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三棵树 李德霞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三棵树

李德霞

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

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校回来,看着空空的土屋和一下子苍老了的娘,丫头抱着树干号啕大哭。

娘说:丫头,别上学了,回家跟娘种地吧。种地饿不死人。

丫头倔,丫头一抹眼泪说:偏不,我还要考大学,我丫头说到做到!

娘说:上大学不要钱?

丫头说:我有三棵树,三棵树就是我的钱。

丫头真的考上了大学。那时候,家家日子还不宽格,但乡亲们厚道,你三十他三十地把钱送来。丫头不接,一一挡了回去,丫头说:大叔大婶的情我领了,我不能欠乡亲们太多……”

娘说:你不上学了?

丫头说: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开学前几天,丫头去了村里的德叔家。德叔在农机站当站长,家里开着小卖部,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殷实得多。更重要的是,爹在世时,跟德叔是最要好的弟兄。其实,在丫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德叔就给丫头准备了一千块钱。德叔笑眯眯地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你啥时还我呀?

丫头说:不是借,是贷,就按银行的利息算。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连本带利一块儿还。

德叔还想逗逗丫头,德叔说:银行贷款还讲个财产抵押呢,你拿啥给我做抵押?

丫头拉着德叔的手出了屋,用手一指她家院里的三棵树说:我有三棵树,我就拿三棵树做抵押。说完,丫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哗哔哗,写了抵押单,交给德叔。

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

丫头上了大学。上了大学的丫头从来不敢回家。除了舍不得那几块钱的路费,丫头还得自己挣学费,挣生活费。丫头到图书馆帮过工,到饭店洗过碗,啥来钱干啥。有同学问:你家里没钱供你?丫头说:有,我有三棵树……”

丫头大三时,不得不回家一趟。大哥在一家煤矿挖煤,死于矿难,矿上只给了很少的一点钱,少得离谱。丫头找到矿长,拍着桌子和矿长讲道理。矿长熊了,按规定赔了款。

拿回赔偿金,大嫂取出两千块,要给丫头。大嫂说:以前都是我不好,我对不起丫头妹妹。钱你拿着,你是大学生,就不要那么辛苦了。

丫头把钱挡回去。丫头说:我还年轻,吃点苦受点罪是好事。这钱是我大哥拿命换来的,就留着给侄儿上学用……”

转眼,丫头大学毕业了。那时候,大学生很抢手,是香饽饽,丫头就被分配到市政府上班。领到第一笔工资,丫头田了村。丫头找到德叔,要赎回当年的抵押单。德叔说:啥抵押单?我早扔了。丫头吃惊地说:……我的三棵衬?

像当年丫头拉着德叔一样,德叔拉着丫头的手出了门,用手一指丫头家的那三棵树说:三棵树,本来就是你的。

丫头要接娘进城。临走时,邻居说:你娘这一走,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土屋和三棵树不如卖了的好……”

丫头看着土屋,抚着树干说:土屋是我的家,三棵树是我的根……我怎么舍得卖啊?留着吧。

一晃,几十年过去。土屋已日渐斑驳,倒是那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绿荫如盖,成了村里的一景。

前年,有人相中了那三棵树,愿出大价钱要下来。那人打电话给丫头,问丫头愿不愿意卖,被丫头断然拒绝。

如今,已是副市长的丫头,无论工作多忙,每年都要抽空回村一趟,看看父老乡亲,看看她的三棵树……

(节选自《小说月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开头写大嫂闹着分家,将米缸、面缸、红木柜搬走,三只羊赶走,甚至还要放倒三棵树的情节,既表现了家里的贫穷,又暗示了娘的软弱。

B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德叔原本只想试探丫头,孰料丫头早有主意,德叔因而;面对苦难,丫头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令德叔动容,因而满眼都是泪

C.小说设计大哥遭遇矿难,大嫂成为寡妇,只得到很少的一点钱,最后是丫头拿回了赔偿金等情节,意在表明善恶有报,规劝人们要孝亲友爱。

D.写三棵树长得枝繁叶茂,有人愿出大价钱买,丫头却断然拒绝,是因为以前生活艰难时都不曾卖掉,现在丫头做了副市长,自然不会因为钱而卖掉三棵树。

 

E.小说中对大嫂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作用很明显,如从开始的蛮横无情到后来的心存愧疚,都衬托了丫头优秀的品质特征。

