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贵州,正成为有创新激情、创业梦想的人追梦圆梦...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贵州,正成为有创新激情、创业梦想的人追梦圆梦的理想之地,越来越多的创客来到贵州,形成全国瞩目的“贵漂”现象。而能否打造“人才特区”,成为贵州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创新夯实基础的重点部署。

B. 据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旅游协会统计,截至6月8日,济州今年接待旅客639.8万多人次,同比减少约1.7%左右。

C. 2017年6月10日,贵州省剑河县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齐聚一堂,集中展示传统习俗、传统音乐、传统戏剧等“非遗”项目,向人们展示当地多彩的“非遗”民族文化之美。

D. 谷陇至县城二级公路的建设,将提升区域路网功能,解决极贫乡镇谷陇人民的出行,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 【解析】试题分析:A项,两面对一面。句子中的“能否”和“成为贵州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创新夯实基础的重点部署”。 B项,重复,“约”和“左右”重复。D项,“解决极贫乡镇谷陇人民的出行”中“解决”缺少宾语,应在“出行”后加“难题”或“问题”。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提高”和“发展”谓宾搭配不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现阶段中国,年轻人们每天忙于为生计四处奔波,无暇顾及老人,这使很多老人在桑榆暮景能有子女相伴左右的美好愿望成为泡影。

②通俗小说不仅仅是下里巴人喜欢看的,实际上它也满足了社会上最广泛读书群的阅读需求。

③历史见证了他从曾经的不名一文走到今天富甲一方的精彩演绎。但在这其间吃过的苦和流过的泪只有他自己才能够真正体悟。

④在最危急时刻,几名路人齐心协力、三人成虎,终于抬起压在女孩身上的重物,及时挽救了年轻的生命。

⑤学习并不容易,尤其是在高中三年,这要求学生必须得有脚踏实地的姿态和登高自卑的耐心。

⑥这篇文章是经过作者认真研究材料,反复思考,最终执笔成文的,行文如高山流水,自然流畅, 获得了读者们的一致好评。

A. ①⑥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理解性默写

(1)《阿房宫賦》中描写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用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身修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①

沈佺期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

洛浦②风光何所似,崇山瘅疠不堪闻。

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

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

【注】①本诗是沈佺期和杜审言之诗。两人都于公元705年被洗放岭南。审言先起程过大庾岭去峰州(今越南境内),佺期随后也过大庾岭去顧州(今广西崇左县)。②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唐东都洛阳。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A. 首联通过描写大庾岭的情景,切合题目“过岭” 二字。诗人离开京城长安,长途跋涉,才来到大庾岭上,顿感天长地阔,宇宙无穷使诗人不免产生“去国离家”将为“异域之人”的感叹。

B. 诗中有多处景色的描写,以自然澹远之景表现游子浓郁的深情。其中“白云”写出了诗人对自身处境似“浮云”般漂泊不定的感慨:“群雁”则写出了自身的孤独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C. 《围炉诗话》亦评说道此诗:“诗乃心声,……言心之词,岂能尽出于高华典重哉!”沈佺期的七律,素来被认为高华典重,但此诗却不同于那些应制之作,它体现出了“朴厚”的初唐风气。

D. 颈联“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上句通过描写南海风高浪急,写出了作者自身处境的凄凉;下句“北望”似与朋友谈心,表达作者对杜审言的深刻的思念,也抒发了自身不堪回首的孤寂之情。

E. 尾联“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回应首联,是写京都长安与岭南流放地之间山重水复相距万里,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君王的不满。

2.诗歌颔联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诗人是如何抒发这种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谢安,字安石。父裒,太常卿。安年四岁时,谯郡桓彝见而叹曰:“此儿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及总角,神识沈敏,风宇条畅,善行书。王导亦深器之。由是少有重名。

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辞。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时安弟万为西中郎将,总藩任之重。及万黜废,安始有仕进志,时年已四十余矣。

征西大将军桓溫请为司马。温当北征,会万病卒,安投笺求归。寻除吴兴太守。在官无当时誉,去后为人所思。顷之征拜侍中,迁吏部尚书、中护军。简文帝疾驾,温上疏荐安宜受顾命。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坦之甚惧,问计于安。安神色不变,曰:“晋祚存亡,在此一行。”既见温,坦之流汗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坐定,谓温曰:“安闻诸侯有道,守在四邻,明公何须壁后置人邪? ”温笑曰:“正自不能不尔耳。”遂笑语移日。坦之与安初齐名,至是方知坦之之劣。

时孝武帝富于春秋,政不自己,温威振内外,人情噂沓,互生同异。安与坦之尽忠匡翼,终能辑穆。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安见,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

寻为尚书仆射,领吏部,加后将军。及中书令王坦之出为徐州刺史,诏安总关中书事。安义存辅导,虽会稽王道子亦赖弼谐之益。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安每镇以和靖,御以长算。德政既行,文武用命,不存小察,弘以大纲,威怀外著,人皆比之王导,谓文雅过之。

太元十年薨,时年六十六。帝三日临于朝堂,赐东园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袭、钱百万、布千匹、

蜡五百斤,赠太傅,谥曰文靖。

(节选自《晋书谢安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B.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C.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7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D. 及帝崩/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坐害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是古时少儿男未冠,女未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后代称儿童时代。

