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她用绿色守护生命 ——记青蒿素抗疟药发明者、拉斯克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她用绿色守护生命

——记青蒿素抗疟药发明者、拉斯克奖得主屠呦呦

黄文君

近日,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获奖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传奇的创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的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以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的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作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时间追溯到1967年5月23日,我国紧急启动“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代号为“523”。项目背后是残酷的现实:由于恶性疟原虫对以氯喹为代表的老一代抗疟药产生抗药性,如何发明新药成为世界性的棘手问题。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的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将目光转向古老中国的智慧,她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了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药物。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含有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治疗恶性疟原虫所引发的疟疾的特效药。

B. 这篇新闻主标题富有诗意,语意双关,一方面明确道出屠呦呦的科研领域,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她的科研精神。

C. 文中的三个小标题,对称排列,分别概括三个部分的内容,使得全文条理清晰,又使三部分的递进关系清晰明了。

D. 画线处运用了设问和引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屠呦呦在平凡岗位上作出巨大贡献的原因,表现了屠呦呦的奉献精神。

E. 本文语言含蓄优美,如最后一段,写青蒿的朴实无华,含有治病救人的魔力,并由此联系到科学追梦人的精神品质,让人回味无穷。

2.请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屠呦呦身上所表现的科学品质。

3.2011年9月,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美国拉斯克奖,填补了华人多年未获此奖的空白,她是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谈谈你读了这篇通讯之后,从屠呦呦身上得到了哪些启发,有哪些收获。

 

1.BC 2.在科研工作上:实事求是、严谨细致、坚持不懈、执著追求、吃苦耐劳、埋头苦干。在人格品质上:胸襟宽广、安守清贫、默默耕耘、人格高尚。在职业道德上:救死扶伤、热爱生命、无私奉献、关爱他人。 3.屠呦呦作为近年来第一个获得拉斯克奖的中国人,让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她的成绩令人羡慕,而她的付出则让人感动。屠呦呦在工作条件艰苦、工作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发现了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千万人的生命。她的坚持不懈、无私奉献很值得我们学习。 【解析】 1.试题分析:B项,主标题“她用绿色守护生命”没有明确道出屠呦呦的科研领域。C项,“又使三部分的递进关系清晰明了”有误,三部分没有递进关系。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应注意从通讯中涉及的屠呦呦所做的研究工作和他人评价中去寻找信息,从科研工作、人格品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分别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即可。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作答此类题需要通读全文,对人物精神品质有整体性的把握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发表见解。只要观点正确,言之有据、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海棠花

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片段。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一个黄昏,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虽然也可以幻想出一片海浪,但究竟单调得很。可是在这一片单调的房顶中却蓦地看到一树繁花的尖顶,绚烂得像是西天的晚霞。当时我真有说不出的高兴,其中还夹杂着一点渴望,渴望自己能够走到这树下去看上一看。于是我就按着这一条条的空隙数起,终于发现,那就是自己家里那两棵海棠树。我立刻跑下崖头,回到家里,站在海棠树下,一直站到淡红的花团渐渐消逝到黄昏里去,只朦胧留下一片淡白。

但是这样的情景只有过一次,其余的春天我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北京有许多机会可以做赏花的韵事,但是自己却很少有这福气。我只到中山公园去看过芍药,到颐和园去看过一次玉兰。至于海棠,不但是很少看到,连因海棠而出名的寺院似乎也没有听说过。北京的春天是非常短的,最初还是残冬,可是接连吹上几天大风,再一看树木都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已经是夏天了。

夏天一到,我就又回到故乡去。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到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已经下雨了。

似乎这样的夏天也没有能过几个。六年前的秋天,当海棠树的叶子渐渐地转成淡黄的时候,我离开故乡,到了德国。一转眼,在这个小城里,就住了这么久。我们天天在过日子,却往往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的。以前在一篇什么文章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们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也应从即时起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了。但是过了一些时候,再一回想,仍然是有些捉摸不住,不知道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到了德国,更是如此。我本是下定了决心用苦行者的精神到德国念书的,所以每天除了钻书本以外,很少想到别的事情。可是现实的情况又不允许我这样做。而且祖国又时入梦,使我这万里外的游子心情不能平静。就这样,在幻想和现实之间,在祖国和异域之间,我的思想在挣扎着。不知道怎样,一下子就过了六年。

