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题目:渐渐地,我理解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

题目:渐渐地,我理解了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

 

渐渐地,我理解了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是浩瀚的海洋,可有时候我们却没有体会到,甚至有些时候还十分不理解父母对我们的良苦用心。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爸爸妈妈工作很忙,就让奶奶帮忙把我接回家,然后奶奶还要去照顾两位堂哥,所以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家里。如果作业没完成爸妈还不允许我到花园里玩、看电视、玩电脑,只能在家学习,就像关禁闭。可是这个时候,总能听见花园里传来小伙伴们一声声欢快的呼喊声,隔壁邻居家电视里播放动画片的声音,他们好像都在向我炫耀一样,弄得我心里痒痒的,就像有人在用羽毛撩拨我的心弦。但是一想到爸妈毫不留情、说一不二的样子,我只能捂着耳朵“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简直是全世界、全宇宙最悲惨的小孩了,心里很委屈,也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这么不近人情。 可是,随着我渐渐地长大,我慢慢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爸妈后来告诉我,一个好的习惯会让人受益终生。学习是我的责任,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我以后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事实也是如此。正因为父母的“不近人情”,我的学习自觉性一直很好,基本不用爸妈操心,学习成绩也很稳定。所以在学业越来越重的情况下,我反而能更快地完成作业,到花园里玩耍,爸妈的“禁令”也终于解除了。我也最终深刻体会到父母的爱并理解他们。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命题作文的写作能力。作文的题目是“渐渐地,我理解了”。这个命题,字面意思通俗易懂。题目的外延比较宽,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内涵,才能便于写作。可以用提问的方式打开选材思路,抓住“我理解了”这个短语,很容易提出“理解了什么”“怎样理解的”“理解后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这样一来,思路就会豁然开朗,生活素材历历在目:道德方面,学习方面,成长方面,做人方面皆可入文。 如写目睹母亲艰辛劳动的场面后,自己理解了应该丢弃以前的不顾家境、过分追求时髦的陋习而追求内在美;也可写爬山的经历让自己理解了努力可以创造奇迹;还可以写同学的“小气、吝啬”原来隐藏着他不为人知的酸楚经历……当然,题目中的“我”虽要求用第一人称写作,但也不妨站在他人的角度用第一人称写写别人的感悟。比如:昭君理解了,与其独守冷宫,不如出国和亲;项羽理解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背水一战……这样便能巧妙地将历史故事进行适度的创新,以此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主旨,造成一种古今对比、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以下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7年伊始,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虽已落下帷幕,但由诗词引发的全民大讨论仍在继续。该节目在豆瓣的评分为8.5分,在不少综艺节目“娱乐至死”的情形下,该类文化类节目被网友盛赞为“一股清流”。

材料二:中国是诗的国度,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诗国天空闪耀的群星照亮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懈追求光明前途的历史进程的写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留给后人的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更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执着;诗仙李白那两句朴素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尽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千古的乡愁;诗圣杜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历代诗人高尚的情操与美妙的诗篇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传统诗词的精神魅力唤醒了深藏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人们发现,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个温暖而富有诗意的空间。观众们徜徉于诗的王国,如同踏上了回溯中国历史文化的旅程,观众接受了一次诗的洗礼,精神得到了升华。

材料三:在满屏的娱乐类综艺节目中,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出现似乎是一种时代的必然,也是一种价值的回归。当观众的眼镜被娱乐填满之时,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优质的文化类节目也就适时而生。

1.根据以上材料内容,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主要因素有(  

A. 古典诗词自身的魅力。    B. 快节奏当代生活的需要。

C. 社会时代发展的必然。    D. 观众需要精神得到升华。

E. 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    F. 人们不满意当前娱乐节目。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在空白处填写相关内容。

3.请你为《中国诗词大会》设计一个15字以内的宣传语。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下列小题

