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坟是一种严重的人格侮辱,即使在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坟是一种严重的人格侮辱,即使在今天,主流的社会文化依然认为,强制平坟的行为,是对人之为人的神圣基础的破坏,忽略了中国人历来珍视的人文精神价值,严重侵犯了中国人的信仰、情感与记忆。

2012年11月16日,国务院第628号令要求对《殡葬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进行修改,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部分。此次明确的制度规定固然来得及时,但知识界有必要对一个多世纪以来盛行的物质主义、激进地反传统、鄙夷人文精神价值的倾向进行深刻反思。

自近代传统社会解体以来,在激进的反传统的浪潮中,社会文化一直有这样一种倾向,就是只认为物质的、经济的价值是真实和重要的,而以往传统社会的礼俗、信仰等超验的价值则是虚伪和迂腐的,应该作为过时的、妨碍历史进步的东西而抛弃。像保留坟头、厚葬先人等礼俗,都曾被当作愚昧和落后的陋俗被鄙夷,是移风易俗要革命的对象。这一社会文化倾向在“破四旧”等政治运动中达到了顶峰。

近年以来,随着激进意识形态革命的终结,民间社会在更宽松的氛围中开始复苏和成长,人们开始重拾曾被抛弃的人文精神价值。2008年,全国人大批准了关于恢复传统节日的议案,清明、端午与中秋正式被列为法定假日,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这一举措反映了一个更文明的社会对传统价值和社会共同情感的尊重。

传统社会的中国人常用“礼崩乐坏”来形容一个社会的败坏和崩溃,然而经过了半个多世纪激进运动的洗礼,社会普遍存在轻视“礼乐”等人文精神价值的倾向,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才有强制平坟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有必要重新思考,礼俗究竟是不是无意义的迂腐?这些无形的精神性投入,究竟有什么意义?

在中国文明史上,周公“制礼作乐”是中华文明划时代的大事,经过周公的改造加工,“礼”变得系统严密,成为国家的根本,礼治处于治国方略的核心位置。综观中国历史,礼作为约束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准则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而且成为华夏文明的标志,是文明社会区别于蛮夷莽荒之地的标志。

正是由于“礼乐”等人文价值的存在,使得国家和家庭具有了同构性,让社群有了相似的价值追求。葬礼和坟头的存在,里面就包含了中国人所寄托的价值归宿意义。

然而在传统社会终结后,在世界性的启蒙思潮的洗礼下,对人文精神价值的看低,不仅仅是中国所独有,也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马克斯·韦伯这样形容:“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友爱中……而在过去,这样的东西曾像燎原烈火一样,燃遍巨大的共同体,将人们凝聚在一起。”

启蒙运动有激进的反传统的一面,但处理得当的国家之所以没有走向灾难,就在于他们在改变传统和移风易俗方面,充分尊重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让社会自发秩序去选择和扬弃。一部近代史也告诉我们,如果以进步和启蒙之名,强行进行所谓文化革命,最终可能导致激进的暴力灾难。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反思和铭记。

(摘编自李铁《重拾传统的人文精神价值》,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时至今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制平坟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人格侮辱行为,甚至是对人之为人的神圣基础的破坏。这一行为忽略了中国人历来珍视的人文精神价值,严重侵犯了中国人的信仰、情感与记忆。

B. 修改后的《殡葬管理条例》删除了“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部分。也就是说,民政部门不能对乱建的坟墓强制平毁。

C. 社会文化一直认为物质的、经济的价值是真实和重要的,而以往传统社会的礼俗、信仰等超验的价值则是虚伪和迂腐的,应该作为过时的、妨碍历史进步的东西而被抛弃。

D. 强制平坟事件的发生、《殡葬管理条例》的修改。促使知识界对一个多世纪以来盛行的物质主义、激进的反传统主义、鄙夷人文精神价值的倾向进行深刻反思。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清明、端午与中秋等传统节日被正式列为法定假日,这一举措体现了人们开始重拾曾被抛弃的人文精神价值,反映了一个更文明的社会对传统价值和社会共同情感的尊重。

