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分述思维就是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例如“叙议结合是书...

分述思维就是把总括句里涉及的内容分条列项地表达出来的思维方式。例如“叙议结合是书评写作的重要技法。叙,可以让内容饱满;议,可以让观点突出。”请运用这种思维特点,为下列语句补写一段文字。要求:(1)文意完整,逻辑合理;(2)字数为40-60字(含标点符号)。

杜甫的《登高》是一首情景俱佳的七言律诗。                                              

 

示例:写景,则远近结合,渲染浓重的秋意;抒情,则沉郁顿挫,抒发了人生的悲感。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这是续写的题目,注意前面的“叙议结合”,给出的句子也应从“表达方式”的角度分析,主要是“描写”和“抒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一段文字的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提炼出其中一个特点,然后自拟话题写一段文字。要求:(1)所写文字具有这个特点,(2)主题突出、文意完整;(3)字数为40-60字(含标点符号)。

上有平台,可以观海。但见浩瀚一片,辽无边际,海上蓬莱,尤为诡奇。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命是使命,不是宿命。是使命,就义无反顾。对结果不抱幻想,就更加义无反顾。实际上,          。这就是孔子的“听天由命”。

①选择该做的,则看过程,看道义。

②选择能做的,就要看结果,看利害。有好处,能成功,则做;没好处,会失败,就不做。

③这就两种选择。一种是选择能做的,一种是选择该做的。

④问题仅仅在于:什么事情做,什么事情不做。

⑤只要有道义所在,就义无反顾地去做,全心全意地去做,尽心尽力地去做。至于成不成功,那是老天爷的事。

⑥人的一生不可能什么都做,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做,他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A. ⑥④⑤③①②    B. ⑤③②①④⑥    C. ⑤④③①②⑥    D. ⑥④③②①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自联想从谷歌公司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已经三年过去了,杨元庆表示,联想有望在新一年实现扭转移动业务颓势。

B. 特级教师郭老师在某著名语言专业杂志“聚焦课改”的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名著阅读该教什么、如何教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C. 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时,打出了这样的口号:在向人类未知领域探索,为国家和民族2作出重大贡献的前辈先贤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D. 我们要不断通过深化改革,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为企业解开“枷锁”,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剑王朝》一剧中,作为地位不可动摇的男主角,丁宁一亮相“面不改色刷老千”的戏份,把自身受耍小聪明抖机灵的特点暴露得淋漓尽致

②这部小说通过丁子桃这一人物形象讲述了土改的历史,那些血泪的诉说、惨痛的场景,常使我不忍卒读,热泪盈眶。

③今天天气晴朗,微风徐徐,看着远处波光粼粼的水面,走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断桥上,真的是如坐春风

④不像小米、锤子等品牌的手机,办个发布会,弄得声势浩大,满城风雨,金立悄悄地上架了一款主打续航的新机。

⑤检察院的一名职工把老婆打成了轻伤,按理应交由公安机关异地办案,才能避免瓜田李下之嫌。

⑥为了应付高考,课堂上教师对课文的处理越来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破坏了美感,长此以往,学生目无全牛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④⑥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失独

张丽

初冬难得的晴日,蓝天沉在池塘的水底,几朵云彩被粼粼的波光清洗着,白得晃眼。

进村第二家是英子的娘家,三十年前我就熟了。从小学到初中,我和英子是最要好的同学、姐妹,连英子妈都说,她家就是我家。英子家很温暖,爸妈和善,房子又是我们老家最好的红砖墙。还有三间厚实的木楼,冬天暖和,夏天阴凉。我和英子在她的房间吃柿子、柿饼,躺着咬耳朵说悄悄话,趴着做作业。总在我们玩累的时候,传来英子妈的喊声:“伢们,快出来吃饭。”这次,也是午饭时分,只是隔了三十年,还少了一个人。是的,少了英子。我是一个人回来看英子妈,也是我的干妈的。

英子屋后的银杏树光秃秃,散落的黄叶被风吹得七零八落。那棵柿子树向苍天伸着无助的枝干,托着几个红红的小灯笼。都冬天了,竟然还有没被寒霜打落的柿子。柿子可是英子最爱吃的啊,如果……我不敢想,鼻子发酸,脚步发软。拐了个弯,就看见坐在太阳下的英子妈。才一年不见,她更瘦小了,头发全白了,像罩着一团水洗的白云。曾几何时,我和英子抢着在她头上涂抹洗发水,揉搓出一把把白色的泡沫,跳着笑着欢叫,妈妈是个白头翁,妈妈成了老奶奶!英子妈真的成了老奶奶。我都走到她跟前了,还不见一点动静。趴在她脚边的黄狗,叫了一声,懒懒地仰头看我。