哥廷根是有名的花城。到这里的第一个春天,这里花之多就让我吃惊。家家园子里都挤满了花,五颜六色,锦似的一片。但我却似乎一直没注意到这里也有海棠花。原因是,我最初只看到满眼繁花,多半是叫不出名字,因而也就不分什么花什么花,只是眼花缭乱而已。

但是,真像一个奇迹似的,今天早晨我竟在人家园子里看到盛开的海棠花。我的心一动,仿佛刚睡了一大觉醒似的,蓦地发现,自己在这个异域的小城里住了六年了。乡思浓浓地压上心头,无法排解。

在这垂尽的五月天,当心里填满了忧愁的时候,有这么一团十分浓烈的乡思压在心头,令人感到痛苦。同时我却又爱惜这一点乡思,欣赏这一点乡思。它使我想到:我是一个有故乡和祖国的人。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我的祖国正在苦难中,我是多么想看到它呀!把祖国召唤到我眼前的,似乎就是这海棠花,我应该感激它才是。

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又走过那个园子去看海棠花。它依旧同早晨一样,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它似乎一点也不理会我的心情。我站在树下,待了半天,抬眼看到西天正亮着同海棠花一样红艳的晚霞。

1941529日 德国哥廷根

(取材于季羡林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文章串联起作者生命中从故乡到异域的一些片段,运用了首尾照应、寓情于物的手法。

B. 段写作者故乡单调的房顶及同样单调的海景,凸显出家中海棠花晚霞般的绚烂。

C. 作者虽然十分渴望从现在起要仔仔细细地过日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未能如愿。

D. 20世纪30年代赴德国留学的作者始终用苦行者的精神钻研学问,以至无暇顾及海棠花。

E. 文章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战争年代德国社会现实的思考与省察。

2.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7分)

文章第段开头说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作者与海棠花真的是无缘吗?为什么?(3分)

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4分)

3.段画线部分状写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这与下文有什么关联?(4分)

4.故乡和祖国虽然远在天边,但是现在它们却近在眼前。我离开它们的时间愈远,它们却离我愈近。一句传达了作者对于距离的怎样的体验?试结合你的成长记忆或读过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对这一距离体验的感受。(不少于200字)(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古人出行带什么样的

倪方六

在中国古代,衣服大多没有口袋,古人出行时更是不可或缺。在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已可以找到字。

最早并不叫,而是叫佩囊。佩囊是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像钥匙、印章、凭证、手巾一类必须随身带的东西,大都放在这种囊内。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故谓之佩囊。从文献记载来看,先秦时人们已有带包的习惯,即所谓佩囊之俗。古代的包也有大小之别,汉代学者毛亨称小曰橐,大曰囊;制作材料也不一样,有皮包和布包之分。

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佩囊实用方便,从先秦用到了明清,虽然名称和款式多有变化,但人们都少不了佩囊。

汉朝时,佩囊被称为縢囊。縢囊是一种小包。汉代也出现了一种叫绶囊的方形包,皇帝常常用之赏赐臣子,有绶囊的人自然是有官爵之人,所以,成了身份象征。绶囊主要用于盛放印信一类的东西。因为已与身份联系了起来,所以在图案、色彩上都有规定和讲究。绶囊最常用的图案是兽头,故称兽头鞶囊。兽头中又以虎头使用为多,因此又有虎头鞶囊之称。除兽头之外,有些朝代的包还用兽爪图案,只是官无印绶者,并不合佩鞶囊及爪

与绶囊同样能显示身份的包还有笏囊,也称笏袋即笏板,是官场用的简易手写板。与绶囊多用青色不同,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 紫荷也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唐代时,最能显示身份的包是鱼袋。绶囊是装印信的,而鱼袋则是盛放符契这类身份证的。唐朝时,官员的身份证明制成鲤鱼形,故名鱼符。凡五品以上官吏穿章服时必须佩戴鱼符;中央和地方互动,也以鱼符为凭信。凡有鱼符者俱给鱼袋,使用时系佩于腰间,内盛鱼符。鱼符有金、银、铜等质地,以区别地位;鱼袋也通过金、银装饰来区别地位高低。

