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破阵子·春景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②赢。笑从双脸生。
[注]①新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祭祀土地的日子。②斗草:古代妇女用草进行比赛的游戏。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日长”,表明季节已开始变化,多少有点惜春的意味。看来似乎是极其常见的自然景物,经词人稍加点染,宛如画卷。
B.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巧笑”二字,捕捉到了东邻女伴,用衬托的手法,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以及情态的描写,塑造了东邻女孩这一形象。
C.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词中没有正面来描写斗草的活动,只用一笔点出人物的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了这位少女纯洁无暇,富于想象力。
D. 词的上片通过感官感受,传神绘景,生动而鲜活;下片写人,写少女嬉戏,活泼天真,洋溢着清新的生活气息。
E. 此词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一个生活片断,反映出少女身上显示的青春活力,充满着一种欢乐的气氛。全词笔调活泼,风格朴实,形象生动,展示了少女的纯洁心灵。
2.词上片情景交融,清新活泼,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嘘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文襄谓曰:“我为尔娶郑述祖女,何嫌而不乐?”对曰:“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言未卒,呜咽不自胜,文襄为之悯然。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睿身长七尺,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有知人之鉴。天保二年,出为定州刺史、六州大都督,时年十七,称为良牧。六年,诏睿领兵监筑长城。于时六月,睿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睿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成谓一时之要。睿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竞不一尝,兵人感悦。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睿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睿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鄹,拜尚书令。河清三年,用师及突厥至并州。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睿叩马谏,乃止。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帝与宫人被绯甲,登故北城以望,军营甚整。突厥咎周人曰:“尔言齐乱,故来伐之。今齐人眼中亦有铁,何可当邪!”乃还。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晚节颇以酒色为和士开所构。武成崩,睿与冯翊王润等奏后主云:“和士开不宜仍居内。”并入奏太后,因出士开为衮州刺史。太后欲留过百日,睿正色不许。旦欲入朝,妻子成谏止之。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睿执之弥固。出至永巷,被执送华林园,于雀离佛院令刘桃枝杖杀之,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北史·高睿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B. 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C. 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D. 睿曰/社稷事重吾/当以死效之/吾宁死事先皇/不忍见朝廷/颠沛入见太后/太后复以为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妻妾为夫,父为长子,子女为父母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 崩是帝王或皇太后、妃子们去世的讳称,古代把他们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 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试,禅让制也用来后来的王朝更替,其本质是夺权。
D. 公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可以世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高睿自幼丧父,被抚养宫中。为人十分孝顺,读《孝经》“资于事父”时,就会流泪感慨;为母亲守孝期间,长斋念佛,以至骨瘦如柴。
B. 高睿熟悉政事,知人善任。他历经文宣、孝昭、武成等皇帝,多次担任要职,官居至太尉、尚书令。
