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被檄夜赴邓州幕府
元好问
幕府文书鸟羽轻,敝裘赢马月三更。
未能免俗私自笑,岂不怀归①官有程。
十里陂塘春鸭闹,一川桑柘晚烟平。
此生只合田间老,谁遣春官②识姓名?
注:①“岂不怀归”出自<诗经•小雅•出车》②春官:指礼部,礼部掌管人才推荐、选拔、考试诸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句中“鸟羽轻”是指诗人把插有鸟羽的征召文书看得很轻,表现其不在意。 |
B.“敝裘赢马月三更”,紧承首句,“月三更”更是扣紧题目中的“夜赴”,写出了诗人连夜赶路的情景。 |
C.“未能免俗私自笑”,通过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诗人被官府征召后不可抑制的满足与喜悦之态。 |
D.第二联中“官有程”三字,直接点明官府征召有期限要求,诗人接到文书后,不得不日夜兼程,向邓州进发。 |
E.本诗采用了虚实相生、用典等表现手法,收到了言简意丰、耐人寻思的艺术效果。
2.本诗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袁应泰,字大来,凤翔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临漳知县。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调繁河内,穿太行山,引沁水,成二十五堰,溉田数万顷,邻邑皆享其利。
迁工部主事,汰遣假冒世职数百人。迁淮徐兵备参议。山东大饥设粥厂哺流民更搜额外税及漕折马价数万金先后发振户部劾其擅移官廪时已迁副使遂移疾归。
泰昌元年九月,擢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逾月,擢兵部右侍郎兼前职,代廷弼为经略。疏言:“臣愿与辽相终始,更愿文武诸臣无怀二心,与臣相终始。有托故谢事者,罪无赦。”熹宗优诏褒答,赐尚方剑。乃戮贪将何光先,汰大将李光荣以下十余人,遂谋进取抚顺。
应泰历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而是时蒙古诸部大饥,多入塞乞食。应泰言:“我不急救,则彼必归敌,是益之兵也。”乃下令招降。议者言收降过多,或阴为敌用,或敌杂间谍其中为内应,祸且叵测。应泰方自诩得计,将藉以抗大清兵。会三岔儿之战,降人为前锋,阵死者二十余人,应泰遂用以释群议。
明年三月十有二日,我大清兵来攻沈阳。降人果内应,城遂破。应泰乃撤奉集、威宁诸军,并力守辽阳,引水注濠,沿濠列火器,兵环四面守。十有九日,大清兵临城。应泰身督总兵官侯世禄、李秉诚、梁仲善出城五里迎战,军败多死。其夕,应泰宿营中,不入城。又明日薄暮,谯楼火,大清兵从小西门入,城中大乱,民家多启扉张炬以待,妇女示盛饰迎门,或言降人导之也。应泰居城楼,知事不济,遂佩剑印自缢死。
(节选自《明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山东大饥\设粥厂哺流民\更搜额外税及漕折马价数万金\先后发振\户部劾其擅移官廪\时已迁副使\遂移疾归
B. 山东大饥\设粥厂哺\流民更搜额外税及漕折马价数万金\先后发振户部\劾其擅移官廪时\已迁副使\遂移疾归
C. 山东大饥\设粥厂哺流民\更搜额外税\及漕折马价数万金先后发\振户部劾其擅移官\廪时已迁副使\遂移疾归
D. 山东大饥\设粥厂哺\流民更搜额外税及漕折马价数万金\先后发振\户部劾其擅移官廪\时已迁副使\遂移疾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万历”是明朝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使用此年号共48年,为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
B. “都御史”即御史,是中国古代封建朝廷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都察院长官。
C. “经略”是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的一个官职,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务,职位高于总督。
D. “火器”指利用火药的爆炸性能来发挥杀伤和破坏力的武器,明代时,又被称为神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应泰亲政爱民。他在做临漳知县时,筑长堤,御河水,保护百姓。崤山以东地区有饥荒,他宁可犯错误也要赈济百姓。
B. 袁应泰为官公正严明。他对那些不称职的官吏总是尽力淘汰,后获得了尚方宝剑,就杀了贪官,并免了十几个人的官职。
C. 袁应泰军事才能不足。当全部被敌人收买的蒙古人入塞乞讨时,他怜悯他们,却看不透他们的阴谋诡计,导致丢了辽东。
D. 袁应泰为国忠心耿耿。他代替熊延弼担任经略后,发誓与辽东共存亡;在清兵攻城时,他率部奋勇作战;城破后他不肯投降,自杀殉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不急救,则彼必归敌,是益之兵也。
(2)民家多启扉张炬以待,妇女示盛饰迎门,或言降人导之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虫嫂
