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故宫研究院在建福宫花园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学术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故宫研究院在建福宫花园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学术工作发布会,宣布成立钟表研究所等五个新研究所,同时推出20世纪40年代最大规模北京中轴线古建筑。

B.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基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时间知识和实践的体系,它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宇宙观。

C. 《唐璜》手稿据亚历山德拉·奥特介绍,拜伦在灵感来敲门时,总是随意抓起手边的纸,把那些词句记录下来,他也喜欢折叠纸张,把它们放在口袋里,以便随身携带。

D. “千禧一代”通常指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之间出生的人,他们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成长,正是当下把手机作为“外置器官”,互联网为生活重心的一代人。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同时推出20世纪40年代最大规模北京中轴线古建筑”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北京中轴线最大规模古建筑实测成果”。C项,“《唐璜》手稿据亚历山德拉•奥特介绍”中途易辙,应改为“关于《唐璜》手稿,据亚历珊德拉·奥特介绍”。D项,成分残缺,应改为“以互联网为生活重心的一代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昔日习总书记去获得土坯矮屋,被命名为村里的“一号院”,唐荣斌靠着“一号院”的租金,过起了 腾蚊起凤的生活。

②古代许多君王广开言路,师心自用,从谏如流,因此臣下多敢于直言进谏。

③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而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并不合适。

④孙将军的部队长驻本地,纪律严明,秋毫无犯,经常协助居民耕作收割。

⑤“一带一路”上的中国电影,本着平等交流、美人之美的态度,向国外电影虚心学习将蔚然成风

⑥虽然她在同辈的女演员中,未见得以纯熟的演技取胜,但不可抗拒的银幕形象却魅力四射,令无数热爱她的观众趋之若鹜

A. ①③⑤    B. ①②⑥    C. ②③④    D. ④⑤⑥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御风而行,飘然若仙,但仍有所待。只有“                                                ”,能做到“无待”。

(2)宋濂在《送东阳马升序》中介绍自己求学期间同学舍的人都穿锦衣华服,光彩鲜明,而他虽缊袍敝衣却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

(3)《陈情表》中李密化用魏武子再嫁之妾的父亲报恩的典故,表明自己对晋武帝忠心的是“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西塞山怀古①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①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比较严重。虽有过比较统一的局面,但此诗创作时又出现了割据局面,刘禹锡由菱州(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写了这首诗。西塞山:曾是东吴著名的军事要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全诗叙写史实,状摹实景,抒发诗人胸中真情。把史、景、情完美融合,营造出苍凉意境,给人以沉郁之感。

B. 益州,金陵,相距遥遥,一“下”即“收”,表明速度之快,对比出一方势如破竹,另一方闻风丧胆,强弱悬殊,高下立判。

C. “一片降幡出石头”王濬率船队从武昌顺流而下,直到金陵,东吴末帝孙皓虽命人铁索横江拦截晋船,但仍免不了立于石头上举白旗的结局。

D. “山形依旧枕寒流”,诗到这里才点到西塞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寄寓了诗人对自然永恒,世事沧桑的感慨。

E.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废在一片秋风芦获之中,诗人四海为家,难免生漂泊之感。

2.这是一首怀古诗,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比较,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与内容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汪承霈,字受时,安徽休宁人,清朝大臣,汪由敦之子。汪由敦,雍正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乾隆间,累官至吏部尚书。老诚敏慎,在职勤劳。金川用兵,廷谕皆出其手。卒,加太子太师。由敦学问渊深,文辞雅正,兼工书法,著有《松泉集》。

由敦既卒,丧终,承霈以赐祭葬入谢。傅恒为言承霈书类由敦,授兵部主事,充军机处章京。累迁郎中,除福建邵武知府。时母年八十,请军机大臣为陈情,留京供职,复补户部郎中。三十六年,师讨小金川,上命户部侍郎桂林出督饷,以承霈从。三十七年,阿尔泰、宋元俊劾桂林以金与土酋赎所掠军士,辞连承霈,命逮治。俄,事白,仍以郎中充军机处章京。累迁工部右侍郎。甘肃冒赈事发,部议凡在甘肃纳捐监生,应禁革毋许应试承霈奏人数甚多乞开自新之路令纳金如例许考试及自别途出身得旨俞允四十年上校射承霈连发中的赏花翎调户部右侍郎。五十四年,坐监临顺天乡试失察,左迁通政使。累迁复至侍郎。   

