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函:盒子。

B. 北蛮夷之鄙人                   鄙人:粗鲁、地位低下的人。

C. 自引而起,绝袖                 绝:断绝,挣断。

D. 剑坚,故不可立                 拔坚:坚固、锋利。

2.选出与“秦王还柱而走”中的“还”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秦武阳色变振恐    B. 轲既取图奉之

C. 图穷而匕首见    D. 使工以药淬之

3.下面各句中的“兵”字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

B. 不及召下兵                       D.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4.简述文中第一段中的“顾”“笑”“前”三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1.D 2.B 3.A 4.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表明他的沉着机智、镇定自若,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 【解析】 1.试题分析:D项中的“坚”应该是“剑插得紧”的意思。 2.试题分析:题干中“秦王还柱而走”的“还”是通假字,通“环”,环绕。A项,“振”通“震”。C项,“见”通“现”。D项,“淬”通“粹”。B项“奉”意思是“奉献,捧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易水诀别一段的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结合具体的描写语句分析。

 

查看答案

翻译下面的句子。

(1)秦王必说见臣。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3)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轲)拔剑,剑长,操其室。

B. (郑伯)许君焦、瑕。

C. (荆轲)发图,图穷而匕首现。

D. (高渐离)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两项是(    )

A. 秦王还柱而走    B.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C. 予羁縻不得还    D. 居十日,扁鹊望桓公而还走

E.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

 

查看答案

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2)持千金之资币物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3)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4)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5)诸郎中执兵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6)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7)断其左股                   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