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差一分钱 葛取兵 父亲一定有心事。 父亲的脸上隐约...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差一分钱

葛取兵

父亲一定有心事。

父亲的脸上隐约悬着一个结,即使父亲开心的时候,那个结也躲在父亲的笑容背后,冷不丁探出一下头。

父亲是在寻一个人。同学?朋友?亲戚?也许是父亲最初的恋人。我曾经问过母亲,母亲摇了摇头,脸上也挤满了问号。

近来父亲的咳嗽好像奔跑的火车,一咳好像要吐出五脏六肺来,脸弊得像三国的红面关公,吐出的痰丝中竟有点点猩红,宛如暮春开败了的桃花。

医生说,是肺癌!晚期。

我们惊呆了!母亲哭得像个泪人,仿若从淫淫秋雨中穿过,一身的水汽,有雾,沉沉的。

父亲的脸却静如止水。

父亲依旧在寻寻觅觅。打电话,写信,一向不喜欢上网的父亲竟然叫我帮他弄个QQ号,父亲说,网名就叫差一分钱吧。

我扑哧一笑,这个网名也太别扭了吧。我想,父亲的网名应该土得掉渣。

入秋。温暖如春。我陪父亲来到老家的一个小镇。青石小街,漏墙花窗,石桥石阶,让我怦然心动。走在长长的巷子,我总忍不住探头聆听,是否有馄饨担的敲梆声。

父亲更是有了知根知底的亲切。

学校应该就在巷子的尽头了。父亲说。

果然,当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完小巷,抬头一望,镇中学就在我们的对面。

从父亲的咳嗽中,我隐约看到三十年前,确切地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就在这个中学,一个十九岁,身体很瘦弱的孩子,正坐在教室里梦想着跳越“龙门”。这可是农家伢子唯一的独木桥。

孩子很聪明,学习成绩不错,可就是有些粗心。孩子嘛,难免。

那天,阳光灿烂,风和日丽,数学老师给了孩子一把1分、2分的硬币,说,这是两毛钱,去帮我买包烟吧。

孩子一脸青春地冲出教室,来到供销社,营业员接过钱,一数,说,少一分钱。孩子急了,老师明明在教室说是两毛钱,自己也粗略地数了一下,怎么差一分钱呢?难道是路上丢了?不可能,自己用手紧紧捏着,生怕掉一分钱,短短的几百米,钱都捏出了一层浅浅的汗水。眼泪不知不觉地爬满了整个脸颊。

这时,一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掏出一分钱,帮助孩子买下了一包烟。

孩子兴冲冲地把烟交给了老师,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正在讲解数学试卷的老师愣了一下,说,你还蛮有本事,少一分钱都能买到烟。孩子呆了,一脸迷惑地望着老师。教室里很寂静。

老师对全班同学说,你买烟时有人帮你出一分钱,是你运气好,碰到了好心人。高考呢,少一分,哪个好心人送你一分哟。

孩子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大哭一场!

打这件事后,那孩子宛若变了一个人似的——读书非常用功。那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是302分,孩子考了303分,被师范学校录取。

当年那个孩子就是父亲。

父亲说,我后悔呀,当时连一句感谢的话语都未说。一分钱,虽然只是小小的一分钱,但当时一个鸡蛋才三分钱呀!

父亲一直想当面感谢那位好心人。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三十年了,时光如过眼烟云,但那位卖鸡蛋的好心人,一直驻守在父亲的心中,让父亲无数次膜拜。

从古镇回来。秋天一个劲往里走,细雨连绵,寒风四起,冬日悄然逼近。

父亲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看来父亲的心结是解不开了。

一天,父亲的气色突然好了许多,父亲贴着我的耳朵说,我还有1000元钱,你给那个古镇汇去,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

解铃还得系铃人。父亲终于找到了自我解脱的办法。或许,其中有一个老人就是那个卖鸡蛋的中年妇女,如今应该已是满头华发的老人了吧。

我忙赶到邮局把钱汇了过去,当我把汇款回单交给父亲时,父亲的脸上绽出一丝笑容。我清晰地看到,那个悬着的心结也悄然溜走了,远远的,未留一点痕迹。

1.下列各项中对这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小说开头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的“心结”之重,同时也为下文写父亲报恩的行为做了铺垫。

