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潘建伟:对科学葆有原始的好奇 2016年8月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潘建伟:对科学葆有原始的好奇

2016年8月16日,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升空,这是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引领世界的一个标志。该项目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但是,我第一次真正记住潘建伟却是缘于他在一次演讲中讲的一个故事,“我曾 到阿尔卑斯山大峡谷去游历,一个 80 多岁、满头白发的老太太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是 我做量子物理的。老太太问,你做量子物理的哪一方面?我说是量子信息、量子态隐形 传输。万万没想到,老太太说:‘我读过你在《自然》杂志发表的那篇文章。”他感慨, 这位80多岁的老太太,仍然处于兴趣驱动自己研读艰涩难懂的科学期刊的阶段,这是一 种天生的好奇心驱使。

1970 年 3 月,潘建伟出生在浙江东阳。小时候父母重视对他兴趣的培养,从不限制 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高考时,潘建伟本有机会被保送到浙江大学读当 时的热门专业。“如果接受保送,可能就无法继续我的物理梦了。”1987 年,潘建伟考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在大学里,他不太起眼: “当时班上高考状元就有7个,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我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不过,潘建伟仍然和儿时一样钻研 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 “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

当时,他就对量子叠加态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搞明白量子叠加态的问题,潘建伟开始学习量子力学。他曾经对中科大的老校长朱清时说:只要是什么时候能把为 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的话,我马上就可以死,没有问题的。1996 年,潘建伟决定出国继续攻读博士,一开始,潘建伟选的导师是一位诺奖得主,年纪比较大了,跟着他读 博士,肯定对未来的就业有帮助。可经过一番比较,潘建伟最终选择的却是这位诺奖得 主的弟子塞林格教授。当时,塞林格教授还只是普通教授,但潘建伟认为他学识渊博, 在新兴学科量子力学方面潜力更大。 “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是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学回 来。 ”如今,塞林格教授已成为奥地利科学院的院长。

他第一次见到导师塞林格教授时,这位导师问道: “你的梦想是什么?”潘建伟脱口 而出: “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 ”在导师的引领下,潘建伟开始在量子通讯领域领跑。2001 年,潘建伟在中科大负责组建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实验室, 他看到来之不易的实验室,心想: “过去,我们在科研领域常常扮演追随者和模仿者的角色,研究方向的选定、科研项目的设立都先要看看国际上有没有人做过。量子信息是一个全新的学科,我们必须学会和习惯做领跑者和引领者。 ” 从 2003 年开始,潘建伟及其 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次创造世界首次。在国外媒体眼里,这个中国学者,简直创造了奇迹。

谈到获得的众多奖项时潘建伟却说:科学的成就不需要奖来肯定。对潘建伟自己来 说他对物理学的钻研跟这些奖没有任何关系,只是来自于最初的好奇。他最喜欢的生活 状态是思考问题,在思考到最苦难的时候去林间散步。他有一个怪癖,就是喜欢捡掉落 在地上的树枝来闻,在这种和自然近距离接触的状态下,他仿佛感觉这是人类最初的状 态,和自然没有隔阂,融为一体,这也是物理学的追求。

在德国留学的时候,他还喜欢在田野里挖野菜,回家做给妻子和女儿吃。这个中科 院院士在家人眼里是一个野菜大厨,也许,正是保持着这样的初心和对自然的最初的好 奇,潘建伟才得以成为中国最好的量子物理学家。而对你我这样平凡的中国人来说,我 们所缺的不是少学了多少个物理学定理,我们所缺的是在日复一日的应试教育的课堂上 被磨灭掉的对世界最初的好奇。

(摘编自《中国财经报》 《中国科技网》 )

相关链接:

①“感动中国”对潘建伟的颁奖词: “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 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 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 ②英国《新科学家》杂志: “潘和他的同事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因而也使整个 中国——牢牢地在量子计算的世界地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潘建伟小时候父母重视对他兴趣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这使他在人生的重 要节点常能以兴趣为出发点做出选择。