我喊了声“干妈”,没有回应。便走到她面前,她看着我,表情呆呆的,似乎面对一个陌生人。

干妈,您不认识我啊?我是兰兰,英子的好朋友啊!我拉过她的手说。

英子?英儿——干妈机械地念叨着英子,手拍怀里的小棉被,身子一下下摇动。椅子很扎实,是上世纪70年代家家有的圆椅,椅靠大半圆,弯到前方空着,孩子坐进去后,用木棍穿过弯靠洞眼,以防孩子掉下来。这种圆椅是为小孩制作的,大人一般坐不进去。干妈坐的显然是英子小时候的圆椅。

不是啊,干妈,我是兰兰,兰兰!我拥着干妈作无力的申辩——她已经不认识我了,甚至脑子不清醒。风吹进我酸涩的双眼,强忍的泪珠在池塘道道波光的映射下,颗颗滴落。

怕干妈看见,便赶紧擦了眼泪找英子爸爸。

进门又是白,先是一院子的白棉絮,再是干爸的白发白胡子。

干爸拍着我的背,说,过去了,伢,莫哭,哭也哭不回。

我捂住嘴,忍住不哭,可干爸的眼睛分明是红的。他叹了口气,唉,英儿走了,真的走了,可她妈就是不相信哪!

干爸带我去英子的房间,那是我和英子的闺房啊!一切还是过去的模样——床靠墙摆着,书桌上摆放的柿子软塌塌的,起了黑斑。床上铺着床单,厚厚的被子是绸缎被面,条纹被里,摸上去柔软温暖。干爸打开衣柜,除了英子的衣服,全是棉絮。

英儿从小怕冷,她妈年年给她种棉花,打棉絮。太阳出来就抱出来晒。干爸说。

我走到院子里,把脸埋进吸饱了温暖的棉絮,阳光的味道扑鼻而来,一股温热顺着我的双眼、鼻翼,缓缓流下。

自从英儿一走,你干妈脑子糊涂了。天天坐在那个圆椅里。那椅子,唉,是英子爸留下的。

怎么可能?您是说——英子不是你们的孩子?我觉得干爸也开始犯糊涂。

兰兰,你忘了吗?小时候你俩问过我们的,为啥椅子底板上的名字不是我们的。

是的,我记得。底板上的名字是阮清华,我们村方圆几十里没有姓阮的。

英儿妈不能生,我们才抱养的她。把她当宝贝养大,哪晓得她年纪轻轻得了肺癌,才活到四十岁——就要我俩老,白发人送她……干爸的话在风中颤抖:她爸是山里的木匠,伢养多了不耐活。英儿小没人带,丢在圆椅里不愿意,哭死哭活的,爸妈哪忍心——我们抱她过来,她爸妈送了圆椅,说是个念想,还有那小包被……

干妈还在阳光下,手拍小包被念叨着什么。

英子稚气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兰兰,你有一群兄弟姐妹,我为啥是独苗啊?

独苗吃独食,你看,满树的柿子都是你一个人的!站在树下,我喃喃着当年的话语。

池塘的水泛着清冷的白光。“啪”,一个柿子落到地面,鲜红的汁液,血一般飞溅。

(摘编自《北京文学》2017年3期)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下文“我”的出场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我”内心无比沉痛的心情。

B. “我不敢想,鼻子发酸,脚步发软”是因为“我”触景生情,回忆起了过去,却又无法接受现实,内心充满矛盾和痛苦。

C. 面对英子的离世,干爸说“过去了”,劝“我”不要哭,可自己的眼睛却红了,说明干爸是一个故作坚强,口是心非的人。

D. “我”虽然知道干妈已经神志不清了,却还是摇头她作无力的申辩,这一细节说明“我”不愿接受现实,在和现实作无力的抗争。

E. 文章在情节安排上颇有技巧,运用倒叙的手法,先写英子的离世,再交代英子的身世,造成了情节的突转。

2.文中多次运用了伏笔,请选择两处作简要分析。

3.“柿子”这个物象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请试作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