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安,字安石。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征西大将军桓溫请为司马。温当北征,会万病卒,安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顷之征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简文帝疾驾,温上疏荐安宜受顾命。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 ”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时孝武帝富于春秋,政不自己,温威振内外,人情噂沓,互生同异。安与坦之尽忠匡翼,终能辑穆。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安见,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
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及中书令王坦之出为徐州刺史,诏安总关中书事。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著,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太元十年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
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B.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C.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7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D.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B. 司马是古代官名,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掌管军事之职。
C. 手版是古时官吏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所拿的笏,其作用是记录参奏的内容或记录君主的旨义。
D. 太元是中国古代年号纪年法,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一任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安先无入世,后有做官志趣。少年时便颇具声明,长大后寄情山水,不愿做官,在弟弟谢万逝世后,他才考虑做官,这时已经四十多岁。
B. 谢安为人器重,处事淡定从容。桓温非常看重谢安,请他做司马。后简文帝驾崩,桓温欲推翻东晋,对此事王坦之的恐惧惊慌反衬了谢安的淡定从容。
C. 谢安尽忠职守,辅佐武帝建业。武帝即位时,不能掌握实权,桓温威振内外人情纷杂各怀异心,此时谢考与王坦之尽忠辅助,终能使朝廷大体平静无事。
D. 谢安广行德政,百官同心同德。谢安心存仁义,与文武百官同心同德,不计较小过失,专心大事,恩威流布广远,人人都认为文雅超过王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
(2)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
中央网信办组织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历时两月,百余家网络媒体的897位记者、编辑走进江西、湖南、责州、四川、甘肃、陕西等15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
在旗上留下签名的那一刻,素不相识的年轻记者们便开始为缅怀一段历史而前行。一场长达2.9万多公里的接力赛开始了。
“用脚采访,用笔记录,用心还原,将老区人民的新颜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展现给全国人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参加湖南站采访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傅晓羚说。
四川站可以说是此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艰辛的一段。5天走过2市(州)7县,行程1500公里。采访团连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两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雪山相伴的,是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光明网》记者张紫破说,当她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时候,沉重的历史感第一次让她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甘肃站是这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远的一段,历时7天,行程近4000公里。“当我真正亲身踏上这片土地,走进红军曾经走过、战斗过的地方时,我突然发现: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德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翼北在她的采访心得中写道。
