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乡村情结 张利民 城市的环境、生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近代城市文化的乡村情结

张利民

城市的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休闲娱乐和价值取向等与乡村的不同,造就了城市文化。不同国家与时代的城市和城市文化有自身演进的脉络。中国宋代的所谓“城市革命”,带动了城市文化的兴盛,经过各朝代的不断完善,形成了传统社会的城市文化。它包括了以皇亲国戚为代表的皇族文化、官僚政客营造的士大夫文化、文人骚客推崇的隐逸休闲文化、商人和居民打造的世俗文化等,且城市休闲娱乐场所集中也带来了奢侈之风。但是,中国以农为本的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天人合一的统治理念、重义轻利和重农抑商的价值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以及崇俭黜奢的消费观;城市文化则融入传统文化之中并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特性。

城市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与当时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并不突出地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传统时期,支撑经济和社会的主体是农村,绝大多数民众皆居住和生活在农村,大部分的社会精英——士绅也集中在农村,大部分教育书院也在农村或名山名镇,他们传承着耕读传家等理念,相较之下,城乡差别十分有限。

城市与乡村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城市居民在乡间置有田地,有的通过家族、教育、科举等与乡村保持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其俗仍为“重农务本”。在文人眼中,城市就是名利场,是诡谲遍布、浮华奢靡之场所,崇尚淳朴世风和淡泊心志的士人,特别是高雅隐逸之士仅将城市视为人生之途的驿站,只有衣锦还乡、叶落归根才是他们心理情感上的归宿和理想境界。因此,城市文化来源于传统文化,但并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主流,乡村文化仍是传统文化的根基和本质。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城乡差别逐渐显著,城市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西方文化强势进入,构成城市文化演进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开始冲破传统文化的藩篱,显露出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引领。因此,西方文化给传统中国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是文化演进的主要推动力。西方的器物文明在冲击着民众视觉感官的同时,部分民众也在享用中得到新的体验;西方非物质文明所涵盖的,诸如生产与生活方式、宗教与习俗,使知识分子进入新的境界,在有认同感的基础上,更为理性地宣传、研究、效法,开始了对传统的思想、文化和体制的变革。从而使中国城市成为西方文化传播的平台。

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其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和综合化,不仅为中国的各个领域带来新的变化,还让城市自身的特征所具有的开放、兼容和多元化城市文化特性日渐显露,这拉大了与乡村的差距。

但一些城市仍传承着原来的清雅闲逸等传统道德理念和价值判断,延续着以往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使得城市文化成为多渠道、多层次文化共存和融会的平台,推动着近代城市文化的演进。所以说,传统文化没有丧失其传承的功能,这从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乡村文化在城市中的生存与发展,可以深切地体验到城市文化中的乡村情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城市文化是由城市的环境、生产和生活方式、休闲娱乐和价值取向等共同造就的,不同国家和时代的城市文化有不同的发展脉络。

B. 传统时期,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十分有限,作为社会精英的大部分士绅和农民居住在农村,他们是传承耕读传家理念的主体。

C. 虽然传统城市与乡村有着紧密的社会关系,但寄托着高雅隐逸之士心理情感上的归宿和理想境界的地方并不在城市,而是在乡村。

D.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虽然宋代进行的“城市革命”形成了传统社会的城市文化,但这种城市文化只能融入传统文化之中,难以显示出显著的特性。

B. 中国古代社会中,城市居民虽然居住在城市,但他们其实仍重农务本,他们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与乡村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C.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化迅速发展,导致了西方文化的强势介人,从而使城市文化开始了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引领。

D. 近代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仅使城市功能趋向于多样化和综合化,城市自身的特征凸显了出来,也使城市与乡村差距加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社会的城市文化包含广泛,有皇族文化、士大夫文化、世俗文化等,它们来源于传统文化,但并不能体现传统文化的主流。

B. 传统时期,城市休闲娱乐场所的集中所带来的奢侈之风与传统文化中崇俭黜奢的消费观相冲突,造成了城市文化的地位和影响不如乡村文化。

C. 中国城市能成为西方文化传播的环境和平台,这得益于知识分子对西方精神文化的认同和理性地宣传、研究、效法。

D. 城市文化是一个多渠道、多层次文化共存和融合的平台,虽然它不断的演进,但是传统文化在其中的生存空间并没有消失。

 

1.B 2.C 3.B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原文“大部分教育书院也在农村或名山名镇,他们传承着耕读传家等理念”,选项为“大部分士绅和农民是传承耕读传家理念的主体”偷换概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楚天都市报》微博上发布的一则新闻引起社会的关注。近期在重庆,一银行报警称有人伪造存款单取钱。民警到场,得知是名在外地从事制图设计的小伙子因辛苦工作一年才存下300元钱,眼看快过年了无颜见父母,便利用特长将一张300元存款单PS成了3万元,但被母亲直接拿去取款,因此露馅。

在微博评论中,有网友说到“亲妈都要骗,没钱只要有心就够了呀。”

也有网友则说“按照剧本走,应该不会去取钱的才对啊。”

还有网友留言认为这是“善意的谎言”。

对小伙子修改存款单的行为,你怎么看?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中国邮政标志,请写出该标志内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

 

查看答案

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所谓“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① ,才有家庭和睦、人民幸福。试想,一个生灵涂炭、战乱纷争的国家, ②   ?而当前,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如何实现民族复兴, ③   。这不,习近平也交代了:“广大家庭都要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 家庭梦融入民族梦之中,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呼吁道德无可厚非,别绑架道德,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挟持了“道德优越感”的行为,涉嫌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是以善之名的作恶。从这点上看,公众应该勇敢智慧地对道德绑架说“不”,并尊重他人选择的权利,不是单纯地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判断对错。这样以来,能营造良好的行善氛围。

 

A

甚至

只要

B

或者

不仅

而且

只要

C

或者

不仅

而且

D

甚至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清廉的、节俭的、艰苦奋斗的,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身上还存在不清廉的问题,突出表现就是在公款旅游和超标准接待上。

B. 所谓的求职贷,是培训企业与信贷机构合作,由毕业生以个人的名义,向信贷机构贷款作为培训费,毕业生直接打入企业账户。

C. 除了被证实是持续增长的新生儿小头症的元凶,以及被质疑和格林巴利综合症有关外,寨卡还被认为可能对大脑造成其他危害。

D. 近日伦敦高等法院裁决,《达芬奇密码》的作者丹布朗被指控抄袭另一畅销书著作权的罪名不能成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