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在钓鱼岛问题上,假如某些国家把...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

A. 在钓鱼岛问题上,假如某些国家把中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置若罔闻,一意孤行,必将自食恶果。

B. “十一”假期,莫言旧居接待的游客超过千人。游客中既有单纯去参观沾“文气”的,也不乏“抠墙皮、挖砖块”的。

C. 合肥市食药监局与合肥市食药监督检验所在全省连锁门店提出“七统一管理”理念并于近期实施,首开全省药品零售连锁管理之先河。

D. 在这部话剧里,他扮演的王威的弟弟王强为了能与未婚妻张妍过上宽裕的生活,铤而走险,贪污了 30 万元公款。

 

B 【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句中的“把”要改为“对”。C项,语意重复。“首开”与“先河”重复,可去掉“首开”的“首”。D项,表意不明。“他扮演的”到底是“王威”还是“王强”不明。 考点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

A. 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讷,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B. 某些城市大货车频繁出事,车主贪图利益,安全意识淡薄,货物超载,积重难返,这导致路途中经常出现严重交通事故。

C. 勤政廉洁的社会风尚,不是一次讲座、一次报告就能形成的。只有全社会成员一起长时间地上行下效,身体力行,才能促成。

D. 一系列诬蔑不实之词的威吓,可谓振聋发聩,他却始终冷静处之,没向恶势力低头,不愧是铮铮硬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阿庆基造反

[芬兰]本蒂·韩佩

一条板凳安放在路旁,只要行人累了,就可坐下休息。累了!是的,难道这还有什么奇怪的吗?一个人在七十年岁月里要跨出多少步子啊——短的、长的、急的、慢的。板凳被发明和制造出正是为了

人们能够坐它。或许这条板凳还有别的目的,因为冷饮亭就在它的旁边

托比亚斯·阿庆基多次感到奇怪,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人们仅仅是在散步途中想让腿脚歇上一歇时,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托比亚斯·阿庆基坐在板凳上,他的头发斑白,但精神却很矍铄,他用大拇指托着烟斗,完全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之中。没过多久,越越近的歌声唤醒了他,立刻使他想起,现在是生活在动乱时期。罢工、骚乱打吧!吵吧!有的是理由可是这么干难道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吗?如果像被拴着鼻子的小牛犊那样发疯似的挣扎,能行吗?托比亚斯·阿庆基已经七十岁了,现在世道是不是变了?也许是吧,也许人们的眼界有所不同。可是生活是不是好过些了?嗯,他们应当尽可能过得更好些。这就有足够理由去进行斗争

他听见一个过路人说,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

游行示威吧!——托比亚斯·阿庆基,已上了年纪,只能坐在板凳上观望。在这种时期,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

游行队伍过了,人不少,除了两旁土路,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群。

他们唱的歌中有激烈的词句:法律骗人,政府压人。

到了明天,普天之下皆兄弟

游行队伍过去了,托比亚斯·阿庆基朦胧地感觉到,他们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向着遥远的未走去他们在前进,先头部队消失在转弯处的建筑物后面。后那里发生了阻塞,尽管后面的队伍还在前进,突然的一声枪响,划破了夏末晴朗的天空。托比亚斯·阿庆基被子弹的呼啸声惊呆了。这似乎是不应该的然而后他还是平静下,觉得自己反正是坐在板凳上的旁观者。

游行队伍一下子散了,犹如受到旋风袭击似的扬起了满天尘土,人们掉转头纷纷跑了。托比亚斯·阿庆基看到警察握着步枪和皮鞭,正在寻找示威的人,可是游行示威者都跑散了。这时,警察突然发现坐在板凳上发呆的托比亚斯·阿庆基。

你放什么哨?”警察大喝一声。

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张了张嘴,还没得及解释自己仅仅是坐在板凳上休息的旁观者,皮鞭已抽到了他的身上。他发现自己陷入了不可解脱的困境,不禁顿时火冒三丈。这怎么可能呢!要知道他只不过坐在板凳上可是愤怒只是再次招致皮鞭的抽打,托比亚斯·阿庆基只得拔起僵硬的大腿一逃了之。

但事情并没有完结,他确实陷入了解脱不了的困境。不久,他被捕了。受讯、受审,最后被带到被告席上受到了参与造反罪的控告。

托比亚斯·阿庆基怎么也不能理解,他仅仅是在板凳上坐一会儿而已。而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他对警察咆哮起,他怎么也难以接受警察的指控,他难道会热昏了头脑干下这等事!可怜虫怎么会想得出:他是狡猾地假装坐在板凳上,企图逃过劫难,实际上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或者是工运首脑