B. 强制平坟等事件的发生,触及了一些民众的心理底线,伤害了民众的感情和信仰,导致社会普遍存在着轻视“礼乐”等人文精神价值的倾向。

C. “礼”之所以成为传统文化的主体、华夏文明的标志,是因为它在历史上形成了约束人们思想与行为的重要准则及维持社会秩序的基本规范,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形成与发展。

D. “礼乐”等人文价值使国家和家庭具有了同构性,让社群有了相似的价值追求。葬礼和坟头的存在包含了中国人所寄托的价值归宿意义,清明扫墓也自然有“寻根”的象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修改后的《殡葬管理条例》中删去了可强制平坟的规定。这一做法体现了对激进意识形态与民族传统习俗冲突的正视,以及对国人生活方式和精神信仰的尊重。

B. 文中引用马克斯·韦伯的话印证了在传统社会终结后,在世界性的启蒙思潮的洗礼下,“人们对人文精神价值的看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具有世界普遍性。

C. 在改变传统和移风易俗方面,如“破四旧”等政治运动,只有充分尊重了人文精神的价值,让社会自发地选择和扬弃,才可能使国家免于走向灾难。

D. 一部近代史昭示,以进步和启蒙之名,强行进行所谓的文化革命,最终会导致激进的暴力灾难。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铭记和反思。

 

1.C 2.B 3.D 【解析】 1.试题分析:C. 社会文化一直认为物质的、经济的价值是真实和重要的,而以往传统社会的礼俗、信仰等超验的价值则是虚伪和迂腐的,应该作为过时的、妨碍历史进步的东西而被抛弃。根据对文意的理解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们正在有意识的重拾传统的礼乐文化,选项中说“社会文化一直认为物质的、经济的价值是真实和重要的”理解过于牵强。 2.试题分析:B. 强制平坟等事件的发生,触及了一些民众的心理底线,伤害了民众的感情和信仰,导致社会普遍存在着轻视“礼乐”等人文精神价值的倾向。前后没有因果关系,选项中属于强加因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曾有网友评出最让父母心碎的五句话:“你别管我”“我在忙,没空”“不回家了”“说了你也不懂”“好了好了,我知道了”。

一位母亲说:“我跟孩子说话都挺小心的,就怕碰到他的雷点。”父母的“小心翼翼”遇到我们的“漫不经心”,显得过于辛酸。

请对以上材料谈谈你的感受和看法。

要求:立意自定,内容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来到陌生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行为,请根据要求续写句子。

要求:语意合理连贯,符合语境。

运用与例句相同的修辞手法。

句式相同,字数大致相等。

来到陌生的贾府,林黛玉像一只失群的孤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生怕被人耻笑;来到陌生的鲁镇,祥林嫂___________________;来到陌生的海域,桑地亚哥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共享单车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 _______。如何呵护共享单车,考验着骑车人的素质,______ 。对骑车人来说,不能只图方便,也要树立起规则意识,珍惜共享成果;对企业平台来说,不能只投车不管理,把积累的风险和问题转嫁给社会;对管理部门来说,不能让企业单打独斗,也要加强对共享平台的管理,引导市民文明用车。唯有如此,_____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A

而且

但是

虽然

因为

所以

B

/

然而

纵使

因为

因而

C

但是

因为

虽然

/

尽管

因此

D

可是

因为

但是

即使

/

总之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朗读者》采用“明星结合素人”的嘉宾阵容,将知名人士或普通百姓的人生故事与文学佳作相结合,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B. 近年来,我国为保障人民生活,推动社会保障领域事业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完善城乡社会养老、推进大病医保、提高城乡低保补助等。

C. 影片《生死抉择》是一部给人以强烈震撼和深刻警示的反腐倡廉的文艺作品,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动教材和重要措施。

D. 河南省图书馆新馆实行无门槛服务,只要有阅读需求,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为证明,读者就可以享受到“资料随手可得,咨询无处不在”的人性化服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