取出被黄狗吞下的一百元钱,这不能说明老汉是个凶残、见钱眼开的人。

C. 作者对老汉杀狗的场景描写得很细致,其用意就在于让人警醒,不能因为蝇头小利而大开杀戒,要懂得生命的可贵。

D. 作品最后,“我”在极度的失意和伤心中离开小村庄,原因就是黄狗已经被杀掉,自己的画作再也无法完成了。

2.文中为什么要加入“我”去接电话的情节?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概括。

3.有人说,是贫穷造就了老汉杀狗的悲剧,也打碎了“我”美好的梦。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1.A 2.①推动情节发展。“我”把黄狗赶回去才有后文黄狗被杀的情节。②增加悲剧气氛。黄狗与我依依不舍,但却被杀掉强化了“我”内心悲痛的情感。③突出“我”追求高尚“我”宁愿画房东一家,也不去赚取四十万,追求高远。 3.6同意。老汉在物质生活上是贫穷的,为了一百元而不惜杀死朝夕相处的黄狗老汉在精神上更是贫穷的,他只看到了物质的价值,却忽略了生活中美好的存在。“我”把黄狗看成是美好的梦的代表黄狗之死也意味着梦的破碎物质富裕,精神高贵,我们美好的梦才会永远存在言之成理即可。(如果从反面作答,能够自圆其说分出层次,也可。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这还不能说明”错误,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老汉是有一些凶残和对金钱过于在意的人;C项,中对文章用意的理解不完全,血腥的场景与作者先前感受到的美好形成对比,从而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痛苦;D项,黄狗被杀只是作者离开村庄的表面原因。 2.试题分析: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推动情节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 3.试题分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如同意,然后从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全文的主旨的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作了大量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来,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幸福在《论语》《道德经》等诸子典籍中也被称为“乐”。那么,在先秦诸子看来,幸福有着怎样的内涵呢?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但相比较而言,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必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夭、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于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恒足矣”,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合者,谓之人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尽制”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社会形成和弘扬正确的幸福观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孟子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7月22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崽子等人就已经通过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观。这种幸福观对后世的许多中国人影响很大。

B. 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是幸福的重要内容,但与之相较,精神层面的快乐则是必须的,是更应该看重的内容。

C.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提出的的观点说明个人发展终究要以“平天下”为根本目标。

D. 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自己,其原因就在于他们对天下百姓的幸福念念不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实现幸福,即使是在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这些问题仍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B.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不等同于不追求物质财富方面的幸福,先秦诸子在这方面强调的是要持一种淡泊的态度,因为他们更看重精神快乐。

C. 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从,而修身行道,先秦诸子认为这样做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

D. 荀子认为,“圣者也,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他主张形成理想人格以实现个体幸福,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高度赞赏安贫乐道的弟子,孟子主张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在丰富人的心灵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方面有重要意义。

B. 墨子认为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所以,他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

C. 在先秦诸子看来,只有不因外在诱惑而丧惑而丧失气节,不因外在压力而改变主见,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

D. 苦读圣贤贤之书、深究经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这是一个追求幸福之人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的体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校园霸凌事件日渐成为社会热点之一。近日,北京某名校一名10岁男童的家长在网上发文,称孩子遭到同班同学的霸陵,被用厕所垃圾筐扣头。事后出现急性应激反应,失眠、易怒、恐惧上学,并质疑校方处理不当。但有老师认为家长多有夸大,定性为开了一个过分的玩笑,属恶作剧。校方认定其为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涉事学生构成校园欺凌暴力,主张让校园问题回归校园处理。此事经互联网传播发酵,引发公众强烈关注。

对此事件,你有何看法?请围绕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抄袭,书写规范。

 

查看答案

育民中学张广同学从正义路南国书城走出来时,恰好看到马路对面公共候车亭有位老人突然倒地。当他赶到老人身旁时,发现老人(女性)昏迷不醒,情况危急。张广马上给警务中心(110)、救护中心(120)打了电话,并守护在老人身旁等待救助。医生到场开展救护后并将老人送到市人民医院就医。警察从老人身上手机的通话记录中发现:老人40分钟前与“儿子”通过电话。

请你以张广的名义分别给警务中心、救护中心各打一个应急电话,再以警察的名义给老人的“儿子”打一个电话,向各方面简要报告事情的经过。每个电话内容不超过40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香草常被用来美化环境,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①  。比如对唇形科的一些香草喷洒热水,就能够促使其向空气中释放大量杀菌成分。②  ,如在大棚里种植此种香草可减少农药使用量等。日本茨城大学副教授佐藤远雄率领的研究小组发现,如果将唇形科香草叶片在50摄氏度的水中浸泡数十秒,叶片就会大量释放具有杀菌效果的对伞花烃和松油烯,其释放量分别达到通常情况下的6倍和8倍。研究小组认为,,误以为叶片感染了病原菌,从而产生抵抗力,释放出抗菌物质。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①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

②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

③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

④人生在世,确实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

⑤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

A. ②③⑤①④    B. ④②③⑤①    C. ④⑤②③①    D. ②③④⑤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