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恨:怨恨
B. 其先识不伐如此 伐:夸耀
C. 吴将陈尚、潘景来寇,祜追斩之 寇:侵犯边境
D. 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笞:用鞭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的制约
一般而言,汉武帝之后直到清代末期,儒家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道德的至上性和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对它的认同是任何政权取得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道德规范,儒家的纲常伦理及其价值观的自然延伸,事实上即成为一种与体制相补充的制约帝王的道德力量。
在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中,如果说“君臣”能够保证皇权至上的话,那么“父子”则事实上体现了“孝顺”的内涵,是“君臣”价值观的延伸,这一点正是制约皇权的重要价值基础。
对于帝王而言,这种“孝”体现在皇帝对太上皇、太后等的孝顺上。在历史上许多时候,虽然有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但是当一些问题争议不断、议而不决,或皇帝之所为又明显不合事实或政治伦理、传统价值之时,尤其是涉及选妃立后、太子废立之事,朝臣们往往会搬出太后的力量,以制约帝王。太后之所以能够让固执己见的皇帝改变意见,并采纳朝臣的建议——或者说太后之所以有这样一种让帝王回心转意的力量,其背后的原因正是“孝”的道德力量在起作用。不论太后是否为皇帝的生母,太后的名分即是最高的道德权威,如果帝王本人都不能恭敬顺从太后,又何以服天下人心。所以,儒家的孝文化和价值规范即成为一种体制的力量,有着正义的形象,潜在而又有力地稳定着宫廷伦理和萧墙秩序。
祖制祖训能够起作用,其背后的精神仍然是儒家的家庭伦理和价值观,是孝顺思想的自然延伸。儒家强调慎终追远,所以逝去先皇的言行往往都是后世的圭臬,后世如果公然推翻或违反先帝的祖训或遗诏,不仅是不孝的,其政治行为也是不道德的,甚至是不合法的,会为政敌、为后世留下不孝之骂名。明代朱元璋留下的不设宰相制度,在后世几代“永为定制”,是法外立规,并成为其继任者的规范。虽然其弊端日显,却不能推翻。对于此类先帝的祖训,到最后只能采用调和、修补或暗度陈仓的办法加以解决。历史上,除非是矛盾已经激化或现实已无出路,否则先皇的遗言、祖制祖训,后代的帝王是很难改变的。
在儒家的政治伦理中,历史定位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武器和价值坐标,所以青史留名也成为制约皇权的重要力量。“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书史者,或记事并作评价,或记事不作评价,虽然会有春秋笔法,虽然有些内容还是会经过修饰、美化,但帝王是昏是明、是否察言纳谏等都可能会在起居录、实录中留下线索,所以对帝王的任性言行也有一定的震慑。文人的野史笔记,对帝王也是一把道德之剑。青史留名,为自己寻找高尚的历史定位,是帝王们极为重视的。对于一个“昏君”的历史定位,绝大部分帝王都是恐惧的。
当然,并不是说,帝王一定会受到这些约束。对于一些有个性的、强势的、昏庸的或自恃英明的帝王,在具体事务上这些约束也往往并不完全起作用,提建议者也会屡被加罪,甚至失去生命。上文所说的明世宗时的“大仪之议”即是如此。世宗对不合其意的提议则是“三上三却”,甚至“杖谪者数十人”,而对于合其意的提议,会马上采纳落实。这时的伦理、惯例等,都已经失去其制约意义。这是因为,在根本上,对帝王的所有道德制约力量都是从属于并服务于封建皇权专制的。
(摘编自王建光《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汉武帝之后到清代末期的中国社会中,任何政权取得其统治合法性的前提是认同儒家的价值观。
B. 儒家的纲常伦理及其价值观的自然延伸,成为一种制约帝王的道德力量,所有帝王都必须遵从。
C. “孝”的道德力量有时能促使皇帝在行为明显不合事实或政治伦理、传统价值之时,改变意见,并采纳朝臣的建议。