B. 潘建伟非常崇拜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坚定了他研究物理的决心,而且爱因斯坦 的散文优美深刻,在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

C. 潘建伟认为科研不能一味地追随和模仿,面对一个全新的学科时,必须学会和习惯 做领跑者和引路人。

D. 经过不懈努力和刻苦钻研,潘建伟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 次创造世界首次,使中国在量子计算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墨子号”升空是我国量子通信技术引领世界的一个标志,也是潘建伟领跑量子通 讯领域的表现,外国媒体认为这是一个奇迹。

B. 一位 80 多岁的老太太仍然处于兴趣驱动自己研读艰涩难懂的科学期刊的阶段,对 此潘建伟心生感慨,认为这是一种天生的好奇心驱使。

C. 潘建伟为了搞明白量子叠加态的问题开始学习量子力学,因为他一直就对量子叠加 态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D. 潘建伟选当时只是普通教授的塞林格做导师,是因为塞林格在量子力学方面潜力更 大,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E. 潘建伟不忘初心,淡泊名利,敢为人先,做前无古人的事业,用他的人生提醒我们 这样的平凡人在现世要始终葆有对世界最初的好奇。

3.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潘建伟在他的生命中一直葆有“原始的好奇” ,这种“原始的 好奇”对他的人生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请结合材料分析。

 

1.B 2.BE 3.①影响了他的专业选择。对物理保有“原始的好奇”,他才放弃保送的热门专业,考上科大物理系,后来选择学习量子力学,研究量子叠加态问题,也是出于这种对物理保有“原始的好奇”。②影响了他的导师选择。保持初心,放弃名师,选择普通但专业有潜力的塞林格认为“不能为了出国而出国,而是要把最先进的技术学会来。”③影响了他的专业研究。正是保持着对科学原始的好奇,潘建伟才能摆脱名利的束缚,专注于物理研究,得以成为中国最好的物理学家。④影响了他的个人生活。对自然保有最初的好奇,他才能拥有了自己最喜欢的生活状态——人类最初的状态,和自然没有隔阂,融为一体。 【解析】 1.试题分析:B. 潘建伟非常崇拜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坚定了他研究物理的决心,而且爱因斯坦 的散文优美深刻,在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原文“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 ‘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选项表述因果倒置,应该是喜欢爱因斯坦,所以坚定了潘建伟研究物理的决心。 2.试题分析:A、外国媒体认为是奇迹的,是潘建伟及其团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惊艳的研究成果,多次创造世界首次。C、“一直”无中生有,“认为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原文中“只要是什么时候能把为什么会有量子纠缠搞明白的话,我马上就可以死” 表义内涵不同。D、不仅仅是因为“塞林格在量子力学方面潜力更大”,还有“学识渊博”的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篱笆墙

周仁聪

三婆娘家姓刘,婆家姓王,嫁到王家后,人唤王刘氏。三公死得早,三婆守了二十多年寡,是远近皆知的最守妇道的人。对儿女要求也严,要他们规规矩矩做人,常说娃儿们要争气点儿,也不枉你娘为你们守了一辈子寡。

三婆平常就背个背篓四处拾柴禾。这天,她走得好远好远,在一片围着竹篱笆墙的桔子林外,三婆拾得了满满一篓柴。

“刘姑娘,你是刘姑娘吗?”

三婆一惊,几十年前曾听过的称呼又在耳边响起,她仿佛又回到了少女时代,那时村人和家人就这么叫她。多么亲切,她甚至怀疑是否在叫自己,但篱笆墙内那个佝偻着 腰身掉了满口牙的老头确实正笑呵呵地望着自己。

“刘姑娘,不认得我了吗?我是你屋男人的大老表嘛。”

三婆突然忆起,她和三公拜堂时,还是大老表点燃的鞭炮呢,闹房时他口口声声喊刘姑娘。

三婆满是皱纹的脸忽地红了,她望着挂满枝头的桔子:“大老表,你还多康健喽。”

“哎,人老了没事做,就出来帮儿女们守守这柑桔。你那当家的也死了好些年了 吧??”

