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脸,未发一言。 作家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家伙的态度很差。”朋友说道:“他经常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作家有些忿忿不平。朋友答道:“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从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发?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注意以下几点: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以此心为原点 当朋友对报贩礼貌地道谢而报贩只是冷言冷语,不发一言时,哈里斯很是不理解朋友的“客气”;当哈里斯问起其中的缘由时,那个朋友回答:“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自己的行为?”是的,我们不能因为他人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应该以自己的心为原点,建立属于自己的坐标系。 身之察察,岂因物之汶汶而易乎?真正高洁的自我精神,不应受外界环境的污浊而改变。就像参天大树不会在意与身边的杂草争夺养分,深海巨鲸不会理会浮游生物之间的竞争,高洁的自我精神就像一个体格健硕却宽厚待人的拳王一般,对来自弱小的侏儒的挑衅与骚扰只会置之一笑,却不为所动。 很多时候,我们纷纷表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们往往声称,不随其波逐其流,其实,那不过是一种“脱口秀”罢了。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高洁傲岸,真正能够做好自己的,又有几人呢?事实上,做好自己也并不意味着就要远遁红尘、闭门深山,其实,我们只是宠辱不惊、淡然处世,不因他人之言他人之行而改变自己便已足矣。如此,我们就可以以心为原点,收获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以心为原点者当如嵇康。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官场乌烟瘴气,小人趋炎附势。嵇康不愿在大环境中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他隐居山阳,打铁赋诗,弹琴长啸,他守住自己内心的原点,绝不融入自己所厌弃不屑的坐标系中。当他知道山涛向朝廷推荐他做官时,他不像一般人那样欢天喜地,而是给山涛一封信——《与山巨源绝交书》,其中更写到:“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嵇康没有因为山涛的“好意”而失其本心——临刑前那一曲《广陵散》绝响,便是他以心为原点,是他自己的铿锵乐章。 以心为原点者当如沈从文。“十年浩劫”里,无数作家学者或抑郁而死或不堪屈辱而终。唯沈从文在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在他的学生举报他几百条“发动言论”的时候,他还是能每日恬然“看船与水鸟自来去”,沈从文不睬外界风云变幻,但观窗外悠然之景。他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心灵的原点,他也不为他的学生对待他的行为而做出违背本心的事——他没有放弃自己最初想要建立的那个坐标系。最后的最后,沈从文终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毕淑敏曾如斯感慨:“我们无法决定风的方向,但我们可以决定心之坐标”,而我想说,我们能决定的,不过是心的原点,那属于自己的、不变的原点,才能建立一个不为外物所动,不为世俗所染的坐标系。那时,我们当可不顾他人如何,只选择活出自己的精彩。 人生一世,当以此心为原点,守住心的主权,让高贵的精神贯穿于生命的终始,让心中的坚持点燃手中的火把,让更多的温暖萦绕整个社会。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明确,往往限定了写作范围和对象,暗示了文体——议论文。但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到每位考生又必须明确,应该选择自己赞成或社会主流价值观认同有观点,选择自己有素材积累、和感触的观点来写。 本题立意抓住关键句“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术都是、都是欣赏。不但可以发生的作用,②      ,也同样要。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            ,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查看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有梳理探究专题《成语——中华民族的微缩景观》,要求我们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所承载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参照示例,完成下面的题目。注意:成语要写四个,点评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不要求与示例句式一致。(4分)

[示例]成语与教育

例如:因材施教,青出于蓝,循序渐进,言传身教

点评:这每一个成语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精神财富。

[题目]成语与爱情

例如:

点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的,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了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都会分到一个,这早已成为雷打不动的规矩。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其他东西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癞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如今阿黄的皮也耷拉下来了,毛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着,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中景物描写“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B. 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C. 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D. 老木不愿意和儿子媳妇一起出门是因为舍不下那几间土屋,舍不下地里用汗水浸泡庄稼,表现了老木对家园的眷恋。

2.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有什么用意?

3.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韩愈在《师说》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2)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的场面,从而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

(3)_____________,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

(4)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出自《劝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题大瘐岭北驿①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②。

【注】①大瘐岭:为五岭之一,古人以此为南北分界,有北雁南飞至此不过岭南之传说。诗是作者流放钦州途经大瘐岭时所作。②陇头梅: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1.下列对诗歌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    )

A. 诗人用了南飞雁这意象,其作用是和诗人形成对比,“南飞雁”到了大庾岭就不再南飞而要往北返回,诗人却还要流放到更荒远的南方,突出了诗人流放途中的凄惨和绝望。

B. 全诗情调低回婉转,感情真挚动人,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情致凄婉,愁绪满怀,以情布景,又以景衬情,使情景融合,传情达意,因而情真意切,动人心弦。

C. 人雁比较以后,在颈联中,诗人又点缀了眼前景色,黄昏到来,江潮刚刚落下,水面一片寂静,黄昏的树林里瘴气萦绕。这句虚写诗人到南方后寂静、荒凉的景色,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悲伤感情。

D. 在尾联中,诗人从抒情转为写景。五岭是那里最高的地方,站在山岭上还能最后一次回望北方家乡,待到翻过山岭,遍是丛林浓密,就看不到家乡了,不过应该能看到岭上的梅花,这对诗人也是一种慰藉。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歌的后两联进行赏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