警察就是认定他有罪,一口咬定:你身上有紫血块,你就是参与了造反

托比亚斯·阿庆基搔了搔头皮,觉悟过:也许世界上从就没有为旁观者准备的板凳!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托比亚斯·阿庆基是一位七十岁的老人,他过着孤独而没有人理解的生活,每天坐在板凳上观望,成了他最大的生活乐趣。

B. “作为一个旁观者也实在有趣得很哪!”看到罢工工人在游行示威,阿庆基这样想,可以看出他安分守己,也表明他对社会现实认识不深。

C. 警察一口咬定阿庆基参与造反,是个瞭望放哨的人,意在表明警察欺软怕硬,能力低下。

D. 这篇小说刻画人物非常成功,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刻画阿庆基老人,使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E. 作者没有用更多笔墨正面去写警察与罢工工人的冲突,这就使得阿庆基老人的被捕情节更加突出,有力地彰显主题。

2.小说前后两次写道这条板凳看完全是条普普通通的板凳,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中阿庆基的心理活动,前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作简要概括分析。

4.小说结尾处的画线句有什么含义?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查看答案

(1) 莫道不消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云树绕堤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山居杂颂

饶节①

溪边小立听溪声,日到溪心衮衮②明。

独木自横人不渡,隔溪黄犊转头鸣。

[]①饶节(1065~1120),字德操,一字次守。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中年出家,法名如璧,自号倚松道人。陆游谓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②衮衮,旋转翻滚的样子。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2.这首诗写景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洞精党眄,口吟舌言,裁能书计。少为贵戚,逸游自恣。

永和元年,拜河南尹。冀居职暴恣,多非法,父商所亲客洛阳令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商以让冀,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而恐商知之,乃推疑于放之怨仇,请以放弟禹为洛阳令,使捕之,尽灭其宗亲、宾客百余人。

商薨未及葬,顺帝乃拜冀为大将军,弟侍中不疑为河南尹。及帝崩,冲帝始在襁褓,太后临朝,诏冀与太傅赵峻、太尉李固参录尚书事。冲帝又崩,冀立质帝。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闻,深恶之,遂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复立桓帝,而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语在《李固传》。

冀用寿①言,多斥夺诸梁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孙氏宗亲。冒名而为侍中、卿、校尉、郡守、长吏者十余人,皆贪叨凶淫,各遣私客籍属县富人,被以它罪,闭狱掠拷,使出钱自赎,资物少者至于死徙。扶风人士孙奋居富而性吝,冀因以马乘遗之,从贷钱五千万,奋以三千万与之,冀大怒,乃告郡县,认奋母为其守臧婢,云盗白珠十斛、紫金千斤以叛,遂收考奋兄弟,死于狱中,悉没资财亿七千余万。

元嘉元年,帝以冀有援立之功,欲崇殊典,乃大会公卿,共议其礼。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冀犹以所奏礼薄,意不悦。专擅威柄,凶恣日积,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不疑好经书,善待士。冀阴疾之,因中常侍白帝,转为光禄勋。又讽众人共荐其子胤为河南尹。不疑自耻兄弟有隙,遂让位归第,与弟蒙闭门自守。冀不欲令与宾客交通,阴使人变服至门,记往来者。南郡太守马融、江夏太守田明,初除,过谒不疑,冀讽州郡以它事陷之,皆髡笞徙朔方。融自刺不殊,明遂死于路。

延熹元年,太史令陈授因小黄门徐璜,陈灾异日食之变,咎在大将军,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帝由此发怒。收冀财货,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散其苑囿,以业穷民。录诛冀功者,封尚书令尹勋以下数十人。

(节选自《后汉书·梁统列传》)

【注】①寿:人名。全名为孙寿,是梁冀的妻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书计 通“才”    B. 商以 退让

C. 融自刺不    D. 洛阳令收考授 暗示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冀身为大将军却极为跋扈的一组是( )

①少为贵戚,逸游自恣②吕放颇与商言及冀之短,冀即遣人于道刺杀放。

③令左右进鸩加煮饼,帝即日崩。枉害李固及前太尉杜乔,海内嗟惧。

⑤机事大小,莫不咨决之。 ⑥冀闻之,讽洛阳令收考授,死于狱。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冀杀了吕放之后,又杀了吕放的弟弟洛阳令吕禹和他们家的宗亲、宾客百余人。

B. 扶风人士孙奋家境富裕却很吝啬,梁冀就赠送给他四匹马,然后向他借钱五千万。

C. 桓帝因为梁冀对自己有援立之功,就想用特别的礼遇来显示他的崇高地位,可梁冀还觉得礼遇不够优厚,很不高兴。

D. 朝廷没收梁冀的全部财产,共获三十多亿,用来充实国家府库,因此减免了天下百姓一半的租税。

4.课内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