嘉庆五年,授左都御史,迁兵部尚书,兼领顺天府尹。六年,永定河水溢,上命治赈,得旨奖叙。七年,上将幸木兰,承霈请罢停围,不许。寻改左都御史,署兵部尚书。北城盗发,上责承霈不称职,以二品冠服致仕。十年,卒,诏视尚书例议恤。

承霈善诗古文词,能书,工画山水、人物及花卉,兼长揩画。有《墨香居画识》、《畊砚田斋笔记》、《读画辑略》。                                                  

(节选自《清史稿·汪承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承霈奏/人数甚多乞开自新之路/令纳金如例/许考试及自别途出身/得旨俞允四十年/上校射承/霈连发/中的/赏花翎/调户部右侍郎

B. 承霈奏人数甚多/乞开自新之路/令纳金如例/许考试及自别途出身/得旨/俞允四十年/上校射/承霈连发中的/赏花翎/调户部右侍郎

C. 承霈奏/人数甚多乞开自新之路/令纳金如例许/考试及自别途出身/得旨俞允/四十年/上校射/承霈连发中的/赏花翎/调户部右侍郎

D. 承霈奏人数甚多/乞开自新之路/令纳金如例/许考试及自别途出身/得旨俞允/四十年/上校射/承霈连发中的/赏花翎/调户部右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吏部尚书,掌管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

B. 赠,古代皇帝为表彰官员的功绩,给他们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C. 乡试,明、清两代定位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中试者成为“举人”。

D. 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还可称为“致事”、“致政”、“休政”等名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汪承霈的父亲才华出众、做事认真、勤于职守,担任过吏部尚书,曾起草过金川之战中朝廷发出的所有通告。

B. 汪承霈为人孝顺,懂得感恩,父亲去世,他守丧期满后如潮谢恩,由母亲年事已高,请求留任京城。

C. 汪承霈累迁不断,也难免获罪,乾隆三十七年,汪承霈曾被逮捕治罪,因为阿泰尔、宋元俊弹劾他曾在桂林用金钱赎回被当地少数民族强掠的士兵

D. 汪承霈是以二品官服的品级退休的。在这之前,皇上因为北城地区发生暴乱而责备汪承霈任官不称职。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

(1)甘肃冒赈事发,部议凡在甘肃纳捐监生,应禁革毋许应试。

(2)七年,上将幸木兰,承霈请罢停围,不许。寻改左都御史,署兵部尚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峰

——记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

姚玉峰第一任导师是日本眼科玻璃体手术的开创者,世界上第一个开展眼视网膜黄斑转位手术的医生,担任亚太眼科学会主席的田野保雄教授,姚玉峰赢得了田野的喜爱。另一位眼科“巨头”,现代免疫学之父、眼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现象的发现者、美国哈弗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斯特莱茵也很欣赏他。

1992年春,斯特莱茵来大阪做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刚来的中国留学生姚玉峰要求向大师提问:“如果免疫在眼前房可产生选择性抑制,绕开机理研究的细节,这个机理是否可被用来治疗某些免疫增强性的疾病,比如排斥反应?”

他的提问,出乎斯特莱茵的意料,因为这是另一个方向上的假设。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斯特莱茵沉默片刻,若有所思地说:“我还没有研究过。这个可能性是存在的,值得在这方面探讨!”

更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斯特莱茵突然从台上走下来,走到还有点羞涩的姚玉峰面前,兴奋地对着田野说:“这家伙很厉害!”

作为导师,田野感到自豪,他恳请姚玉峰留下来读学位并帮助他解决奖学金。杨玉峰向导师介绍: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他还是希望回到祖国。

回国一个月后,学校就让姚玉峰再回大阪大学继续读博士。

回到阪大,继续师从田野保雄,还有另外两位国际眼科界的泰斗,大桥裕一、井上幸次。

姚玉峰研究的课题是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1700年,有医师在埃及尝试角膜移植,失败了;140年后,爱尔兰医师将羚羊眼角膜移植到人的眼球上,也失败了。