虫嫂是老拐的女人。很难说她的个子了,也就一米三四的样子或是更低。所以,虫嫂自嫁到无梁的那一天,就是作为笑料存在的。拿现在的说法,她几乎就是全村人的“开心果”。
新婚第二天一早,当太阳挂在树梢上的时候,远远望去,人们看见村口滚动着一个巨大的“刺猬”。那“刺猬”背对着朝阳,看上去毛炸炸的,还一歪一歪地滚动着。一直到近了的时候,人们才惊讶地发现,这是老拐家的新媳妇,背着一个大草捆。很能干哪。只见她已把身上的新嫁衣脱下来了,身上穿着老拐的旧衣裳,她本来个儿小,背着这捆草,就像是一个滚动着的刺猬。
尔后,当她去牲口院交草的时候,大队会计五斗给她看的磅,称出来竟有七十二斤!五斗“呀”了一声,会有这么多?低头一看,这才发现,就这新媳妇,咬着牙,一只脚悄悄地踩着磅秤呢。于是,会计说,哎,脚,你那脚,挪挪。她擦了把汗,笑着,不好意思地把脚挪开了。再称,五十二斤半。那时候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才挣十分。队里规定割六斤草算一分。扣了水汽,她一个人早上就挣了八分半。
在无梁,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
最初,人们戏称她为虫嫂,也不仅仅是蔑视,这里边还有宽容和同情。每每她挑着一副水桶走出来,人们不由地就笑。她人小一号,水桶也是小一号的——从娘家带来的。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在井上打水时,她不让人搭手,说:会,我会,就是辘轳把儿太长了。人们又笑。
在村里,虫嫂割草、割麦都是一把好手,工分也是不少挣的。可她不会编席,她是无梁村惟一不会编席的女人。她身量小、指头太短,编不了丈席,她也试着编了几次,每次都欠尺寸,不合格。收席点的老魏说:她的尺子小一号。那时候,粮食是队里分的,而油盐钱全靠编席来挣(编一张大席可挣一毛五分钱)。虫嫂不会编席,就从娘家逮了一窝小鸡,靠着“鸡屁股银行”,总算能换个油盐钱。老拐腿瘸着,干不了重活,再加上两人结婚时,老拐塌了一屁股的债,那日子就更加艰难些。
日子虽然难过,可也过了。她会爬树,身量小,却灵活,猴子一样。春天里青黄不接的时候,就捋些槐花、榆钱,掺和着吃。她还会做“鲤鱼穿沙”,就是玉米掺加榆叶儿煮着吃,我吃过一次,也挺香。这年夏天,队里菜地先是少了一垄茄子,尔后又少了一垄辣椒。于是人人都怀疑是虫嫂偷了,却没有证据。治保主任曾建议说:搜,挨家挨户搜。却被老姑父否决了。老姑父说:几个茄子,算了。
虫嫂生下第一个孩子后,头上勒一方巾,三天就下地了。人们说,虫嫂,可不敢哪,迎了风,就出大事了。她说,没事,我皮实。等到这一年的秋天,谷子、芝麻、豆下来了。打场时,虫嫂每天抱着孩子到场里去晃一晃。接连几天,被人盯上了,干部们在在她的袖筒里、孩子的肚兜里,还有鞋窠里各倒出了半斤芝麻和黄豆!查到罪证,就罚她在石碾上站着,问她为啥偷芝麻?她说:“孩子馋。”并不停地“叔叔大爷”的求着,喊得人心一怔,也就软了……又看她如此身量还抱着个孩子,也就当过她了。但这“小偷”的名声却坐实了。
奇怪的是,就虫嫂这样的小小身量,却一拉溜生了三个孩:两男一女。也许是因为她个子低,她对“大”有无限的向往。她的三个孩子统称为:国。大国,二国,三国(老三是女孩,也叫花,国花)。她生了一群“国”。她说是“国家”的“国”,全是嗷嗷待哺的货色。由于头生儿回了奶,她的三个孩子都是靠她嘴对嘴喂活的,她先把蒸好的红薯嚼一嚼,尔后用嘴,或是手指头抿在孩子的嘴里。当三个孩子牙牙学语、满地滚的时候,她已经是村里有名的小偷了。
在我的记忆里,村口几乎成了虫嫂的“展示台”。每次放工回来,村里的治保主任都会把虫嫂单独留下来,当着众人搜一搜。慢慢地人们也就习惯了。一天劳动下来,很累,在村口上拿虫嫂逗逗趣儿,人们很快活。于是虫嫂就成了人们日子里的“盐”。日子很苦,人们还是笑嘻嘻的,有盐。
一天夜里,老姑父突然对我说:丢儿,你见过鬼么?我说:没见过。老姑父说:要不,今晚我领你长长见识去。夜半时分,老姑父领着我潜入玉米田旁边的老坟地里。天很黑,四周寂无人声,萤火虫一闪一闪亮着,我吓得头皮发麻,头发梢儿都有点抖了,忙把眼闭上……只听老姑父说:就快出来了。我大着胆睁眼一看,就见一团黑影,像旋风一样从玉米地里冒出来,时隐时现,一忽儿一忽儿地飘……怪吓人的。
玉米叶沙沙响着,一股黑气像是拨云穿雾一般从玉米田里游出来。在黑森森的玉米田里,在弥漫着夜气的星空下,先是有波浪一样的夜气把玉米棵分开去,接着是风的响声,随风流出来的是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就像是滚动着的老鳖盖子……看得我眼皮都要奓了。
就在这一刻,我明白了,那不是鬼,是人。是虫嫂。
(选自李佩甫《生命册》,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小说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描述了北方农村生活画面,勾勒了无梁村虫嫂异化的人生轨迹,在无奈和悲凉中凸显了生命的伟大。
B. 她挑水就像是走划船步,踮着脚尖,磕磕碰碰,试试摸摸的”,这句话通过生动的细节,写出了虫嫂因个头矮小,挑水行走的艰难。
C. 人们就称她虫嫂,不仅因为她个儿小,还含有“低贱”“蔑视”的意味。但虫嫂的三个孩子都冠以“国”名,是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着朴素的愿望,对“大”有着无限的向往。