B. 小说写父亲的病情和“我们”一家的慌乱担忧,与父亲的冷静形成对比,衬托了父亲找人的坚定,体现了父亲感恩的品质。

C. 为了解开心结,父亲做了很多努力,甚至亲自回到老家的小镇,就是为了找到当年的老师和给他一分钱的妇女,当面感谢。

D. 老师让“我”买烟,却故意少给一分钱,是想要让“我”和同学们明白,考试就和买东西一样,一分也不能少,诱发我们用功学习。

E. 小说使用第一人称,便于抒发情感,使故事更真实可感。本文通篇使用顺序方式,使故事展开条理更清晰,情节更加完整。

2.结合上下文,赏析划线句子的艺术手法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3.小说以‘‘差一分钱”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父亲以什么样的方式解开了心结?对于这种做法,你怎么看?结合全文和现实,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CE 2..①语句中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②通过写父亲咳嗽的声音、咳嗽时的脸色以及痰丝中的猩红,极力展现了父亲病情的严重。③ 为下文表现父亲感恩的行为作衬托。 3.①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③衬托了父亲的形象,表达了感恩的主题。 4. ①父亲向古镇汇去1000元,帮助那里需要帮助的老人。②父亲寻 找当年帮助他一分钱的妇女报恩,一分钱虽小, 但其情意深厚,温暖人心。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③父亲最后向镇上的老人捐款千元,把对个人的报恩,推及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心,更有意义,更能弘扬正能量。④联系现实。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父亲回到老家的小镇,是为了找当年给他一分钱的妇女。 E项,父亲当年的经历是插叙。 2.试题分析:和足以分析“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再分析效果:展现了父亲病情的严重。最后分析结构上的作用:为下文表现父亲感恩的行为作衬托。 3.试题分析:注意从读者的角度分析:制造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从情节的角度分析: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从人物塑造和小说的主旨的角度分析衬托了父亲的形象,表达了感恩的主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先描述秋风吹起,再以比较的方式形象地表现词人销魂散文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认为此次北伐如果没有做好准备,就会导致像刘义隆当年“__________________”一样的结果。

(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中词人生动细腻地写出一对情人分别时泪眼朦胧,伤心失魄之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5)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向门客解释之所以躲避廉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

叶梦得①

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

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

[注释]①宋高宗时,叶梦得任健康知府,曾成功地阻止过金兵渡淮入侵。本词是他晚年隐居后的作品,当时王朝已南渡八年之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亭建在山峰的绝顶之上,远观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但词人处在“千峰之上”却毫不畏惧,依然谈笑自若。

B. “与谁同赏”,意思是没有谁与之同赏,細词人找不到同心同德、一起去把夫地收回,重建共赏的人。

C. “横”与“万里”相应,正因为中原万里辽阔,所以绵长江水的‘‘酿”给人一种“横”在眼前的感觉。

D. 词人登高远眺,“谈笑”、“与谁同赏”、“空惆怅”等词句体现出词人复杂的情感变化。

E.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词人触景生情,由景而情,过渡自然流畅。

2.这首词的下片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宋高祖武皇帝讳裕,字德舆,小字寄奴,彭城县人,汉楚元王交之二十—世孙也。晋氏东迁,刘氏移居晋陵丹徒之京口里。帝以晋哀帝兴宁元年,岁在癸亥三月壬寅夜生。及长,熊杰有大度,风骨奇伟。

初为冠军孙无终司马。晋隆安三年十一月,妖贼孙恩作乱于会稽,朝廷遣卫将军谢琰、前将军刘牢之东讨。牢之请帝参府军事,命与数十人觇贼。遇贼数千,帝便与战,所将人多死,而帝奋长刀,所杀伤甚。牢之子敬宣疑帝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 遂平山阴,恩遁入海。

自晋中兴以来,朝纲弛紊,权门兼并,百姓流离,不得保其产业。桓玄颇欲釐改,竟不能行。帝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远近禁止。至是,会稽余姚虞亮复藏匿亡命千余人。帝诛亮,免会稽内史司马休之。

元熙元年正月,晋帝诏帝入辅,又申前令,进公爵为王。二年正月,帝表让殊礼。甲寅,晋帝禅位于宋。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 : “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 本所甘心。”

五月,上疾甚,召太子,诫之曰:“檀道济虽有干略,而无远志,非如兄韶有难御之气也。徐羡之、傅亮当无异图。谢晦数从征伐,颇识机变,若有同异,必此人也。小却,可以会稽、江州处之。”又为手诏曰:“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癸亥,上崩于西殿,时年六十。群臣上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及文帝幸旧宫,见而问焉,左右以实对,文帝色惭。有近侍进曰:“大舜躬耕历山,伯禹亲事土木,陛下不睹列圣之遗物,何以知稼穑之艰难,何以知先帝之至德乎。”及孝武大明中,侍中袁凯盛称上俭素之德,孝武不答,独曰:“田舍公得此,已为过矣。”故能光有天下,克成大业,盛矣哉。

(节选自《南史·宋高祖本纪》)

1.下列对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B. 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C. 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D. 有司草诏既成/请书之天子/即便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天命已改/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癸亥,是干支纪年,中国古代的一种纪年法,如《兰亭集序》:“永和九年,虽在癸丑。”’干支,包括十天干、十二地支。

B. 征,古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由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C. 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开国君主-般“祖”,继嗣君主一般为“宗”。

D. 稼穑,种植和收割,泛指农业劳动。如《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裕骁勇善战。刘劳之让他和数十个人侦探敌情,他们却遇到了数千敌人。所带领的人大多战死,而刘裕奋力拼杀,杀伤很多敌人。