1906年,德国医生第一次用人角膜进行移植,成功了。但是,发生了排异。

整个20世纪,世界角膜病专家都试图攻克排异反应这一难关。

1976年,美国角膜病权威理查德成功进行了上皮移植手术,向最后解决角膜移植顽症的目标逼近了一步。但结果遭到质疑:因为没有从理论上阐释上皮移植的机理,仅仅是假说,无法在临床上得到推广。

从此,证明理查德上皮移植机理又成为一道难题。

“一定要无愧学校的选派,为国家、为亲人争光!”姚玉峰在阪大的三年时间,不但证明了困惑世界眼科医学界16年的“理查德上皮移植假说”,而且独创制作了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模型,终于揭开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精细机理。

借着勤劳和智慧,姚玉峰设计出术后不发生排斥反应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1995年5月20日,他成功地实施在病人身上。

角膜移植排斥反应——遮蔽了世界整整一个世纪的阴霾,被姚玉峰拨开了!

他继续攀登。

人类的角膜由上皮层、前弹力层、基质层、后弹力层、内皮层组成,厚度约0.5毫米。实验证明:排斥反应针对的是角膜最后一层的内皮,只有6微米厚。

理论的推导,让姚玉峰明白:只要把患者的6微米内皮层完整保留,逻辑上就不产生排斥反应。

怎样才能让这6微米不在手术中发生破损?

6微米,这是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距离!

6微米,这是攻克角膜移植排异难题的制高点。

6微米,也是横亘在姚玉峰面前的最后难关!

姚玉峰尝试几十种方法进行试验,但均未成功。

在小鼠角膜上做上皮移植,无异于微雕艺术家在头发丝上做雕刻,而头发是死的,小鼠是活的。给小鼠打麻药,打多一点会死,打少了会动。手法已非常娴熟的姚玉峰一天能做12只小鼠的角膜移植手术。

牛顿观苹果落地而悟出万有引力定律。姚玉峰的苹果何时才能掉落?

1995年3月,姚玉峰生命中的苹果终于掉落。

这天早晨,仍停留在实验冥想中的姚玉峰去吃早餐。他拿起鸡蛋轻轻一磕,随手剥开一片蛋壳。

咦?蛋壳剥落,蛋衣竟完好保留!两眼直愣愣地盯着蛋衣……突然,姚玉峰感到醍醐灌顶:若将角膜开一个小口,露出后弹力层与内皮层,让“蛋壳”与“蛋衣”分离。而后,再剥“蛋壳”,剥破“蛋衣”的概率不就可能明显降低吗?

姚玉峰浑身颤抖起来:3年来,众里寻他千百度,世纪难题瞬间有了解决办法。

1995年5月,世界上第一例采用最新剥离术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由姚玉峰主持,在母校附属医院完成。术后无排斥反应,患者三个月后视力达到1.0。

接着是第二、第三例……所有移植均实现零排异!

困扰世界角膜界一个世纪的难题终于被一个中国眼科医生破解。

姚玉峰登上了世界角膜移植的巅峰!这一年,姚玉峰33岁。

                                                    (节选自2017年6月3日光明网 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的提问,出乎斯特莱茵的意料,因为这是另一个方向上的假设。”斯特莱茵的反应,说明姚玉峰的思考很具有前瞻性,“出乎意料”是对姚玉峰的大胆质疑感到既震惊又意外。

B. 姚玉峰向导师介绍:中国政府“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主要目的是为下文回国做铺垫,暗示这是其科研的不竭动力。

C. 姚玉峰终于揭开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精细机理,主要凭借的是他的勤劳和智慧。

D. “在小鼠角膜上做上皮移植,无异于微雕艺术家在头发丝上做雕刻。”突出微雕艺术家雕刻的艰难。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A. 这则通讯开篇就写到姚玉峰两位导师的医术高明,意在写中国的眼科技术发展落后。

B. 从1700年到1995年,人类对眼角膜移植技术的探索从未间断,期间的困难也恰好证明了姚玉峰设计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的艰辛。

C. 姚玉峰是幸运的,通过剥蛋而发现眼角膜剥离的方法纯属偶然,也让他攻克了世界难题。

D. 文章通过列举数字、语言描写,突出了姚玉峰学术研究的成就,使通讯内容更准确,更科学,更具说服力。

E. 姚玉峰让一双双失明的眼睛重见天日,为他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希望,这是他从小就有的愿望。

3.姚玉峰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被美国眼科学院快讯称为“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综合全文,分析姚玉峰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