一路走来,网媒记者、编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承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还有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一个个村落。现如今,这些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
“房子面积200余平方米,楼上楼下共7个房间,家里6个人住,很宽敞:83岁的村民华从祈两年前入住新楼,感到舒适和满足。8月22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了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实地探访,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当年,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全村共有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2012年以前,华屋村村民们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村里没有汽车、空调、燃气灶……而如今,华屋村建成了66套具有客家风情的住宅,每户占地面积90平方米左右,两层半的小楼建筑面积共225平方米左右,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除了新农村改造,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十村淘”等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在蔬菜基地务工,一个月下来能拿到1800多元工资,日子比原先好多了。”江西省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的李考凤谈起现在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
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建立保障性住房;产业扶贫,红色旅游,用“互联网十”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革命老区因地制宜,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小康。
每到一个采访点,讲解员、村干部、村民都被手机、录音笔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为了追求报道的时效性,记者们一回到大巴车上就整理思路、编发微博,所见所思即刻从指间传播开来。每天,赶路行程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工作的结束,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成了采访团小伙伴们的“共识”。
“重走长征路,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是《南方网》编辑王瑭琳为稿件起的标題‘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大都是80后、90后。这群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
活动期间,新浪微博开设“长征路上奔小康”和“筑梦长征路”两个微博话题。参与活动的记者、编辑们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截至10月18日,相关微博已发布20.4万条,阅读量突破10.2亿。除此之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两微一端开设专题专栏百余个。全网共发布图文、视频、H5、VR等各类新闻5.9万余篇。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各个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例如江西省的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村淘”等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
B. 这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让我们看到媒体记者们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的足迹,亲赴老区,实地采访,体验雪山草地,重温历史,见证现实。
C. 他们忠实记录老区人民敢闯敢干的精神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及时发布,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所见所思。
D. 因为参加这次釆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都是80后、90后,所以他们会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中央网信办组织近900位记者、编辑走进革命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刚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采访的主题是“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