我的父子关系

①每一年的大年三十晚上,和父亲一同从北平来台湾的几位学生,聚在我们家,席榻榻米而坐包饺子。

②父亲当时50出头,秃顶,滚桶式的肚子抢眼。数十年来一直认为天下最好吃的食物就是饺子。大年三十晚上的这一顿,他一定要亲自监厨。饺子非得猪肉白菜馅的,得他自己亲手用一条新毛巾包上剁碎了的白菜,一回一回地拧出菜汁。碎菜碎肉搅和在一个大锅里,酱油和其他调味品一丝一滴地往里倒。搅不上5分钟就得用筷子沾点馅儿尝尝,大声咂嘴,表示得意。他誓死反对在任何菜肴中放味精。20分钟之后,又听见他咂了一声:“这味道才算进去了。”......新剥的大蒜堆满了一海碗,一盘盘的热饺子,很快就被壮汉和半大小子迅速地消灭掉。

③从没有注意过,每年父亲吃饺子的量,似乎并不比任何人逊色,他的口头禅是:“每回吃饺子都吃个齐景(颈)公,呵呵呵。”每当说毕,他总要在自己的脖子上用手横着比划一下。那年月他的食量与音量都甚亮。

④每个年三十晚上都这么过的,吃完饺子就听父亲和他的学生们讲北平的故事和一些老笑话,挺热闹。

⑤上了初中之后,我渐渐地对自己的老爸有几分不大佩服。最怕的是同他出门去买东西,这一路的讨价还价委实没完没了。几块钱能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使出浑身解数套交情、讲义气。有这么位相当小气的爸爸,我的确很难引以为荣。再年长了几岁,西化渐深,我对老爸的意见更多了。青少年时代的叛逆性,有时也不是礼教、权威甚至亲情可以压得住的。对着父亲当面抢白有之,对他嗤之以鼻也屡见不鲜。

⑥在父亲患病的那天晚上,一家人吃晚餐,一向食量甚好的父亲突然似有吃不下的样子,盛了碗汤,很大声地呷着,相当不雅。他端起汤碗,汤水顺着他的嘴流到桌上。我于是近乎粗暴地说:“喝汤怎么喝成这副样子?连最基本的餐饮礼貌也没有!”然后,我发现父亲在流泪,但我依旧暴躁地说:“哭什么嘛!这有什么好哭的?”父亲放下汤碗,用那条发灰的毛巾擦嘴擦桌子,一句话也没说,嘴向一边歪着,一拐一瘸地上床睡觉去了。

⑦当晚父亲被送入医院。经检查是严重的中风使他半身瘫痪,丧失了语言能力。他的病情略有好转时,我陪他在巷口散步,要他坚持运动,以保持正常行动。偶尔也陪他说说话,希望他能恢复一点语言的能力。但是通常讲几个单字之后,他就坐在藤椅上傻笑。

⑧父亲去世前后,我正忙着自己认为是“开万世太平”的伟大事业而未回去奔丧。事隔经年,一想起那天晚上我在餐桌上的暴言恶语,心中总是耿耿不能释然!或许父亲当时根本就没听见我说什么;或许中风之后他的记忆力早已丧失殆半,完全不记得这回事了。更或许他会心中呵呵一笑,说句什么:“这小子今天又撞上邪了!来跟我这儿犯混!”我总是这么希望,希望他是这么想,也希望他就这么忘了。然而,这是个永远得不到证实的希望。

⑨俱往矣!如今算一算我自己当父亲的年数竟也十分资深了。20几年前一举得男相当得意,但是好景不长,我的婚姻出了问题,协议离婚之后儿子归其母亲抚养。硬生生地父子分离,我几乎不能自持,而儿子那年才6岁。然而那时候我还年轻,意气风发,多少天下兴亡的大事业等着我去做!大丈夫岂能被妇孺之私所羁绊!十几年来,我就孜孜地忙着自己的大事业,每个月定期寄钱,差不多每周与儿子通一次电话,有时儿子来我这儿住一段时期。

⑩我的脾气多年来亦未能因吸取日月之精华而有所提升净化。第二个妻子是位急起来要一逞口舌之快的人物,于是战况屡屡就有几分壮烈。事情紧急我们会打电话向儿子求救,不怕丢人,反正是自己的儿子嘛!不过这种父子易位的情况也十足令人发噱!老两口争先向儿子告状,各诉衷情。这些日子似乎儿子与妻站在一条阵线上,常常听儿子对我的训词曰:“我看得出来,她是唯一对你好的女人!”“没事大家都少说一句。为了我少吵些可以吗?”“知足一点吧!你已经老啦!她不管你,将来你怎么办?还想找另一个?就凭你的破运气,算了吧!”所有的言语全都是倒戈的意味。

⑪而我和妻仍旧不时地要反唇相向。今天一大早又为了件鸡毛蒜皮的事儿,双方的吵声都到了震耳的程度,气氛恶劣。妻怒冲冲顶着大太阳出了门,何苦呢?