C. 高睿勤政爱民,与其同甘苦。天保六年盛夏,高睿领兵监修长城,他在途中舍弃车盖和扇子,士兵送来冰块,高睿不忍独享。
D. 高睿敢于犯言直谏,毫不退让。孝昭帝去世后,他坚持将太后身边的和士开调任外职,面对太后求情和妻子的劝阻,他不为所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言未卒,呜咽不自胜。
(2)帝亲御戎,六军进止,并令取睿节度,而使段孝先总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当代测绘事业的开拓者夏坚白
徐兴沛
1921年早春二月,东方大都市上海。又逢学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上海中华公学新考取了一个从农村来的17岁的初一插班生,在学生登记簿上,他工整地写下了姓名——夏坚白。
他出身贫寒,家庭穷苦潦倒的生活及四邻贫雇农更凄惨的遭遇,已使他刻骨铭心;做学徒时又屡见列强兵舰在长江撞翻中国渔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更令他忿忿不平!他在繁重劳作之余,挤时间学了一些中学课程,不愿走父兄从事竹木行业小生意的老路,而是想走出去求真知,救国济民平天下;他曾熟读《论语》,子曰:“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于是在报考中华公学时就以“坚白”为名,以免勉励。
28岁血气方刚的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助教夏坚白。他看到当时我国大学所用的理工教材主要是外国的外文教本,而极少有中文版的本国教科书,深感不安;依据国外相关教科书并结合中国实际编著了我国现代第一部《应用天文学》专著,以弥补我国大学没有本国理工教科书之空白。但是日寇“一、二八”侵略炮火焚劫了商务印书馆和他的书稿,他深感“落后就要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痛原稿之不存”,为振兴我国高等教育,又凭记忆重著了该书!专家称赞该书:“实属国内此学之杰作”
1933年8月,夏坚白由助教晋升为教员,数年工作实践和社会考察,他看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决定投考公费留学,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科教救国”。学成之后,他迅即离开战火一触即发的德国,抢在航道被第二次世界大战阻断之前,远渡重洋返回祖国抗日大后方云南昆明,与同胞们共赴国难。
夏坚白归国后被转辗内迁至云南昆明的同济大学聘为副教授,当随校千里流亡至昆明的同济测量系莘莘学子怀着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聆听夏坚白这位久闻其名的留德博士讲课时,听到的竟是略带常熟口音的国语!黑板上书写的竟是中文!这让学生们大为震惊。
1943年7月,夏坚白受聘任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授兼少将教务处长。时适抗日战争最艰难的相持阶段,不少国民党官吏乘机利用职务发国难财;他,却出污泥而不染,清正廉洁,致力于该校的教育改革。那时中央测校教职员的待遇都不高,当年曾追随他去该校任讲师的高时浏先生回忆:其收入仅勉强够自己一个人用,而夏先生却要养活一家四口人;多次看到夏先生为生计不得不上街摆地摊,卖他在国外留学时的衣物。
在1953年的“三反”“五反”运动中,他被诬陷贪污,受到68天隔离审查,后经查证罪名全是莫须有;不久,他被任命为同济大学主管教学科研的副校长。他不计个人恩怨,在此后20余年里,始终与党同心同德,与同济党委和武测党委合作得很好。1957年大鸣大放,一些教师找他重提此事,说遭到不公司审查应当鸣放;他坦然回答:“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吧,要向前看。”
在“文化大革命”大浩劫中,夏坚白虽遭到种种磨难,仍密切注视着国际上测绘科技的动态,条件稍有改善即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测绘问题。他十分痛心地看到,在我国内乱之际,世界上测绘科技与教育已突飞猛进,拉大了与我国的距离。为此,他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书写《致周恩来总理的信》,最终国家测绘总局和两个测绘科学研究所得以恢复。从此,我国测绘科教事业得以复兴。
1977年10月,夏坚白在琥昌与世长辞。临终之前,他为自己即将诞生的孙女取名为“正华”,希望孙女继承爷爷的遗志,做正直的人,振兴中华!
(摘编自徐兴沛《夏坚白传》)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由于生活的贫困和列强的入侵,夏坚白早年就有了救国济民的理想,这也直接使他在报考中华公学时,将名字改为“坚白”。
B. 在清华大学任助教期间,由于使用的理工教材大多是外国的外文教本,这让他下决心编著了我国现代第一部《运用天文学》专著。
C. 在云南给同济大学的学子上课时,夏坚白虽是留德博士,但说的是国语,写的是中文,既传授知识,又传递了民族自强的精神。
D. 在“三反”“五反”运动中,夏坚白虽然蒙受了不白之冤,但是他不计个人恩怨,没有就此事大鸣大放,始终与党组织合作得很好。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夏坚白在升任教员之后,看到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决定出国留学,学习先进科学技术,走“科教教国”之路。
B. 在抗战相持阶段,面对不少国民党官吏乘机利用职务发国难财的现状,夏坚白虽然生活很艰难,却不为所动。
C. 夏坚白在清华人才进用到到时主,年轻有为,从助教一直升职到副教授,后又受任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教授兼少将教育处长。