2)小说以三棵树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小说在刻画丫头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4)这篇小说有什么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1.ABCDE 2.①以“三棵树”为题,让读者看了题目会产生遐想,激发阅读兴趣。②“三棵树”作为小说的线索,贯穿文章,始终和小说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使行文更加紧凑。③以“三棵树”为题,突出小说的主旨,“三棵树”是头人生之根的象征,表现了丫头不忘根本,不忘家乡的品质。 3.①有主见、有志气,努力上进。她是村里唯一去城里上高中的女孩子,娘劝她在家种地,她坚决不同意,后来考上大学,最后做了副市长。②乐观面对苦难,节俭勤劳。面对异常贫穷的家庭情况,以三棵树为精神支柱,顺利完成学业;大学期间为了省钱,很少回家,自己挣学费、生活费。③包容,不记仇。大哥死干矿难,她找矿长据理力争,拿回了赔偿金。不和嫂子记气,赔偿金自己不拿一分,留给侄儿上学。④善良、孝顺,知恩图报。丫头考上大学,面对乡亲们的援助,她心存感激;参加工作后把娘接到城里;当了副市长,每年都要回村里一趟,看望父老乡亲。 4.①对父母长辈要心存孝心。大嫂起先不知孝道,分家时将家里像样点的东西全都拿走,使原本贫困的家雪上加霜,大哥死于矿难之后,才认识到自己的不对;丫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积极乐观,安慰娘,后来把娘接到城里尽孝。小说告诉我们要孝敬父母。②做人应心存感恩,别人有难时应当伸出援助之手。在丫头考上大学之后,乡亲们二十、三十地送来钱;德叔在丫头交学费的事上,全力帮助,对于这一切、丫头都深深记在心里,一直心存感恩。当副市长后,还每年回村里一趟,看望父老乡亲。③在贫困和苦难面前,应具有自强和不懈努力的精神。面对贫穷和苦难,丫头没有悲观绝望,没有意志消沉,而是以一种不懈的努力和自强精神,战胜了生活中的一切苦难,最终带着母亲过上了幸福的生活。④显达不忘本,根扎得越深,人生之路走得越远。丫头由一个农村小姑娘走进城里读高中,后来考上大学,毕业后到市政府上班.到最后当上了副市长,一路走来,她没有忘记三棵树、忘记乡亲、忘记娘的恩情。不忘记根本的人,在事业、人生之路上才不会迷失,才会走得更远。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 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 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 “网红”总是如影随形。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我也是年轻人,我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他们可能甫一成年,就挑 起了生活的担子。我深知和他们相比,自己是幸运的,有幸生在小康之家,接受高等教育,因此绝不会对他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而我们的社会也应该有更强的同理心,去理解“网红”现象背后的社会现实。

说“网红”肤浅也好,低俗也好,既不是“网红”自己的错,也不是“网红”粉丝群体的错。社会文化既需要有高雅的形式,也需要有通俗的形式。如果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那么我们就应该对社会阶层差距的根源开刀,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能过得更富裕,更有尊严,让他们能够有余暇和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试想,如果有一天,每个人都可以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每个人都可以抽出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那人们又何必要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努力去创造一个这样的社会,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当下,媒体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他们对“网红”几乎都是鄙夷和批判的态度,这也成为现在看待“网红”的一种主流舆论。

B. “网红”们以秀脸蛋、秀身材等肤浅的方式走红,并成为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追捧的对象,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我们需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

C. 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通过网红们发自拍、发美食等方式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寻得精神的慰藉,这是“网红”能够赢得追捧的原因。

D. 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因受到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的影响,其结果是,他们只能在网络上用一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是现在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B.本文作者不对“网红”粉丝们的精神生活加以批判和鄙夷,这是由于作者幼时的玩伴中,有不少人也是这些“网红”的粉丝。

C.想要让网络文化环境更加高雅,更加丰富,我们就应该从社会层面着手,让身处社会中下层的年轻人有条件去追求更加高雅、更加丰富的精神生活。

D.让每个人都能有时间摊开书本,在阅读中遨游知识与艺术的海洋,这远比坐在清谈室中,高高在上地批判“网红”更有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网红”原本是指“网络红人”,没有褒贬之意,然而在当下,“网红”却背负着“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