“二十几年了??”

“你也过得不容易呀。”

三婆沉默不语,这么多年来,她一个妇道人家为拉扯儿女,多少辛劳奔波多少辛酸 坎坷,却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同情的话。三婆心里忽地一沉,眼泪盈满了浑浊的老眼。

“进来坐会儿吧。”大老表站在篱笆墙里喊。

“呵,不啦不啦。”三婆慌忙背起一背柴禾走了。

“刘姑娘,你慢走??”大老表在身后喊。

这一夜,三婆失眠了。那一声声“刘姑娘”喊得她好欢喜。她知道自己老了,孙子都比自己高出了一头,但她好喜欢再听听那声声叫唤。

第二天,三婆又去那里拾柴,隔着竹篱笆墙,三婆对大老表说:“你的桔子开始红 了。”

大老表说是开始红了,他又邀三婆进去坐,三婆慌忙背起半背篓柴禾走了。

大老表又在后边喊:“刘姑娘你慢走哇!”

第三天三婆又去了,依然隔了竹篱笆墙对大老表说:“你的桔子该卖好多钱哦。”

大老表就咧开一望无牙的嘴笑,然后再请三婆里面坐,三婆又慌里慌张起来,背着 还是空的背篓走了。

“刘姑娘你慢走哦。”三婆知道大老表依然要喊。

以后的日子里,三婆天天去拾柴禾,几乎天天都愿意走得那么远,天天站在竹篱笆 墙外和大老表说上几句话。

“你的桔子红了。”三婆说。

“红了,下完枝就不再守了。”大老表说。

三婆有几分惘然,但却不知为哪般。

“吃几个桔子吧。”大老表伸手去摘,三婆从怅惘中回过神,慌忙背起空背篓走了, 这次大老表却没有喊她慢走。

三婆整整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她没有再去拾柴。

她已好多天没有去那片柑桔林了。这天她终于忍不住,又背了背篓去那片桔林,林子里空空的,桔子已摘完。

风飒飒地吹,三婆想哭。

三婆望着那堵整齐严实的篱笆墙,心里蓦地升起一阵怒火,她发疯似的将那一根根 竹片拔起背回家,放在灶内,望着那燃旺的火渐渐变成瓦色的灰团。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婆婚后就被人唤作王刘氏,这个称呼带有夫权意味;而大老表叫她刘姑娘,唤醒 了蛰伏于她内心深处的自我意识。

B. 大老表对三婆是有好感的,但因为三婆毫无反应,便逐渐放弃了,这可以从他是否 喊她慢走中看出。

C. 大老表的桔子从开始变红,到红,写出了时间的演进;“下完枝就不再守了”的话 语,隐含了大老表的态度。

D. 小说语言含蓄内敛,人物描写生动细腻,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细节等多种手法 刻画人物性格。

2.小说中三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3.小说以“篱笆墙”为题,独具匠心,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与中国电影的大发展 相伴随的是两个始终难以化解的矛盾:一个是市场业绩的向好与舆论口碑的欠佳;另一个是在国内市场的风生水起和“走出去”的举步维艰。这两个矛盾同时指向中国电影升格为电影强国的一大掣肘——叙事水平的低下。

当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掀起武侠片的创作风潮时,他们的尝试虽提升了国产电影的制作质量,但因不适应商业大片的生产机制,他们不可避免地舍弃了构成好莱坞电 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其结果是影片大多在叙事层面出现各种硬伤,观众也很容易对 此产生审美疲劳。而在国产大片呈现颓势之际,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中小成本电影登上 荧幕,引发追捧。但它们弱化甚至放弃了对剧情逻辑性和结构完整性的追求,在叙事上 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正如小品串演不等于一部话剧, 一部由多部短片堆砌成的影片无法与一部标准规格的长片相提并论。要破解口碑与票房、本土和海外市场形成的深刻矛盾,回归行之有效的“经典叙事”成为关键。