D. 文革期间,我国测绘科技与教育发展缓慢,夏坚白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敢于谏言,最终使我国测绘科教事业得以复兴。
E. 夏坚白将一生都献给了我国的测绘科教事业,在临终前还为即将诞生的孙女起名“正华”,希望她完成自己的事业。
3.夏坚白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的为人品质也令后人称道,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他的为人品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布鞋
童庆炳
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每年一双就足够了。因为南方天气热,我们那里的习惯,早晨一起床,穿的是木屐。早饭后一出门,或干活儿,或赶路,或上学,都是赤脚的。只有在冬天或生病的时候才穿布鞋,而且是光着脚穿的。只有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才穿着长长的白袜子加布鞋。
1955年我来北京上大学,母亲给我做了两双布鞋,我以为这足够我穿一年的了。哪里想到来北京后,在去学校的路上看到:农民穿着袜子和布鞋在地里耕地。我们几个从福建来的学生大为惊奇,觉得这在我们家乡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那里都是水田,一脚下去就没膝深,你穿着鞋袜如何下田?当然大学同学们平时进出都一律穿布鞋或胶鞋,个别有钱的穿皮鞋。我却觉得不习惯,不如赤脚自在。
起初半个月,只好“入乡随俗”,勉强穿布鞋去上课。过了些日子,我们三个福建来的同学基于共同的感受,就议论着要“革命”,要把北京人的这个“坏习惯”改一改。我们约好同一天在校园里当“赤脚大仙”。①哦,赤脚走在水泥地上,吧嗒,吧嗒,凉凉的,硬硬的,平平的,自由自在,那种舒坦的感觉,简直美极了。虽然我们三人的举动引来学校师生异样的眼光和窃窃私语,但在我们看来这只是城里人的“偏见”罢了,他们看看也就习惯了,况且“学生守则”里并没有一条规定:学校里不许赤脚。就这样我们大概“自由”了半个月。有一次,校党委书记给全校师生做报告,在谈到学校当前的不良风气时,突然不点名地批评了最近校园里有少数学生打赤脚的问题。党委书记严厉地说:“竟然有学生赤着脚在校园里大摇大摆,像什么样子,太不文明了吧。”我们第一次听到赤脚“不文明”的理论。我们赤脚的自由生活方式不堪一击,“自由”一下子就被“剥夺”了。
于是母亲做的布鞋成为我生活的必需。似乎母亲是有预见的,要不她为什么要往我的行李里塞两双布鞋呢?可布鞋毕竟是布做的,并不结实。当北京的杨树掉叶子的时候,第一双布鞋见底了。等到冬天的第一场雪降落大地,让我这个南方人对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欢呼雀跃的时候,我发现第二双布鞋也穿底了。我那时每月只有3元人民币的助学金,只够买笔记本、墨水和牙膏什么的,根本没有钱买对当时的我来说很昂贵的鞋。我天天想着母亲临别时说的话:她会给我寄布鞋来。又害怕地想:她不会忘记吧?如果她记得的话什么时候可以做好呢?什么时候可以寄来呢?从家乡寄出,路上要经过多少日子才能到北京呢?路上不会给我弄丢吧?在等待布鞋的日子里,我能做的事是,将破报纸叠起来,垫到布鞋的前后底两个不断扩大的洞上维持着。可纸比起布的结实来又差了许多,所以每天我都要避开同学的眼光,偷偷地往布鞋里垫一回报纸。而且每天都在“检讨”自己:某次打篮球是可以赤脚的,某次长跑也是可以赤脚的,为什么自己当时就没有想到布鞋也要节省着穿呢?弄到今天如此狼狈不堪,这不是自作自受吗?②北京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嫌它太漫长了……我一生有过许多的等待,大学期间等待母亲的布鞋是最难熬的等待了。在这之前,我从未想过母亲做布鞋复杂的全部“工艺流程”,可在那些日子连做梦也是母亲和祖母在灯下纳鞋底的情景了。
在春节前几天,我终于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两双新的布鞋,在每只布鞋里,母亲都放了一张红色的剪纸,那图案是两只眼睛都朝一面的伸长脖子啼叫的公鸡。我知道这肯定是母亲的作品,以“公鸡啼叫”的形象对我寄予某种希望。我从小穿的就是母亲做的布鞋,但从未如此认真地、细心地、诗意地欣赏过她做的鞋。我抚摸着那两双新布鞋,觉得每一个针眼里都灌满了母亲的爱意与希望,心里那种暖融融甜滋滋的感觉至今不忘。是的,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烟云,唯有母亲的爱是真实而永恒的。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旧梦与远山》一书,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写自己小时候上演是赤脚的,是为了表达对“地主老爷或乡绅什么的”憎恶之情。
B. 文章第三段中的“入乡随俗”“革命”“自由”被“剥夺”等词属于大词小用,使语言风趣幽默。
C. 文章写校党委书记严厉批评自己打赤脚的问题,表现出学校领导对来自偏远地区贫困学生的歧视。
D. 作者说“世界上有许多你热衷的事情都会转瞬即逝,不过是过眼云烟”,表现出他淡泊名利的特点。
2.阅读文中划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1)分析划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哦,赤脚走在水泥地上,吧嗒,吧嗒,凉凉的,硬硬的,平平的,自由自在,那种舒坦的感觉,简直美极了。
(2)解释划线②处的含义。
北京的冬天刚刚开始,我就嫌它太漫长了……
3.文章以“布鞋”为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