D. 虫嫂变成小偷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当生育了三个孩子后,她就越发有名了,这说明虫嫂是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甘沉沦的农村妇女。
E. 小说语言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虫嫂就像是一个童话”“鸡屁股银行”“老鳖盖子”等用语,都是不事雕琢而又不乏幽默的百姓用语。
2.老姑父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简要赏析篇末画线部分的艺术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格拉斯,敢揭历史疮疤的人
蔡鸿君
1979年9月,格拉斯带着新作《比目鱼》第一次来到中国。当时,他还没有任何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德国驻华使馆为这位著名作家专门举办了活动,出席的中国名人里,也没几个人真正明白格拉斯是谁。
格拉斯的作品一直关注德国满目疮痍的二战史,因为他自己就成长于一个满目疮痍的年代。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代,德国正值纳粹统治时期。格拉斯参加过希特勒少年团和青年团,未及中学毕业又被卷进战争,充当法西斯的炮灰。17岁的青葱少年,却在前线受伤被俘。这段经历,在格拉斯心中留下了毕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二战结束后,格拉斯离开战俘营,先后当过农民、矿工和石匠学徒。1948年初,他进入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版画和雕刻,最终则登上文坛。
格拉斯曾说:“文学与政治从来就不是相互排斥的对立体:我写作的国家沉重地承担着政治的后果;我作品的读者,跟我这位作者一样,都带有政治的烙印……”因此不难理解格拉斯创作长篇小说《铁皮鼓》的初衷,他想告诉人们:政治错误需要反思,细数伤疤才能不忘过去。
《铁皮鼓》出版后,评论界对其评价甚高,认为它“浓缩了几乎整个二战史”。 格拉斯随后出版了《猫与鼠》《狗年月》等一系列作品。在以他为首的作家倡导下,二战后的德国文坛开始回溯历史,形成了反思文学的传统。
诺贝尔文学奖是“幸运之星”,也被人看成是“死亡之吻”。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江郎才尽的作家,不止一位。川端康成、海明威甚至都在得奖后自杀。格拉斯在得奖后,却很难得地超越了自我。
2002年,他发表了小说《蟹行》,讲述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1945年1月30日,德国豪华游轮“古斯特洛夫号”满载一万多名难民和士兵从古滕港启航,不料当天夜里就被苏联潜艇发射的鱼雷击沉。17岁的怀孕女子图拉,侥幸脱险。后来,儿子保尔降生,母子俩一起在东德艰难地生活。保尔长大后逃到了西德。两德统一之后,保尔的儿子康拉德回到家乡,见到了祖母图拉,在听她讲述当年的海难后开始信奉新纳粹主义,并杀害了一个犹太青年。小说旨在提醒世人:在欧洲,新纳粹主义是如何重新抬头的。书名“蟹行”隐喻历史总是在前进和倒退的交替中进行。书一面世就好评如潮,连续数月占据各大畅销书排行榜榜首,两周内售出25万册。
2006年,格拉斯又一次成为文坛焦点。自传《剥洋葱》出版前,《法兰克福汇报》记者采访了格拉斯,把书中他曾经参加过武装党卫军这段经历大肆渲染。这一消息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一时间,年过八旬的格拉斯受到了文学界、政界、评论界等各方面的猛烈批评。因为此前,他一直声称自己只是在二战后期当过防空炮兵。
面对责问,格拉斯在一些公开场合给出解释。他说:“这事一直埋藏在我心底。为什么现在才说,我也说不清。它始终缠绕着我,让我不得安宁。我以前觉得,自己作为作家和这个国家的公民,现在所做的一切,和自己年轻时带有纳粹时代印记的行为针锋相对,这就足够了。所以过去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罪过。我没参与过任何犯罪行动,但自己一直觉得必须有朝一日对此予以说明。直到现在我克服了内心的障碍,这一机会才得以出现。”
读者在最初的震惊之后,没多久也原谅了老人。不仅因为他的勇气,更因为他多年来的坚持——格拉斯具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甚至连写作之余的绘画,他也希望能同样承载反思与救赎的主题。他几乎年年举办画展,最多时一年达11次。有人评价他的画风“有面对残酷生活而又能翱翔于梦幻之上的勇气”。
(选自《环球人物》,有删改)
【注】武装党卫军:党卫军,又称“黑衫队”,是纳粹的一个庞大的半军事组织。武装党卫军则是党卫军的战斗单位。
相关链接:
①格拉斯(1927—2015),当代德国最重要的作家,获得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其著作语言辛辣,内涵丰富,手法独特。格拉斯也称得上是一个多产作家,除小说外还创作了戏剧、诗歌和散文。(《光明日报》)