B. 接力赛图中最艰辛的一段是四川站,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让记者有喘不过气的感觉,他们表示“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撼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
C. 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都因地制宜,用合适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D. 记者每到一个采访点,都被当地村干部、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记者们只好回到大巴车上再整理思路、编发微博。
E. 在采访途中,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陶醉于那一段光荣历史带给他们的震撼,对其他方面的无暇顾及。
3.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出神
陈毓
十几年的光阴随水流去,江河归位,空气中又能闻见成熟庄稼的芬芳气息,孩子的笑闹声随炊烟在村庄上空明亮升起……
禹觉得郁积在胸口的一股气慢慢散开,让他的身子放佛要飘起来,又仿佛终于能够放下似的觉得轻松。从山巅向下望,阳光照耀着河流,照耀着村庄,照耀着田里劳作的男女。那些人,他们现在在路上遇见他,都要远远站住,静静垂下双臂,把头偏向一边,微微地向他笑,低低地唤他一声“禹爷”,然后目送他走远。那景象让禹有点幸福、有点疲惫,还有点莫名的感伤。人民的拥戴声和欢呼声让他心惊,他只能微笑,可笑着笑着笑容就失了温度,僵在脸上冷冷的,使人难受了。
他越来越不爱出门,无聊地躺在石榻上,看着墙上裂缝中一株雨季里长出后又枯死的灰白的草发呆。呆着,不觉想到了来世,今生似乎没甚可想了,那来世呢?若是真有来世,还作一个治水的贤人么?禹独自呵呵地笑了。
来世?自己倒愿意变作一棵树,禹想。不做激流中的石头,不做可以轻松飞过湍急流水的飞鸟,就做一棵苍苍的枝深叶茂的树,长在人迹不能至的山之凹,自在之外,顺便给远行的飞鸟停停脚,让劳顿的兽在它的枝干上蹭蹭痒……
呵呵,禹感觉快乐、感觉宽慰,再次笑了。他听见耳边讽讽的、簌簌的、淅淅的声响,恰似风吹树叶的声息,树枝沐在雪中雨中的声息,多么好啊。禹仿佛真的感觉到鼻息之间那树叶清苦的潮润气息,闻见当风到来雨到来雪到来时,树散发的各个不同的美好气息。
被这种念头拧着心,禹不觉并拢了双脚,伸直身子,双手合十,用力向上提升身体,同时向右旋转。禹慢慢旋转,慢慢把重心转到一只脚上,并且越来越快地旋转,快到自己感觉都要飞起来了。他真的是飞起来了吗?禹听见身体中噼噼啪啪的声响,仿佛体内正在开花,在一声紧似一声的噼啪声中,他感到上半身越来越轻,而他的双脚似乎合二为一了,那么牢靠、那么扎实地和大地亲密相融。他真切地感到脚下泥土松软的温热气了。
惊喜和幸福涨满内心,让禹有点昏晕,他顺其自然地昏晕了半刻钟。随后他慢慢从那种昏晕里醒过来。低头打量自己的身体,他看见自己的下半身已然是一截苍苍树木了,他将信将疑地沿着树身向上看,他看见自己的头上正顶着一棵高大茂盛的树冠,巨大的幸福感冲击着禹的头,使他沉沉睡去。醒来的第一个念头,禹就是热切的等待妻子。他一心一意地等妻子到来,他一定要说服她也变成一棵树。想当年三过家门不入,的确使她颇受了些冷落和委屈,现在,如果妻子也愿意变成一棵树,那他从此将根根叶叶、枝枝杈杈地终日与她厮守一起,还有什么遗憾呢。再说,单是变树时的美妙感觉,无论如何,也要说服她试一试。
要是她不肯听他的呢?那就一把抱住她,哄她、教她一一收拢双脚,双手合十。帮她旋转。飞升。看,变成树了吧。变树的感觉如此美妙,体会到了,她也不会埋怨的吧。
可是,妻子怎么还不到来呢?禹打算像一棵树那样伸展身体,向着远处张望张望。却只听见脚底下“啪”的一声,犹如瓦钵摔碎在地的声响。禹惶然低头,却看见自己依然端坐的神龛上,在终日缭绕,从不肯有片刻歇息的香烛烟雾里。禹仿佛做梦似的长久地发了一回呆。
被常年的烟火熏灸,禹感觉自己的眼睛是那样肿胀,他的肩背僵硬如同死了一般,治水时落下的腿病使他的双腹沉重,没有一丝想要动弹一下的欲望。
收回视线,端正目光,从深沉的恍德中清醒,禹还是在神龛上尽力地坐正自己的身子。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营造了尘世一派幸福祥和的景象,侧面写了禹的治水泽被后世,神的地位实至名归,也为下文要做了铺垫。
B. 大禹走神了,“无聊地躺在石榻上”没有事业可做,被供成神的日子,失去了生活的感觉,赋闲在神位上,没有了治水的劳作,于是,在出神中,他回想了自己的种种,剖析了自己的生活与生命,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C. 禹想象着自己变成一棵树,表达了他不再想四处颠簸,想让生命在宁静中收获喜悦,以及要补偿自己的妻子,两个人厮守在一起,收获俗世幸福的愿望。
D. 最后一段,“禹还是在神龛上尽力地坐正自己的身子”,反映了他虽然对尘世生活的向往,对尘世的实在、温馨、幸福的畅想,但是他最后还是喜欢做在神龛上受人们顶礼膜拜的神。
2.结合全文,如何理解“那景象让禹有点幸福、有点疲惫,还有点莫名的感伤。”这句话意思?。
3.本文以“出神”为标题,颇有深意,请结合全文分析其内涵和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蔚为壮观的中国史诗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朱光潜先生曾就“中国为什么没有史诗”这一问題发表过看法,认为以西方史诗源于神话来看,中国由于过于早慧,早早脱离神话时代,过上成人生活,孔子所说的“不语怪力乱神”是普遍社会心理,所以史诗不发达就不难理解了。但仁钦道尔吉和郎樱合著的这部《中国史诗》以丰富的资料向我们呈现了蔚为壮观的中国史诗的版图,不仅说明了中国有着种类繁多的史诗,而且表明中国的史诗有别于西方的史诗,形成了自身的传统。
