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刘亮程在《对一朵花微笑》中写道:“一个人脑中的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刘亮程在《对一朵花微笑》中写道:“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花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

事实上,花儿的笑,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花儿的笑,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花儿的笑,是一种风雨之后见彩虹的自在……像花儿一样生活,不畏风雨,心怀幸福,充满希望,应该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

请以“像花儿一样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可以写记叙文或议论文;③不得套作。

 

像花儿一样生活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征程如花般短暂,素年锦时,花落花开,像花儿一样生活,像花儿小学六年级作文大全一样感受世界。 “花落花开花满天”,花的一生从土里来,到土里去,太短。也许来不及细品这陌生的世界,就要回归故土的怀抱,也许来不及接受雨露的洗礼,就得带着遗憾香消玉殒,但它的生命绝不孤独,绝不单调。 也许轻风托着它在陌生的土地生了根,发了芽,它便惊喜有机会展示芬芳;也许悉心的呵护能让它在温室里分外妖娆,但它也不忘生命的使命,默默散去它的芳香;也许土壤的滋润让它留恋,但它也不忘旅行,不忘搭着风的顺路车,去窥探那陌生的世界。 像花儿一样生活,冲破环境的束缚,再苦再累也要一展芬芳;像花儿一样生活,不迷恋优越的环境,不忘记自己的使命,懂得舍弃,懂得生命的意义不在索取;像花儿一样生活,像花儿一样去旅行,学会独立,学会探索,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拓展属于自己的天空。 当最美的繁华落幕,当逝去的青春不再,当夕阳再一次映照在它的脸上,花知道,该谢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它开始分泌脱落酸,开始肢解自己的身体,那该是怎样彻心的痛啊!落花一瓣一瓣,它仍在享受着在这世上的最后时光,即便这样,它们也展示着美,展示着生命。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飘零的花瓣将身体交予土地,继续滋润哺育更多的花!像花儿一样生活,我看到了生命的本质:不是春日里的争奇斗艳,不是凡尘里的留恋,而是飘落里那最后的一抹温情,更是土地里最动人的返璞归真! 像花儿一样起始于微小的尘埃,像花儿一样冲破花苞的束缚,像花儿一样展示最美的舞姿,像花儿一样回归清香的泥土。 像花儿一样生活,像花儿一样感受世界……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则材料加命题作文,材料是对命题的阐释,故考生立意的时候,应先分析材料。所给的材料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刘亮程《对一朵花微笑》中的内容,一是对“花儿的笑”的阐释,“花儿的笑,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花儿的笑,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花儿的笑,是一种风雨之后见彩虹的自在……像花儿一样生活,不畏风雨,心怀幸福,充满希望,应该成为我们毕生的追求”,“像花儿一样生活”,可以写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生活抱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经历风吹雨打后的自在淡定,不畏惧风雨,对未来充满希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小题。

古董

韦延长

“好东西!好东西!”任大川连连叫道。他把那件青花瓷器凑近灯光前,双手慢慢地将它翻转,目不转睛地看着。这看似普通的小碗,是不久前儿子任小格到山里“意外”淘到的。

那天任小格走累了,就敲开一户农家的门。三间低矮的瓦房,孤零零地坐落在山腰上,房子四周是用山石垒成的矮墙,墙上爬满了牵牛花和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藤,院里有两株上了年纪的龙眼树,几只公鸡悠闲地吃着食,几只老母鸡“咕咕”地叫着。房子的主人和他的老伴、儿子坐在门前的小木凳上,每人手里端着一碗粥,一家人正在吃午饭。

主人热情地招呼他,给他搬来一只小凳子。他坐下来,和主人聊起天来,“大爷,您老贵姓?”“姓夏。”话没说几句,地上装鸡食的一个小碗引起他的注意。凭着多年对瓷器的研究,他觉得那个小碗有些年纪了,便若无其事地上前几步,拿起小碗看了看,这一看不打紧,任小格差点惊叫起来……

“是清代的吧?”任小格问父亲。任大川摇了摇头,“是明初期的。”

“能卖什么价钱?”任小格脸上的亢奋抑制不住地流露出来。“按现在的行情,它的价格应在五万左右。你花了多少钱?”“二十元。”任小格喜形于色地说。

那天他问老夏,能不能把这个碗卖给他,老夏想也没想,说:“装鸡食的碗,喜欢就拿去。”

任小格还是给他留下了二十块钱。

第二天一大早,任大川把还在睡梦中的任小格叫醒,说:“我们再去一趟山里。”“干吗?”任小格揉着惺忪的眼睛问。“我想老人家那里八成还有古董。”任大川说。任小格想想也是,这么老的古董他们都拿来装鸡食,家里说不定还有古椅古镜什么的。

快到老夏家时,任小格说:“爸,你还是自己去吧。”任大川不解地看着儿子。任小格见父亲一脸的疑惑,就说老夏他们若知道当初他买走的小碗是价值不菲的古董,可能父子俩就走不出这村子了。

“为啥?”

“穷山恶水出刁民呀。”

任大川想想也是,就让任小格在山下等他,按照任小格的指点,他独自去了老夏家。走进院子,任大川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正在给鸡喂食,他想那应该就是老夏。

任大川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落在装鸡食的碗上。直觉告诉他,那是一只普通的小碗,但那些搅拌的谷糠已把碗弄得面目全非。任大川还是想亲眼看看,亲手去摸摸这个碗,如果错过了一件宝物那就可惜了。

任大川拿起那碗,一看底部,知道它没什么价值。正想把碗放回地上,一个公鸡见他夺去了它们的午饭,扑闪着翅膀朝他扑了过来,老夏见了大喝一声。不知任大川是被凶恶的鸡吓着了,还是听了老夏的喝声,碗“啪”地掉到地上摔开了花。

对于突然发生的一切,老夏显然意料不到。他看了眼任大川,略带责备地说:“怎么把碗摔坏了。”看着分成几块的小碗,任大川急忙说道:“大伯,碗摔坏了,我赔你。”

“赔,赔……”老夏磕磕巴巴地说,“你赔多少?”

