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儒家与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儒家与道家是互补的,是相辅相成的。  ①   中国的古人,我们中华民族的先民,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是非常优越,   ②  他们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热带森林里简易地谋生,非常容易地维持生命。我们在黄河流域,在这个水深土厚,气候不是很温暖的地方,  ③  有滔滔的大河需要治理,不治的话就会有水患。所以对中华民族来说,  ④  太强调个体生命而忽视集体利益的话,就不利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繁衍。  ⑤   ,以儒家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这种伦理观念、道德理想,  ⑥  就历史地被选择为我们这个文化的核心精神。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所以

   并且

  即使

所以

不然

 

由于

  因而

     /

  如果

因此

可能

 

  因为

  所以

   而且

  如果

因此

   /

 

  因为

  因而

   况且

  即使

所以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关联词语使用的试题,考生要注意作答这类试题要关注文段的内容,仔细揣摩句子之间的关系,认真考虑句子间的意思。同时也要辨识和对比选项中提供的词语,本题从一二两句中可以看出是因果关系复句,所以答案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始见于殷商时代,到西汉已基本完备,属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B. 论文造假不仅导致研究重复低效、垃圾论文成堆,而且亵渎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

C. 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格,今后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D. 中国举办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目的在于为了唤醒人们对历史的记忆、表明维护“二战”成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

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电视连续剧《人民的名义》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官场众生相,有人勾心斗角只求升官发财,有人犬儒到底只求独善其身

④有人利用网络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发布一些对社会有负面影响的言论,公安部门对这些甚嚣尘上的做法和言论进行了打击和辟谣。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⑤    D. ④⑤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状尽大海浩渺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表明了自己写文章赠给李氏子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临江仙

陈克 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齑盐③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注]①陈克:南宋词人。②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③齑盐:细碎的腌菜,这里代指养老之处。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写出诗人的落魄形象,也点出“客心惊”的缘由。

B.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 交代了危急的时局,点明感慨的原因,具有统领全词的作用。

C. “送老”一词承上启下,上承 “十年”“岁华销尽”“疏髯”“衰涕”,下启“应吴兴”“别愁”“孤影”。

D.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两句,以景结情,营造迷离恍惚的气氛,寄托词人难言的苦衷,含不尽之意。

E. 这首词感情真挚,巧设意象,意境深美,语言清新淡雅,浅处皆深,读来韵味十足感人至深。

2.词中寄寓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禼,字公才,邛州依政人。第进士,为汾州司法参军。郭逵宣抚陕西,辟掌机宜文字。种谔擅纳绥州降人数万,朝廷以其生事,议诛谔,反故地归降人,以解仇释兵。禼上疏曰:“谔无名兴举,死有余责。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边臣虽擅纳,实无所利,特以往年俘我苏立、景询辈尔。可遣询等来,与降人交归,各遵纪律,而疆场宁矣。如其蔽而不遣,则我留横山之众,未为失也。”又徙逵帅鄜延,为逵移书执政,请存绥州以张兵势,先规度大理河川,建堡砦,画稼穑之地三十里,以处降者。若弃绥不守,则无以安新附之众。援种世衡招蕃兵部敌屯青涧城故事。朝廷从之,活降人数万,为东路捍蔽。夏人屡欲款塞,每以虚声摇边。诏问方略,禼审计形势,为破敌之策以献。遣裨将曲珍、吕真以兵千人分巡东西路。夏人方以四万众自间道欲取绥,道遇珍,皇骇亟战,真继至,夏众败走。交阯叛,诏为安南行营经略、招讨使,总九将军讨之。禼以郭逵老边事,愿为裨赞,于是以逵为宣抚使,禼副之。逵至,辄与禼异,固争不能得。禼分遣将吏伐木治攻具,设伏击之,斩首数千级,馘其渠酋,遂皆降。元祐初,梁乙埋数扰边,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既而以重兵压境,诸将亟请益戍兵为备,禼因遣人诘夏,夏兵遂去。乙埋终不悛。使间以善意问乙埋:“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遗之战袍、锦彩,自是乙埋不复窥塞。禼乃纵间,国中疑而杀之。五年,拜端明殿学士,迁太中大夫。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赵禼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B.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C.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D. 禼知夏将入侵/檄西路将刘安曰/夏即犯塞门/汝径以轻兵捣其腹心/后果来犯/安等袭洪州/俘斩甚众/夏遂入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款塞即叩塞门,指外族前来通好或到边界表示归顺,与“觑边”“窥塞”“寇边”相对。

B. 稼穑是我国对农事的总称,多以春耕为穑,秋收为稼,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C. 交趾原指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盘腿而坐的行为,后与“安南”都指越南北部地区。

D. 学士原指读书人或学者,文中是一种官职名称,现指授予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的学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

A. 赵禼富有才华,处事很有见地。他考中进士,在郭逵手下任文职;在种谔擅自纳降一事上,反对诛种谔、返故地归降人,认为双方可交换人员,各守纪律,以保边疆安宁。

B. 赵禼深晓边事,治理卓有成效。他向朝廷建言,应做好绥州的规划,建设堡寨,分析了放弃绥州的后果并援引了种世衡治边旧例,得到朝廷认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C. 赵禼一心平叛,不计个人名利。交趾叛乱时,朝廷让赵禼统兵平叛,他推荐自己以前的上级郭逵为主将,自己甘愿任副职,赵禼设伏兵击贼,取得大胜。

D. 赵禼精于谋略,为国屡立功勋。他能审时度势,为朝廷献破敌之策;梁乙埋多次侵扰边关,他以武胜之,以文劝之,最后用离间计将其除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将改而还之,彼能听顺而亡绝约之心乎?不若谕以彼众饿莩,投死中国。

(2)必欲寇,第数来,恐汝所得不能偿所亡。能改之,吾善遇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