全书勾勒出了中国史诗的“诗群”现象,如蒙古史诗群、突厥史诗群及南方英雄史诗群。这些诗群的存在,凸显了不同民族对历史演进过程中族群命运的理解,对族群事业的关切。对此,著者进行了类型学的研究,早期的如创世史诗、抢婚型史诗、考验姆型英雄史诗、勇士与多头恶魔斗争型英雄史诗等,中小型英雄史诗如婚事加征战型英雄史诗、家庭斗争型英雄史诗、狩猎型史诗……从这些类型中我们可以窺见不同民族曾经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超越,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精神的特质。
由于各个民族、不同部落的具体生活遭际不同,他们的史诗中即使是对同一个主題,也形成了差异性的表达。譬如,“英雄与马”是北方英雄史诗中永恒的主題,但在具体的史诗中表现却各有不同,像在《艾尔托西吐克》中马是英雄的守护神,而在《库尔曼别克》里,马則是英雄的生命,最特别的是《阔布兰德》中,英雄的妻子用最好的乳汁喂养马、亲自调教马,凝聚了母亲般的爱意。正是这样的富有差异的想象和表达,构成了中国史诗整体上的个性分明、丰富多样和绚丽多彩。
这些不同的形象特质在根本上联系着不同民族的文化想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有过一个著名的定义:民族是想象的共同体。我们可以说,中国史诗中凝结着的各种精神象征,蕴涵着的各种叙事母题,构成了民族共同体的文化想象,也成为民族共同体的想象的丰富资源。就此而言,《中国史诗》对中国各民族史诗的讲述,对理解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态文化资源的构成和文化融合,提供了极具说服力的资料。
书中还特别强调,中国史诗是以口头产生、发展并流传至今的活态史诗,这一生存状态是中国史诗与印欧史诗的主要区别。正因此,书中对每一种史诗的介绍,都尽量吸收了许多民俗学研究和田野考察的成果,涉及对口传方式、说唱艺人、传唱仪式的描述。如对各个地区不同的《江格尔》演唱习俗、禁忌的描述,对“玛纳斯奇”(玛纳斯的演唱者)家族谱系的介绍。小说家马原在他的名篇《冈底斯的诱惑》中,写到沉默寡言的青年藏民顿珠,一次外出放牧,遭遇种种神奇之事后,突然想唱歌,开口就是格萨尔的传奇,仿佛他原就从师多年学唱这部恢弘的民族史诗。《中国史诗》让我们看到,马原的这一“虚构”实际上来源于史诗传唱艺人的普遍情况。如著者介绍巴扎8岁时昏睡七天,梦中受托,醒来顿悟,能够生动、流畅地说唱《格萨尔》。这种情形出现于多种史诗传唱艺人那里,被著者概括为“神授说”。这些虽带有传奇色彩,却共同说明了艺人们惊人的记忆力,也表明史诗的传唱自古以来口口相传,成为民族生活的有机部分,为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延续提供不绝的资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朱光潜认为中国没有史诗的原因是中国过于早慧,早早的脱离了神话时代,过上了成人的生活。
B. 不同民族的精神特质是从不同民族曾经的困境以及对困境的超越中窥见的。
C. 中国史诗整体上的个性分明、丰富多样是由各个民族、不同部落的具体生活遭际不同,而形成的差异性的表达所构成。
D. 仁钦道尔吉和郎樱合著的《中国史诗》说明了中国的史诗形成了自身的传统,有别于西方的史诗。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蒙古史诗群、突厥史诗群及南方英雄史诗群等,凸显了不同民族对历史演进过程中族群命运的理解,对族群事业的关切。
B. 《艾尔托西吐克》中马是英雄的守护神,《库尔曼别克》里,马则是英雄的生命,《阔布兰德》中,对马凝聚了母亲般的爱意,可见“英雄与马”是北方英雄史诗中永恒的主题。
C. 就某种意义而言,《中国史诗》对中国各民族史诗的讲述,对理解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多样态文化资。源的构成和文化融合有重要的意义。
D. 史诗传唱艺人是以口口相传来为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延续提供不绝的资源。
3.下列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引出了《中国史诗》一书。
B. 文章列举《艾尔托西吐克》、《库尔曼别克》、《阔布兰德》来论证中国史诗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C. 文章分别举例介绍了中国诗史的类型、表达方式以及生存状态,由浅入深的逐层论证了中国有蔚为壮观的中国诗史。
D. 文章认为对族群命运的理解,以及对族群事业的关切,是中国史诗诗群存在的基础。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等方面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通过评审,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当今农业社会向工业乃至后工业社会的变迁中,已丧失实际功能。也有人认为,只要存在农耕,二十四节气就不会消失,无须保护,也无法保护,而应“再创造”,使其获得新的意义和生命。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引发你哪些感想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网络上到处都在议论这件事。高考作为我国新时期选拔人才的方式,能让每一位学生都上大学,解决了之前的教育普及问题。而如今,高考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试点的东部省份所推行的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将很好地适用。高考作为我们国家公平的体现,世界上的所有国家迟早都会施行。
①高考不一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大学。
②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