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硐才能封侯。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为汸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在农村生产须有集散功能,因为农村工业产量不大,物品集散的机制可以形成全国性的经济网络。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这使得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直到19世纪40年代海运通行以前,中国的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再次是文化方面的整合。通过察举制度,各地精英都汇集到中央,而中央又有学校。在汉成帝时,博士弟子约有3万人。在中国统一尚表完成时,有喳学者已经在做文上的整合,如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淮南王刘安编《淮南子},董仲舒编《春秋繁露》,司马迁作整体历史的构建工作……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无所不包的大系统才使得汉朝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各地不同的人群愿意留在这个大系统中,也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汉人自居。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认同自己是汉人,早在汉朝时,便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了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B. “汉人”的身份这所以被认同并能一直维持到今天,是因为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
C. 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的构成得益于中国统一尚未完成时,像吕不韦、刘安、董仲舒、司马迁这些学者的不懈努力。
D. 汉朝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同时也获得了几千年中国人的认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它不同于犹太人、日耳曼人等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的民族。它是以文化琮定义的。所以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B. 涌进的科举制度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从而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C. 汉武帝时代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从而形成全国经济网络,直到19世纪40年代海运通行以前,这种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D. 在汉代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已经形成,各地精英都云集到中央,在汉成帝时,博士弟子约有3万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汉人的名称源于汉朝,从刘邦到文景二代还没有呈现汉朝的特点,直到汉武帝时期,才使最初诉动荡不安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B. 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由于密告逃税者可得到相当丰厚的赏金,所以全国告密成风。
C. 汉朝的察举制度为政治统治集团奠定了基础,进而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D. 汉朝时严酷的税收政策,破坏了城市的工商业机制,逼迫民间的生产事业转入农村,农村生产的集散功能形成全国性的经济网络。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央视的励志挑战节目《挑战不可能》其中一期中,主持人董卿在看完一对父女的表演后哭泣出声,并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经历。董爸爸对董卿寄予厚望,一直要求很严格,从小就对董卿展开了“魔鬼”教育:要求董妈妈不要给女儿买新衣服,不许女儿照镜子;董卿个子还没洗碗池高时,就让她站在小板凳上洗碗,此外还有拖地等家务;要求董卿每天抄写成语和古文,背诵诗词,中学时开始读名著,寒暑假定期给她开列书单;要求女儿坚持跑步,小时候董卿冬天每日要被拉去跑一千米;中学以后,让董卿打零工“勤工俭学”,什么样的兼职都干过。
在爸爸军训式的教育下,董卿没少吃苦,少了很多同龄人的乐趣,但这也培养了她的独立意识,坚强意志,以及非常善良的性格。这一点,董卿直到长大后才慢慢理解。
此种“狼爸”式教育,再次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热议甚至争论。对此,你又怎么看?
要求: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选好角度,明确问题,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