D. 遵守祖制祖训是孝顺思想的自然延伸,其背后的精神仍然是儒家的家庭伦理和价值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中,“父子”体现了“孝顺”的内涵,成为制约皇权的重要价值基础。
B. 太后的名分代表最高的道德权威,所以不论太后是否为皇帝的生母,皇帝都要恭敬顺从太后,否则就无法服天下人心。
C. 当先帝的祖训或遗诏弊端日显,后世之君却不能推翻之时,后世之君一般采用调和、修补的办法加以解决。
D. 书写史书的人常会用春秋笔法来修饰、美化帝王,所以帝王是昏是明、是否察言纳谏只能在起居录、实录中寻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的价值观是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道德规范,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具有道德的至上性和意识形态的排他性。
B. 逝去先皇的言行往往都是后世的圭臬,当矛盾已经激化或现实已无出路时,后代的帝王也会作出改变。
C. 文人的野史笔记,对帝王也是一个重要的道德武器,也可以对一个帝王进行历史定位,因而也是帝王们极为重视的。
D. 有些向帝王提建议者会被加罪甚至推动生命是因为在要目儒家伦理都是从属于并服务于封建皇权专制的。
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最近微信和QQ上常出现这样的信息:“孩子正在参加评选活动,请大家帮忙给XX号孩子投上宝贵的一票,麻烦大家了。”
面对此类现象,有人说这是家长爱孩子的表现,也有人说这样做有失公平,还有人说这是用媒体谋私利……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②《走宁夏》中,作者深信“不管人类文明发达到了何等程度,我们永远需要不断回归精神的故乡” 。请以“精神的故乡”为题写一篇文章。
微写作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⑴ 请任选下面的一幅图画,通过描绘画面内容,表现其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要求:内容具体,描写生动。
图1 图2 图3
⑵ 近日,有媒体呼吁“别被微信朋友圈箍紧了生活”,请对这一观点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⑶ 光明网以“诗意·2015”为主题举办创作大赛,请你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投稿参赛。要求:感情真挚,有感染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一代的清风明月
① 电影《黄金时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萧军、萧红受邀到上海见鲁迅先生的那一幕:两人站在虹口内山书店的门外,隔着玻璃窗望见坐在书店里的鲁迅。演萧红的演员虽没有太剧烈的肢体语言,却让我清楚地读到萧红当时的兴奋与激动。我当年第一次见董桥先生,表情虽不自知,却亦大约如是。
② 初读董先生文章,始自《乡愁的理念》一书。之后因公务来往香港渐频,于是一本本补买,补读,补功课。董先生年轻时写时评,发议论,奇思妙构,引经据典,笔下常埋珠玑。过了耳顺之年多谈旧物、旧人、旧事,往往睹物思人,因人念事,旧南洋、旧台湾、旧香港、旧英伦,一幕幕好像是铁皮饼干盒里翻出来的老明信片,四边泛黄,往事仿佛都镶了楠木镜框,等你挂它上墙。
③ 老派文人都爱字画古董,都读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董先生尤是。2003年出版的《小风景》,书里用董先生的藏品照片为文章配图,从此 甲 (一发不可收拾/一发不可收),字画、成扇、竹木、牙角、铜炉、砚台、嵌宝、雕漆、吉金、古玉、印章、葫芦、藏书票,还有手工装帧的西洋典籍。董先生一边收藏,一边考据,一边落笔成文,集结付梓,活脱脱十几部白话版的《前尘梦影录》(清代徐康所撰写的文物考古的专著),也成了我开始接触字画文玩的参考书。无奈“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闲财碎银,都付于那僻摊、冷肆、拍卖行,落得个家有长物,身无余资,倒也不算凄凉。多年后我请董先生为拙作《玉成墨影》题写书名,趁机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