B. 对高雅文化欣赏的困难,以及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这些都挤压着生活在社会下层青年人的精神空间。

C. 社会文化既然需要有高雅与通俗的形式之分,因此在评判“网红”肤浅与低俗与否时,不能将错误归咎于“网红”本身或“网红”粉丝群体。

D. 如果每个人都能走进影院欣赏一场精彩深刻的电影,或抽出时间,摊开书本阅读,那人们就不必依靠追捧“网红”来填充自己的心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身患绝症的母亲得知自己将不久人世,她会给年幼的孩子留下些什么呢?年轻的千惠身患癌症,在离世前,她“逼着”年仅4岁的女儿阿花开始学做各种家务,扫地切菜,煲汤,刷马桶,准备上幼儿园的衣物……千惠离世后,阿花能够照顾好自己。

这件事引起网友的争论,有人认为千惠对孩子过于狠心,有人认为千惠给孩子留下了最宝贵的遗产…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限问题(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乌鸦掠过村庄

①乌鸦急速掠过村庄上空,像一块块黑色的破布在暗淡的天幕上抹过,划出一条条粗壮的黑线,乌鸦没有在村庄上空盘旋,也没有落在那棵树冠庞大的苦楝树上,它们径自朝南飞了,飞过麦田,一片小黑点消失在浓稠的暮色中。

②我没有听到乌鸦在巢里翻身的声音、吵闹的声音,“扑刺刺”拍动翅膀的声音。这一夜我的梦里也出奇地安静,没有一只乌鸦的哀啼坠落枕边,溅起湿漉漉的星光。

③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我问自己。

④我想到了那些炊烟茂盛的日子。清晨铁桶碰到井沿“铛”的一声,或者“嘭”一声掉进水中,这样的响声总会吸引那只槐树上的乌鸦,它好奇地打量着汲水的女子,盯着她身后的长辫子左看右看,而后嘎一声发出哑叫,像是打招呼,又像是情不自禁的赞美。汲水的女子向它羞涩地一挥手,去,大鸟,去,老丑。那只飞走的大鸟就在村庄上空盘旋,一只吸引来两只,两只吸引来四只,直到汲水的女子穿过那片桃林,把一串落花远远的抛在身后。

⑤无论什么样的清晨,结霜的、下雪的、有雾的、晴明的,你都能看到乌鸦在树枝上蹦跳的身影,也无论什么季节,它们的嗓音都是略带沙哑的,但又“嘎嘎嘎”那么响亮,像敲一面破锣。

⑥这些都是记忆中的情景,现在的事实是,村庄已很难见到乌鸦的身影了。曾经安静祥和的村庄已被炮声和打石机的轰鸣搅扰得神经错乱,曾经炊烟葱笼的村庄已褪去往昔光鲜的外衣,破败不堪。我看到那些废弃的老屋爬满了瓜藤,一把锁紧紧锁住曾经烟火缭绕的岁月;我看到歪歪扭扭的小巷里,荒草丛生,月光的镰刀收割绵亘的落寞;我看到留守老人孤独的身影,被残阳拉得很长很长……那些南下或北上打工的人,在迈进城市的一瞬间就迷失在楼群高耸的浮华里,就沉醉在城市飘荡的霓虹里,他们用握过农具的手,把深扎进村庄的根义无反顾地拔起,而后浮萍一样风雨飘摇在这座城和那座城。这些人士村庄的土著,他们抛弃了村庄,乌鸦也是村庄的土著,它们也抛弃村庄了吗?

⑦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我还在问这个问题。

⑧在一个小区的垃圾堆旁,我看到两只乌鸦啄食着发馊的残羹,它们津津有味的吃着,那么满足,那么自在,那么幸福。它们的巢就建在高高的信号塔上,从这里能看到五星大饭店的霓虹,能听到KTV跑调的唱腔,而车流就在它的房屋下面穿过,升腾起一阵烟雾和尘埃。这两只乌鸦无论如何极目远眺,都不能看到树林和花丛,雾霾已悄悄起身,弥漫了整个城市的上空。所以每当夜幕降临,乌鸦径自飞回巢里,它们不会在巢的上方一圈圈盘旋,“嘎嘎嘎”沙哑的叫着,或许它们知道,多么有力的飞翔,都不能把城市的夜空抹黑。

⑨从这两只城市化的乌鸦身上,我已经看不到泥土的光泽,看不到庄稼的成色,看不到天空的广阔和春天的多姿多彩,它们浸泡在铜臭和欲望的雾霾里,浸泡在钢筋混凝土的冷漠里,俨然退化为两只黑色的风筝。

⑩那群掠过村庄的乌鸦究竟飞到了哪里?这些懂得反哺的重情重义的鸟真的会背弃村庄吗?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

(作者张强,文章选自《2014中国散文年选》,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②段表达了“我”对现在村庄里听不见乌鸦的声音的遗憾与失落之情。