②他是当代德国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地影响了整个战后文学史;他的政治思想代表了“德国良心”。(德国《明镜》周刊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拉斯第一次来中国时还没有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虽然德国驻华使馆为他专门举办了活动,但出席活动的中国名人了解他的并不多。
B. 有些作家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江郎才尽,但格拉斯在得奖后又创作了《蟹行》,这是他文学创作的一个新高峰。
C. 在自传《剥洋葱》出版前,有记者提前爆出曾经参格拉斯加过武装党卫军的秘密,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格拉斯的猛烈批评。
D. 格拉斯一生经历传奇,他曾为纳粹做事,被卷入战争后被俘;战争结束后从事过多种职业,最终在文坛立足。
2.格拉斯的作品为什么“一直关注德国满目疮痍的二战史”,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3.格拉斯曾经参加过武装党卫军,但60多年后才披露。你对这一作法有何看法?并联系材料谈谈自己的理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礼学与理学
刘晓东
礼学与理学,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主流,是我们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理念,影响非常之大。
礼是外部对人的言行加以制约和限定,在这种制约和规范中,包含了礼很多的思想,形成了一种礼教。对人起到了教化的作用,从而能够使人产生君子意识。不是只求做良民,更要做君子。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特别讲究“内省”的功夫,向内去观察自己,即化而不制。它只是教化,没有一些刑罚的手段来制约和规定。礼学的功效是巩固社会秩序,理学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这是我们对礼学和理学的大致划分。
礼是由外到内的,是由不断地学习、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用习惯来逐渐改变人格。礼,第一步是从外开始的,是由外部慢慢渗入到人精神心灵内部的,这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可以说,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礼是一种“人格面具”(persona),并且这种“人格面具”也不是只有一套,而是有若干套。跟不同的人接触,虽然都是礼,却是有差别的,这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差别决定的。既然礼是人格面具,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扮演意识。如果都能做到符合自己的角色,做到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恰如其分地符合自己的身份,这才叫作礼。
礼培养的是角色性人格,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因子,同时也不能为我们提供精神依归。所以说,礼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先秦礼是盛于当时的分封制的社会,秦始皇以后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整个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不断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三礼》中没有的。因此后世尤其是六朝时期,对礼的研究非常深入全面,他们要针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新问题,来探讨如何利用礼的精神和原则来解决现实问题,一旦出现新的问题,皇帝便召见懂礼的人议礼,各抒己见,力求把涵盖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问题都暴露出来,并进行解决。但是唐代以后,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以至于不仅是礼的制度应该有变化,礼学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要进一步来思考。