④ “ 玉成墨影”四个字写得真好,半隶半楷,五分何绍基,三分倪元璐,两分台静农,融在墨里,变成自己。老先生做事认真,裁了瘦长条的洒金粉笺,用铅笔打了淡淡的格子再写,看了让晚辈感动。写字实难,临古人先贤临到七分相似是本事,是用功;临了几十年,终于在漆黑的墨汁里琢磨出自己的一点风骨,是天资,是造化。北京中华书局最近选编沈从文先生以“古代文化”为主题的文章,出版了一本《古人的文化》,书里有一篇谈写字,沈先生说得中肯:“必明白字的艺术,应有的限度,折中古人,综合其长处,方能给人一点新的惊讶,新的启示……这种专家当然不多。另一种专家,就是有继往开来的野心,却无继往开来的能力,终日地乱涂抹,自得其乐……这种专家一多,结果促成一种风气,便是以庸俗恶劣代替美丽的风气。”古人没有书法“专”家,读书人个个都要练字,字写得俊的,也大都学问好,文采佳。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书法好,文章更好。
⑤ 董先生退休,闲来无事,天天在家读书练字,朵云轩仿古木板水印花笺上写蝇头行楷,有时默几行唐诗宋词,有时录满页笔记旧谈,写完正文更题跋文。跋文要比正文还好看,跋文里你能知道董先生年少时读过什么书,临过谁的字,背过多少诗,能知道董先生与前辈结交的前尘往事,能知道香岛半山,南窗灯下,董先生读书写字,竟到天明。我最喜欢董先生录杜少陵《佳人》后题的那一段:
予小学读杜甫《佳人》,至今不忘,老师谓天宝乱后当是实有其人其事,杜工部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合当千古绝唱。甲午年深秋录此旧爱,追念往事不无感慨,古今佳人无数,予有缘相识二三而已,今垂垂老矣,再诵此诗追忆似水年华耳。香岛半山书斋南窗下。
⑥ 好一个“似水年华”,好一个“不无感慨”!
⑦ 董先生水印花笺写了几十张,朋友林道群先生看惯了他的墨迹,说他的字近来越写越好,董先生称之为“养字”,我说看这字能养心。
⑧ 旧字画、旧文玩就好像旧时代的清风明月,董先生总爱这样比喻,常说他这辈人是有幸 乙 (如沐春风/沐得清风)、照见明月的最后一代。也是,旧年月文人只要笔头勤快大都小康,运气好,冷摊上能换一两件小文玩。那时候的冷摊真冷,冷得只剩清风明月。 丙 (斗转星移/白驹过隙),这几年拍卖兴旺,富翁豪客一掷亿金,清风明月身价陡涨,东西一贵,赝品也多,读书人想要一件前辈文人像样的手迹比登天还难。我求董先生匀我些写好的花笺,让我替他办一个精致的文人墨趣展,多少是盼着清风又来,明月再度。
⑨ 每一代有每一代的清风明月,每一代的清风明月不尽相同,但都相似。这一代的人,还是要找回这一代的清风明月才好。
(取材于潘敦同名散文)
1.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一发不可收拾 如沐春风 斗转星移 B. 一发不可收 如沐春风 白驹过隙
C. 一发不可收 沐得清风 斗转星移 D. 一发不可收拾 沐得清风 白驹过隙
2.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董桥先生酷爱字画古董,藏品丰富,且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B. 文章画线句中的“融”字,含有模仿、借鉴、吸纳、融合等意思,言简意丰,堪称妙笔。
C. 沈从文的话,表达了对有继往开来野心而无能力的专家的讥讽之意和对董桥先生的欣赏之情。
D. 作者在第⑧段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难得“清风明月”的遗憾以及对“清风又来,明月再度”的期许。
3.第③段作者与董先生“打趣”说,“这都是他教我,也是他‘害’我,更是他‘救’我了。”根据文章内容,简析作者话中之“趣”。
4.请简要回答,作者为什么认为看董桥先生的字能“养心”。
5.文中的“清风明月”喻意丰富,请根据全文内容加以解说。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战争是我国古代诗文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内涵。《曹刿论战》中,曹刿在“齐人败绩”,“公将驰之”时,实地考察“ _____________”后,才下令追逐,最终大克齐师,体现了古人高超的战略思想;而屈原在《国殇》中饱含深情地歌咏为国而死的将士们勇猛不可侵犯的诗句“ _____________ ”,则传达出一种凛然阳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