B. 刘裕吏治严明。在他辅政之时,大力昭示法令制度,豪强得到整治,犯罪者得到惩处。

C. 刘裕深谋远虑。病重之时,他召见了太子并对后事作了安排,其中提到如果后世出现幼主,朝事委托给宰相,母后可临朝辅佐。

D. 刘裕志向远大。他不甘心只做田舍公,而是心怀天下,最终取得了成功,建立了南朝宋。辛弃疾曾赞美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把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牢之子敬宣疑帝为贼所困,乃轻骑寻之;既而众骑并至, 遂平山阴,恩遁入海。

(2)微时躬耕于丹徒,及受命,耨耜之具颇有存者,皆命藏之,以留于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在科技创新与新文化机制推动下,网络文学蓬勃发展。网络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大的变量,也是文学扩容最直接具体的体现。而文学扩容的实质是精神扩容。近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繁荣,人的精神世界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民间和消费市场急需新的推手启动文化扩容模式,网络文学显然是市场的最佳选择,因为只有它能够带动影视、动漫、网游、数字阅读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产业链。因此,网络文学虽然呈现的是文学样式,实际上却扮演了多重角色,它在审美上必然要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尤其在大众性、娱乐性方面发挥着文化整合作用。

网络文学的出现,还引发文学作品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的变化。及时更新互动、读者直接参与写作,使网络文学在创作原点上使用的助推“燃料”与传统文学有明显不同。“为读者而写作”是网络文学的生命线,一他们所追求的是与目标读者进行顺畅的沟通,而这种顺畅沟通,也正是他们得以征服读者的最大秘密。一旦脱离了读者,失去了人气,即使曾经辉煌很快就会被后来者替代。网络文学以读者取舍为标准的更新模式甚至可以说是残酷的。

传统文学的生产机制仍然是由文学期刊、文学评论家和文学史家等精英权成掌握话语权,网络文学则比较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在思想内容上比较严谨,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对网络文学持有谨慎的态度。而网络文学可以说是天马行空、任尔驰骋。就小说一项就有如下形式:玄幻小说、恐怖灵异小说、新历史小说、现代讽刺小说、戏谑小说 冷幽默小说等。应该说,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是网络文学前进过程中的外部要求。作为隶属于文学范畴的网络文学,艺术形式多元化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与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相对应的是接受主体对客体审美价值的需求大大提高。

网络文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创作题材方面,网络文学的视野还不够宽阔、爱情、武侠、奇幻、都市白领的奋斗历程等故事占了相当比重;在叙事方式、语言等写作技巧方面也流于简单,大量的模仿之作充斥网上;写手生活经历的简单和艺术感受力的相对低下造成作品思想深度的浅显和艺术感染力的单薄。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是网络文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旦失去边界,就会因为追求娱乐性而导致创作责任的缺失,构成对网络文学发展的制约。

网络文学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却又泥沙俱下,引来颇多争议,在于其具有历史性和不可逾越性。我们乐见网络文学经过跋涉和探求,日渐成熟,既勇于创新、不落俗套,又持重大方、有所承担,给读者创造一个充满朝气、富有时代精神的阅读环境。

(摘编自马季《网络文学的传承与变革》)

1.下列对文中“网络文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络文学在科技创新与新文化机制推动下蓬勃发展,是中国文学的最大变量,也是文学扩容的体现。

B. 网络文学的生命线是为读者而写作,更新模式是以读者取舍为标准,如果脱离读者,就会被后来者残酷替代。

C. 网络文学能带动影视、动漫、网游、数字阅读等一系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产业链。

D. 网络文学扮演了多重角色,在审美上必然要超出传统文学固有的范畴,实际上呈现的已经不是文学样式。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网络文学是民间和消费市场启动文学扩容模式的新推手,是市场的最佳选择。

B. 在创作原点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使用的助推“燃料”不同,两种文学和读者关系的不同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重要因素。

C. 传统文学倾向于精英意识,网络文学倾向于民间意识。因此传统文学对作品的审美趣味要求比较严格,而轻视网络文学。

D. 网络文学在艺术形式上的色彩纷呈既是其不断发展、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创作主体日益成熟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创作题材、写作技巧、作品思想深度和艺术感染力方面,网络文学都存在着问题,但最主要的问题是网络文学追求阅读快感和阅读刺激。

B. 作者列举玄幻小说、恐怖灵异小说等诸多形式,意在表明网络文学艺术形式多样、天马行空、任尔驰骋的特点。

C. 网络文学要肩负起自己创作的责任,一味追求娱乐性就会制约自身的发展。

D. 虽然网络文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作者对其发展前景充满期待,也点出了将来的网络文学对于读者在阅读环境上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著名大学硕士新生郝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对几位国内知名的史学教授出言不逊,用“垃圾”等词形容这些学者的学识和人品。他的导师孙教授看到之后,提醒郝同学为人治学要谦虚,谈人论事切忌污言秽语。但不久后郝同学又发布了类似言论,孙教授极度震怒,立即发表公开信宣布与之断绝师生关系。近日,学校正从校规和育人等层面评估孙教授的“断绝”是否合理。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郝同学、孙教授或其他相关人员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林”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