就电影创作而言,“经典叙事”是指在电影诞生以来不断获得丰富和修正的一套被世界各国主流电影所接纳的电影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它由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因果分 明的叙事逻辑、强烈的冲突、闭合式的结局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其交织而成的复杂结构系统组成。时至今日,“经典叙事”已成为一种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我们也许会见到偏离这种“语言”的电影叙事,但几乎找不到完全可以将其取代的另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表达方式。

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很多。其一是创作者对“经典叙事”不以为然,以为它不过是粗浅的套路或僵硬的模式。事实上, “经典叙事”并不刻板教条,也不阻碍艺术创新,相反,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方面为艺术创新预留足够的生长空间,另一方面则理性地维持着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其二是所谓“经典叙事”就 是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误区。事实上,它最初的构建与好莱坞有密切的关系,但自形成之 后便不再是好莱坞的专利品了。它一方面吸纳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养分,以修正自 身的形态;另一方面也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生成具有民族多样性的主流电影。事实证明, 那些可以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有效地抵御好莱坞的电影产品,几乎都是遵循 “经典叙事”并对之加以精彩发挥之作。这些电影常有着虽称不上严密复杂却足够清晰 流畅的叙事,观众总能品出与好莱坞电影相异趣的地方,这正是融入其民族文化特质的 “经典叙事” 。由此可见,我国那些真正在票房和口碑上取得双赢的影片恰好可以证明回 归“经典叙事”是我们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摘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关于“经典叙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叙事规范和叙事方法,电影创作中的“经典叙事”自电影诞生以来不断获 得丰富和修正,被世界各国主流电影接纳。

B. 明晰完整的情节链条等众多相对稳定的叙事元素及这些元素交织成的复杂结构系统 组成了电影创作的“经典叙事”。

C. 因吸纳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养分,并与不同区域文化相结合, “经典叙事”成为 可跨文化通约的基本“语言”。

D. “经典叙事”并非刻板教条的代言人,也不是艺术创新的敌人,它为艺术创新预留 生长空间,理性维持艺术创新与观众接受之间的平衡。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中国电影出现的矛盾现象反映出叙事水平低下的问题,表现为市场业绩向好而舆论 口碑欠佳,国内市场风生水起却“走出去”举步维艰。

B. 一些中小成本电影过于依赖“拼盘化叙事”而无法讲好一个完整的长故事,不能与 标准规格的长片相提并论。

C. 当下的电影叙事尽管可能会偏离“经典叙事”的“语言”,但人们几乎找不到可以 完全取代并被普遍接受的其他的表达方式。

D. 只要在“经典叙事”中融入民族文化特质,就能够创造出来叙事足够清晰流畅、意 趣异于好莱坞电影的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产业化步伐加快以来,中国电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其中包括“第五代” 导演的武侠片和以当下生活为题材的电影。

B. 很多国产大片在舍弃构成好莱坞电影内在精髓的叙事法则后,在叙事层面出现各种 硬伤,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呈现颓势。

C. 中国电影在叙事上出现问题是由创作者对“经典叙事”的不以为然与“经典叙事” 就是好莱坞电影的认识误区导致的。

D. 在分析了口碑与票房、本土市场和海外市场之间形成矛盾的原因后,我们发现回归 “经典叙事”是向电影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中选择一个,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①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②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做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校2017年清明节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一些有关筷子的习俗至今流传,比如,①______________。首先,要会摆放筷子。筷子要整齐地摆放在进食者的右手边,不要将一双筷子一反一正并列摆放,也不要将筷子用于进食的一端朝桌外摆放。其次,②_____________。不可取位过高,这样容易被认为清高孤傲,也有远离父母家门的嫌疑;③_____________,这样容易被认为笨拙,也显得缺乏教养。在举筷夹菜时,不要乱翻后再夹菜,更不要伸筷过长而到别人面前的碗盘中夹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