任大川看着老夏,说:“你说值多少呢?”

“你是城里的?住在什么地方?”老夏问道。

“老大爷您就放心吧,我不会跑的。您说赔多少钱吧。”任大川急于脱身,连忙问道。

老夏伸出两个手指:“两,两……”

“两千,好,就给你两千。”任大川给老夏丢下两千块钱,没再说什么就走了。

几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这天,任大川一早就到古董市场去了,转了大半天,听说不久前拍卖市场上明青花瓷器的拍卖品已经到了十几万元。家里的那个小碗价格肯定比以前又翻了几番,而且还有看涨的势头。他兴奋地往家走,在市场的一个出口,忽然看到一个身影,好像是在哪里见过,可一时又想不起来了。

到了家门口,他忽然想起了什么,不禁一愣,“原来是他?会不会是来讨要那明青花瓷小碗?”任大川连忙走进屋,发现任小格正在把玩那件从山里淘来的明青花瓷器,连忙叫任小格把那小碗藏起来。

“爸,出什么事了?”

这时,门“笃笃”地响了几下,任大川打开门,眼前的人果然是山里的老夏。

“你怎么找到这里的……”任大川顿时紧张起来。

“我找了你好长时间了。刚才在市场上路过,真凑巧,见个人像你,就一路跟过来了,没想到还真是你,哈哈……”

任大川把老夏请进客厅。老夏到屋里,从内衣兜子里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解开层层的包裹,拿出两千块钱,递给任大川,说:“当初那个喂鸡的碗摔了,我讹了你两千块,那时实在没办法,孩子他妈得了急病,要住院,一时筹不到钱,我就动了这个邪念,真是对不起。”

任大川不禁一愣,“不,这是你应该得的。”边说边把钱往老夏身上推。老夏摇了摇头:“那只碗是我从圩上买的,只值五毛钱。”“我知道这个碗不值钱。”任大川看着老夏说,他把任小格拉到跟前,“真对不起,这是我儿子,他此前买你的一只碗是古董,只给了你二十块钱,他骗了你。这钱就当是给你老人家的补偿吧。”

老夏摇了摇头:“愿买愿卖。再说了,宝物只跟有缘人。”老夏说完,把两千块钱放到桌子上,就匆匆离开了。

任大川父子急忙追出去,任他俩怎么叫喊,老夏头也不回。看着老人的背影,任大川的眼里涌出愧疚的泪水。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

1.小说开头部分的景物描写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2.任大川几年后遇到老夏时两次“不禁一愣”(见划线处)的描写,刻画了任大川当时怎样的心理?

3.小说中的老夏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为什么以任大川父子追赶、叫喊、流泪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用“/”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填写名句。

(1)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

(2)《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阐释了“________________”的邦交原则。

(3)________________;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4)在《离骚》一诗中,表现诗人艰辛探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节选)

①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遗迹和文物。

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样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丝绸之路在更深的层次上提出的是一个中国文明如何起源、从何而来的大问题。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中,自丝绸之路提出以后,到现在为止的一个多世纪中,前50年走的正是在欧洲中心论框架下对历史潮流的歪曲和误解。尔后50年,丝路学自身的研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果,中外学者对中国文明的起源,从它的发端、演进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了规模空前的田野考古,对现今尚在的遗址、遗存的文物给予了充分的保存、修复和研究,终于弄清了以中国为主体的东亚文明是一个至少在一两万年前甚至一二百万年前,就已独立形成的生态环境。

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丝绸之路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东西方的经济交流,更重要的是东西方文明之间的联系与交流,这种关系才是丝绸之路的文化价值所在,也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文明传播的重大命题。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的发现,曾引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

B. 1868年李希霍芬发现了丝绸之路,直到1910年历史学家赫尔曼才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

C.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

D. 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后发现,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2.3.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的结果,否则,实际的丝绸之路要短得多。

B. 随着对考察和研究的深入,丝绸之路也慢慢加长,逐渐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C. 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发现,丝绸之路比人们认识到的要长,它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D. 如果不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丝绸之路就不会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伸到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4.5.结合全文内容,请简要概括丝路学研究的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啗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鸿门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王按剑而                        跽:同“忌”,忌惮

B.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乘:参谋,谋士

C. 杀人如不能                            举:尽

D.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        非常:特别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拔剑切啗之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B. 还军霸上,待大王来            其无礼于晋

C. 沛公起如厕,招樊哙出        不如善遇之

D.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不者,若属皆为虏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自矜功伐而又“为人不忍”的西楚霸王乍见樊哙刚烈威猛之势,无端喜爱,不仅称其为“壮士”,而且赏给他酒和肉。

B. 在司马迁的笔下,樊哙不仅是一个其忠可嘉、其勇可贾的勇士,而且是一个机警干练、足智多谋的智者。

C. 樊哙闯入军营中,只引起了项羽的一点本能的“按剑而跽”的反应,可见项羽的确小看了刘邦及其手下。

D. 从樊哙的一番话来看,他是很懂得外交辞令的。他先指桑骂槐地怒斥一顿,然后又不失时机、恰到好处地讲出刘邦这样做都是为了项羽,把项羽抬举一番,难怪项羽愿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