这就产生了理学。真正代表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的,是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一句话:“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礼学是用来治世的,理学是制心的,这是一种转变。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化中,理学把礼学的很多概念观点进一步深化了。礼学没有提供给我们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但是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理学都有一个原始基本点,我们可以模仿着“天赋人权”的说法,实际上就是“天赋良知”。由此,理学就有了很大的突破。礼学把人分成很多等级,比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等等,用礼来固化等级的差别。而就理学来说,天赋良知,大家都在一个平等的起跑线上。这样就淡化了人在社会中有不同等级的观念,在理的面前,等级性无效。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首先,将应然变为自然,礼学是应当这样做,到了理学,是你自愿地很自然地来这样做。其次,变治世为治心,把礼学的治世变成了个人精神的修养。第三,变外铄为内拓,把外部对人的影响变成自己内心向外的拓展。第四,变行相界为本体界,实际上就是把礼学哲理化。这些就是理学对礼学的改变。
两千多年的礼学与理学的传统,对我们的民族性产生了一些深层次的影响。尤其是礼学,让我们知道应当怎么做,而不是让我们必须怎么做。我们不能认为礼学与理学和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关系,它对我们整个民族性的深层次心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礼学与理学建立的是中国传统式的美德,但是我们缺乏的是一种公共道德,中国是把私德夸大作为公德,这是咱们中国化的。我们中国传统只是把自己私人道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这固然很好,但是这个路走起来相当漫长,我们应当有一个公共道德的标准。
(摘自《光明日报》2016.1.4,有删改)
1.下列有关“礼”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识的一项是( )
A. 礼从外部对人的言行进行制约和限定,使人不断学习、不断重复自己的行为,最终用完善的人格来改变自己原先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
B. 礼是我们古代社会所倡导的行为准则,它是由外部慢慢渗入人精神心灵内部的,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外部表现和内部精神不相吻合的情况。
C. 礼作为“人格面具”有多种形式,意在使人们在面对不同地位和身份的人时,恰当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上不僭越,也不自我贬低。
D. 礼通过对人进行教化,使人不仅要做好良民,更要做好君子,但礼有局限性,它不能统一人精神的内在模式,也不能为我们提供道德银子和精神依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向是( )
A. 理学是从礼学转化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不断出现以往礼学不能解决的问题,礼的制度就当有所变化,理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B. 理学为我们提供了礼学没有提供的原始的核心性的东西,类似“天赋良知”的观点提出以后,人在社会中的等级差别也就随之消除了。
C. 理学是一种精神的自我肯定,凭借人的“自省”精神,向内去观察自己,改变自己,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
D. 理学对礼学是有发展的,它把硬性要求变为自愿,把巩固社会秩序变为提升个人修养,把外部对自己施加影响变为自己内心向外部拓展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鲁迅在《祝福》中描写鲁四老爷的书房时,提到两本理学著作——《近思录集注》和《四书衬》,意在点明他的身份和思想:捍卫封建道统,崇尚孔孟之道。
B. 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就是说要约束限定自己,按照礼的规范行事,他希望以此来改变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秩序混乱的社会局面,重建社会秩序。
C. 叶适《习学记言》中的“以礼决事,孰若以礼制心”代表着从礼学到理学的转变,这意味着礼学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理学从此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D. 礼学与理学建立起来的中国传统式美德,把私德无限扩大当成一种公德,固然很好,但我们仍然有建立一个公共道德标准的必要。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看到一张好的照片时,人们通常的反应是“拍的真不错!你用的是什么相机?”;而看到一张不好的照片时,人们则常常嘲笑拍照者的水平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