B. 司马是古代官名,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掌管军事之职。

C. 手版是古时官吏上朝或谒见上司时所拿的笏,其作用是记录参奏的内容或记录君主的旨义。

D. 太元是中国古代年号纪年法,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一任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谢安先无入世,后有做官志趣。少年时便颇具声明,长大后寄情山水,不愿做官,在弟弟谢万逝世后,他才考虑做官,这时已经四十多岁。

B. 谢安为人器重,处事淡定从容。桓温非常看重谢安,请他做司马。后简文帝驾崩,桓温欲推翻东晋,对此事王坦之的恐惧惊慌反衬了谢安的淡定从容。

C. 谢安尽忠职守,辅佐武帝建业。武帝即位时,不能掌握实权,桓温威振内外人情纷杂各怀异心,此时谢考与王坦之尽忠辅助,终能使朝廷大体平静无事。

D. 谢安广行德政,百官同心同德。谢安心存仁义,与文武百官同心同德,不计较小过失,专心大事,恩威流布广远,人人都认为文雅超过王导。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

(2)时强敌寇境,边书续至,梁益不守,樊邓陷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

中央网信办组织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历时两月,百余家网络媒体的897位记者、编辑走进江西、湖南、责州、四川、甘肃、陕西等15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

在旗上留下签名的那一刻,素不相识的年轻记者们便开始为缅怀一段历史而前行。一场长达2.9万多公里的接力赛开始了。

“用脚采访,用笔记录,用心还原,将老区人民的新颜和敢闯敢干的精神展现给全国人民,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参加湖南站采访的《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傅晓羚说。

四川站可以说是此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艰辛的一段。5天走过2市(州)7县,行程1500公里。采访团连续翻越夹金山、梦笔山两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山。和气势磅礴的雪山相伴的,是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光明网》记者张紫破说,当她站在一望无际的草原的时候,沉重的历史感第一次让她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甘肃站是这次接力赛中,路途最远的一段,历时7天,行程近4000公里。“当我真正亲身踏上这片土地,走进红军曾经走过、战斗过的地方时,我突然发现: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德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张翼北在她的采访心得中写道。

一路走来,网媒记者、编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承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还有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一个个村落。现如今,这些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

“房子面积200余平方米,楼上楼下共7个房间,家里6个人住,很宽敞:83岁的村民华从祈两年前入住新楼,感到舒适和满足。8月22曰,《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来到了江西省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实地探访,华屋村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当年,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全村共有20人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

2012年以前,华屋村村民们住在透风漏雨的土坯房中。村里没有汽车、空调、燃气灶……而如今,华屋村建成了66套具有客家风情的住宅,每户占地面积90平方米左右,两层半的小楼建筑面积共225平方米左右,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除了新农村改造,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十村淘”等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在蔬菜基地务工,一个月下来能拿到1800多元工资,日子比原先好多了。”江西省兴国县杰村乡含田村的李考凤谈起现在的生活,脸上乐开了花。

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建立保障性住房;产业扶贫,红色旅游,用“互联网十”推动当地特色产业……革命老区因地制宜,用适合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小康。

每到一个采访点,讲解员、村干部、村民都被手机、录音笔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为了追求报道的时效性,记者们一回到大巴车上就整理思路、编发微博,所见所思即刻从指间传播开来。每天,赶路行程的结束并不代表着工作的结束,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成了采访团小伙伴们的“共识”。

“重走长征路,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是《南方网》编辑王瑭琳为稿件起的标題‘参加这次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大都是80后、90后。这群年轻人,怀着满腔热血,用脚采访,用笔还原,用青春丈量革命热土。

活动期间,新浪微博开设“长征路上奔小康”和“筑梦长征路”两个微博话题。参与活动的记者、编辑们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截至10月18日,相关微博已发布20.4万条,阅读量突破10.2亿。除此之外,中央新闻网站、地方主要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及两微一端开设专题专栏百余个。全网共发布图文、视频、H5、VR等各类新闻5.9万余篇。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现在各个革命老区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地扶贫各有妙招。例如江西省的蔬菜产业、光伏产业、“互联网+村淘”等都成为江西扶贫的“绝招”。

B. 这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让我们看到媒体记者们踏着80年前革命先烈的足迹,亲赴老区,实地采访,体验雪山草地,重温历史,见证现实。

C. 他们忠实记录老区人民敢闯敢干的精神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并及时发布,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所见所思。

D. 因为参加这次釆访活动的网媒记者、编辑,都是80后、90后,所以他们会每天发微博记录采访的心得体会,并以多种形式发微博,不仅有最常见的图文微博,还有短视频、航拍等等。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中央网信办组织近900位记者、编辑走进革命老区深入采访,踏着80年前刚革命先烈们的足迹再次“长征”。采访的主题是“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

B. 接力赛图中最艰辛的一段是四川站,刺骨的寒风、稀薄的氧气让记者有喘不过气的感觉,他们表示“之前看的资料所带来的震撼仍不及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

C. 精准扶贫,一对一帮扶,让老区人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级政府都因地制宜,用合适当地发展的方式带领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生活。

D. 记者每到一个采访点,都被当地村干部、村民里三层外三层地包围着。记者们只好回到大巴车上再整理思路、编发微博。

E. 在采访途中,记者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个承载厚重历史的革命纪念馆,陶醉于那一段光荣历史带给他们的震撼,对其他方面的无暇顾及。

3.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正能量的红色接力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