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过半百的父亲,在儿子的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年过半百的父亲,在儿子的面馆干了18年,儿子当初虽承诺月薪3000元,可这么多年从未支付过。谈钱伤感情,可疾病缠身的父亲,不得不替自己的未来考虑。在多次讨要未果的情况下,他将儿子告上法庭,讨薪57万。

对材料中父亲向儿子讨薪一事,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读懂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 市场化、商品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一些传统观念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与冲击。不论是“奶奶有偿带孙”,还是“父亲向儿子讨薪”,以情感和伦理为核心的传统家庭观念,与以权利和利益为核心的现代法理观念发生了激烈的摩擦与碰撞。曾经习以为常甚至理所当然的做法,遭遇了越来越多的观念冲突和价值分歧。 在传统观念里,父母关心子女、体谅子女、帮助子女不仅是一种情感义务,也是一种道德责任。父子关系作为一种血缘关系,是一种先天的社会联结纽带;然而,在经济因素不断嵌入日常生活的当下,父子之间也难免会存在着利益纠葛。父亲并非没有利益诉求,而是被湮没了,“开不了口”;想方设法避免直接的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避免“谈钱伤感情”的尴尬与纠结,成为大多数“中国式父母”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行为逻辑。 帮忙带孙子、替儿子打工,父母并没有帮扶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他们这样做既有情感的驱动,也有利益的考量。在居家养老模式下,父母对子女多一些关爱与付出,以期得到更多的回报与收益。换言之,父母与成年子女的社会互动通常不是明码标价的市场交易,而是夹杂利益与情感的社会交换。 儿子既承担了父母的日常开销,也支付了父亲摔伤的医药费,却遭遇了“父亲向儿子讨薪”,难免会在情感上和心理上难以接受。只不过,成年子女赡养父母是一种刚性的法定义务,并不以父母对子女“究竟好不好”为前提条件;对父亲孝顺并不意味着儿子可以不支付父亲的劳动报酬,可以用情感关系来遮蔽利益关系。更进一步说,口头约定也是一种契约,“父亲向儿子讨薪”具备法律依据。 作为一种利益诉求,“父亲向儿子讨薪”也隐伏着一位老人“老无所依”的焦虑以及“落叶归根”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陪伴子女、支持子女,许多老人远离故乡,成为“老年漂”。不适应大城市生活的老人想回到老家,想让养老生活更有保障、更有安全感、更有品质,有错吗?如果儿子能够体贴一些、细腻一些、柔软一些,双方或许没有必要对簿公堂。 急剧的社会变迁,让传统的家庭关系逐渐发生改变,一些价值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地进行重塑与更新。只有读懂老年人的利益诉求与情感需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父亲向儿子讨薪”的痛苦与无奈。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注意材料的内容,是父亲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是“亲情”“法律”的关系,可从分析者二者的关系的角度入手立意行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繁星》《春水》是现代女作家冰心创作的诗集。作品仿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形式,书写了作者的感想和回忆。

B. 《水浒》中宋江因怒杀阎婆惜而被官府判了死罪,在江州刑场上被以晁盖为首的梁山好汉搭救,最终上了梁山。

C.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

D.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最早、最重要的一个源头,汉代以后被尊为儒家经典。其作品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常用赋、比、兴手法。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期待“五四的火炬”再次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注入青春的能量,激励新时代的广大青年,紧紧围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谱写新的青春乐章。

B. 他的脸上是一张晴雨表,喜怒哀乐总是挂在表面上,让人一眼就可以看明白。

C. 在昨天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李小璐介绍了三条学习方法,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D. 汪勇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一本活生生的人生教科书,全国政法机关要通过广泛开展向汪勇同志学习的活动,形成学赶英模、争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 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 鸡年春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 抗日战争的胜利,让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寒噤(jìn)        箱箧(qiè)          藩篱(pān)       惟妙惟肖(xiào)

B. 诘责(jié)        锃亮(zèng)         稽首(qǐ)        颔首低眉(hàn)

C. 妖娆(ráo)           佝偻(lóu)           恣睢(zī)      拈轻怕重(niān)

D. 阔绰(chuò)          荫庇(yìn)          恻隐(chè)       吹毛求疵(cī)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写浓云笼罩,香烟飘散,长长的白昼让人难熬,词人移情于物,渲染浓烈的愁苦气氛:天愁、地愁、人更愁。

B. “佳节”一句,化用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词人逢此佳节,更加思念丈夫,何况又不止一次独自过重阳佳节。

C. “玉枕”两句,写出玉枕孤眠,纱帐内独寝,难免有孤寂之感。“半夜凉初透”,不只是时令转凉,而是别有一番凄凉滋味。

D. 词人末尾三句,描绘自己憔悴不堪、形似黄花的“瘦”,“瘦”是“愁”之因,“愁”是“瘦”之果,两相照应,十分自然。

E. 本首词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愁苦,下片主要写思夫的深切,用语通俗清新,比喻贴切巧妙,抒情曲折幽深,形象鲜明生动。

2.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运用了很多与本词相同的意象,但表达的情绪却不同, 请举出两例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