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按照人的自我的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欲求境界,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作为认知客体之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大大提升了一步。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而且从哲学与人生价值、自由之现实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而言的。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的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张世英《人生的四种境界》,有删改)

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 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 现实的人生中,它是一个整体,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 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3.对于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晚。

B. 达到了求知境界,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C. 责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D. “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自我

4.5.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欲求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为排斥的。

B. “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 “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时中心了。

D. “审美境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

 

1.A 2.B 3.B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在报摊上买报纸,那朋友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嘴冷脸,未发一言。 作家忍不住对朋友说:“这家伙的态度很差。”朋友说道:“他经常都是这样的。”“那你为什么还对他那么客气?”作家有些忿忿不平。朋友答道:“我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从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发?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注意以下几点: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

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术都是、都是欣赏。不但可以发生的作用,②      ,也同样要。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            ,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           ,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           

 

查看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有梳理探究专题《成语——中华民族的微缩景观》,要求我们感知成语与文化的关系,认识成语所承载的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参照示例,完成下面的题目。注意:成语要写四个,点评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不要求与示例句式一致。(4分)

[示例]成语与教育

例如:因材施教,青出于蓝,循序渐进,言传身教

点评:这每一个成语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以其珍贵的精神营养成为中华民族教育文化的精神财富。

[题目]成语与爱情

例如:

点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渐渐消散的炊烟

老了。这是老木最近的发现。  

慢慢的,就没了热度,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老木挤了几下眼睛,定定神,继续往山凹里望。记得还是放牛娃的时候,也喜欢坐在这块大石头上,往山凹里望。那片竹林里,是二蛋、毛哥和三顺的家。那长有一大团雪白梨花的梨树后面,是瞎眼奶奶家,眼睛虽瞎着,却灵醒得很,还没靠近梨树呢,就戳着棍子叫骂开了,龟孙子,又磨牙了吗。但真到梨子大了熟了,每家每户的娃都会分到一个,这早已成为雷打不动的规矩。那是小琴的家,她的笑声最好听。那是黑妹家的两间茅草屋,她家最穷,她也最不讨人喜欢。

老木闭着眼都能指出各家的位置。小时候,老木还和伙伴玩过这样的游戏,就是根据各家屋顶上冒出来的炊烟,猜各家在烧什么好吃的东西。老木是赢得最多的,也正是这一点,让伙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老木笑了,露出豁了牙的嘴。其实那算不上什么秘密的。那时候,没有哪家有大鱼大肉吃,除了玉米、南瓜和山芋,其他东西就是想吃也吃不上。谁家种了什么东西,什么东西种得多,哪天又收获了什么,在村子里窜上窜下的老木能不知道吗?鼻子长,才是老木的神通。

可如今不行了,那些像树林一样密的炊烟呢?怎么就不见了?二蛋的儿子是包工头,在城里买了房子,把二蛋老两口给接走了;黑妹考上了大学,据说当了官,早就把家给搬到了省城;瞎眼奶奶的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媳妇都在外打工,那一树梨子早就没人管了;三顺家的小子是最迟去打工的,据说也混得不错,一家人都带出去不说,连山场和田地都不要了。

一个个乡里乡亲,都只剩下印象了,而且越来越模糊。每次走过已经不再有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站上半天,总感觉门会突然打开,会有人笑嘻嘻地走出来,叫老木进去坐坐,喝口水,唠上一时半会。可除了一刻不离跟随自己的阿黄,什么也没有。总是阿黄的几声叫,把老木给唤醒,滞重的脚步才继续缓慢挪动。

汪,汪,汪。阿黄在叫了,有气无力的,就在身边。以前的阿黄可不是这样。记得儿子媳妇才出门那会,有老伴陪着,倒没感觉什么。地种着,田耕着,孙儿孙女带着,照样其乐融融,只是多受些累,但老木心里踏实。一场病,把老伴给送到了山上,再也不回来了。儿子媳妇要老木一起出门,说一家人在一起放心,可老木不愿意。  

老木舍不下那几间土屋,只有在那屋里,身心才舒坦;舍不下田地里用汗水浸泡的庄稼,那也是儿女呀,是自己的根;舍不下屋对面山上孤零零的老伴,谁去给她清除坟头上的杂草。  

阿黄是老伴走后的第三天头上出现的。瘦得皮包骨头,一身的癞子,是老木治好了它的病,然后收养了它,从此形影不离。老木到哪,阿黄一准到哪,听到阿黄的叫声,老木才踏实。可如今阿黄的皮也耷拉下来了,毛越发灰暗,声音早没了洪亮,以前一叫就是高亢的连声,现在成了短促沉闷的一下一下了。  

柿子树后面,有炊烟升起来了,若隐若现,淡淡的白。老木来劲了,仔细地瞅。老木站起身来,想看清楚,到底是哪一家。老木成木桩了,好半天才跌坐回冰冷的石头,那是李家的女儿在给她娘做“三七”,根本就不是什么炊烟。

想到李家嫂子的过世,老木又添了心事。全庄子的人都来了,还站不满一堂屋。最关键的,是没几个能做事的人。一个个佝腰驼背,稍微出点力,就动弹不了了。该走的程序省了大半,将就着才把人送上了山,抬棺的本家老二还闪了腰。

等自己老了的时候,儿子媳妇又到哪张罗帮忙的人呢?听说城里都是火化,以前老木一听到火化就动气。人活一辈子吃苦受累也就罢了,死了连个全尸都没有,造孽呀。可现在老木不这样想了,人死了,还知道什么呢,能肥几棵庄稼也算是做了好事。烧就烧吧,总比没人料理要好。

山凹里终于有炊烟袅袅地升起来了,甚至没有老木抽的烟锅里的烟浓厚,就那么稀稀落落着,不用风,转眼即逝。阿黄也沉默了,一双浑浊的老眼默默地望着,老木也是,直到暮色像沉重的幕布,缓缓合拢……             

(选自《天池小小说》2012年第9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段中景物描写“还怕冷,把云彩当衣服裹在身上。还没了力气,直往西山里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

B. 小说写老木对瞎眼奶奶、童年伙伴及游戏的回忆,又写昔日伙伴或搬走,或离乡外出打工,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使今昔形成对比。

C. 每次走过无人居住的老宅,老木都会停留,觉得会有人走出来叫自己进去坐坐,写出老木人缘好,广受乡亲欢迎。

D. 老木不愿意和儿子媳妇一起出门是因为舍不下那几间土屋,舍不下地里用汗水浸泡庄稼,表现了老木对家园的眷恋。

2.小说以“渐渐消散的炊烟”为题,有什么用意?

3.小说中老木和阿黄的形象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韩愈在《师说》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

(2) 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的场面,从而形成一种排山倒海的艺术效果。

(3)_____________,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

(4)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出自《劝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