宋朝使用的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仅是一个空包,鱼符被废用了,仅在这种包上绣上鱼纹,凡有资格穿紫红、绯红官服的高官均可用这种包。

除笏囊、鱼袋外,古代官场、文人间还有一种包很流行,这就是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一类的算袋。其实,算袋这种包很早就有,但汉代称书囊,也称书袋。宋代称照袋,也称招文袋,民间则称其为刀笔囊。这种包一直到明清都在使用。金代也使用算袋,但称为书袋。元明清时代,随着新物件的出现和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如有了放钱放物的褡裢、放烟丝的烟袋、盛放扇子的扇囊、盛放挂表的表帕、装饰价值更高的荷包等。

其中褡裢为双层袋子,中间开口,两头放钱,使用时从中间对折,搭于臂膊上,故又称搭膊。因为搭膊多用来装钱,民间干脆呼之为钱袋子。因为谐音,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出行时要携带一些东西,但是中国古人的衣服没有口袋,这些东西需要放在包里,所以包就显得非常重要。

B.古代使用最早、流行时间最久的包叫佩囊,因为外出时多将其佩戴于腰间而得名。佩囊实用方便,人们出行都少不了它。

C.古代的佩囊因为朝代的不同名称和款式也多有变化,如汉代有一种小的佩囊称为縢囊,唐代的鱼袋也是一种佩囊。

D.汉代的绶囊与縢囊有所不同,从形状上看绶囊是方形的包,皇帝常常将其赏赐给有官爵的人,所以它也成为身份的象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古代的包有大小之分,小的叫橐,大的叫囊;制作材料也有区别,有皮质的,也有布质的;在颜色上也有所差异,有青色的也有紫色的等。

B.古人的佩囊之俗据推测可能起源于士兵配备的箭囊。从先秦到明清,佩囊之俗一直在延续,主要原因就是佩囊有装饰的作用。

C.在中国古代,绶囊、笏囊、鱼袋都有象征身份的作用,一般在图案、色彩也有讲究,如虎头鞶囊就是上面绣有虎头图案的绶囊。

D.古代官场、文人间有一种被称为算袋的包很流行,它主要用来盛放计算工具、文具等,这种包其实在汉代就有,宋明清也在使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笏板是官员上朝持的简易手写板,而装笏板的袋子就是笏囊,高级笏囊多用紫色,古人称之为紫荷,紫荷是唐朝官场上的高级包。

B.虽然宋朝也使用鱼袋,并且鱼袋也有金鱼袋、银鱼袋之分,但因为鱼符被废弃,所以鱼袋仅是一个空包,不再是身份的象征。

C.元明清时代,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物件不断出现并被使用,包的款式和功能也越来越多,有了盛放扇子的扇囊和具有较高装饰价值的荷包等。

D.褡裢也称搭膊,因为它多用来装钱,在民间又被称为钱袋子,并且由于谐音,古人常用之赠人,以讨代代有钱的口彩。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自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因材施教,指导子贡以“恕”作为终身奉行的一个字。鲁迅则以“早”字来自我惕厉,要求时时早,事事早,知在人先,行在人前。你认为有哪一个字(或一个词)是自己可以终身奉行的呢?

请以《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或一个词)》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记叙、议论抒情皆可。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列文段中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我不记得有比那天更蔚蓝更清新的黎明了!太阳刚从苍苍的山巅后面露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感到一种甜美的倦意。

A.山顶的白云变成了玫瑰色,又从玫瑰色变成了紫色,最后它们又发出了金色的霞光

B.它那最初几道光芒的温暖跟即将消逝的黑夜的清凉交流在一起

C.空气里弥漫着破晓的寒气,草上也蒙盖了灰色的露水

D.它射下几条微微温暖的光线,像火的带子一般贯穿整个森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B. 退休以后,马永顺几乎无时无刻不忘垦荒、植树,他要用几年的时间把自己前半生砍的三万多棵树补种上。

C.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D. 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