⑫邮箱里有儿子寄来的一张卡片,今天又是父亲节了。儿子寄来的卡片通常都挺幽默,开开老头的心,写上两句歪词。这次卡片上有一双戴眼镜的老狗,使我琢磨不透,翻过来却见到他挺工整地写了几行字:“父亲节快乐。请你们和睦相处吧!因为人活到最后,你所拥有的也只是那几个关心你的人。”

⑬一时竟百感交集,止不住老泪纵横起来。

⑭妻由外面回来,怒气消了大半,低头换鞋,额头沁出几颗汗珠。我说:“喂!我有没有同你讲过我爸爸过年包饺子的事?”

1.第②段画线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________描写,作用是

2.⑥-段写了两对父子之间发生的事情,请概括。

(1)父亲和我:

(2)我和儿子:

3.第⑧段加点词“希望”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4.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结尾的妙处。

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提示我们再忙也要尊敬长辈疼爱晚辈。

B. 提醒我们要珍惜善待身边关心自己的人。

C. 表达作者“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愧疚。

D. 揭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内涵。

 

查看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饶人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道士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____是物质还是精神,____需以前倾的姿势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退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多情和惊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自信的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游刃有余的从容淡定。就像那个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放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宽阔在其中有一个饶人处。

⑦唐朝时,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担任国相。狄仁杰刚直不阿,遇事敢言,娄师德却委曲求全,“唾面自干”。狄耻于与娄同列,屡屡明里暗里排挤他。有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朕重用你,你知其中原因吗?”狄说:“我文章出色,品行端正,不是无所作为依靠别人的人。”武则天说:“我起初并不了解你,你受重用,是娄师德的功劳。”于是令侍从拿来十几篇荐人奏折给狄仁杰看。狄仁杰读了之后,惭愧难当。

⑧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撑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⑨饶人,不是一种愚昧,而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而得理且饶人呢,境界更为超拔。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⑩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过天晴,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饶人,流露人情之真。

⑪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长风万里;饶人处,便是一叶扁舟,乘风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那地界,柳暗花明,月朗风清。

1.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从(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饶人是人生的一种智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2.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画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  所以

B. 既然  

C. 无论  

D. 如果  

3.第⑥段的划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作用是

4.第⑨段加点词“它”在文中的意思

5.请选择下面这段文字在本文中最恰当的位置并具体阐明缘由。

清朝宰相张英在京辅政,一日接到安徽桐城一封家书,信上说:邻居在圈院子时,把自家的地界也圈进去了,要张英想办法。张英拈须提笔,沉吟一下,写下28个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后顿悟,将院墙拆除并后退三尺。邻居被感动,也将院墙推倒后退了三尺。这便是千古流芳的“六尺巷”佳话。

A. ②③之间    B. ⑥⑦之间    C. ⑧⑨之间    D. 之间

 

查看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先主一见马超,以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超见先主待之厚也,阔略无上下礼,与先主言,常呼字,关羽怒,请杀之,先主不从,张飞曰:“如是,当示之以礼。”明日大会诸将,羽、飞并挟刀立直,超入顾坐席,不见羽、飞座,见其直也,乃大惊。自后乃尊事先主。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先主不

(2)明日大诸将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超入顾坐席

3.关羽“请杀之”的原因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4.对本材料中人物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先主宽厚仁爱

B. 张飞求贤若渴

C. 关羽简单粗暴

D. 马超知错就改

 

查看答案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曹刿论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下列加点字与“忠之属也”的“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诏令徒属曰    B. 神情与苏、黄不属

C.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有良田、美食、桑竹之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3.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题目“曹刿论战”的意思是曹刿谈论战争。

B. 第①段点明战争的时间,交代曹刿“请见”的原因。

C. 第②段详写战争的经过,显示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D. 第③段写曹刿论述取胜原因主要在于把握战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