B. ③⑦两段,对“村庄的乌鸦都哪儿去了”进行追问,旨在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C. ④段汲水的女子与乌鸦的关系,不能够代表“我”记忆中的村庄与乌鸦的关系。

D. ⑥段提到的外出打工农民,像城市化的乌鸦一样抛弃了村庄,迷失在城市里。

2.文章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找出两种,并举例说明。

3.请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这句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历史记忆的真实度

历史是一种记忆,和所有的记忆一样,都不可能是对过去某个时刻发生的事情的完全复原(记忆心理学)。因此,严格意义上说,绝对的“历史真相”是不可得的。

历史记忆中的信息和过去历史事件的符合程度,就是历史记忆的真实度。它永远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只要其程度是足够高,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信史”,作为历史研究的素材,如果真实程度中等,也可以用来做一定的参考。如果真实程度非常低,这种信息一般来说就是没有价值的。

什么叫做真实呢?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引入一个概念:“历史记忆的硬核”,所谓历史记忆的硬核,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的客观信息,主要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行为和行为给物质世界带来的结果。历史记忆的硬核,是可以通过物质世界的证据来证实或证伪的。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同位素碳14的检验,去鉴定某个青铜器的年代。由此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历史上哪一年人们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如果所采用的技术可靠性足够,对这些历史记忆信息,任何人都不会有异议。硬核部分,所谓“历史的真实”就是指历史记忆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基本相同。

但历史记忆中还包括非硬核的部分,如对历史人物心理的解释,对事件发生原因的解释,对人类行为的因果解释,以及对行为结果中非直接可测量的部分的解释。这个部分的真实,就不是那么容易确定的了。

因此,并没有人们可以一致同意的真实解释,在这方面所谓“历史的真实”是一个建构的产物,在非硬核部分没有绝对可靠的真实,但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些相对共识,并确定一些对象有共识的标准来衡量真实度,从而对不同的历史记忆区分出可靠的“真实度”的区别。

严格说起来,硬核部分和非硬核部分是交织在一起的,很难截然分开。比如我们记忆一个行为的时候,会给行为命名。而这个命名中,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对这个行为的解释了。

鸿门宴的历史记载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范增多次给项王使眼色,并举玉玦示意让他动手杀刘邦)”。对范增的行为,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解释是:他在使眼色和示意,想让项羽动手。

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解释。这个解释是不是真实的,其实是需要评估的,如果严格的“硬核化”,历史学家应该这样记载:“记录到范增视线多次投向项王,并且做出轻微眯眼,同时头轻微侧转的动作;记录到范增几次在目光投向项王的同时,举起玉玦做轻微地向下用力的动作。我们估计其意图是为了向项王示意,根据当时范增有杀刘邦的动机,并且和项王有过预先计划的这个事件,我们判断这些动作是在示意项王动手。我们评估这个可能性超过95%。”

当然,实际的历史书不会这样写,而是把自己对非硬核部分的评估直接学到历史中了。

(节选自朱建军《寻找中国历史的心灵密码》,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历史记忆的真实度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但历史记忆中的部分信息仍然是有价值的。

B. 历史记忆的硬核容易取得共识,因为它可以通过物质世界的证据来证实或证伪。

C. 历史记忆的非硬核部分的“真实度”,主要依靠一些相对共识的标准来进行衡量。

D. 文中“实际的历史书不会这样写”这句话,说明了历史书不追求历史记忆的真实度。

2.对司马迁关于鸿门宴的历史记载,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司马迁把他对鸿门宴的非硬核部分的评估直接写到历史中了。

B. 司马迁的记载,证实历史记忆中硬核部分和非硬核部分很难截然分开。

C. 相对于严格的“硬核化”记载,司马迁的历史记载的真实度更高。

D. 司马迁不仅记载了范增的行为,还有对范增行为的解释。

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文章标题点名了文章的论述对象,同时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B. 文章语言平实,表述准确、严密,体现了论说文的文体特点。

C. 文章综合运用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 对于历史记忆的硬核与非硬核部分,文章论述的思路是有差异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宋〕 苏 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摧檐泻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写雪,却不着一个“雪”字,手法精妙,韵味无穷。

B. 颔联讲究对仗,如“风花”对“云月”,“误入”对“长临”。

C. 颈联的“弄”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鸦鹊的活泼欢乐。

D. 本诗最后一句写作者听到了融化的雪从竹叶上滑落的声音。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这两句诗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